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对生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酸化对生物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覆盖了约71%的地表,是众多生
物的生存环境。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
烧和大规模森林砍伐,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急剧增加。
海洋不仅
吸收了大量的CO2,也因此引发了海洋酸化这一问题。
海洋酸化是指海水pH值下降的现象,意味着海水变得更加“酸性”。
这一变化对海洋
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的影响十分深远。
海洋酸化的成因
海洋酸化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二氧化碳的吸收:据估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已向大气中排
放了超过2000亿吨CO2,其中大约30%被海洋吸收。
这导致了海水中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使得水中的碳酸盐比例降低,导致pH值下降。
温度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海洋温度的升高,温度升高会影
响溶解气体的能力,使得海洋对CO2的吸收率增加。
海洋生物代谢:以藻类、浮游植物等为主的生物在光合作用时消
耗二氧化碳,而其代谢过程中也会释放一些CO2,当这些生物的大量存在或消失改变了生态平衡时,也会对pH值产生影响。
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影响钙质生物
许多重要的海洋生物,如珊瑚、贝类和部分浮游生物,都是通过从海水中获取碳酸钙(CaCO3)建造其外壳和骨骼的。
这些生物受到海洋酸化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骨骼和外壳形成受阻:在较低pH条件下,海水中的碳酸根离子(CO3^2-)浓度降低,而钙质生物需要这种离子来合成钙 carbonate (石灰质)。
当它们无法获得足够的碳酸盐时,会导致外壳和骨骼形成不完全或缺失。
生态环境恶化:由于钙质生物是许多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减少将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洞穴珊瑚则为其他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一种保护场所。
一旦珊瑚死去,这些依赖蚬藻缘聚集的小型鱼类或甲壳类也许会大量减少。
经济损失:如珊瑚礁、牡蛎等在沿海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不仅吸引潜在的旅游收入,还承担着重要的渔业产出。
钙质生物受到威胁,将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和旅游产业受到冲击,可见经济损失将会非常可观。
影响非钙质生物
尽管非钙质生物不直接受益于碳酸盐离子,但海洋酸化同样对它们造成潜在威胁。
研究发现,许多鱼类、甲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在低pH条件下行为模式会发生改变,例如:
攻击性行为增加:一些研究表明,一些鱼类在高浓度CO2水域中
表现出更具侵略性和焦虑行为,这可能使它们在捕猎和避敌过程中效
率降低,从而导致个体存活率下降。
感知能力下降:鱼类等动物依赖嗅觉和视力来捕猎和规避天敌。
研究发现,在酸性环境下,这些动物的感知能力可能降低,使得它们
更易受到捕食者攻击。
同时,迁徙和配对行为也会受到干扰。
竞争关系改变:随着一些种群由于气候变化而繁盛,而另一些因
酸化而衰退,种间竞争关系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一些更耐受低pH
环境的小鱼可以占据先机,从而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受损
海洋生态系统不仅支持各种生命形式的发展,同时提供了重要的
环境服务,包括气候调节、养分循环和水质净化等。
然而,随着海洋
变酸,以上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碳汇能力下降:健康的珊瑚礁和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
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存为有机质及底栖沉积,而一旦这些基础生态结构
遭到影响,将削弱海洋作为“碳汇”的功能,加剧全球变暖的问题。
污染和富营养化加重:当珊瑚礁死去后,其原有稳定寄宿关系可
能破裂,从而导致如藻类等快速繁殖。
这种现象称为“藻类大爆发”,不仅破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还会使得水体中的氮磷比失调,加剧富
营养化,从而影响相关生态链。
食物网崩溃风险加大:由于基于不同生活方式而形成复杂食物网,一旦某一群体骤减,将极大影响其他依赖该群体作为食源或竞争者之
间相互关系,也将可能引起食物网的不稳定性,使整个生态系统面临
崩溃风险。
结论
综合来看,海洋酸化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环节的问题,而是涉及整
个行星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关切。
面对这一问题,仅靠某一国或地区单
独行动显然是不够的,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政策、开
展科研与技术创新来缓解这一危机。
在保护与恢复海洋环境方面,我
们每个人都是责任主体,唯有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才能确保未来世
代能够共享这片美丽而丰富多彩的蓝色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