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
1. (3分)(2019·湖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从正面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时还从反面列举了蟹虽有“六跪”和“二螯”,但“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要攀登泰山的雄心壮志,也写出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3)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一句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一句,作者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2. (4分)(2017·宁城模拟)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
请加以修改。
①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中学的高三学生。
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
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
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
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
⑥某某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
⑧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倍加珍惜。
谢谢!
(1)
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________(只填句子的序号)
(2)
需要修改的地方:
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画家画天空,背后有科学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似乎即将压下来。
这夸张的色彩也许不是画家的随意泼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物理学家唐纳德·奥尔森在《天空和望远镜》杂志中指出,蒙克画中的红色天空,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些传世画作往往反映了真实的气候环境情况。
希腊气象局科学家赫里斯托斯·泽雷弗斯所带领的科研小组也做了类似的研究。
他们搜集了554幅日落油画和水彩画。
这些画作分别出自181位著名画家之手,其中包括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德加、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荷兰画家伦勃朗、德国宫廷画师鲁本斯等。
最后他们把研究论文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杂志上。
该论文分析了16世纪以来554幅描绘日落景象的名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他们认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大气中粉尘含量上升,这会阻碍阳光进入大气层,导致全球暗化。
英国伯明翰大学气象学家约翰·托宁多年来也一直在苦心研究各个时期英格兰各地的天气状况,他意外发现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为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莫奈创作于那时期的画作中,阳光在泰晤士河上跳跃闪耀,天空呈现出奇异的色彩变化。
约翰·托宁想到,这些丰富的颜色并非出于莫奈头脑中的艺术幻想,而来自于真实的伦敦生活。
那漫天黄色,应是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的凝结核所致,在此条件下形成的雾霾比自然形成的雾更为持久。
比较巧合的是,狄更斯在其有关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雾都孤儿》中也写道:“在城市边缘地带,雾是深黄色的。
靠里一点儿,是棕色的。
再靠里一点儿,棕色再深一些。
直到商业区的中心地带,雾是赭黑色的。
”
科学家去做了验证,选取莫奈1898~1900年创作的9幅作品,结合他同一时期的信件和日记,与美国海军天文台的数据对照。
令他们惊叹的是,莫奈身为艺术家,却如同科学研究者一样,一丝不苟地记录了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绝无臆造。
所以印象派大师的确是非常可信地用手中画笔将伦敦当年的绝世光影留存于世的。
不过印象派大师的绚丽色彩,可能来自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想到这点不免让人有些沮丧。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中“沮丧”的原因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蒙克的《呐喊》中,天空充满了红色的颜料,它们像一大块黏糊糊的东西,看起来如此沉重。
B . 日落油画和水彩画中红绿两色的使用频率随着大气中粉尘含量的上升而上升。
C . 莫奈画作中那漫天黄色实为高硫含量的煤燃烧后的烟尘和硫酸盐颗粒散布到空气中形成的雾霾。
D . 原先人们对印象派大师作品艺术特色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
PM10之类的大气污染物早已有之,这不免让人有些失落。
(2)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一些著名画家笔下夸张的色彩,一定程度上是大气污染等自然现象的真实呈现。
B . 约翰·托宁多年来对英格兰各个时期各地的天气状况的苦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益于他一开始就对莫奈旅居伦敦期间的作品进行研究。
C . 研究者认为,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呈上升趋势能导致全球暗化,不过并非都由人为因素造成。
D . 艺术家莫奈对创作日期及太阳所处位置的客观记录,与美国海军天文台同期的数据对照,相当客观。
(3)
作家狄更斯与画家对天空雾气的描绘趋同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4. (20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麦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
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开始,农家的节日也就开始了。
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
“麦梢黄,女看娘”。
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
出嫁的女儿,每每这时候,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
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
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顺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
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
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
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
无非是
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
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
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
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
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
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
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
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
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
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
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
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1)文中叙写了如今关中“麦天”的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2)“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
”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
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
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
”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5. (9分)(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①
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②春浅。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
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
问东风、几番吹梦③ ,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
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
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注】①周密,南宋词人。
南宋灭亡后,他坚决不仕元朝。
这首词是宋亡后所作。
雪香亭:南宋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景观。
衬舞台、浣妆池也属于其中的池台景观。
南宋亡后,园亭荒芜。
②椒:梅花含苞,其状如椒。
③吹梦:吹醒当年的繁华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红破数椒春浅”描绘了梅花凌寒初放的形态,这些红色的花朵给词人带来了一丝春天的希望。
B . “衬舞台荒,浣妆池冷”与下阕的“翠屏金辇”形成对比,突出了因“市朝轻换”而产生的凄凉。
C . 下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梅花几度梦回前朝,在今昔对照中,抒发了词人对江山兴废的哀叹。
D . 本词结尾描写了西泠桥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声,述说着春怨,这一情景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E . 全词以凭吊梅花为切入点,把梅与园亭、与人巧妙融合,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亡国之痛。
(2)“共凄黯”一句在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请联系全词,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6. (14分) (2017高一上·云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李继昌,字世长。
初,父崇矩与太祖同府厚善,每太祖诞辰,必遣继昌奉币为寿。
尝畀弱弓轻矢,教以射法。
建隆三年,荫补西头供奉官。
太祖欲选尚公主,崇矩谦让不敢当,亟为继昌聘妇,太祖颇不悦。
开宝五年,继昌迁如京副使。
后入为东头供奉官,监大名府商税,岁课增羡。
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至道二年,蜀贼平,余党颇啸聚,拜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
贼酋喻雷烧者,久为民患,以金带遗继昌,继昌伪纳之,贼懈不设备,因掩杀之。
咸平三年,王均乱蜀,与雷有终、上官正等同受诏进讨,寨于城西门。
贼忽开城伪遁,有终等各以所部径入,继昌亟止之不听,因独还寨。
贼果闭关发伏,有终等仅以身免。
继昌按堵如故,所部诸校闻城中战声,泣请引
去。
继昌曰:“当俟主帅命。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均脱走。
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
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继昌急领兵追贼至资州,闻均枭首乃还。
大中祥符元年,进秩东上阁门使。
俄以目疾求归京师。
少愈,令枢密院传旨,将真拜刺史。
继昌以疾表求休致。
未几,改右骁卫大将军。
其子遵勖,尚万寿长公主。
天禧初,主诞日,邀继昌过其家,迎拜为寿。
帝知之,密以器币、珍果等赐之。
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继昌为治尚宽,任峡路时,与上官正联职。
正残忍好杀,尝有县胥护刍粮,地远后期,正令斩之,继昌徐为解贷焉。
郑伸者,早死,其母贫饿,尝诣继昌乞丐。
继昌召见,与白金百两,时人称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均脱走
B .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均脱走
C .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均脱走
D . 是夕/有终驰报至/徙继昌屯雁桥门/三月破弥牟砦/斩首/千级均脱走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尚指被选中与公主婚配。
据《宋史》载,驸马尚主后,在家族中会提高一个辈分,与父亲同辈。
B . 开宝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汉武帝首创,之后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C . 主帅是统率军队的最高将领,其麾下辅佐的副将称“裨将”。
“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是对“裨将”的谐音讹传。
D . 休致本义是将职位还给朝廷,官员可因年老或身体原因主动请辞,休致后仍然可能被朝廷重新启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继昌忠于职守,不临阵脱逃。
在平定王均叛乱时,他不因主帅身陷困境而率部逃脱,仍然等候帅令调遣。
B . 李继昌足智多谋,打消贼人戒备。
叛贼首领喻雷烧用金带行贿,继昌假意收下,使贼人放松警惕,后为民除患。
C . 李继昌为政有方,宽严兼济。
他严苛执法,使大名府税收增加;他宽厚待下,使护送粮草误期的县胥免遭一死。
D . 李继昌深得圣心,颇为皇帝倚重。
他以目疾求归,稍有好转就被委以重任;得知他赴公主寿宴,皇帝特意恩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会诏择廷臣有劳者,府以名闻。
②继昌入城,严戒部下,无扰民者。
获妇女童幼置空寺中,俟事平遣还其家。
7. (16分) (2019高一上·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第进士,历州县。
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
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
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
”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
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隆下不尽察也。
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早,淮、渐飞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
”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
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
为监察御史里行,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字属并言中正任使太熏常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日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河决曹村。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遗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
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
未几狱成,始悔之。
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
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園,启豺狼心。
”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
王中正发西兵,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股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潰归,中正嫁罪于转饷。
廉诣上党对理,坐貶秩。
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
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
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
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黄廉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B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C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幸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D . 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 . 熙宁是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
C . 中国,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
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D . 文中的“除”“擢”“进”“迁”都与官职变动有关,且这里都指官职升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
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
并上报神宗说新法不是不好,只是地方推行走样,让百姓深受其害。
B . 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
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C . 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
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
D . 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
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没能纠正相州的冤案,加之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他而获罪贬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质私牛面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两天,《大河报》先后报道了河南省新密一名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宝马车,因车主不在现场,该学生写了一封道歉信,然后用纸包着寒假打工挣来的311元钱卡在宝马车门把手里。
宝马车车主发现了道歉信和钱后,被深深打动,产生了资助该学生的念头。
学生的母亲知道孩子撞坏车后,从打工地赶回,主动联系车主赔偿,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孩子的母亲收下车主的1万元助学金。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
1-1、
1-2、
1-3、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2-1、
2-2、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3-1、
3-2、
3-3、
4-1、
4-2、
4-3、
4-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
5-1、
5-2、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6-1、
6-2、
6-3、
6-4、
7-1、
7-2、
7-3、
7-4、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