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文言文复习总结导学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八(上)文言文复习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
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理解各课主要内容及主要表现手法。
2、识记本单元文学常识。
3、理解重要文言词句。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背诵有关课文。.
导学过程
个性化补充
预习导航
一.文中值得你注意的生字读音
二.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齐之习辞者也()B.王曰,何坐?()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9.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齐人固善盗乎吾尝疑乎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8、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五、了解作者及作品出处
课文
作者
朝代
课文出处
《晏子使楚》
《人琴俱亡》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治水必躬亲》
问
题
探
究
1、结合课文《晏子使楚》内容说说晏子和楚王各表现出什么特征?
三、归类整理
古今异义词
词类句理解
1、缚者曷为者也?
2、齐人固善盗乎?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7、语时了不悲。
自我反思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本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
反馈
完成八(上)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拓展延伸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B.吾欲辱之辍耕之垄上
C.乃喟然叹曰乃重修岳阳楼
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1.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2分)
A——楚王当堂羞辱——B——楚王自取其辱
12.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不理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3分)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
晋平公话音刚落,
13.【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2、《人琴俱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
3、《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
4、《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治水必躬亲》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是如何来论述治水必躬亲这一道理的?读了课文你对海瑞这个人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8、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八(上)文言文复习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
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理解各课主要内容及主要表现手法。
2、识记本单元文学常识。
3、理解重要文言词句。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背诵有关课文。.
导学过程
个性化补充
预习导航
一.文中值得你注意的生字读音
二.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齐之习辞者也()B.王曰,何坐?()
C.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D.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9.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齐人固善盗乎吾尝疑乎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8、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五、了解作者及作品出处
课文
作者
朝代
课文出处
《晏子使楚》
《人琴俱亡》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治水必躬亲》
问
题
探
究
1、结合课文《晏子使楚》内容说说晏子和楚王各表现出什么特征?
三、归类整理
古今异义词
词类句理解
1、缚者曷为者也?
2、齐人固善盗乎?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5、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7、语时了不悲。
自我反思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2、你对本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
反馈
完成八(上)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拓展延伸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春秋》)
B.吾欲辱之辍耕之垄上
C.乃喟然叹曰乃重修岳阳楼
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1.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在A、B两处。(2分)
A——楚王当堂羞辱——B——楚王自取其辱
12.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不理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3分)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
晋平公话音刚落,
13.【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2、《人琴俱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
3、《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
4、《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治水必躬亲》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是如何来论述治水必躬亲这一道理的?读了课文你对海瑞这个人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8、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