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移栽有方法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木移栽有方法说课稿
初级稿非定稿!
开场白: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中职园林组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树移植》。
我将从教材、教法、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地与栽植、养护管理等知识基础上教学的,也将为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等知识做铺垫。
二、说学情
中职本专业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合作意识,但是对于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经常疏忽大意,而这也是大树移植中特别必须注意的事项,也是保证大树成活的关键,所以务必在教学操作中强调到位。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知识基础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大树移植的意义及特点
2、熟悉大树移植的工作流程及掌握相关技术要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移植大树的生产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不怕艰难困苦的顽强意志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大树移植》的部分工作过程
手工挖掘、包扎土球苗木装卸挖穴栽植、立支柱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大树带土球起苗的操作步骤
2、掌握大树带土球起苗的技术要点
教学难点:(技术要点中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处理)
1、根据树种的特性,正确把握土球大小规格形状;
2、根据树种特性及观赏需要,正确把握移植中的修剪技术。
大树带土球起苗的工作流程图如下:(红色流程为关键技术)起苗准备-确定土球大小-画圈线去表土掘苗打腰箍掏底软材料包装修建
五、说教法体现教师组织、引导、合作的教学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法,结合情景式,组织学生分组教学,在具体操作中采用互动和问答式推动教学,并通过互助和竞赛式教学方法促进重难点的突破。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个“任务”下达需要技巧,才
能达到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而下达任务不利于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不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提供直观、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
学目标的完成。
如在土球起苗的实践教学中,土球的掘苗、包扎、修剪等
都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操作、思考来全面理解和把握
知识技能,教学效果好。
(三)分组教学发
分组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实践教学中依据相同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由各小组制定方案,完成教学任务。
分组教学法能够增进同学之间互相保护帮助,增强团队意识,改善人
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是教师组织学生自主的表了。
(四)竞赛教学法
利用分组比赛对完成项任务进行评价,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培养高
度责任心及队员之间信任合作、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以及集体
荣誉感。
(五)互助式教学法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根据已理解或掌握的技术、技能,互相指导,互
相启发,互相评价通过交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使那些未能从
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掌握知识技能的学生能够很快掌握知识技能,增强学生
学习信心与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六)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以
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师在“教”中探学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
增智,师生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互为依存,互相促进,达到自主、互动
的境界,从而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实践课中充
分发挥互动式教学优势,开展教、学双向交流,将教师置身于学生中,互
相学习,共向完成教学任务,改善了师生关系,取得很好的教学产果。
(七)问答式教学法
问答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
主动性、积极性。
六、说学法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法上,我将知道学生采用以下学法进行学习。
(一)模仿式的学习方法
理论课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本校改造工程中曾移植的人面子、
大王椰子、桂花等大树的录像过程通过模仿式学习学生很快可以进入角色。
在此通过课件展示:挖掘桂花树土球的图片。
(二)互助式的学习方法
学生之间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通过互助交流,学生能够很
快掌握基本技能。
互助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互动式的学习方法
师生互为主体,互为客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此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掌握技能点。
(四)问答式的学习方法
实操过程中通过问答式的学习可以及时地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更重
要的是培养学生应变突然事件的能力。
实训地点:本校园林实训基地。
实训材料:待移植胸径为10cm左右的大树、绳索、蒲包片等。
实训工具:小皮尺、铁锹、镐锄、手锯、枝剪、支柱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导入:学生个人了解大树的概念:大树是指胸径在10cm以上、树龄
10-50的树木。
现今时兴“大树进城”作形象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大树移植成活困难的原因:
(1)树龄大,细胞再生能力较差,移植后发新根的能力弱
(2)挖掘大树时,所带根的根幅有限,吸收能力强的细根很少。
(3)大树枝叶表面积大,蒸腾损耗的水分多。
根系吸收的水分难以满
足地上部分的需要。
(二)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任务:软材料包装法移植大树,分组进行。
(竞赛法完成任务)
要求:土球完整、包扎紧实、正确修剪、防止散坨等。
(保证质量)
填写大树带土球起苗的工作流程图(多媒体教学)
移植前的准备(选树断根修剪)移植(带土方木箱移植法,软材料包
装移植法,裸根移植法)掘根包装吊装运输栽植养护
首先安排学生对选树、断根等操作进行整理。
选树:选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以浅根和再生能力强且移植易成
活的树种为佳。
断根:时期:移栽前1-3年的春季或秋季
方法:围绕树干挖宽30-50 cm,深50-80 cm 的环状沟断根,断根沟
的半径为树干胸径的3-4倍,粗根用手锯锯断,直径5-8 cm的根在土球
壁处环状剥皮,然后往断根沟内填土,填满土后灌水。
若时间充足,最好分
年分段断根。
快速断根移植法:以树干距地面20-40cm的周长为半径挖环状沟断根,沟深0。
8-1、0 cm,环状沟一次挖通,沟挖好后在沟的内壁贴填稻草,然
后填土到满,浇水,并适当修剪部分枝叶,过40-50天新根发出后,将余
下的根截断移植。
(三)技能实训,现场指导。
实训现场观察学生动手操作是否适当,及时纠正,以下为常见的不当作法:起苗前没有支撑苗木;土球形状变形;用锹切断粗根;踩在土球边沿;包扎方式不适当;修剪时带有随意性解决本课重点。
根据修剪程度,可分为以下修剪方式:
1、全苗式:基本保留原有的树冠,只剪除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过密枝,适于萌芽力弱的树种,如雪松。
2、截枝式:只保留树冠的一级分枝,其余的截除,适于生长较快,萌芽力较强的树种,如樟树
3、截干式:将整个树冠截去,只留一定高度的主干,适于生长快,萌芽力强的树种。
较大的枝条的锯截应采用“三锯法”,截口要用蜡、沥清或塑料膜等封包。
(四)协作交流,掌握技能。
个别组出现土球不完整(原因是土质为沙壤土)。
挖土球形状呈萝卜状还是呈苹果状(原则:大部分根系包括在土球内),修剪多少枝叶量(正确度量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平衡关系)解决本课难点。
对移植的方法进一步强调:
(一) 带土方木箱移植法:适于移植沙质土壤中胸径在20cm以上的常绿大树或古树,尤其适于移植沙质土壤中的大树。
方法: 1、掘树和运输2、栽植A挖穴:栽植穴的宽、深要分别比木箱大50-60 cm,深20-25cmB 吊树入穴C拆除箱板和回填土D浇水;浇透定根水
(二)软材料包装移植法:适于:较小规格的树木及土球较坚实的大树
1、掘树:
(1)确定土球的大小-般按土球直径为树木胸径的7-10倍、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来确定。
(2)挖掘以树干为中心,按比土球直径大3-5cm的尺寸画圆圈挖沟,沟宽60-80cm,挖至应挖深度的1、2时,随挖随修整土球。
(3)打包用草绳在土球的上中部扎20cm左右的腰鉕,球体表面全部用草绳紧密缠绕满。
2、吊装和运输保护好土球,避免破碎散坨。
3、栽植:
①挖穴栽植穴比土球直径大30-40cm,比土球高度深20-30cm。
②吊树入穴③浇水。
(三)裸根移植法:适用于大规格的落叶乔木及裸根移栽易成活的常绿树。
1、重剪:移植前对树冠进行重修剪,银杏,剪去中心干。
2、挖掘树木带根的幅度-般为其胸径的8-10倍以上
3、装运:树木保湿包装,在箱底板垫湿物,树上盖帆布,运输途中适当喷水保湿
4、栽植:栽植穴的规格比根副大20- 30cm,加深10-20cm,栽前修剪伤枝、伤根。
栽植深度与原土痕相平或深3-5cm。
(五)巩固知识技能点。
当地移植的大树树种有哪些通常采用的方法进行移植是大树都可以移植吗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
撰写实习报告:记录大树带土球起苗的过程及主要技术环节,并整理成实习报告。
七、板书设计: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