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阳春市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 .苯的同系物
B .芳香烃
C .卤代烃
D .酯
【答案】A
【解析】A、属于环烷烃,不是苯的同系物,A错误;B、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B正确;
C、有机物是氯苯,属于卤代烃,C正确;
D、含有酯基,属于酯类,D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分类
【名师点晴】有机物分类的关键是精确推断出分子中的官能团,然后依据官能团进行分析解答。
答题时留意区分苯的同系物、芳香烃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分以及同系物概念和推断依据。
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乙基丙烷
B.CH3CH2CH2CH2OH:1﹣丁醇
C .:间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答案】B
【解析】A、应当是2-甲基丁烷,A错误;B、有机物是1-丁醇,B正确;C、应当是对二甲苯,C错误;D、应当是2-甲基-1-丙烯,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命名
【名师点晴】把握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解答的关键,留意了解有机物系统命名中常见的错误:①主链选取不当(不包含官能团,不是主链最长、支链最多);②编号错(官能团的位次不是最小,取代基位号之和不是最小);③支链主次不分(不是先简后繁);④“-”、“,”遗忘或用错。
其次还要弄清系统命名法中四种字的含义:①烯、炔、醛、酮、酸、酯……指官能团;②二、三、四……指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的个数;③1、2、3……指官能团或取代基的位置;④甲、乙、丙、丁……指主链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3、4。
3.某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该烃完全燃烧消耗11mol O2
B.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中含2个甲基
C.1mol该烃完全加成消耗Br2 的物质的量为3mol
D.该烃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
【答案】B
【解析】A、分子式为C8H12,1摩尔烃消耗8+12/4=11摩尔的氧气,正确,不选A;B、与氢气加成后有三个甲基,错误,选B;C、消耗3摩尔溴,正确,不选C;D 、以碳碳双键为核心形成平面结构,
,其中2、3、4、5、6、7确定在一个平面上,正确,不选D。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名师点睛】有机物含有双键和三键,所以有烯烃或炔烃的性质,每个双键消耗1个溴,每个三键消耗2个溴。
依据烯烃和炔烃能发生加成反应进行推断。
4.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争辩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所给信息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为新的烯烃。
A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生成物中新形成的环为六元环,且新环中所形成的碳碳双键位置符合要求,A正
确;B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的是五元环,B错误;C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合成了六元环,但是碳碳双键的位置不正确,C错误;D 、中两个碳碳双键断裂后,
得到的是五元环,D错误;答案选A。
5.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挨次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HNO3酸化
A.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 C.④①⑤ D.②③⑤①
【答案】D
【解析】在氯乙烷中氯元素是以Cl原子的形式存在的。
所以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首先利用在加热条件下卤代烃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Cl-,然后用硝酸酸化,再加加入AgNO3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含有Cl元素。
因此正确的挨次是②③⑤①。
答案选A。
考点:考查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方法的学问。
6.用一种试剂可将三种无色液体:四氯化碳、苯、二甲苯鉴别出来,该试剂是()A.硫酸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水
【答案】C
7.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含有氧元素不是有机物
B.不能使溴水褪色
C.属于醇
D.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
【答案】D
【解析】A.是否含有氧元素不是推断是否有机物的依据,烃类物质都不含有氧元素,但都为有机物,故A错误;B.含有酚羟基,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还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C.该有机物中,羟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属于酚类物质,故C错误;D.该有机物只含有C、
H、O元素,完全燃烧时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产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同学的分析力量考查,留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还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
8.观看下面列出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或者结构式(填序号)
①②③CH3CH2CH3④CH3CH2CH2CH3
⑦H2⑧D2 ⑨O2 ⑩O3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⑤和⑥ (2).③④⑤或③④⑥ (3).①和② (4).⑨和⑩
【解析】(1)上述物质中⑤和⑥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答案为:⑤和⑥;(2)③④⑤或③④⑥都属于烷烃,且分子式不同,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③④⑤或③④⑥;(3)①和②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①和②;(4)⑨和⑩是氧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⑨和⑩。
9.依据要求填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甲苯→T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溴丙烷→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3-二甲基戊烷 (2).羧基
(3). (4).CH3CH(Br)CH3 +
NaOH CH3CH=CH2↑+ NaBr + H2O (5).CH2=CH2+Br 2CH2BrCH2Br
【解析】(1)的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故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2)中含氧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羧基;(3)①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TNT 的方程式为;②2-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
生成丙烯的方程式为CH3CH(Br)CH3 + NaOH CH3CH=CH2↑+ NaBr + H2O;③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Br 2CH2BrCH2Br ,故答案为:
;CH3CH(Br)CH3 +
NaOH CH3CH=CH2↑+ NaBr + H2O;CH2=CH2+Br 2CH2BrCH2Br。
10.(Ⅰ)某化学爱好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洁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乙炔时,为了把握反应速率,分液漏斗中装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装置,干燥乙炔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
(Ⅱ)已知:①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4)苯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C→F”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A、B、F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的全部原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此有机物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
【答案】 (1).CaC2+2H2O→C2H2↑+Ca(OH)2 (2).饱和食盐水 (3).C (4).D
(5). (6). (7).
(8). (9).不是 (10).6
,故答案为:
;(5)依据流程图,A为硝基苯,依据信息②可知B 为;C为溴苯,依据F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则F 为,故答案为:;
;;(6)中甲基为四周体结构,所以全部原子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的二氯代物有
,所以苯环上的二氯代物
有有6种,故答案为:不是;6。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推断。
结合生成物的结构推断发生的取代位置,利用顺推法进行推断。
本题的易错点是(6)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推断。
11.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试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试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头缓慢加热A,回流50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次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试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进行蒸馏纯化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7)本试验的产率是_______(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头收集馏分,会使试验的产率偏_____(填“高”或“低”),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或除去)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3).洗掉(或除去)碳酸氢钠 (4).d (5).提高醇的转化率 (6).干燥乙酸异戊酯 (7).b (8).c (9).高
(10).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解析】(1)由装置中仪器B的构造可知,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2)反应后的溶液要经过多次洗涤,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洗涤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大部分催化剂硫酸和醋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既可以除去未洗净的醋酸,也可以降低酯的溶解度,所以其次次水洗,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3)由于酯的密度比水小,二者互不相溶,因此水在下层,酯在上层;分液时,要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待到两层液体界面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所以正确的为d,故答案为:d;(4)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因此本试验中进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提高转化率;(5)试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吸取酯中少量的水分,对其进行干燥;(6)在蒸馏操作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所以ad错误;c中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简洁使产品滞留,不能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因此仪器及装置安装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7)乙酸的物质的量为:n=6.0g÷60g/mol=0.1mol,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为:n=4.4g÷88g/mol=0.05mol,由于乙酸和异戊醇是依据1:1进行反应,所以乙酸过量,生成乙酸异戊酯的量要依据异戊醇的物质的量计算,即理论上生成0.05mol乙酸异戊酯;实际上生成的乙酸异戊酯的物质的量为:3.9g÷130g/mol=0.03mol ,所以试验中乙酸异戊酯的产率为:×100%=60%,故答案为c;(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头收集馏分此时的蒸气中含有异戊醇,会收集少量的未反应的异戊醇,因此会导致产率偏高。
考点:考查常见仪器的构造与安装、混合物的分别、提纯、物质的制取、药品的选择及使用、物质产率的计算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