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2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 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 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7.创新的目的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背
(1)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勇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4)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 创新活动等。 (5)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能力
书 设 计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观看!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我国的科技现状)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 因素。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③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面道远。
要 点归 纳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P21
• 思考:(4)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 些成就?
•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4.我国的• ຫໍສະໝຸດ 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成就
•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万众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角度: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 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 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 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 出贡献。
科技进步 经济 贡献率 增速
中国 18
4%
56.2% 6.7%
美国 1
70%
80%
1.6%
时间 2016年8月16日
2017年5月5日
2017年5月18日
我国取得的成就
科技成就 地位 “ 墨 子 号 ”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 发射升空 卫星 C919 大 飞 机 世界上少数有大飞机制 成功首飞 造能力的国家 “ 可 燃 冰 ” 全球首例 试采成功
要 点归 纳
3、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的重要性) 背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 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 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一: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 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 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 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 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 学习目标:
• 1、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解我国科技现状;明 确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 2、通过相关事实,理解建设创新型国 家,弘扬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 任。
• 3、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感 受创新重任,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的口号,是2014 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 坛上,李克强总理最 早提出来的。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又如此 表述: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既可以 扩大就业、增加居民 收入,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 正义”。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 在达沃斯论坛上讲话
自主学习 共同探讨
1、建设创新国家的必要性 2、怎样建设创新国家?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
重要性)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5、万众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6、创新精神的表现 7.创新的目的 8、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观 察表 格
国别
创新能力 创新企业世界前 全球排名 50上榜比例
②重视发展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P22 ③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P23
要 点归 纳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
④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 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和法治环境。 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鼓励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型国家
中国
科技对经济 >70%
增长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 存度
科研经费 占GDP比例
<30%
>2%
目前
39%
>50% 1.23%
2020年
60%
<30% 2.5%
备注
美国、日本<5% 美国、日本<5% 美、日、韩3%, 以色列4.7%
自主发明专 20个国家占 1.8%
利数
世界总量
99%
进入前五 名
要 点分 享
企业角度: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 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 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 奋斗、敢于突破。
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6、
创 新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 批判精神
精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
神
团队精神
表
现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 的济世情怀
探究:
材料: 李克强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会越来越大,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准入,还会 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 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要持续向社会发出 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 各类产权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 上长效定心丸。
保护知识产权: 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 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 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7.创新的目的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 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背
(1)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勇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4)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 创新活动等。 (5)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能力
书 设 计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谢谢观看!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我国的科技现状)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 因素。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③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面道远。
要 点归 纳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
①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P21
• 思考:(4)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取得了哪 些成就?
•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 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4.我国的• ຫໍສະໝຸດ 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成就
•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5、万众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个人角度: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 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 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 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 出贡献。
科技进步 经济 贡献率 增速
中国 18
4%
56.2% 6.7%
美国 1
70%
80%
1.6%
时间 2016年8月16日
2017年5月5日
2017年5月18日
我国取得的成就
科技成就 地位 “ 墨 子 号 ”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 发射升空 卫星 C919 大 飞 机 世界上少数有大飞机制 成功首飞 造能力的国家 “ 可 燃 冰 ” 全球首例 试采成功
要 点归 纳
3、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的重要性) 背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 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 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一: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详尽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 业发展成就之后强调,“我国教育整体大踏步前进,但局 部差距依然存在;人民群众总体受教育机会大幅提升,但 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仍未有效满足;目前我们人才总供给 能力显著增强,但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解决教育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
• 学习目标:
• 1、认识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 争的决定性因素;解我国科技现状;明 确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
• 2、通过相关事实,理解建设创新型国 家,弘扬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 任。
• 3、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感 受创新重任,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的口号,是2014 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 坛上,李克强总理最 早提出来的。2015年,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 工作报告》中又如此 表述: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既可以 扩大就业、增加居民 收入,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 正义”。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 在达沃斯论坛上讲话
自主学习 共同探讨
1、建设创新国家的必要性 2、怎样建设创新国家?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
重要性)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5、万众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6、创新精神的表现 7.创新的目的 8、我们青少年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观 察表 格
国别
创新能力 创新企业世界前 全球排名 50上榜比例
②重视发展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P22 ③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P23
要 点归 纳
2、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背)
④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 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 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 和法治环境。 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鼓励大众创业,万 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型国家
中国
科技对经济 >70%
增长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 存度
科研经费 占GDP比例
<30%
>2%
目前
39%
>50% 1.23%
2020年
60%
<30% 2.5%
备注
美国、日本<5% 美国、日本<5% 美、日、韩3%, 以色列4.7%
自主发明专 20个国家占 1.8%
利数
世界总量
99%
进入前五 名
要 点分 享
企业角度: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 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 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 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 奋斗、敢于突破。
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6、
创 新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 批判精神
精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
神
团队精神
表
现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 的济世情怀
探究:
材料: 李克强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会越来越大,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的准入,还会 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 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要持续向社会发出 信号,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 各类产权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 上长效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