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姚斌莲;孙秋华;沈勤;张翔;杨敏;沈国英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2012年1-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化疗的12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于化疗前1 d开始实施中药敷脐联合腹部按摩,1 次/d,直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第1次排便时间段等.结果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及第1次排便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效果理想,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4(031)002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腹部按摩;中药敷脐;急性白血病;化疗;便秘
【作者】姚斌莲;孙秋华;沈勤;张翔;杨敏;沈国英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浙江,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浙江,杭
州,3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1;R453
便秘是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5%[1]。

化疗后预防便秘,恢复胃肠道功能,对保障化疗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本研究以中医经络学说、血液循环学说为理论依据[2],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利用穴位、药物和经络作用相结合的综合外治疗法,对6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化疗后患者便秘,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化疗的缓解期白血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白血病分型标准,经医生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住院期间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缓解巩固治疗者;(3)自愿受试,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未参加其他临床研究;(5)年龄18~70岁;(6)血常规:血小板≥50×109/L;(7)无肠道器质性病变者;(8)卡氏评分≥50分;(9)化疗期间未用其他促排便方法及通便药物者。

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患者;(2)化疗前有长期便秘者或有泄泻症状者;(3)有肠道器质性疾病者或腹部有体表疾病者;(4)妊娠、哺乳期患者;(5)已知对处方中某单味药物过敏的患者;(6)年龄<18岁或>70岁;(7)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8)一般情况卡式评分<50分。

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化疗前止吐剂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1)。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软食和半流质,多食蔬菜、水果,饮水量根据个体化指导约1000~2000 ml/d,可适当饮用蜂蜜水;(2)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说明发生便秘的
可能性及危害性,使其重视排便及便意;(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
当的体育运动,如散步等。

当患者大便未解>3 d,遵医嘱采取药物、灌肠等其他
干预方法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法。

干预疗程:患者化疗前1 d至化疗第5天,
共6 d,1次/d,固定时间,以15:00实施为宜,按摩时间20~30min/次。


者取仰卧位,两膝屈曲,腹部放松。

操作前检查患者腹部皮肤。

按摩者温暖双手,蘸少量甘油涂抹双手掌,用一只手掌以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按摩全腹,约5 min左右。

用下面手掌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顺时针方向以画陀
螺的方式轻轻边按边摩擦,当按摩至左下腹时,适当加强指的压力,以不感疼痛为度。

按压时嘱患者呼气,放松时嘱其吸气,约5 min。

两手合掌用力,依结肠解剖位置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方向自右下腹向上推至右上腹,再左推至左上腹,再向下推至左下腹,如此重复推按20次。

用中指分别点按腹结(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神阙、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天枢(位于脐中旁开2寸处)穴位[3],每穴位1~2 min,以患者产生酸胀为宜。

操作后给予温热毛巾擦拭腹部皮肤。

按摩前患者应排空膀胱,不宜过饱或过饥饿。

由1名专科护师负责按摩,按揉时
用力要适度,动作轻柔。

患者行腹部按摩后用75%乙醇消毒脐及脐周,并用中药
敷脐。

中药为槟榔6 g、大黄6 g、苁蓉10 g、砂仁6 g、豆蔻6 g、枳壳12 g、冰片6 g。

将上述7味药粉碎研末,密封罐装置保存。

取药粉5 g,用温水5 ml
调成膏状,剪一5 cm×5 cm小方块纱布将药膏包裹后敷脐,24 h更换1次。

1.2.2 观察项目及指标 (1)便秘发生率。

便秘指便秘症状持续 3 d以上,排除器质性
病变并且具备以下2个及以上的条件:①自发性排便次数≤3 次/周;②25%以上的
时间排便困难; ③25%以上时间粪质较硬或呈硬球状;④25% 以上时间排便有不尽
感或不畅。

便秘发生率(%)=发生便秘人数/总人数×100%。

(2)排便次数,记录化
疗前1 d至化疗第5天的排便次数。

(3)排便困难程度。

排便无困难为0 分;需护
士提醒用力才能排出为1 分;不需护士提醒;非常用力才能勉强排出为2分;需
要按摩肛周甚至用手抠为3 分。

(4)第1次排便时间段。

化疗前1 d 15:00开始计时,至第1次排便时间,以小时计。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1 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分别为18.33%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3,P<0.01)。

2.2 两组患者排便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及第1次排便
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2)。

在中医学中,因化疗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运化失司,腑气不通,则大便难;气机郁滞,则腹胀,便不畅;郁热内生,灼伤津液,则肠燥便秘[4]。

在西医学中,
便秘的发生与胃肠道反应、精神心理因素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几乎均同时使用止吐药物,长春碱类化疗药物由于神经系统的毒性也
加重了便秘的发生。

临床调查中白血病患者由于化疗药物剂量大、疗程长,会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因此,常会加倍使用止吐剂,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率较高(76.67%)。

临床上常常使用开塞露通便,但是通便效果不明显,不仅增加了患者的
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笔者采用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综合法的作用原理有两个:(1) 腹部按摩的作用。

顺肠管方向按摩腹部,能改善肠胃功能,刺激肠蠕动,增加小肠及大肠推进型节律收缩,减少肠道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通过按摩,刺激排便反射,使大便及时排空防止便秘[5]。

按摩腹部还能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增加肠黏膜神经
营养,提高神经末梢感受器敏感性和增强肠蠕动功能[6]。

除了按摩腹部外,还点
按腹结、天枢、关元等穴,其中腹结穴有健脾化湿降逆促便作用,按摩可以促进结
肠蠕动和收缩力,促进排便;天枢穴属足养明胃经大肠之募穴,按摩可以促进与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加肠蠕动而排便;关元为任脉穴位,小肠之募穴,按摩可以调理肠腑;神阙穴属任脉,按摩可刺激和促进肠蠕动[3]。

(2)中药敷脐的作用。

脐即神
阙穴,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是十二经络之根、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刺激神阙穴,使患者阴阳调和,胃肠蠕动增加,达到泻下通便的目的[7]。

中药敷
脐通过将药物敷于皮肤,能达到腠理之中,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摄入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8]。

本研究中药方中大黄以泻下
通便、通利水谷;槟榔消积下气;苁蓉润肠通便、软坚散结;砂仁化湿行气;豆蔻行气消食;枳壳行气导滞;冰片具有传导作用,促进药物的渗透。

通过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仅1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患者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及第1次排
便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对照组中14例患者3 d内排便,排便稍感困难,通过饮食和运动干预后排便隔日1次;22例患者第4天服用缓泻剂,第1次排便时间在服用缓泻剂后12~24 h不等;24例患者第4天给予院内自制
排便合剂30~50 ml灌肠,4 h内排便1次。

本研究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药物
迟发型过敏,4例患者发生胶布过敏,使用皮肤涂抹保护膜和皮炎平软膏后,症状控制,完成整个研究;7例患者穴位敷1~2 h内感小腹隐痛,告知后及时揭除中
药缩短外敷时间,均未发生腹泻症状,此7例患者每日中药敷脐时间缩短为1 h,完成整个研究。

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法时要注意:(1)敷药前询问过敏史,是否为过敏体质,警
惕药物和胶布过敏。

(2)药物现配现用,按时更换,注意避免药物受潮影响疗效。

(3)按摩者注意手法,开始用力较小,由轻至重,既要柔和,又要有一定的力度。

听取患者主诉,以无不适为度,勿过度用力。

(4)冬天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在化疗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防治患者便秘,减轻患者排
便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疗法,值得推广。

【相关文献】
[1] 王哲海,孙莉,于金明.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3.
[2] 肖爱华.复方通便膏敷脐联合腹部按摩预防化疗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
版,2008,22(8):2012-2014.
[3]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5-100.
[4] 黄丽梅,陈凯霓,付攸缘.中药封包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期便秘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 (2):75-76.
[5] 韦颖屏,韦秀颖.鼻饲南瓜糊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便秘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
志,2010,27(10B):1559-1660.
[6] 黄秀凤,杨衬,黎观妹.腹部按摩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
报,2002,9(4):10-11.
[7] 王凌云,周清宏,余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护理研究:下半月,2005,19(4B):661-662.
[8] 汪永坚,陈晓洁,胡婵娟.复方大黄膏敷脐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
复,2011,10(1) : 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