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各地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5道)
1、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
D.
2、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延后B.将提前C.不变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3、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如图在容器的底部出现一光斑,现向容器内逐渐加水直至加满的过程,容器底面上的光斑将()
A.逐渐向左移动至最后静止B.逐渐向右移动最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D.仍停留在原处
4、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5、(2019四川乐山)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
B.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放大镜使光会聚
D.手影的形成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7、图2中,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情况的是()
图2
8、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9、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的绘画作品,下列与作品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学所拉奏的悠扬的提琴声一定不是噪声
B.鹦鹉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同学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岸上的人们看到水中的青蛙,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0、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形"影"不离C.湖光倒"影" D.毕业合"影"
1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所示,下列哪个光路图是正确的?()
A.B.
C.D.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
.
1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A.AB.BC.CD.D
14、下面图1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的光路?()
15、图1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二、填空题(共6道)
16、在泳池游泳前,将小腿浸入水中,看上去浸入水中的小腿了(填"变长"或"变短"),这是由于光的缘故.
17、"佛山倒影"是济南的十大景观之一,游客站在大明湖的北岸向湖中望去,能看到坐落在市区南部的千佛山的"倒影",这个"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就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来解释,湖里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填"深"、"浅"),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18、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9、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__________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则A处是色光(选填"红"、"紫"),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示数变化更明显,改进措施是。
20、渔民在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的鱼,
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这是由于光在水面
上发生,而使渔民看到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些的缘故。
(填"深"或"浅")
21、如图所示,MN是两种均匀介质的分界面,已知两种介质其中一侧是空气.一束光从介质A进入介质B,则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其中界面的(填"左"或"右")侧是空气.
三、试验题(共5道)
22、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试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
传播方向_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偏B.向左偏C.不偏
23、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屛(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屛,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度.
24、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每次的入射点均为O点,然后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过程中,他们通过网上查阅相关物理资料发现不同颜色的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对于红、黄、紫三种颜色的光,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而紫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慢。
表一(红光光源实验)
实验
序号入射角
i
(度)
折射角
r
(度)
表二(黄光光源实验)
实
验
序
号
入射角
i
(度)
折射角
r
(度)
表三(紫光光源实验)
实
验
序
号
入射角
i
(度)
折射角
r
(度)
1 0 0
2 25 16.4
3 50 30.7
4 7
5 40.1 5 0 0
6 25 15.7
7 50 29.4
8 75 38.3
9 0 0
10 25 15.1
11 50 28.2
12 75 36.6
(1)初步分析三个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的传播方向(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到初步结论: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在这种介质中传播速度越慢,折射角越小。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综合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结论: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同种介质中时,;
②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结论:不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同种介质中时,。
25、下表是15℃时光在几种介质中运动的速度,如图是光在
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介质光速/m•s﹣1密度/kg•m﹣3
空气3×108 1.29
水 2.25×108 1.0×103
玻璃2×108(2.5﹣3)×103
(1)分析表中数据总结光速和介质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夜晚我们看到的天空中的星星,都是经过大气层折射后位置
(选填"变高"或"变低")的虚像.
26、某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这位同学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入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
②如图,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⑤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
(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
(2)请设计本实验所需要的表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道)
1、 C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A、因为入射角等于折射角,因此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光线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位于水中,图中画成反射光线了,故该选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折射的规律,故该选项正确;
D、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不符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2、
3、 c
5、B
【解析】A.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C.放大镜使光会聚,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手影也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不符合题意。
6、 D 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7、 B 解析: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选项A错误。
B图,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B正确。
C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C错误。
D图中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D错误。
8、
9、
11、选D .因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要发生折射,所以AC 不符合题意;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所以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2、 B
13、略
14、 34、 B
15、 C
二、填空题(共6道)
16、略
17、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浅;光的折射
18、光的折射虚
19、光的色散紫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换电子温度计、使温度计靠近三棱镜)
20、折射浅
21、解:过入射点 O 做出法线 DE ,由图可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应该在同一种介质中,所以 MN 左侧的两条光线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因为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为50°,所以反射角等于90°﹣50°=40°;
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等于40°;
已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所以折射角等于90°﹣30°=60°;
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右侧为空气.
故答案为:40°;60°;右.
三、试验题(共5道)
22、解:
(1)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看到反射光线,同时也看到折射光线,故选D。
(2)光源射出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入射角,空气中的光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是折射角;
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即增大了入射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大,也就是折射角也增大,此现象说明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但不能得出成正比的关系,故选B。
(3)光垂直射到界面时不改变方向;所以,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其传播方向不偏转,故选C。
故答案为:(1)D;(2)B;(3)C。
23、【分析】( 1)光屏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利用可折转的光屏确定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解答】解:(1)将光屏的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折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折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共面.
这说明使用可折转的光屛,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丙可以看出,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逐渐减小,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等于0度,折射角等于0度.
故答案为:(1)在同一平面内;(2)增大;小于;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提高学生要利用图片或表格进行分析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是关键.
24、( 1 )不一定; 1 分
(2)2、6、10或3、7、11或4、8、12;1分
(3)①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分
②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越慢的光折射本领越强。
2分
25、略
26、( 1 ) 45 o 30 o
实验次数入射角折射角入射角的增加量折射角的增加量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