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行走”的植物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会因为繁衍、觅食等种种原因,不断地行走、迁徙;植物则是扎根在一块固定的土地上,除非人为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
但是,在大自然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
今天,大博士就带同学们了解一些会“行走”的植物。
然中带同学们会“行走”的植物
责任编校/罗志丹
卷柏被称为遇水而安的迁徙者,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会走路的植物。
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展开“自救”,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然后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随风在地面上滚动。
风带着这个勇敢的流浪者四处流散,当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这个圆球就会迅速打开,其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
为了探究卷柏的生存奥秘,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入空地中水分最充
足处,卷柏扎根生存下来。
几天后,空地水分减少,卷柏便抽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可实验者隔绝了它可移走的一切路径。
不久后,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了那里,在几次将根拔出,几次又动不了的情况下,它便再也不动了。
此时卷柏的根已深深地扎入泥土,而且长势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好。
在草原上,同样生活着会动的植物。
秋天,草原上的植物渐渐枯黄了,你可以看到很多草球在草原上随风飘滚,这便是被人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
风滚草是草原上特有的一种神奇的植物。
每年深秋季节,风滚草靠近地面的茎部变得很脆,风一吹很容易折断,而断落的“圆球”则会在草原上随风滚动起来。
94
大博士回答
在干旱少雨的光秃秃的大沙漠里,也可找到水
草丛生、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洲。
这绿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
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
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
另外,远处的雨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第二小学高卓同学提问:为什么沙漠里会有绿洲?
植物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这些滚动并不是“无效运动”,而是风滚草在借助风的力量传播种子。
风滚草的果实底部藏着许多又小又轻的种子,在滚动过程中,它们不断与地面发生碰撞,使种子不断掉出来,落入泥土中。
一棵风滚草就好比一架天然播种机,经过滚动,会让种子散布到广阔的草原上。
通过风不断运动,将种子传播到草原的各个角落,这就是风滚草的智慧吧。
除此以外,禾本科的野燕麦也是一种靠湿度变化走动的植物。
野燕麦种子的外壳上长着一种类似脚的芒。
芒的中部有膝曲,当地面湿度变大的时候,膝曲伸直;地面湿度变小时,膝曲恢复原状,在一伸一屈之间不断前进。
数据显示,野燕麦种子行走一昼夜,可推进1厘米。
南美洲秘鲁的沙漠地区,也生长着另一种会“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
这种仙人掌的根是由一些带刺的嫩枝构成的,它能够靠着风的吹动,向前移动很大的一段距离。
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步行仙人掌需要的营养大部分是从空气中吸取的,故能短时间离土而不死。
可见,每一种会行走的植物都是在寻求更多、更好的生存机会,或者借助风力传播种子,寻找最佳“落脚地”;或者凭借自身构造移动,以获得最好的生存环境。
如同动物行走外出觅食一样,面对大自然,植物也有自己的运动哲学。
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
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隙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
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
沙漠里的绿洲,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植物生长。
绿洲往往形成奇特的秀丽风光。
95
3.平均速度
1.周长比较
2.金字塔算式
一个人骑自行车在甲、乙两地之间走了一个来回。
去时速度是15千米每小时,回来时速度是10千米每小时。
请问,这个人来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假设有一个大圆,以它的一条直径上的无数个点为圆心,画出无数个紧密相连的小圆(如下图所示)。
请问,大圆的周长与大圆内部这些无数小圆周长之和相比较,哪个更长呢?
这是一道妙趣横生的金字塔算式。
题目是这样的,如果知道12×8+2=98、123×8+3=987,你能在下面的圆中填入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吗?
( )×8+( )=9876( )×8+( )=98765( )×8+( )=987654( )×8+( )=9876543( )×8+( )=98765432( )×8+( )=987654321
1.这样的结果是可能发生的:第一次:甲、乙、丙、丁第二次:乙、丙、丁、甲第三次:丙、丁、甲、乙
第四次:丁、甲、乙、丙2.
3. 24个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