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版必修一检测训练:课时素养评价 1.1(地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18年5月21日,中国发射了人类第一颗连接地月的通信卫星“鹊桥”,为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通信,这有利于揭开月球背面的秘密。

据此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要探测的月球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小行星
D.矮行星
2.工作中的通信卫星“鹊桥”属于( )
A.彗星
B.流星体
C.行星
D.人造天体
【解析】1选A,2选D。

第1题,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

第2题,通信卫星“鹊桥”是人类科技文明的结晶,工作中的通信卫星是在宇宙空间中,因此属于人造天体。

据俄罗斯卫星网2018年10月15日报道,欧洲首个水星探测器“比皮科伦坡”将于20日发射升空。

该任务由欧洲航天局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进行,“比皮科伦坡”预计2025年到达水星,将进一步揭示水星的秘密。

据此回答3、4题。

3.到达水星的“比皮科伦坡”离开了 (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下列有关水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B.从结构特征看,水星属于地内行星
C.水星表面温度适宜,有大量液态水存在
D.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解析】3选D,4选C。

第3题,到达水星的“比皮科伦坡”离开了地月系;仍在太阳系内;也在银河系、总星系内;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等级相同,没有包含关系,从未在河外星系中。

第4题,水星是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结构特征看,水星属于地内行星;水星距太阳近,表面温度太高,没有液态水存在;水星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生物的生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018年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据此完成5、6题。

5.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物理、运动特征具有( )
A.特殊性
B.唯一性
C.差异性
D.普通性
6.地球平均气温为15 ℃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 )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自转周期较短
③大气层厚度适宜④地表为岩石
⑤有卫星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解析】5选D,6选A。

第5题,地球从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上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第6题,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拥有大气层使地球拥有了适宜的温度。

2019年2月19日,年度“最大最圆月”现身夜空,与“元宵月”上演“巧遇”好戏。

我国民众可欣赏到一轮皎洁明亮的“超级元宵月”。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月球所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8.“超级元宵月”出现的日期是( )
A.农历正月初一
B.公历1月1日
C.农历正月十五D公历1月15日
【解析】7选A,8选C。

第7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组成地月系。

第8题,2019年2月19日,是农历正月十五。

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

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回答9、10题。

9.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
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是金星。

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 )
A.a
B.b
C.c
D.d
10.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质量和体积小 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D.温度条件比d行星好
【解析】9选C,10选B。

第9题,从图中可知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但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

第10题,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地球的温度条件适宜生物生存,这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名称:
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②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3)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数字序号)_________。

(4)金星表面温度很高,其形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哪颗?分析该行星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图中小行星带的分布是确认各大行星名称的解题依据。

小行星带分布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因此②为火星,③为木星,由此再确定①是地球,④是土星,⑤是金星。

第(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在图中表现为逆时针方向运动。

第(3)题,金星轨道与地球轨道相邻,地球是离金星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

第(4)题,金星表面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较近。

第(5)题,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是地球。

答案:(1)火星木星金星
(2)略(在图中绘出逆时针方向运动的箭头)
(3)①
(4)离太阳较近
(5)地球(①)。

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具备适宜的温度;质量、体积适中,能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层; 液态水的存在等。

12.(2019·宜昌高一检测)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分)
(1)填写行星名称:B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_____性、_________性、_________性。

(3)图中E行星属于_____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_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可知图中行星名称:B是木星, D是天王星,E是火星。

第(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公转的轨道接近正圆,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则可知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第(3)题,根据E行星的位置,可知图中E行星所表示的是火星,属于地外行星。

第(4)题,图中虚线是哈雷彗星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2062年。

第(5)题,此图反映出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
宇宙环境之中,为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1)木星天王星火星
(2)同向共面近圆
(3)地外
(4)哈雷彗星2062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根据天文精确推算,2019年2月19日17时3分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68万千米,是月球全年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刻,此时月亮视直径最大。

23时54分为“望”,此时月亮呈现“最圆”。

据此完成13、14题。

13.月地平均距离是 ( )
A.1天文单位
B.38.4万千米
C.35.68万千米
D.1.5亿千米
14.月亮呈现“最圆”时( )
A.月亮位于天空的西方
B.月亮位于天空正南方
C.月亮距地球距离最近
D.月亮距地球距离渐远
【解析】13选B,14选D。

第13题,由材料“月球过近地点的距离只有35.68万千米”,可知月地距离平均值要稍大于“35.68万千米”,故选B。

第14题,由于观测地点不确定,因此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难以确定;2月19日17时3分月地距离最近,因此23时54分月地距离渐远。

(2019·南京高一检测)2018年9月25日中新网:据美国侨报网报道,《星际迷航》中宇宙和星际联邦中最重要的智慧种族之一瓦肯人所居住的瓦肯星可能确实存在,它围绕恒星娜瓦萨运行,距离地球大约为16.5光年,有较稀薄的大气,被科学家称为“超级地球”。

据此回答15、16题。

15.“超级地球”应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16.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它具有( )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解析】15选C,16选A。

第15题,“超级地球”距地球约为16.5光年,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12万光年,因此“超级地球”处于银河系
中。

第16题,行星大气层的形成与行星的体积和质量相关。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7.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各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
材料二设想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约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

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

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要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描述?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

”他为什么这样说?(提示:信号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即30万千米每秒)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解析】第(1)题,地球的位置可从天体系统等级和在太阳系的具体位置来说明。

第(2)题,可以通过计算看一下信息传递需要的时间。

第(3)题,某星球具有生命,它所具备的条件应和地球相类似。

可参照地球上
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归纳。

答案:(1)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

(2)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约5.29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

(3)该星球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