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4-12T06:54:25.991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年1月作者:莫秀健[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不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严格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小学思政课程。

南宁市横州市莲塘镇中心学校莫秀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革新,不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要严格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小学思政课程。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小学思政教师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普及法治和道德观念,必须保持务实、高效的德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德育教育,所以,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将是教育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提出相关的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策略引言: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提倡培养全面人才。

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甚为重要的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的途径,而小学是教学生涯的基础阶段,也是成长发展非常关键的阶段,德育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小学思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逐步提高。

一、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关键的现实意义,是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根基,一个人良好的素质品行、理想信念要从小就开始熏陶,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之所用,受之所利,受益终生。

尤其,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培养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标,所以,教师要紧跟国家政策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才能在众多的学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创新教育情景模式
小学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教育教学过程与生活实际经历息息相关,传统的教学模式都过于死板、枯燥,让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教材,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独立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建立完善,经常会以别人的举动来定义自己的行为,存在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教育类短视频,学生在课堂中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人物角色,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每个人物身上的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以及融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内容。

除此之外,虽然现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各种网络平台层出不穷,虽然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接触知识范围逐渐扩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是网络传播中并不是仅仅包含正能量的文化,为了避免小学生遭受不良文化的侵袭,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学习积极的思想教育知识。

2.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所谓“为人师表”,每个学生都会将教师当成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尤其在小学生这个阶段,思想发育还不成熟,会以教师的行为为自己的榜样,并为之效仿。

所以,思政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课堂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树立表率作用。

道德素质从小事做起,例如:公共场所中,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维持秩序?小学思政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不乱丢垃圾、看见垃圾要放进垃圾桶内、带好口罩等等,让学生们也严于律己。

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介绍各类公共场所功能的同时,让学生深度思考,在公共场所中能够做的事情以及不能够做的事情,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行得出对应结论。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小学生对思想道德品质的深度理解。

3.生活化教学立德树人理念
小学生在塑造人格和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思政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针对高年级小学生,已然初步建立个性化思维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在生活中呈现积极向上的可贵品格。

在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道路上,需要具备尊重自己和他人、宽容以及反思的能力,对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进行爱护,对多元化的文化以及文明实现尊重。

小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思政课堂中,能够充分感受科技世界带来的美好,以和平的心态看待世界中发生的事件。

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需要小学思政教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核心教学目标。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
5.正确的评价方式是学生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生活中的种种良好表现就是思政课程评价作用的反馈。

不仅可以积极鼓励小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还能促进思想道德课程的实效性发展以及教育教学的质量。

所以,教师应该摈弃传统教学的片面式教学评价,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发展个性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创新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中肯的评价,哪怕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没有明显进步,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获得突破性的进步,充分落实课堂教育的实效性,让小学生们获得健康发展。

6.提升教师个人修养与能力
7.身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高洁的道德素质,这也是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小学生对教师有着特殊的信赖感,也愿意聆听教师的教导。

所以,要求教师要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不断深化自身的思想品质教育,多听、多看、多学习,多参加一些教育培训,聆听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及时贯彻国家的新型教育政策。

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坚信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时落实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8.结束语:小学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创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等新型教学手段,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将思政教材内容仅仅融合于生活实际。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小学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发富.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1(17):74-76.
[2]吴丹.提升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探索[J].好家长,2021(84):43-44.
[3]祁晓燕.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5):131-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