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评估检测(五)
(第五章)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某些花岗石产生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的质量数是222
B.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和Se互为同位素
C. 的浓缩一直被国际社会关注,与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D. (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的中子数为6 【解析】选D。

的质量数是222,A正确Se和Se互为同位素,B正
确;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正确;质量数为13的碳原子,其中子数为7,D错误。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B.Al3+的结构示意图:
C.羟基的电子式:·H
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解析】选C。

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质量数为80,表示为Br,A 错误;Al3+的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D错误。

3.(2019·佳木斯模拟)A、B分别为同一主族第3周期、第4周期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质子数均等于中子数。

若A位于ⅡA族,其质量数为x,则B 的质子数为Z;若A位于ⅣA族,其质子数为y,则B的质量数为N。

Z和N为下列哪一组值 ( )
A.Z:+18,N:2y+18
B.Z:+8,N:2y+18
C.Z:+8,N:2y+36
D.Z:+18,N:2y+36
【解析】选C。

依据题意,若A位于ⅡA族,则A和B的质子数相差8,B的质子数为Z,A的质子数为,故Z=+8;若A位于ⅣA族,则A和B的质子数相差18,A的质子数为y,则B的质子数为y+18,质量数N=2(y+18)。

4.(2019·太原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

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X的三种核素中均含有质子和中子
B.X与R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
C.R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D.Y与Z可形成两种氧化物
【解析】选D。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应为2,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则X为H,Z为Na,Y为O,R为S。

A项,H的三种核素中H没有中子,A项错误;B项,H与S组成的化合物H2S溶于水呈酸性B 项错误;C项,S2-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C项错误;D项,O与Na可形成两种氧化物Na2O与Na2O2,D项正确。

5.随原子序数递增,x、y、z……等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ⅠA族
B.离子半径:g2->h->d2->e+>f3+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
D.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g>h
【解析】选B。

从图中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大小及原子序数,可知x为H,y为C,z为N,d为O,e为Na,f为Al,g为S,h为Cl。

H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周期第ⅠA 族,A错误;离子半径:S2->Cl->O2->Na+>Al3+,B正确;C的非金属性小于N,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CO3<HNO3,C错误;S的非金属性小于Cl,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Cl,D错误。

6.(2019·深圳模拟)A、B、C、D、E几种元素中,A与D同主族,B、C、D、E同周期,B形成的单质能在A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生成强氧化性化合物,C的单质能溶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都是强酸。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A>D,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E>D
B.一定条件下,铁分别与D、E形成的单质反应,产物中铁的价态不同
C.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两两反应生成盐类物质
D.工业上,将C的氧化物和B的一种化合物共融电解生产C的单质
【解析】选A。

B形成的单质能在A形成的单质中燃烧,生成强氧化性化合物,说明B为钠元素,A为氧元素;C的单质能溶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可说明C为铝元素,D为硫元素;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都是强酸,说明E为氯元素;由上分析可知,A、B、C、D、E分别为氧、钠、铝、硫、氯,据此分析可得结论。

因非金属性氧大于硫,则有其氢化物的稳定性A>D,沸点H2O大于H2S的原因是水分子间有氢键,酸性应指明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A错误;一定条件下,铁分别与D、E形成的单质反应分别生成FeS和FeCl3,价态不同,故B正确; B、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其中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故可两两反应生成盐类物质,C项正确;工业上,冶炼铝时通常加入Na3AlF6来降低氧化铝熔化的温度,节约能源,故D正确。

7.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H2S
B.HCl
C.PH3
D.SiH4
【解析】选D。

在第ⅣA~ⅦA族中元素的氢化物中,NH3、H2O、HF因存在氢键,故沸点反常地高,则含a的线为第ⅣA族元素的氢化物,则a点为SiH4。

8.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Z、M、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Y Z M
W
A.原子半径:W>Y>Z>X
B.热稳定性:XM>X2Z,沸点:X2Z>YX3
C.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D.ZM2、YM3、WM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解析】选C。

根据位置关系可知,W在第3周期,Y、Z、M元素在第2周期,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为H,故X为H,设M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其原子序数为a+2,故与M同周期的Y的前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1,W的原子序数为2a,则有2a-(a-1)=8,故a=7,则Y为N,Z为O,M为F,W为Si。

原子半径Si>N>O>F>H,A 项正确;热稳定性HF>H2O,沸点H2O>NH3,B项正确;H、N、O三种元素形成的NH4NO3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项错误;OF2、NF3、SiF4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正确。

9.M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C、D的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前者大于后者
B.F的热稳定性比H2S弱
C.化合物A、F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C、D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以和H发生反应
【解析】选A。

结合框图可知,M为NaCl,A为NaOH,B为H2,C为Cl2,D为Na,E为NaHCO3,H为Na2CO3,F为HCl。

离子半径Cl->Na+,A正确;热稳定性HCl>H2S,B错误;NaOH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HCl中只含有共价键,C错误;Na2CO3只能与HClO4反应而不能与NaOH反应,D错误。

10.现有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

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Y、Z组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B.氢化物的沸点:R<X<Y
C.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R的强
D.Y和Z分别与T、X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解析】选C。

原子序数R<X<Y<Z<T。

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R与T分别是碳和硫。

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Y 是氧。

相应地,X是氮。

Z+与Y2-电子层结构相同,Z是钠。

Y、Z组成的化合物Na2O2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错误;R的氢化物就是烃,不同烃沸点高低不同,有的烃沸点高于X、Y的氢化物,故B错误;强酸硫酸酸性强于弱酸碳酸,所以T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R的强,故C正确;Y和Z分别与T、X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O2、SO2的水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加固训练】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Y 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Z与T形成的化合物Z2T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Y
B.简单离子的半径:Y>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T
D.Y与T属于同一主族、与X属于同一周期
【解析】选B。

由图可知,Z的原子半径最大,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则Y为O、Z为Na;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R为C;Z与T 形成的化合物Z2T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则T为S,硫化钠可以发生水解;X的原子
序数及原子半径均最小,则X为H。

C的非金属性比O弱,所以C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甲烷)的热稳定性比水弱,A项不正确;O2-离子的半径大于Na+,B项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硫酸强于碳酸,C项不正确;O与S属于同一主族,与H不属于同一周期,D项不正确。

11.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Y、R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元素最低负价绝对值与W元素最高正价相等;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物的方法冶炼W单质;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反应均生成盐和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W、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R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D.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一定是HRO4
【解析】选A。

工业上通常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制备金属Al,则W为Al;X的最低价为-3价,故X为N元素;因为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均反应生成盐和水,故Z为Na,R为S或Cl,Y为O或F。

原子半径Na>Al>O(F),A正确;稳定性H2O(HF)>NH3,B错误;碱性NaOH>Al(OH)3,C错误;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化学式为H2SO4,D错误。

12.(2019·北京朝阳区模拟)如图为氟利昂(如CFCl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 过程Ⅱ可表示为O 3+Cl ClO+O2
C.过程Ⅲ中O+O 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解析】选C。

过程Ⅰ中CFCl3转化为CFCl2和氯原子,断裂极性键C—Cl键,选项A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Ⅱ可表示为O 3+Cl ClO+O2,选项B正确;原子结合成分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选项C错误;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选项D正确。

13.(2019·南京模拟)常温下,A是由X和Y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气体,X的原子序数小于Y,甲、乙、丙分别是X、Y、Z元素对应的单质,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B.反应②为化合反应,反应③为置换反应
C.常温常压下,Z的氢化物熔点为同族最高
D.原子半径:Y>Z>X
【解析】选A。

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是O,根据转化关系,可推导出A是CH4,X的原子序数小于Y,X、Y分别为H、C;甲、乙、丙分别是H2、C、O2,B是CO2,D 是CO,C是H2O。

A项,H、C、O能组成H2CO3,不是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反应②C+ CO22CO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③C+H2O H2+CO属于置换反应,B项正确;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熔点为同族最高,C项正确;根据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可知,原子半径:r(C)>r(O)>r(H),D项正确。

14.(2019·周口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0.05 mol·L-1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不能由W、Y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与K直接反应制得
B.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
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元素的非金属性:Z>Y>X
【解析】选C。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0.05 mol·L-1
丙溶液的pH为1,则丙为二元强酸,结合以上信息及其转化关系可知,丙为硫酸,则可判断,W、X、Y、Z分别为H、C、O、S,甲和乙分别是碳和氧气,K、L、M分别为二氧化硫、水、二氧化碳。

丙(硫酸)可以由双氧水与二氧化硫直接反应制得,A
项错误;K、L、M中沸点最高的是L(水),B项错误;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Z(水的稳定性强于硫化氢),C项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到弱为O>S>C,D项错误。

15.(2019·常州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Y位于周期表中VA族,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3-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r(Z)>r(W)>r(Y)>r(X)
B.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Z3W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X的单质不能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解析】选B。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X为碳元素;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为钠元素;Y位于周期表中VA族,则Y为氮元素;W3-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W为磷元素。

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N,即Y,A项错误;N的非金属性比P强,氨气的热稳定性比PH3的强,B项正确;Na3P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C项错误;C的单质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D项错误。

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作消毒剂,Y有“国防金属”的美誉,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次外层电子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和W属于同一周期,X和Z属于同一主族
B.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显酸性
C.简单离子半径:Y<X<W<Z
D.Y、Z均能与X形成熔点很高的化合物
【解析】选D。

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形成的一种单质可用做消毒剂,这种物质是臭氧,所以X是氧元素。

“国防金属”是金属镁。

Z原子最内层电子数是2,次外层电子数是8,最外层电子数是8-2=6,Z是硫元素。

W的原子序数比硫元素大且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因此W是氯元素。

综合以上分析,X、Y、Z、W分别是O、Mg、S、Cl。

A项,Mg和Cl同属于第三周期,O和S同属于第ⅥA族,故A项正确;B 项,Mg和Cl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MgCl2水解使其水溶液显酸性,故B项正确;C 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简单离子半径:Mg2+<O2-< Cl-<S2-,故C项正确;D项,Mg和O形成的MgO是离子化合物,熔点较高,而S和O 形成的化合物SO2或者SO3均是共价化合物,熔点较低,故D项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A、B、C、D、E五种元素中只有E为金属元素,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B、D、C、A、E的顺序依次增大,D、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邻,在一定条件下,B的单质可以分别和A、C、D的单质化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C的单质和D的单质化合可得丁,戊、己、庚均为化合物。

已知乙、丙每个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下图为相互转化关系:
(1)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将A、C、E用元素符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2)写出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3)戊的分子式为________。

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2∶1的化合物中,D原子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请写出该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__。

(4)A、B、C、D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5)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B的单质可以分别和C、D的单质化合形成10电子分子知B是氢元素,结合五种元素原子序数关系可知C、D可能是N、C或O、N或F、O,乙、丙可能是NH3、CH4或H2O、NH3或HF、H2O。

结合框图转化关系中A的单质与乙反应的产物戊光照分解的情况知A是氯元素、乙是H2O、甲是HCl、戊是HClO,C是氧元素。

则D是氮元素,丙是NH3,丁是NO,E是铁元素,己是FeCl3,庚是FeCl2。

(2)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ClO4。

(3)D是氮元素,则相应的化合物是N2H4。

(4)H、Cl、N、O的原子半径大小为r(Cl)>r(N)>r(O)>r(H)。

(5)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铵,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答案:(1)如图
(2)HClO4(3)HClO
(4)r(Cl)>r(N)>r(O)>r(H)
(5)离子键、共价键
18.(10分)五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数据如下:
元素T X Y Z W
原子半径
0.037 0.075 0.099 0.102 0.143
(nm)
最高或最
+1 +5,-3 +7,-1 +6,-2 +3
低化合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Y、Z两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简单离子的半径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比Z强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比Y强
(3)甲是由T、X两种元素形成的10e-分子,乙是由Y、W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将甲的浓溶液逐滴加入NaOH固体中,烧瓶中立即有甲放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O2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被NaOH溶液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是2XO2+2NaOH M+NaXO3+H2O(已配平),产物M中元素X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解析】(1)先根据化合价的数值判断出各元素的主族序数,再结合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得出:T为H,X为N,Y为Cl,Z为S,W为Al。

(2)因为Cl比S的非金属性强,故HCl比H2S稳定性强。

(3)AlCl3与NH3·H2O反应只能生成Al(OH)3沉淀。

(4)由原子守恒可得:2NO2+2NaOH NaNO2+NaNO3+H2O,故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答案:(1)(2)b
(3)把浓氨水滴到NaOH固体上,NaOH固体可吸收水,并且溶液中OH-浓度增大,可使平衡NH3+H2O NH3·H2O N+OH-向左移动,且过程中放热,故有利于NH3放出生成白色沉淀Al3++3NH 3·H2O Al(OH)3↓+3N
(4)+3
19.(12分)(2019·沧州模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①、④、⑤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写出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球棍模型表示①和④形成的含3个原子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该是
__________(填字母)。

(3)W是第四周期与④同主族的元素。

据此推测W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

A.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B.气态氢化物比H2S稳定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D.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氢气化合
(4)已知X为ⅡA族元素(第1到第7周期),其原子序数为a,Y与X位于同一周期,且为ⅢA族元素,则Y的原子序数b与a所有可能的关系式有
________________。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由H、O、Na中的某些元素形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Na2O2、NaOH等,Na2O2、NaOH的电子式分别为:Na+]2-Na+、
Na+H]-,H2O的结构式为,即球棍模型为B。

(4)同周期ⅡA族与ⅢA 族元素若为第2或第3周期,则其原子序数相差1,若为第4或第5周期,则其原子序数相差11,若为第6或第7周期,则其原子序数相差25。

(5)由⑥为Al可知:N 为Al2O3,Z为Al(OH)3,又因M为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则其为铵盐,即X与Y的反应为NH 3·H2O与铝盐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3NH3·H2O+Al3+Al(OH)3↓+3N。

答案:(1)第3周期第ⅣA族
(2)Na+H]-
Na+]2-Na+ B
(3)B、D
(4)b=a+1、b=a+11、b=a+25
(5)3NH 3·H2O+Al3+Al(OH)3↓+3N
20.(8分)(2019·重庆模拟)运用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Ⅰ.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 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1)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元素Y和W形成的Y2W2型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_。

Ⅱ.短周期元素C、O、S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O2、CS2、COS等。

(1)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的危害,其分子结构和CO2相似。

用电子式表示羰基硫(COS)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

(2)铅(Pb)、锡(Sn)、锗(Ge)与C同主族。

常温下其单质在空气中,锡、锗不反应,而铅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铅;锗与盐酸不反应,而锡与盐酸反应。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②它们+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Ⅰ.(1)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溶液,X、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pH=2,说明都为强酸且为一元强酸,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pH=12,说明Y为一元强碱,Z和W为多元酸,对应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所以X、Y、Z、W、R分别为N、Na、P、S、Cl元素。

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P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Y和W形成的Y2W2型化合物为Na2S2,其电子式为:Na+]2-Na+,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Ⅱ.(1)羰基硫(COS)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根据其分子结构和CO2相似,可以推断羰基硫(COS)的电子式与CO2相似,为,则羰基硫(COS)的形成过程为··+··+··。

(2)①锗的原子序数为32;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它们+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Pb(OH)4>Sn(OH)4>Ge(OH)4。

答案:Ⅰ.(1)第三周期第ⅦA族(2)离子键、共价键
Ⅱ.(1)··+··+··
(2)①32
②Pb(OH)4>Sn(OH)4>Ge(OH)4
【加固训练】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无色气体,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回答下列问题:
X
Z
(1)元素X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W和Z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W的单质与水反应生成的含氧酸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在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再通入ZO2气体,能生成无色气体YO和白色沉淀________(填化学式);ZO2和YO还原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短周期元素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两种无色气体,则X是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则Y是N;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Z是S,则W是Cl。

(1)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所以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ⅣA族;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

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强的是HCl。

(2)Cl2与水反应生成的含氧酸是HClO,其电子式为。

(3)在B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即HNO3溶液,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而SO2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和NO,H2SO4与BaCl2溶液混合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BaSO4沉淀;根据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SO2>NO。

答案:(1)ⅣA HCl (2)
(3)BaSO4SO2
21.(10分)(2019·天津模拟)下列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元素①和⑤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①②④形成的酸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③形成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元素⑦形成的氧化物一种用
途__;
元素⑧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天津市有着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中元素⑤、⑥和⑨的含量很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5)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2种)
(6)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常温下,Br2的颜色为________。

吹出的溴用纯碱溶液吸收,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 2+Na2CO3+H2O NaBr+NaBrO3+ NaHCO3(未配平),当吸收1 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

(7)从海水中获得元素⑤或⑥的化合物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Na+Mg2+Cl-S
浓度/(g·L-1) 63.7 28.8 144.6 46.4
该工艺过程中,产品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2为Mg(OH)2。

(8)欲由MgCl2·6H2O加热制备MgCl2时,实验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操作或条件是
__。

采用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①为氢,②为硼,③为氮,④为氧,⑤为钠,⑥为镁,⑦为硅,⑧为铁,⑨为溴。

(1)氢和钠形成氢化钠,含有离子键。

(2)氢、硼和氧形成硼酸,分子式为H3BO3。

(3)氮气的电子式为。

(4)二氧化硅可以做光导纤维、水晶饰品或制备硅等。

铁在第4周期第Ⅷ族。

(5)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膜法或电渗析法。

(6)单质溴为深红棕色。

在反应3Br 2+6Na2CO3+3H2O5NaBr+NaBrO3 +6NaHCO3中,3 mol溴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故当吸收1 mol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3 mol。

(7)工艺流程合成步骤中加入石灰乳,镁离子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钙离子,过滤干燥的产品2为氢氧化镁,滤液中的钙离子进行脱硫,用钙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钙沉淀,采用过滤的方法得到的产品1为硫酸钙。

(8)氯化镁中的镁离子容易水解,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抑制镁离子水解,且带走氯化镁晶体受热产生的水汽,或加入SOCl2后,其水解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抑制了镁离子水解,故能得到无水氯化镁,在不锈钢作阴极电解熔融氯
化镁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镁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镁,电解方
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

答案:(1)离子键(2)H3BO3
(3)(4)做光导纤维、水晶饰品或制备硅等(合理即可) 第4周期第Ⅷ族
(5)蒸馏法、离子交换膜法或电渗析法
(6)深红棕色5/3 (7)CaSO4
(8)在氯化氢气流保护下加热蒸干,或加入SOCl2后再加热蒸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