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滨江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科学试卷(解析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第一学期检测
九年级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4.不准使用计算器:全卷g=10 N/kg,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5.如需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Na:23 K:39 Ca:40 Fe:56 Zn:65 Ag:108 Ba:137 Mg:24 A1:27 C1:35.5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都属干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矿石粉碎
【B】粮食酿酒,电灯通电发光
【C】冰雪融化,火药爆炸
【D】光合作用,食物腐败
【答案】D
【解析】A中都是物理变化;B中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C的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
2.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A】可回收垃圾:废旧报纸、矿泉水瓶
【B】厨余垃圾:剩菜剩饭、鱼刺骨头
【C】有害垃圾:废旧电池、过期药品
【D】其他垃圾:建筑渣土、废铜烂铁
【答案】D
【解析】D选项中的废铜烂铁是属于可回收垃圾
3. 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的示意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煤气中毒是①过程发生了障碍
【B】②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D】人溺水死亡是④过程发生了障碍
【答案】B
【解析】A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结合了红细胞,使其无法结合氧气;C中式血液运输过程,没有交换;D溺水是外界气体无法进入,是①过程出现障碍;
4. 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
下列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A】蛀牙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B】食物进入人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肝脏→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D】肺炎患者静脉注射后药物到达病灶:上腔静脉→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病灶
【答案】C
【解析】A蛀牙形成过程:食物残留在牙面→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
B食物进入人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5.如图是201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行的双金属铜合金纪念币。
该纪念
币材质为多种金属包钢铸造,属于金属合金,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形成合金后,合金往往比纯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
【B】把纪念币投入到足够的稀盐酸中,最后不会有固体剩余
【C】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混合物
【D】从物质的材料角度看,该纪念币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铜不和酸反应,会剩余
6.下列图示中,图甲中X 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X表示肺
【B】血管①为肺动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血管②也可以为肾静脉
【答案】D
【解析】图乙表示氧气上升,二氧化碳下降,经过应该是肺部,肾脏前后含氮废物下降,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上升;
7.下列对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中曲线表示酶的活性随pH变化情况,出现bc段变化可能是溶液碱性增强【B】若图乙中y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肾小囊
【C】若图甲中曲线表示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则 bc段表示人体温度可能大于37℃【D】若图乙中y表示消化道中脂肪含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小肠
【答案】B
【解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不消耗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在肾单位中含量不变;
8.电子芯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
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X的化学式是 HCI
【C】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该反应中,利用了氢气的还原性
【答案】C
【解析】此反应是SiCl4+2H2→Si+4HCl;是个置换反应;硅元素化合价从+4到0;
9.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KCl KClO3加入MnO2再加热
B CO2气体CO气体点燃
C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D 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答案】C
【解析】A中无法分离出MnO2;B无法点燃;D午饭确认C的含量多少,可能会有剩余;
10.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含AgNO3和Zn(NO3)2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分
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液和滤渣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滤渣的成分只有银
【B】滤液中的溶质是Zn(NO3)2、Fe(NO3)2
【C】滤渣的成分可能是银、锌的混合物
【D】所得滤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原溶液的质量
【答案】C
【解析】因为在滤液、滤渣中都无现象,说明滤液中没有银离子,滤渣中没有活泼金属(铁,锌);所以应该是铁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
11.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X是稀硫酸,b和d一定是氧化物
【B】若X是稀硫酸,a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
【C】若X是稀盐酸,c可以是单质 C
【D】若X是稀盐酸,d 不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A
【解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铜也能形成蓝色溶液;
12.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图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操作分别向相同质量的
镁粉、铁粉、锌粉
中加入等浓度稀硫
酸
一定温度下,向氢氧
化钙溶液中加入氧
化钙固体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向H2SO4、
MgSO4混合溶液
中滴加NaOH溶液
图像
结论三种金属与硫酸反
应的剧烈程度:
Mg>Zn>Fe
该氢氧化钙溶液已
经饱和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
全部变质
pH为7时水平线
段表示硫酸镁和氢
氧化钠反应
【答案】D
【解析】A中一开始都是一条曲线;B氧化钙会和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C图像说明部分变质;
13.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A】氯化钾
【B】熟石灰
【C】烧碱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答案】B
【解析】要求碱性且溶解度不能太大,不能让土壤变成盐碱地;
14.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性很好的轻质橡皮筋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
让一系于橡皮筋一端的小球从某悬挂点O的正下方P点由静止释放如图甲所示,整个下落过程中,橡皮筋所受弹力F与小球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球下落的速度v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小球从P点下落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乙图可知,此橡皮筋的伸长与拉力不成正比
【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下落动能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C】小球从P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当橡皮筋的伸长量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此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A图像是直线,符合正比;CP到B过程中还有弹性势能转化;D最大的时候不平衡,会往上;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C
【解析】电压表测得其实是总电压,不会变;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总功率变小;
16.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
该工程示意如图: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B】③、④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答案】C
17.如图所示,s=60cm,与之对应的h=30cm。
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表,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
其中,错误的是()
数据操作测力计示数(N)移动距离(cm)
竖直提升10 30
沿斜面拉动 6 60
【A】斜面是一个省力的简单机械
【B】小车克服摩擦力做功60J
【C】利用斜面不能省功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3.3%
【答案】B
18.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A在大小为5N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己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m/s
【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120J
【答案】D
19.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质量分数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1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答案】C
【解析】A. 燃烧后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B. 因为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所以在t2至t3时间段二氧化碳含量略增大,而氧气含量迅速降低,正确;
C. 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这一现象说明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正确;
D. 二氧化碳并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白磷燃烧需要氧气,这个实验证明白磷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较低,错误。
20.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
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符合的是
【A】用红墨水和水扩散研究分子的运动
【B】以木块移动距离表示钢球动能的大小
【C】用铁屑显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
【D】研究铁生锈
【答案】D
【解析】这是实际发生的可观察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9分)
21、(5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协同工作,并通过相应的调节实现体内各种物质的动态平衡。
如图是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A, B, C. D表示人体的系统或器官).
(1)图中C代表的人体器官是。
(2)在B的主要器官中,与毛细血管结构特点相似的结构是。
(3)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的需氧量大大增加,以致肌肉会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于是组织细胞就会进行。
(4)小江因为雾霾吸入过多的PM2.5引发了支气管炎,那么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
(5) D表示肾脏,则葡萄糖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主要是因为。
【答案】(1)皮肤(2)肺泡(3)无氧呼吸(4)白细胞(5)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2、(4分)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的颜色 (填“深”或“浅”)的活小鱼。
(2)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状况,应使用 (填“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或“高倍显微镜”)做为观察的工具。
(3)用湿纱布包裹鱼头和鱼身的目的是。
(4)如图是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若血液流向为①→②,则血管②为。
【答案】(1)浅(2)低倍显微镜(3)维持鱼的正常呼吸(4)小静脉
23、(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1)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为: 2CH3OH+O2=催化剂=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若88g 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它物质均不含碳元素,生成CH3OH的质量
为 g。
【答案】(1)CH20;2CH2O+3O2=点燃=2CO2+4H2O(2)64
24、为测定某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磁铁矿样品,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磁铁矿取m1g,完全反应后,称得装置A中固体的质量为m2g,同时测得装置B增重m3g,则磁铁矿中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答案】(1)4CO+Fe3O4=高温=3Fe+4CO2
(2)(m1-m2)/8m1或者29m3/22m1
25、小金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如右图所示,购物车和货物的总重为100N, A点离地面距离为0.8m, B、C点为车轮与地面的接触点,当购物车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小金先后在A点对购物车施加了最小作用力。
在使车的前轮越过障碍物时,施加的最小力的方向为 ,最小力的大小为 N;此时购物车可视为杠杆(选“省力”“费力”“等臂”)。
【答案】垂直于AB所在直线向下;30;省力
26、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P R和电源总功率P 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a、b、c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其中,反映定值电阻R0的发热功率P0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图象是(选填“a”、“b”或“c”),电源电压U为V.
【答案】b;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8分)
27. (6分)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第 1 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第 2 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 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
第 3 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现象。
【答案】:(1)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2)碘液的褪色程度(3)加入硫酸,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能对其具有催化效果,所以不能确定是硫酸根离子的催化效率,可以将硫酸改为硫酸钠
【解答】:(1)实验步骤第3步是酶催化实验的水浴加热步骤,人体温度37℃酶的活性是最强的,所以加热必须是37℃温度下完成。
(2)实验步骤第1步就是表格中,先在试管加了淀粉和碘液,淀粉变蓝,后来加入硫酸根和清水,实验现象可以看蓝色的消退情况即可证明对酶的催化影响。
(3)表格中加入了1%的硫酸H2SO4,分解后有氢离子H+和硫酸根离子SO42-,有两个变量,所以很难下结论证明只有硫酸根的作用。
28. (8分)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如CaS。
小茜和小明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O2↑+CaCl2+H2O 可自发进行。
在常温下,测得浓度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A. 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B.2HCl+CaS=CaCl2+H2S↑
C. CO2+H2O+Ca(ClO)2=CaCO3↓+HClO
D.H2S+CuSO4=H2SO4+CuS↓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
[实验探究]小茜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2)小明用上述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还有的杂质是______;
(3)上述装置中,A是______溶液。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失效,测定结果______(“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答案】:(1)资料一:D;
资料二:(2)HCl、H2S、和水蒸气;(3)硫酸铜;HCl、H2S等酸性气体;(4)偏高。
【解答】:(1)资料一:由信息可知酸性强的酸能制取酸性弱的酸,因H2S的酸性比硫酸酸性弱,故错误;
资料二:(2)因大理石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加入盐酸后可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含有H2S、HCl和水蒸气;
(3)根据除杂的要求及题目信息,除去H2S时可选用CuSO4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HCl气体或吸收酸性气体;
(4)若氯化钙失效会使水分干燥不彻底,使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使质量偏大,质量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29.(8分)过氧化钙(CaO2)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小江进行过氧化钙晶体的制备
【资料】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常温为白色,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
制备原理:CaCl2+H2O2+NH3+H2O→CaO2⋅yH2O↓+NH4Cl,装置如图1。
(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有:
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yH2O产率;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防止过氧化氢分解。
(3)①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②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无现象,已洗净。
【解答】:(1)装置A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由于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所以装置C采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在0℃左右,可能的原因主要与防止过氧化氢分解有关。
(3)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可获得CaO2⋅yH2O。
①由于过氧化钙晶体(CaO2⋅yH2O),能溶于酸,难溶于酒精,且酒精极易挥发,所以洗涤时采用95%的酒精溶液洗涤的优点是减少晶体损失,易于干燥。
②检验晶体已洗涤干净即确定表面没有附着的氯化钙,即检验氯离子,所以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无现象,已洗净。
30.(10分)小明和小红做“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20Ω2A)、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1)小明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准备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的表盘如图乙所示,小红认为这样连接电压表不妥,理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和小红讨论后,选择0−3V的量程,将电压表接进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按上述(2)正确连接
....好电路后,他们采用合理的操作方式,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记录在下表中。
电压表的示数U/V 2.9 2.5 2.3 1.7 0.7 0.5 0
电流表的示数I/A 0.20 0.22 0.24 0.26 0.31 0.34
______________
小灯泡的亮度逐渐变亮
①为达成实验目的,请将表格中的栏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
②当电压表示数为0.7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③把这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压为5V的电路中,根据小明的实验,电路的总功率为________W
【答案】:(1)电压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测量额定电压3.8V误差较大;
(2)
(3)①灯的功率;②1.14;③1.25
【解答】:(1)灯的额定电压为3.8V,故选用电压表大量程0−15V,其分度值为0.5V,故测量额定电压3.8V误差较大;
(2)如下所示:
实验目的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压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测量额定电压3.8V误差较大。
(3)①为达成实验目的,表格中的栏目为灯的功率;
②当电压表示数为0.7V时(灯的电压为4.5V−0.7V=3.8V),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I=3.8V×0.3A=1.14W。
③有图可知,2.5V时为滑动变阻器2.0V时,所以电流介于0.24A~0.26A之间,功率约为5V ×0.25A=1.25W
31. (6分)下图是一家化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不含其他金属杂志,残留物不与酸反应):为了分析滤液A的成分,取100g滤液A,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
请分析并计算:
(1)写出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中黑色固体物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CuO+H2SO4=CuSO4+H2O;(2)有蓝色沉淀生成;(3)NaOH、Na2SO4
【解答】:(1)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2)在硫酸、硫酸铜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铜反应,所以b-c段反应的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
(3)c-d段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NaOH、Na2SO4。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3分)
32.(6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铁及其矿石:
(1)图甲中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下列所给选项)。
(2)某钢铁厂要生产含3%杂质的生铁1120吨,则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3)如图乙是实验室CO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
图中框内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C;(2)1940t;(3)尾气处理。
【解析】
33.(6分)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142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3%
【解析】
34.(6分)两只灯泡,A灯“6V6W”、B灯“6V3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1)若灯泡A.B两灯泡串联在同一个电路中(两灯泡都不会被烧坏),则____灯泡发光较亮。
(选填“甲”或“乙”)
(2)将A、B两灯泡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求1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3)将A灯泡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Ω2A)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泡功率相等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答案】(1)B;(2)540J;(3)2.1W。
【解析】(1)R=U2/P R1=36/6=6 R2=36/3=12 串联电流相同,所以实际电功率=P=I2R R2>R1 P1<P2 所以B更亮
(2)并联所以两灯均为正常发光W=W1+W2=(P1+P2)t=(6+3)×60=540J
(3)因为串联电流相同,所以电功率相同时根据公式P=UI可得灯泡的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相同,根据分压原理可得U1=U2=3V。
P灯=P滑=3×0.7=2.1W
35.(6分)图甲是海上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使用电动机和滑轮组将实心物体A从海底竖直向上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吊起,图乙是物体A所受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及绳重,忽略动滑轮受到的浮力,ρ水=1.0×103Kg/m3,g=10N/Kg),物体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2)当物体A完全离开水面后,电动机两端电压为380V,通过的电流为5A,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多少?(不计电动机内部摩擦)
【答案】5000N 6Ω
【解析】(1)水中F拉=20000N
η=80%=F拉×H/(F拉+G动)×H
F拉/F拉+G动=80%
G动/F拉=25%
G动=20000/4=5000N
(2)空中,F拉=G=30000N V机=2V物=0.1
P机=FV=(F拉+G动)/2×V机=1750W
R=P内/I2=(P电-P机)/I2
=(380*5-1750)/25=150/25=6
36.(9分)随着城市小区建设的不断发展,小区内高层建筑均使用了电梯,于是电梯便成为了人们上下楼的主要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做电梯过程中使用了生铁和钢,为了防止金属生锈,经常在其表面喷漆或电镀,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电梯制做材料中有不锈钢,其主要成分有铁、铬、镍,工业生产铬的方法是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氧化铬(Cr2O3),同时可以得到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滨坐电梯时,电梯突然出现故障悬停,小滨紧张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这主要是体内_______调节的作用。
(4)某楼梯的电梯的相关参数如下表。
某开放商称:此电梯是快速电梯,它能在10s 内将10个成年人从1层匀速升高到14层。
若每个人的体重约为600N,每层楼高
3m,电梯上升时需要克服摩擦及系统自重共计2000N.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开发商的话是否可信?
【答案】(1)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2)①2Cr2O3高温4Cr+3O2↑;(3)肾上腺素(4)若每层楼高3m,从地面升高到14层电梯的高度为13×3m=39m,
10个成年人从地面升高到14层电梯做得机械功W=Gh=(600N×10+2000)×
39m=3.12×105J;电梯电机做得电功W电=2.5×104W×10s=2.5×105J,
由电梯做得机械功和电梯电机做得电功比较可知,电梯电机做的电功小于电梯应做的机械功,因此开发商的话不可信。
(5)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