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 第6期2018年11月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38 No 6Nov 2018
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18.0605文章编号:1672-9315(2018)06-0901-09
收稿日期:2018-02-21 责任编辑:刘 洁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193,51504186);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2016GY-191)第一作者:刘 晗(1993-),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E mail:1976944361@qq.com通信作者:马 砺(1978-),男,四川隆昌人,博士,教授,E mail:malifuture@163.com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刘 晗1,赵修茗2,赵 鑫1,3
,马 砺1,肖 1
(1.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莫纳什大学,维多利亚墨尔本3163;
3.西安市消防支队,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针对现有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方法不能把风险系统的确定与不确定同时进行考虑的缺陷,将集对理论引入到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中,构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五元联系数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同时,基于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实地调研,构建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和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评价了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火灾风险。

结果表明:2种评价模型的评估结果一致,验证了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显示,回民街古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为Ⅳ级,但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指标的风险都呈现下降趋势,而火灾危险源指标的风险呈现出上升趋势。

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不仅可以
对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进行判定,还可以分析火灾风险的发展趋势,实现了风险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多元联系数;西安回民街中图分类号:TU452 文献标志码:A
Fireriskassessmentoftheancientbuildingsbasedon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
LIUHan1,ZHAOXiu min2,ZHAOXin1,3,MALi1,XIAOYang

(1.School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
2.MonashUniversity,VIC3163,Australia;3.Xi’anMunicipalFireDepartment,Xi’an710065,China)
Abstract:Aimingattheshortcomingsofexistingancientbuildingsriskassessmentmethodswhichcan’tconsiderthecertaintyanduncertaintyoftherisksystem,thesettheorywasintroducedintotheancientbuildingfireriskassessment,anda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riskevaluationbasedonsetpaira nalysisisconstructed.Basedontheevaluationmodel,takingancientbuildingsinXi’anMuslim’sQuarterasresearchobject,afireriskassessmentindexsystemforancientbuildingsisestablishedandindexweightsarecalculatedfurtherbasedonAHPandentropymethod.Onthisbasis,thetraditional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and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evaluationmodelareusedtoe valuatethefireriskofancientbuildingsinXi’anMuslim’sQuarter.Theresultsshowthattheevalua tionconclusionofthesetwomethodsareconsistent,verifyingtheeffectivenessofthefive elementcon nectionnumberevaluationmodel.Atthesametime,theassessmentgradeoftheancientbuildingsinXi
’anMuslimQuarterisIVbasedon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evaluationmodel,indicatingtha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thefireriskismoredangerous,buttheoverallriskshowsadownwardtrend.Specifically,theriskofancientarchitecturefeatures,buildingfireprotectionfacilitiesandfiremanagementcapabilitiesindexallshowadownwardtrend,buttheriskoffireriskhazardindexshowsarisingtrend.Overall,the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evaluationmodelcannotonlyassessthefireriskgradeofancientbuild ings,butalsoanalyzethedevelopmenttrendoffirerisk,achieving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riskstat icassessmentanddynamicevaluation.
Keywords:ancientbuildings;fireriskassessment;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Xi’anMuslim’sQuarter
0 引 言
古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1-2]。

由于古建筑本身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在其各项保护中防火保护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3-4]。

尤其是,从2014年至今,古建筑火灾频繁发生,比如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唐代古刹圆智寺千佛殿火灾、云南巍山古城拱辰楼火灾等,严重破坏了古建筑,产生了重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评估古建筑火灾风险,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国内学者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高锴(2016)采用资料审查、现场检查以及试验室测试等手段,运用专家评价法对某古建筑进行定性评估[5]。

李继鸿(2014)以丽江古城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火灾风险指数法评估了单体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6]。

官钰希(2015)以3种不同类型的古建筑群为例,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估了湖北省古建筑群火灾风险[7]。

总的来说,这些评估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比如,专家评价法是一种易于掌握又便于推广的方法,但是主观性太强了,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火灾风险指数法需要对特定类型的对象进行分析,结论往往不具有普适性;而模糊综合评价法本质上仍然是经典数学对客观存在的“不确定”采用模糊数来描述,结果丢弃了研究对象变化范围的重要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不能较好的处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中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评价结论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同时这些方法只能计算出一个风险等级,尚不能对风险的趋势给出合理的预测[8]。

然而相对于简单的评价等级,风险演变趋势对于管理措施的制定更为重要。

为此,本研究将多元联系数引入到古建筑火灾评估中,把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系统中的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构建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同时基于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实地调研,构建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和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评价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火灾风险等级,验证五元联系数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火灾风险的变化趋势,弥补现有古建筑火灾评估方法的不足。

1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1.1 适用性分析
由于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始终是人为参与的活动,在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参与者主观随意性的影响,而这种随意性较难确定,属于不确定的范畴;而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时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又是事先给定的,属于确定的范畴。

因此,对于这种同时具有确定和不确定的风险评价活动,需要采用确定和不确定的量来描述,而这正是集对理论的核心思想[9]。

同时,根据《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古建筑火灾风险一般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等级,分别对应于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

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的划分正好可以与多元联系数中的五元联系数对应起来。

因此,五元联系数可以应用在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中,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1.2 集对分析基础理论
我国学者赵克勤提出来了集对理论,从同异反三个方面来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9]。

该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是联系度[10],用U表示
U=





i+


j(1)
式中 N为特性总数;S为2个集合共有的特性总数;F为2个集合既不共有也不对立的特性总数;P为2个集合对立的特性总数。

如果令a=


,b=


,c=


,(1)式可以简化
为如下联系数的形式


9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
刘 晗等: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u=a+bi+cj
(2)
式中 a为同一度;b为差异度;c为对立度。

将(2)式的bi项进行拓展,能够得到如下形式的多元联系数
a+b1i1+b2i2+…+bnin+cj(3)当n=3时,式(3)变为a+b1i1+b2i2+b3i3+
cj(4)通常将(
4)式称为五元联系数,表示为a+bi+cj+dk+el(5)
1.3 评价模型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主要包括5个部分,包括构建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确定指标的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的联系数以及计算指标的集对势和偏联系数,具体流程如图1
所示。

!"#$%&'()*+,-
!".$#$%+,-!"/0#$%+,-!"10#$%+,-23 )
456%789:;5<
=>?@A BCDE #$5<BC#$%
DE$F
GHI=>JKDE#$L,
图1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模型流程Fig.1 Modelingprocessofancientbuildingfirerisk
1.3.1 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文献分析,火灾风险评估主要考虑可燃物本身的特征、火灾危险源、消防建设情况、消防管理现状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5个方面的因
素[11]。

在此基础上,结合古建筑的具体特点,构建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3.2 确定指标的评价标准
通常来说,采用5个评判等级描述指标表征状
态[12],分别是“安全”“较安全”“不安全”“较不安
全”“非常不安全”。

专家们基于这个标准确定各二级指标的具体数值。

1.3.3 确定指标权重
风险评估模型大多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
重[13],然而AHP反映了评价者的主观偏好,并不
能完全体现评价的客观性。

为了把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小程度,本研究引入熵权法对AHP法确定的权重进行修正,以达到充分考虑主观性同时保证客观性的目的。

熵权法在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基本思想:如果某项指标具体数值的波
动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该指标所起的作用越大;反之,某项指标具体数值的波动程度越小,信
息熵越大,该指标所起的作用越小[
14]。

具体来说,首先采用AHP方法确定主观权重,
其次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最后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把熵权法与A
HP法获得的权重结合起来,得到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

计算方法为
wi=α w′i+(1-α) w″i
,0≤α≤1(6)
式中 α为主观偏好系数,取值范围为[0 1],通
常根据具体的情况给出取值,本研究取0.5.1.3.4 计算各级指标的联系数
基于专家打分得到的各指标的具体数值,采
用以下公式计算二级指标的联系数[
15]
,其中对于成本型(越小越优)指标确定联系数的方法为μt=1+
0i1+0i2+…+0in-2+0j,xt≤st1st2-xtst2-st1+st-xt1st2-st1i1+0i2+…+0in-2+0j,st1≤xt≤st20+st3-xtst3-st2i1+st-xt2st3-st2
i2+…+0in-2+0j,st2≤xt≤st3 0+0i1+0i2+…+stn-xtstn-st(n-1)in-2
+st-xt(n-1)stn-st(n-1)
j,st(n-1)≤xt≤stn0+0i1+0i2+…+0in-2+1j,0≤xt
≤0.
2(7)
而对于效益型(越大越优)指标确定联系数的方法为
μt=1+0i1+0i2+…+0in-2+0j,xt≥st1st-xt2st1-st2+st1-xtst1-st2i1+0i2+…+0in-2+0j,st2≤xt≤st10+st-xt3st2-st3i1+st2-xtst2-st3
i2+…+0in-2+0j,st3≤xt≤st2 0+0i1+0i2+…+st-xtnst(n-1)-stnin-2+st(n-1)-xt
st(n-1)-stn
j,stn≤xt≤st(n-1)0+0i1+0i2+…+0in-2+1j,st≤st

(8)

09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确定二级指标联系数的基础上,根据以下公式,进一步确定准则层(一级指标)和目标层的五元联系数
μ1=(w1,w2,…,wn)u1
1,u12,u13,u14,u15u21,u22,u23,u24,u25
…,…,…,…,…un1,un2,un3,un4,un 51 ijkl(9)式中 wi为基于AHP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权重。

1.3.5 计算指标的集对势和偏联系数
集对势是在某个指定问题背景下同、反、异大小的对比,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2个集合的某种动态演化趋势[
16]。

集对势定义为SPP(H)=ac
,可分为集对均势、同势、反势。

当c≠0时,a
c=
1为集对均势,ac>1为集对同势,a

<1为集对反势。

偏联系数是一种刻画对象发展趋势的伴随函
数[17]
,计算方式如下
一阶偏联系数 μ=
a+i b+j c+k d(10)
式中 a=aa+b, b=bb+c, c=cc+d, d=dd+e
二阶偏联系数
μ2=
( u)= 2a+i 2c+j 2
d(11)
式中 2a= a a+ b, 2b= b b+ c, 2

= c c+ d
三阶偏联系数
μ

= 2( u)+ 3a+i 3
c(12)
式中 3a= 2a 2a+ 2t, 3
b= 2
b 2b+ 2

四阶偏联系数
μ4=
3( u)= 4
a(13)
式中 4
a= 3
a 3a+ 3t
.当计算结果 i
(μ)>0时,呈现提高趋势,表明研究对象状况转好,风险降低;当 i
(μ
)<0时,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研究对象状况变差,风险增高;
当 i
(μ)=0时,呈现中介不确定趋势,表明研究对象存在提高和下降兼有的中间过渡趋势[18]。

由于
偏联系数能够很好的刻画对象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研究风险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3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示例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则》,从古建筑特征、火灾危险源、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方面,调研了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安全隐患。

在建筑特征方面,调查了回民街古建筑的耐火等级、火灾荷载、建筑布局,调研发现:①古建筑建筑结构大都为木质或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为3,4级;②建筑内部装饰材料大都可燃,火灾荷载大;③建筑平面布局紧凑,
大量建筑毗连,建筑密度相对较大,消防车道相对较窄,防火间距不足。

在火灾危险源方面,分析回民街古建筑历年火灾发生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包括生活用电、电路老化、人为因素、其他因素等,电路老化占比最大,其他因素包括周边环境影响、雷击起火等。

在建筑消防设施方面,核对了回民街古建筑基本的消防设施是否健全,包括火灾报警设施、灭
火设施、通风设施以及应急设施等[19]。

调研发现:
古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不齐全,一般只有灭火器和消火栓,且部分损坏严重。

在消防管理能力方面,检查了回民街古建筑在消防制度、消防宣传以及应急预案方面的情
况[20]。

调研发现:消防制度仍不健全,缺乏有效的
消防宣传,居民和商户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在火灾处理能力方面,火灾处理能力通常需要考虑火灾初期扑救能力、人员疏散能力以及救援能力等,调研发现:①回民街道路狭窄,部分区域道路不足3m,导致人员疏散能力较差;②由于消防设置不齐全,并且居民和商户的消防意识和经验不足,导致了火灾初期扑救能力较弱;③回民街周围没有消防站,并且回民街尚未设置消防车通道,大大降低了消防救援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文中构建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

3.2 数据收集
根据确定的指标评价标准,邀请古建筑消防人员、消防安全相关研究人员等8人对评价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确定二级指标的具体数值。

然后计算每一个指标的平均分,作为该指标的评价数值。

具体评价数值见表1.
409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
018年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刘 晗等: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
*"#+,-%.'/
"#0123
014567
$%8567
019:67
;<-%=967
>?@A 670
1B C D E F G H
01I J K L 1-M N O P B
C @A F Q R 23
S &T U 23V W X Y 23Z -23
>[\]^_`a b c 23d -e f d g e f h -i j 1-k l -%m n 图2 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Fig.2 Ancientbuildingfireriskassessmentindexsystem
表1 二级指标评价数值
Table1 Level2indicatorevaluationvalue
评价指标专 家
专家1专家2专家3专家4专家5专家6专家7专家8平均分火灾荷载
1.61.52.31.82.12.32.11.91.95防火间距
1.31.01.61.81.61.72.01.91.6125耐火等级1.82.32.41.21.62.01.51.81.825用电情况3.94.34.14.63.43.63.84.23.9875用火情况3.83.63.24.23.64.34.14.43.9避雷设施6.15.95.66.55.86.65.96.66.125周边环境4.64.84.24.14.94.25.15.04.6125人为因素2.92.83.22.62.83.02.93.12.9125灭火设施2.83.63.52.92.63.73.23.13.175自动报警设施2.82.63.23.53.13.53.22.73.075通风排烟设施1.81.61.92.22.11.52.02.11.9应急疏散及照明设施
3.53.84.13.23.04.13.23.43.5375防火检查制度4.04.23.84.54.14.74.24.04.1875消防宣传培训5.55.85.35.95.56.06.25.85.75消防应急预案及演练
4.54.85.24.65.05.04.74.54.7875人员疏散能力2.02.42.11.82.31.91.72.22.05初期火灾扑救能力2.32.41.82.21.62.51.71.92.05消防救援能力
2.7
2.9
2.5
3.0
2.6
2.8
2.3
3.0
2.725
3.3 权重确定
首先,邀请古建筑消防人员、消防安全相关研究人员等8人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分别进行专家打分,并采用AHP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

其次,根据表2中二级指标的评价数值,采用熵权法,计算得到信息熵,并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最后,将AHP法得到的权重与熵权法得到的熵权求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权重系数,并采用归一化处理重新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到修正后的二级指标权重,具体见表2
.3.4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火灾风险等级分析
为了验证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
了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21]
,以此作为对比标准,采
用线性加权模型计算火灾风险的综合得分
U= n
i=1
Ui×Fi
式中 U为回民街的火灾风险等级;Ui为回民街火灾风险评价体系中的二级指标相对于评价目标的权重;Fi为计算得出的二级指标评价数值。


09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2 指标权重系数
Table2 Indicatorweights
评估目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
权重系数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系数
熵权综合权重
二级指标相对于
目标层的权重火灾荷载0.37480.2080.2910.0428
古建筑特征0.147防火间距0.25990.3730.3160.0465
耐火等级0.36530.4190.3920.0576
用电情况0.21470.260.2370.0403
用火情况0.22590.310.2680.0456
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
火灾危险源0.170避雷设施0.11060.110.1100.0188
周边环境0.22180.200.2110.0359
人为因素0.22710.110.1690.0287
灭火设施0.500.2600.3800.0794建筑消防设施0.209
自动报警设施0.21670.210.2130.0446
通风排烟设施0.11910.300.2100.0438
应急疏散及照明设施0.16410.230.1970.0412
防火检查制度0.30400.4590.3820.0568消防管理能力0.149消防宣传培训0.31410.2600.2870.0428
消防应急预案及演练0.38190.2810.3310.0494
人员疏散能力0.20550.2820.2440.0792火灾处理能力0.325初期火灾扑救能力0.61880.5510.5850.1901
消防救援能力0.17570.1670.1710.0557
根据文献[11],火灾风险等级划分见表3.
表3 风险等级划分
Table3 Classificationofrisklevels等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说明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不安全评分范围[8,10][6,8][4,6][2,4][0,2]
安全状况火灾风险
非常小
火灾风险
较小
火灾风险
一般
火灾风险
较大
火灾风险
极大
根据专家对评价指标打分得到的平均数值(表1),结合上文中得到的综合权重(表2),然后运用计算公式(14),得到回民街古建筑火灾风险得分为3.0089分,对应火灾危险的等级是第Ⅳ级(较不安全)。

3.5 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等级分析3.5.1 计算各级指标的联系数
由于评价体系中都是效益型指标,因此采用公式(8)计算二级指标的联系数。

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级指标的权重,进一步计算准则层和目标层的联系数,结果见表4.
目标层的五元联系数μ=0.002765+0.116i+0.3408j+0.5244k+0.01536l.可以发现,“较不安全”等级所占比例最大,为52.44%,同时其他等级所占比例之和小于“较不安全”等级的比例,评价结果没有失真。

因此,该古建筑的安全等级为“较不安全”,与上述综合评价的结果保持一致。

3.5.2 集对势及偏联系数分析
基于偏联系数计算公式(10)~(13),计算得到目标层和准则层的一阶、二阶、三阶、四阶偏联系数,计算结果见表5和表6.
通过对目标层和准则层指标的集对势及偏联系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综合后古建筑火灾风险总的五元同异反联系数为:0.002765+0.116i+0.3408j+0.5244k
+0.01536l,其联系势SHI(H)=


=0.18,为反
势区179级,安全等级较低。

其中,古建筑特征和建筑消防设施都为反势,安全等级较低,需要重点关注和控制;火灾危险源为同势,安全等级相对较高,说明目前对风险源的控制相对较好;而消防管理能力和火灾处理能力都为均势,说明了安全等


9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刘 晗等: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级中等,需要持续关注,尤其是关注指标正向或负向的发展趋势;
2)综合后的四元偏联系数为:0.0233+0 254i+0.394j+0.972k,由于0.0233<0.972,处于反势,说明该古建筑火灾风险总体存在一阶下降的趋势。

其中,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危险源以及火灾处理能力都为反势。

说明,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以及火灾处理能力这几个方面的风险都存在一阶下降的趋势,也就是呈现风险下降的趋势。

火灾危险源本身为同势,而一阶为反势,说明了火灾危险源的风险呈现二阶上升的趋势。

而消防管理能力为均势,说明风险变化趋势不明确;
3)综合后的三元偏联系数为:0.084+0.392i+0.2884j,由于0.084<0.2884,处于反势,说明该古建筑火灾风险总体存在二阶下降的趋势。

其中,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火灾处理能力都为反势,风险总体存在二阶下降的趋势。

古建筑特征为均势,说明风险变化趋势不明确。

火灾危险源为同势,风险总体存在二阶上升的趋势;
4)综合后的二元偏联系数为:0.1765+0 576i,其不确定势为SHI(H)=0.306<1,风险具有不确定强异势,即下降趋势。

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火灾处理能力都为均势,火灾危险源为同势,消防管理能力为反势;
5)综合后的一元偏联系数为:0.235,小于0 5,因此该古建筑火灾风险的反势大于风险的不确定势,说明该古建筑火灾风险存在四阶下降趋势。

其中,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火灾处理能力都为反势,而火灾危险源为同势。

表4 各级指标五元联系数计算结果
Table4 Resultsofthefive elementconnectionatalllevels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五元联系数
高中高中等较低低
火灾荷载0+0i+0j+0.975k+0.025l古建筑
特征
防火间距0+0i+0j+0.806k+0.194l
耐火等级0+0i+0j+0.913k+0.087l
合计0+0i+0j+0.9077k+0.0923l
用电情况0+0i+0.456j+0.544k+0l
用火情况0+0i+0.588j+0.412k+0l火灾
危险源
避雷设施0+0i+0.537j+0.463k+0l
周边环境0+0i+0j+0.950k+0.050l
人为因素0+0i+0.769j+0.231k+0l
合计0+0i+0.4547j+0.5298k+0.01055l
灭火设施0+0i+0.994j+0.006k+0l
自动报警
设施
0+0i+0.95j+0.05k+0l建筑消
防设施
通风排烟
设施
0.063+0.937i+0j+0k+0l
应急疏散及
照明设施
0+0.306i+0.694j+0k+0l
合计0.01323+0.2571i+0.7168j+0.01293k+0l
防火检查
制度
0+0.094i+0.906j+0k+0l
消防管
理能力
消防宣传
培训
0+0.875i+0.125j+0k+0l
消防应急
预案及演练
0+0.394i+0.606j+0k+0l
合计0+0.41745i+0.58255j+0k+0l
人员疏散
能力
0+0i+0.025j+0.975k+0l火灾处
理能力
初期火灾
扑救能力
0+0i+0.025j+0.975k+0l
消防救援
能力
0+0i+0.362j+0.638k+0l
合计0+0i+0.08263j+0.91737k+0l
整体合计
0.002765+0.116i+0.3408j+
0.5244k+0.01536l
表5 目标层和准则层指标的一阶偏联系数及集对势
Table5 First orderpartialcovarianceandsetpairpotentialfortargetandcriterionlayerindicators
指标五元联系数态势一阶偏联系数态势古建筑特征0+0i+0j+0.9077k+0.0923l反势0+0i+0j+0.9077k反势火灾危险源0.01323+0.257i+0.7168j+0.0129k+0l同势0.49+0.264i+0.469j+0.982k反势准则层
建筑消防设施0+0i+0.4547j+0.5298k+0.01055l反势0+0i+0.462j+0.98k反势消防管理能力0+0.41745i+0.58255j+0k+0l均势0+0.41745i+1j+0k均势火灾处理能力0+0i+0.08263j+0.91737k+0l均势0+0i+0.08263j+1k反势目标层0.002765+0.116i+0.3408j+0.5244k+0.01536l反势0.0233+0.254i+0.394j+0.972k反势7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6 目标层和准则层指标的二阶、三阶、四阶的偏联系数及集对势Table6 Second order,third order,fourth orderpartialcovarianceandset pair
potentialofthetargetlayerandcriterionlayer
指标二阶偏联系数态势三阶偏联系数
态势四阶偏联系数
态势古建筑特征0+0i+0j均势0+0i均势0反势火灾危险源
0.65+0.36i+0.323j同势0.64+0.527i
同势0.548同势准则层建筑消防设施0+0i+0.3204j反势0+0i均势0反势消防管理能力0+0.2945i+1j反势0+0.2275i反势0反势火灾处理能力
0+0i+0.0763j反势0+0i均势0反势目标层
0.084+0.392i+0.2884j
反势
0.1765+0.576i
反势
0.235
反势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 杰,陶 华.古建筑火灾分析及预防对策[J].消
防科学与技术,2003,22(4):297-298.
YANGJie,TAOHua.Fireanalysisandpreventioncoun termeasuresofancientbuildings[J].FireScienceandTechnology,2003,22(4):297-298.
[2] 朱 强,孙乐波.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评估与性能化
防火设计[J].山西建筑,2009,35(8):198-199.ZHUQiang,SUNLe bo.Theriskevaluationandfireprotectiondesignofinancientbuildings[J].ShanxiAr chitecture,2009,35(8):198-199.
[3] 施式亮,汤广发,刘爱华.建筑火灾事故的混沌特性
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29-32.
SHIShi liang,TANGGuang fa,LIUAi hua.Chaoticcharacteristicsandcontrollingmeasuresoffireaccidentsofbuildings[J].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5,20(1):29-32.
[4] YouW,XuZ,LiuD.Onthefireriskassessmentforthe
ancientbuildingsbasedonthematterelementanalysis[J].JournalofSafetyandEnvironment,2017,17(3):873-878.
[5] 高 锴.某古建筑群消防设施的综合评估过程与方
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1):79-81.GAOKai.Comprehensiveevaluationprocessandmethodoffireprotectionfacilitiesinanancientbuildinggroup[J].FireTechniqueandProductsInformation,2016(11):79-81.
[6] 李继鸿.丽江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防火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4,30(8):57 61.
LIJi hong.ThefireriskassessmentandfirepreventionresearchofLijianghistoricalbuildings[J].JournalofChinesePeople’sArmedPoliceForceAcademy,2014,30(8):57-61.
[7] 官钰希,方 正,刘 非.层次分析法在古建筑群火
809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 
综上所述,古建筑的总体风险安全等级较低,但是呈现风险下降的趋势。

从具体的一级指标分析可知,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指标的风险安全等级较低,但是也呈现出风险下降的趋势。

而火灾危险源的风险安全等级相对较高,但是却呈现出风险上升的趋势。

因此,为了提高古建筑整体的风险
等级,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促进古建筑特征、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指标的正向发展,同时需要重点关注火灾风险源这个指标,防止其负向发展,也避免目前已取得的成绩付诸东流。

和现实价值。

态性与动态性的有效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得结论的静态性,实现了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静风险发展趋势。

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常规方法所静态的风险态势,而且能够动态地认识到系统的3)多元联系数评价模型,不仅能够得出系统风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指标的风险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火灾危险源的筑消防设施、消防管理能力以及火灾处理能力等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整体火灾风险等级较高,但是整体风险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古建筑特征、建还分析出了火灾风险变化趋势。

结论显示,虽然西安市回民街古建筑的整体火灾风险等级,同时2)五元联系数火灾风险评价模型不仅得出了在火灾风险评价中的有效性;
筑火灾危险为较不安全,验证了五元联系数模型民街古建筑的整体火灾风险等级为IV级,即古建1)2种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一致,即西安市回4 结 论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6期刘 晗等:基于五元联系数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价
灾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以湖北省古建筑群为例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0):1387-1396.
GUANYu xi,FANGZheng,LIUFei.Applicationof
AHPinfireriskassessmentofthehistoricbuildings:
takeseveralhistoricbuildingsinHubeiprovinceasin
stance[J].FireScienceandTechnology,2015,34(10):
1387-1396.
[8] 周兴慧,张吉军.基于五元联系数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
2169-2176.
ZHOUXing hui,ZHANGJi jun.Riskcomprehensivee
valuationmethodanditsapplicationbasedonthe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J].SystemsEngineering
TheoryandPractice,2013,33(8):2169-2176.[9] 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J].大自然探索,1994,13(1):67-72.
ZHAOKe qin.Setpairanalysisanditspreliminaryap
plication[J].ExplorationofNature,1994,13(1):67-
72.
[10]赵克勤.集对分析对不确定性的描述和处理[J].信息与控制,1995,24(3):162-166.
ZHAOKe qin.Disposalanddescriptionofuncertainties
basedonthesetpairanalysis[J].InformationandCon
trol,1995,24(3):162-166.
[11]马 砺,刘 晗,白 磊.基于AHP和熵权法的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37
(4):537-543.
MALi,LIUHan,BAILei.Fireriskassessmentofthe
historicbuildingsbasedonAHPandentropyweight
method[J].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2017,37(4):537-543.
[12]MeachamBJ,ChartersD,JohnsonP,etal.Buildingfireriskanalysis[M]//SFPEHandbookofFireProtection
Engineering.Springer,NewYork,NY,2016:2941-
2991.
[13]VadrevuKP,EaturuA,BadarinathKVS.Fireriske valuationusingmulticriteriaanalysis acasestudy[J].
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10,166(1
-4):223-239.
[14]MonDL,ChengCH,LinJC.Evaluatingweaponsys temusingfuzzyanalytichierarchyprocessbasedonen
tropyweight[J].FuzzySetsandSystems,1994,62(2):
127-134.
[15]王国平,杨 洁,王洪光.五元联系数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
(6):21-24.
WANGGuo ping,YANGJie,WANGHong guang.Ap
plicationof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tothequali
tyassessmentofthesurfacewaterenvironment[J].Jour
nalofSafetyandEnvironment,2006,6(6):21-24.[16]李德顺,许开立,张喜嘉,等.集对分析集对势的研究及其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35(9):8-9+
17.
LIDe shun,XUKai li,ZHANGXi jia,etal.Research
andapplicationofsetpairsituationinthesetpairanaly
sis[J].Industrial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2009,35(9):8-9,17.
[17]王万军.一种基于集对决策的偏联系数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3):43-
45.
WANGWan jun.Adecisionmethodinparitalconnec
tionnumberbasedonspa[J].JournalofGansuLianhe
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9,23(3):43
-45.
[18]李 聪,陈建宏,杨 珊,等.五元联系数在地铁施工风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23(10):21-26.
LICong,CHENJian hong,YANGShan,etal.Applica
tionoffive elementconnectionnumbertocomprehensive
evaluationofrisksinvolvedwithsubwayconstruction
[J].ChinaSafetyScienceJournal,2013,23(10):21-
26.
[19]董 卿,尤 飞,周建军.某典型古建筑消防现状及灭火器配置优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
114-117.
DONGQing,YOUFei,ZHOUJian jun.Curentfiresafe
tystatusandextinguisherconfigurationoptimizationofa
representativehistoricalbuilding[J].FireScienceand
Technology,2015,34(1):114-117.
[20]司 戈.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04,20(6):22-25.
SIGe.Thetheoreticalstudyofthereformoffireengi
neeringsafetymanagement[J].JournaloftheChinese
People’sArmedPoliceForceAcademy,2004,20(6):
22-25.
[21]阮 文,陈吕义.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城镇消防安全评价体系[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7,36(2):266
-269.
RUANWen,CHENLv yi.Townsfiresafetyassessment
systembasedonAHP fuzzyevaluation[J].FireScience
andTechnology,2017,36(2):266-269.



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