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油神奇功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鸸鹋油神奇功效
在现代社会中,心脑血管疾病正日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以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血栓形成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以40%的比例高居各类疾病之首,面临死神的威胁,许多人都在寻找病因及防治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科学家们发现在澳洲的土著部落中的人几乎不患心脑血管疾病,带着这个谜,他们留下来对当地土著人的生活规律,饮食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考察。

经过多方面的研究,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地老年人的血液像年轻人的血液一样,血脂不高、血压正常,而且胆固醇都很低,几乎无一人患心脑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经过多次的血液化验,证实在土著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通过进一步考察证实:他们经常食用的食物――鸸鹋肉中就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DHA、EPA)。

它对人体的心、脑血管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

它富含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物质,从而揭示了土著人长寿的奥秘,因此科学家们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递交了研究报告。

随后,不饱和脂肪酸身价暴涨,被誉为“优质脂肪”,誉满全球。

黄金有价,而不饱和脂肪酸则成了使人健康长寿的无价之宝。

澳洲和欧洲等各国纷纷投巨资开展专项研究。

什么是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两种。

在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

人体不能自行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

而根据双键的位置及功能又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ω-6系列和ω-3系列。

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属ω-6系列,ω-3系列包含:亚麻酸和两种对人体至关重要的物质DHA、EPA。

EPA是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被誉为“血管清道夫”,具有清除血管中“垃圾”(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其它毒素)等功能。

DHA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英文缩写,被誉为“护脑专家”,又称“脑黄金”,具有软化血管、调节血脂、活化脑细胞、健脑益智、改善视力等功效。

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1.保持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以保正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2.使胆固醇酯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是合成人体内前列腺素和凝血噁烷的前躯物质。

4.降低血液粘稠度,该善血液微循环。

5.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盈缺和健康
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不足时,易产生下列病症:
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胆固醇增加,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病。

2.ω-3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和脑神经的重要营养成份,摄入不足将影响记忆力和思维力,对婴幼儿将影响智力发育,对老年人将产生老年痴呆症。

膳食中过多时,干扰人体对生长因子、细胞质、脂蛋白的合成,特别是ω-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过多将干扰人体对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利用,易诱发肿瘤。

ω-3不饱和脂肪酸--让你长寿、健康、年轻态!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未来人的寿命可超过100岁!但是人们不仅希望长寿更期望自已生活得健康快乐,晚年也能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而不仅有生命的数量!
现代的生物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希望,科学家发现了可使人类健康、智力和年轻态的生物学物质基础--ω-3不饱和脂肪酸。

该神秘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维系人类进化和健康长寿的重要物质,当人体内有了足够的ω-3不饱和脂肪酸时,可有效抵御以下疾病的侵入:老年痴呆、智力障碍、记忆力低下、免疫性疾病等;ω-3不饱和脂肪酸还能清除血液中产生的"垃圾",改善血管弹性,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ω-3不饱和脂肪酸也是构成大脑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如果缺乏,轻者将会导致疲乏、记忆力下降,重者可使脑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导致老年痴呆。

科学研究还证明:ω-3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适度补充它,可有效缓解和控制情绪,减少抑郁,使古板的人活泼起来,使内向的人变得外向;ω-3不饱和脂肪酸还能有效防止衰老并逆转衰老的过程,研究证明:ω-3是使人类既长寿更能生活得健康快乐的营养物质。

人体不能合成ω-3不饱和脂肪酸,只能从膳食中摄取,在深海鱼及少数植物的种子中才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一般食物中含量甚微;即便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我们日常膳食
中也会缺少ω-3不饱和脂肪酸。

专家建议:为使自已长寿、健康、年轻态,每日补充适量的ω-3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的中年人,为自已的大脑补充足够的ω-3,不仅可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防止因缺乏ω-3而导致的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叫多烯酸,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不饱和双键的脂肪酸。

双键愈多,不饱和程度愈高,营养价值也愈高。

随着科学的发展,某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进一步被认识,特别是以廿二碳六烯酸、廿碳五烯酸和一般植物油中的亚油酸(常与亚麻酸共存)等为代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下面就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谈一下粗浅认识。

1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殊营养物质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心脑血管疾病日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以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血栓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以40%的比例高居各类疾病之首,面临死神的威胁,许多人都在寻找病因及防治方法。

60年代末,科学家们偶然发现身居北极冰原的格陵兰岛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欧洲和美国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的日本人发病率较低。

原来爱斯基摩人具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食谱“生鱼和海豹肉”,其中富含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物质。

鱼肉的脂肪中含有独特作用的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廿二碳六烯酸(DHA)、廿二碳五烯酸(NPA)、廿碳五烯酸(EPA)、廿碳四烯酸、十八碳四烯酸等。

鱼类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之高,是其他食物无法与之相比的。

因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比所致,而高血脂症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

因此纠正高血脂症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如下影响人体内脂质代谢的作用:
(1)促进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质在肝脏和动脉壁沉积。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可来自食物,也可由肝脏合成,前者是外源性的,后者是内源性的。

胆固醇虽然是高等真核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在细胞生长发育中是必需的,但是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堆积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引起冠心病。

当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或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时,饱和脂肪酸可刺激胆汁分泌,而促进饮食中胆固醇吸收,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当膳食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充裕时,胆固醇便与之结合形成胆固醇酯,促其形成胆酸而从肠道排出。

著名营养学家凯斯(Keys)一直认为血中胆固醇含量与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取量关系不大。

但血胆固醇与膳食中
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成正比,与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取量成反比。

因此,在膳食中适当地摄入一定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促进人体胆固醇代谢,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防止脂质在肝脏和动脉壁沉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是有益的。

据研究,海鱼油中所含有的EPA和DHA,是预防冠心病的主要成分。

(2)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对降低血脂有一定作用。

由于胆固醇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解于血液中并在体内转运。

人体内有2种类型的胆固醇脂蛋白,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胆固醇以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时,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以高密度脂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液中时,则能够去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起疏通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

因此,人体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因子,而低密度脂蛋白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之一。

膳食中所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被吸收后,在肝脏中形成甘油三酯,进而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饱和脂肪酸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的活性,因而减少血中胆固醇的消除,由于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血脂合成增多,消除减少,故使血脂升高。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消化吸收后,在肝脏中不形成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而是与肝脏细胞分泌的载脂蛋白结合成为高密度脂蛋白(HDL),HDL作为胆固醇的受体与胆固醇进行结合形成HDL-C,而后通过血液循环送入肝细胞中,胆固醇形成胆汁酸排出体外而被消除,故使血脂降低,从而有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

(3)能降低血小板的凝集能力,减少血栓的产生。

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促进血液凝固并引起栓塞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EPA)可使磷蛋白酯酶活性增高,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浆糖脂、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数下降。

EPA还能增加组织纤溶活化剂的溶栓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的流动性,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

(4)血管在发生炎性反应后会促使脂质在动脉壁上的沉着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血管的损伤面加强白细胞的作用,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延缓血管损伤部位血管硬化的进程。

(5)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人体防御系统功能,使血液中的脂肪酸谱向着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防止其他可以引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健脑明目
鱼油和母乳中所含的多烯酸如DHA,本身就是组成脑细胞和脑神经的重要物质,是脑细胞和脑神经生长发育、保持正常运作的必需之物。

它还可以促进神经网络的形成,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和大脑供血状况,使大脑的自我营养体系得以完善,并能对因年龄等因素萎缩、死亡的脑细胞起到明显的修复作用。

因此,DHA对记忆、思维等智力过程至关重要。

而廿二碳五烯酸(NPA),则可激活脑神经递质,使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大大加快,因而是决定大脑反应能力的关键。

若胎儿时期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供应不足,胎儿脑细胞的分裂增殖就会发生障碍,严重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则会造成脑细胞发育迟缓和智力水平低下。

ω-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还是眼睛视网膜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它的缺乏正是有人患有多种眼疾的根源及造成儿童视力低下。

3 摄入要适当
多水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则会因其结构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脂质,这是一种自由基,是促进衰老和发生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种过氧化脂质若出现于皮肤,则形成脂褐素出现老年斑;若出现于细胞内,则使细胞功能减弱;肥胖病人摄入过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易引起胆石症。

研究证明血中过氧化脂质的升高,比胆固醇的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更大。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学家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出了“食物金字塔”模式。

位于金字塔最上层的是油脂,而油脂又分为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一般动物脂肪中含饱和脂肪酸较高(鱼油例外)。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膳食目标”中脂肪所占总摄入能量的比率为30%。

美国心脏学会,食品和营养委员会以及美国医学会并进一步推荐,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应各占10%。

日本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出:每天平均摄取200~500 mg的ω-3系不饱和脂肪酸,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死亡率减少30%~50%,相当于每天摄取30g鱼,即ω-3系脂肪酸摄取量应当为每天350~400 mg。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保证摄取食物品种多样化的前提下,还应注意脂类营养的膳食平衡,既要防止动物脂肪过剩,又要防止植物油脂摄取过多,以防出现新的营养失调。

神奇的生物物种-鸸鹋
鸸鹋是鹤鸵目鸸鹋科的大型鸟类,体形类似驼鸟,原产澳大利亚,又叫澳洲鸵鸟。

它的形象被镶嵌在澳大利亚的国旗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

鸸鹋是一种澳洲所独有的生物物种,科学研究表明,数十万年的地质和气候变迁,仍无法改变它们最初形成的原始型态,这种神奇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界的进化史中是极为罕见的。

鸸鹋是一种繁殖要求很高的生物,他们繁殖期长,体形庞大,活动范围广,食量惊人,而除了气候和食物的配合外,无污染的环境是真正的关键。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和中国的很少区域内仍然适合原生鸸鹋种群的繁殖。

鸸鹋的成熟期长达3年,生殖繁育水平不高:时至今日,包括人工饲养在内的全球鸸鹋数量也仅为40万头。

一只成年雌鸟只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产蛋,一般只生产9-12只蛋,而且孵化期长达8周。

在此期间它们不吃不喝,靠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维持生命和繁衍下一代,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生物界奇迹。

1.生理特征
鸸鹋体型介于非洲鸵鸟和美洲鸵鸟之间,头高1.6米左右,体高90~100平方米,体重40~50千克,性成熟年龄为18~22月龄。

鸸鹋属于季节性繁殖的鸟类,产蛋期在我国南方为每年的10月中旬到翌年的4月,繁殖期内可产蛋30~50枚。

2.饲养管理
鸸鹋善奔跑,喜群居,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繁殖群每只占地30平方米左右。

鸸鹋的跳跃力不强,可采用1.5米高的铁丝网或篱笆墙圈养,繁殖期可按公母比为1:2~3进行单圈饲养。

鸸鹋属草食性动物,喜采食多种植物茎叶。

三叶草、苜蓿、豆叶、甘薯叶、蒲公英、黑麦草等都是鸸鹋喜食的青绿饲料。

饲养鸸鹋,精料的投喂量为每天每只0.8千克左右,并与新鲜的饲草切碎后搅拌均匀,草料比为1:1,每天饲喂3次。

美国鸸鹋协会的研究报告
作为润肤品和化妆品的研究
(鸸鹋油的属性双盲研究)
摘自《美国鸸鹋协会新闻》,1994年10/11月刊
摘要
用一个双盲试验来评价鸸鹋油的润肤和美容特性。

与矿物油相比较,鸸鹋油更具有美容特性,用后皮肤也更光滑。

渗透性。

与其它矿物油相比较,鸸鹋油具有更佳的润肤特性,用后皮肤质地更细腻,堵塞毛孔的机会更小,但可能是由于试验样本太小的缘故,在统计学上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鸸鹋油对皮肤无刺激,用气相分析法对鸸鹋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其无极性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度集中,这可以解释鸸鹋油很容易穿透皮肤角质层的能力。

介绍
鸸鹋油提取自鸸鹋脂肪,在英国殖民者从澳大利亚东岸登陆前抑制以来被澳洲土著人用来治疗用油以及减轻疼痛。

一些澳大利亚调查者(皮肤病医生George Hobday和悉尼大学Peter Ghosh博士)发现鸸鹋油具有消炎、渗透皮肤的特性。

近来澳大利亚卫生部门将鸸鹋油归类为药物产品类,并将鸸鹋油注册治疗商品注册类。

最终澳大利亚政府出版物声称“鸸鹋油将可以在医药和化妆品行业中使用”。

我们通过文献检索没有发现关于鸸鹋油以及其美容、药用属性、组成的文章。

我们用一项双盲试验来评价鸸鹋油的美容特性,即它滋润皮肤和强渗透能力、肌理、气味、刺激、毛孔堵塞能力等性质。

本试验中将鸸鹋油与矿物油(一种合成的,在美国在高级化妆品和药物中被广泛使用的作为乳化剂和润滑剂的油)相比较。

方法
人员组成:
召集了11个人(9男2女)来完成此项试验。

平均年龄为35岁(从25到52岁)。

10人为高加索白人,1人为西班牙人,根据对紫外光的辐射程度,确定其皮肤均为
Fitzpatrick2-3型。

有的皮肤有湿疹粉刺,但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其余所有皮肤均健康。

由于鸸鹋油和矿物油均购于美国之外,无需得克萨斯州技术人类主题制度评论委员会(Texas Tech Human Subject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的批准或许可。

油:
用于临床的鸸鹋油从澳大利亚进口(Thalgo股份公司出品Emu Vertica 牌)。

鸸鹋油和矿物油均由药剂师(Caprock Drugs. Lubbock, TX)置于深色有号码的瓶中。

所有被试验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试验中哪一瓶是矿物油,哪一瓶是鸸鹋油。

直到所有志愿者的试验结束之后:记录瓶的代码所代表的油的这类才会被公开,并且调查表的形式返回到观察者手中。

表1
油的比较
根据Auburn大学的Craig-Schmidt试验室Margaret博士用气相分析法的分析结果,鸸鹋油的脂肪酸构成发表在《美国鸸鹋协会》1994年9月号上。

原则:
在开始研究之前,每位试验者均被皮肤医生广泛检查,以确保所有志愿者没有湿疹、粉刺。

志愿者每天在脸上涂一次油,在身上涂两次油,持续两周。

试验期间,志愿者不能再使用其它润肤品。

两周后,由观察者对志愿者的皮肤进行检查皮肤过敏、粉刺情况,然后开始第二次涂油试验。

药剂师保证每位志愿者在身体不同部位涂上鸸鹋油和矿物油。

研究结束后每位志愿者都要填写调查表,将他们对油的喜好程度分成5个级别(5表示极好,0表示很差)。

他们还要将油的渗透能力、润肤特性、用后皮肤肌理以及副作用(堵塞毛孔、气味、过敏等)同样分等级。

统计学分析
取得数据为由0到5组成的6个级别而形成的表,利用Wilcoxan等级测试法由生物统计员进行分析。

结论:
如表1所示,对鸸鹋油的总体评价以及渗透力评价明显优于矿物油,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此试验的样本很小(n=11),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就能更准确地反映使用油的皮肤肌理以及润肤特性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当此试验中的参加者被问及他(她)更喜欢哪一种油时,所有11人(100%)都表示喜欢鸸鹋油(见表2)。

鸸鹋油和矿物油均未发现致皮肤过敏(0%,见表2)。

最后,当油涂在脸上时,有6人(55%)和2人(18%)分别表示使用矿物油和鸸鹋油产生了11个丘疹(见表2)。

表2 志愿者对使用副作用评级
讨论
此次双盲交叉试验,明显表示出鸸鹋油可广泛在化妆品业和药业中使用。

我们发现鸸鹋油是一种不会导致过敏的,具有极佳的润肤特性的油,会形成令人满意的皮肤肌理,堵塞毛孔的机会很小。

最令化妆品和医药行业感兴趣的特性是鸸鹋油具有明显的渗透皮肤角质层的能力。

对渗透不同的物质,穿透皮肤的研究是当今治疗学和毒理学中所十分关注的领域。

离子电渗疗法(Iontophorisis)与脂质体预备法(liposome preparation)是一种研究增加皮肤生活活性的流行方法。

绝大多数物质中有很小的吸收率,将药物、其它活性成份与更有效的药物载体混合,是化妆品业和药业中感兴趣的内容。

事实上,脂质体预备法包含抗真菌的成份益康唑(econazole)(益康唑1%;pevaryl; cilag-Schafflausen, Switzerland),以脂质体作为基质的化妆品目前在美国和西欧的市场上有售。

不幸的是由于高成本和其它技术问题,无论是脂质体和离子电渗目前都不能在化妆品和皮肤医药中广泛使用。

而鸸鹋油具有很强的皮肤渗透能力,而且成本较低,鸸鹋油会作为一
种经皮载体而成为皮肤医学家和化妆品科学家兴趣所在。

将鸸鹋油与其它抗真菌的药物、类固醇、类维生素A、抗组织胺剂、麻醉剂、antiangrogen和免疫抑制剂结合起来来观察鸸鹋油是否能够提高皮肤的生物活性是合理的作法。

甚至在研究开始之前,一些观察者意识到鸸鹋油的明显渗透性质。

正如本文方法部分所述那样,Craig-Schmidt 博士利用气相分析法来研究鸸鹋油的构成。

发现鸸鹋油主要由短链单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使得它很容易穿透角质层。

另一位观察者利用稀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发现,鸸鹋油不含磷,所以导致其可以穿透皮肤(Allen Strickland,个人通信)
我们相信初步研究已显示鸸鹋油的美容和药用特性是有前途的,我们正在在美国组织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类似双盲试验以证实我们的发现。

此时,Craig-Schmidt 博士的研究团体正在用鸸鹋油进行in-vitro穿过膜(transmembraneous)来的研究将充分证实鸸鹋油的美容、润肤和药用性质。

参考书目:
1.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Department of Health, Hous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s, Centificate of a pharmaceutical Product No.92/0980.
2. AUSTR 22759 in the Australian Register of Therapeutical Goods.
3. Singh J, Mabach HI. Topical Iontophoretic Drug Delivery in vivo Histminal
Development, Devices, and Future Respectives. Dennatology 1993,
187,235,238.
4. Korting HC, Blechek P, Schaefer-Korting M, Wendel A. Topical lipsome drug
to come: What the patent literature tells us. A review J Am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991,15:1068-1071.
5. Schaefer-Korting M, Korting HC, BraunFalco O. Liposome preparations; A Step
forward in topical drug therapy for skin disease. A Review J Am Academy
of Dermatology 1989, 21:1271-1275.
6. Wester RC, Maibach HI. Dermatopharmokinetics in clinical Dermatology. Semin
Dermatol 1983, 2:81-84.
鸸鹋油烧伤研究结果
(根据Harner烧伤中心研究结果整理)
美国鸸鹋协会与Timothy J. Harner 烧伤中心的主任John Griswold 博士于1995年第一季度合作,利用4-6个月的时间来分析鸸鹋油潜在的、有效的治疗烧伤作用,此项研究由位于得克萨斯州Lubbock的得州州立大学提供协助。

传统治疗烧伤是很痛苦的,而且伤口很难恢复。

发炎、脱水以及过敏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情况。

目前所用的润滑药在渗透力、减少过敏和疼痛方面作用各种各样,需要在脂肪腺耗尽或丧失功能的烧伤创面使用适当的润滑油通过提供水分来辅助治疗。

炎症是治疗烧伤时出现的正常反应。

炎症会导致伤疤组织的生成。

每年约有近二百五十万人寻找药物治疗烧伤。

在所有伤口恢复过程中使用润滑剂是很重要的。

这就存在对鸸鹋油的巨大需求。

据美国鸸鹋协会1997年1月从Griswold中收到的来信中称,他对本来需9个月才可以恢复的烧伤患者正在接受对比治疗。

这种试验要求在同一患者伤口位于身体的完全隔离的、对称的两侧,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来比较使用鸸鹋油与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

根据治疗结果的数据得到两个重要结论:
无论是治疗结果还是治疗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显示使用鸸鹋油的效果要好。

通过对三位双盲试验者伤口恢复过程中的照片的比较,使用鸸鹋油与其它药物在减少疤痕和炎症方面在统计学上具有一致的显著性差别。

我们准备向你们提供进一步和细节,以完成此项研究、病人统计和结论。

在美国鸸鹋协会1998年3月18-21日的会议期间,出示了完整的研究结果。

文章的标题是:《鸸鹋油在治疗烧伤中润滑和治疗作用的评价》,署名作者是Penturf博士,O’Banion 研究员和Griswold医学博士。

完整的摘要已提交给美国烧伤协会。

鸸鹋油具有显著的抗炎症效果,在化妆品和治疗上已经使用。

试验证明鸸鹋油在治疗烧伤中作为润滑剂、减少疤痕生成的作用。

十位病人经过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试验,其身体两侧伤口使用鸸鹋油(由New Discoveries公司提供)和其它舒缓润滑剂。

根据临床观察,使用Vancouver伤疤评价方法进行伤口评估。

并将各个临床结果拍照。

治疗过程持续195-385天不等。

病人为男性,年龄介于24-63岁之间。

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