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有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组别,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治疗组患者50例。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
药四君子汤治疗,配合使用黄芪建中汤。

治疗过程中观察记录患者实际的治疗情况。

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实际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的实际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良好的统计
学标准意义,P<0.05。

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在治疗脾胃虚寒症状中,采用中药四
君子汤,配合使用黄芪建中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应用较为显著,可
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具有良好的治疗和推广性意义。

关键词:中药;脾胃虚寒;临床治疗
引言
慢性胃炎主要有胃粘膜受损影响,产生的各种胃部病变。

以淋巴细胞、浆细
胞为主要浸润过程,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配合完成浸润。

在临床病症上,主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两个类别。

脾胃虚寒常见临床表现为胃
脘痛。

本文将针对100例患有脾胃虚寒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治疗分析,充分研究自
拟中药汤剂在治疗胃炎脾胃虚寒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取入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的形式将其分为两个组别,
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
分布在22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岁左右,病程为1年至20年;治疗组
患者50例,采用中药治疗,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分布在
20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病程为1.5个月至19年。

两组患者
在性别、年龄、病程、辨析标准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临床问题,P>0.05,
具有良好的临床医学可比性价值。

1.2 方法
中药组采用四君子汤与黄芪建中汤配合治疗,中药处方内容为黄芪、党参、
白术、桂枝、半夏、甘草、请陈皮、茯苓。

如果患者伴有便秘,需要加大黄,腹
泻需要增加使用山药,木香。

采用水煎服,一日两次,十四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
组患者采用西药奥美拉唑20mg,一日两次,卡拉霉素0.5mg,一日两次,十四天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
显效是患者经过治疗后,胃脘疼痛、泛酸问题明显消失,在胃镜下进行检查
未出现明显的炎症,无出血,无糜烂问题。

有效是患者胃腕疼痛,泛酸问题基本
消失,在胃镜下进行检查病变缩小一半。

无效是经过临床症状表现未出现明显的
缓解现象,在胃镜下检查无明显变化问题,综合有效率水平是显效数量加有效数
量之和除以100,得到的百分率极为有效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准确的数据标准值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实际统计数据标准,按照有效参
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实际的检验标准。

统计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按照实际的检
验标准进行合理的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标准性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综合有效治愈效率为93%,整体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效率70%。

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统计具有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

中药治疗组在实际的
治疗过程中为出现不良反应问题,西药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问题,其中
包含一个过敏皮疹患者、一个头疼患者、三个恶心呕吐的患者。

3 谈论分析
慢性胃炎是中国较为常见的病症,属于中医胃脘痛的范围,临床表现主要以
胃部出现疼痛为主,患者多忧虑烦恼,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精神状况不佳。


照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标准,要以寒热、气血、虚实为治疗基础,以减少疼痛为
标准,逐步条例脾胃。

脏腑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以虚证为主。

以往的西医
治疗部分虚实表里,一般都是针对实际的检测报告标准,给予合理定量的抗菌、
止痛药物,抑制胃酸的形成,控制胃粘膜的有效保护过程。

但药物对于实际治疗
效果的反应程度较大,收治的胃炎患者多以虚实表里,寒热证为主,需要采用不
同的分型,准确的进行判断诊治,从中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全国中医辨证判断标准,确定慢性胃炎的类别,其中有肝郁气滞、脾胃
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根据脾胃虚寒实际的临床表现,确定委婉容易出现
隐痛绵绵,面色萎黄、体制虚弱,脉象阳虚,气血不足,寒气置于胃腕的现象。

根据脾胃阳虚的程度,确定胃腕痛绵绵程度,结合便溏肢冷、饮食损伤、脾胃乏力、缺血、食少萎黄、体弱疲乏等症状,认定患者的慢性胃炎的病症。

脾胃虚寒是在患者胃寒虚弱的程度上体现出来的,虚后逐步生寒,依照温中
健脾的方式进行治疗。

采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其中人身为君,大补元气,具有
良好健脾养胃的功效。

白术性苦温和,健脾祛湿,温中调和。

另外配合黄芪建中汤,其中有黄芪、干姜、白芍、桂枝、半夏配合。

黄芪具有良好的补血益气的功效,可以提高脾胃温和程度,固本及里。

黄芪具有良好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可
以有效的增加患者的免疫力水平,速进胃部粘膜的快速修复功能。

干姜温和健脾,暖胃驱寒。

赤芍具有养血补齐的功效,可以有效的缓解止痛效果。

桂枝具有温和
阳气的作用,半夏可以降低止呕的问题,消除散结。

配合人身可以有效的治疗患
者的呕吐问题。

这几种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益气养血的功效,
实现健脾温中的作用。

四君子汤与黄芪配合是补气温中健脾的良药。

采用合理的四君子汤配合黄芪
建中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综合治疗效果,相比西药治疗更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采用中药的治疗总效率为93%,采用西药的治疗有效率为70%。

两组比较差
异较为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

在治疗期间需要结合药物的
治疗使用情况,可能发生的不良现象进行准确的分析,充分认识四君子汤和黄芪
建中汤配合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的治疗效果,明确四君子汤配合黄芪建中汤治
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具有良好调节脾胃功能神经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蛋白酶
的整体活性,降低胃粘膜的愈合功能问题,准确的改善患者消化吸收的功能性水平,这对于患者的胃部保护和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性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四君子汤,配合黄芪
建中汤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西药治疗的治愈效率高,可以有效的改善
患者的临床病症。

治疗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问题,具有良好的科学合理价值意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龙小娜. 刺络疗法治疗实证胃脘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外妇儿健康. 2011(07)
[2] 张继承,郑小秋. 平胃散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3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06)
[3] 李红,杨桦,钟志国,陈立军. 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