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诗经《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
白华菅兮,①营草开白花啊,白茅束兮。
白茅捆成束啊;之子之远,那人不复来临,俾我独兮。
使得我孤独啊。
英英白云,②一朵朵的白云,露彼营茅。
③荫庇那些营茅;天步艰难,
白华菅兮,①营草开白花啊,白茅束兮。
白茅捆成束啊;之子之远,那人不复来临,俾我独兮。
使得我孤独啊。
英英白云,②一朵朵的白云,露彼营茅。
③荫庇那些营茅;天步艰难,我的命运不济,之子不犹。
④那人已不可靠。
滮池北流,⑤滮池水往北流,浸彼稻田。
稻田靠它浸润;啸歌伤怀,长啸放歌当哭,念彼硕人。
想起那个美人,樵彼桑薪,砍下桑木做柴,卬烘于煁。
⑥行灶我烧起来;维彼硕人,就是那个美人,实劳我心。
实在使我伤怀。
鼓钟于宫,宫廷里面敲钟,声闻于外。
钟声外传出宫;念子懆懆,⑦想您心中忧烦,视我迈迈。
⑧您却对我汹汹。
有鹙在梁,⑨秃鹙歇在鱼梁,有鹤在林。
白鹤却在树林;维彼硕人,就是那个美人,实劳我心。
实在使我伤心。
鸳鸯在梁,鸳鸯双栖鱼梁,戢其左翼。
⑩嘴插左边翅膀;之子无良,那人丧了天良,二三其德。
三心二意无常。
有扁斯石,(11) 扁石摆在地上,履之卑兮,卑贱只为垫足;之子之远,那人不复来临,俾我底兮。
(12) 使我
忧思成疾。
【注】①华: 花。
管 (jian) : 茅的一种,又名芦芒。
②英英:云白貌。
③露: 覆,荫。
④不犹: 不堪。
⑤滮池: 古水名,在今西安市北。
⑥卬(ang) : 我。
煁(shen) : 行灶,一种可以移动的、用来烘烤的炉灶。
⑦懆懆: 不安貌。
⑧迈迈: 《释文》引《韩诗》作“��(per) ��”,《说文》: “��,恨怒也。
”⑨鹙 (qiu) : 秃鹙,一种贪残的水鸟。
⑩戢 (ji) : 收敛。
(11)有扁: 扁扁。
(12)疧(qi),病。
古人尚无科学的文艺观,故汉儒说诗每强经就史,附会本事,其失在于主观绝对。
然而,“千秋毛郑功臣在” (王士祯) ,前人说解中,毕竟有大量合理的因素,不容一概抛弃。
有时,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都是缺乏根据的。
如《白华》一诗,诗序说是“周人刺幽后也。
幽王娶申女以为后,又得褒姒而黜申后”,故周人作此诗。
诗用第一人称,故也有人认为是申后自作。
关于这诗的主题与本事,今古文、汉宋学无争论 (详《诗经直解》)。
考之于诗的本文,也没有不合之处。
所以今人固无妨作广义的弃妇词看;但要驳斥旧说,就缺乏根据了。
由于此诗八章中仅每章后二句言情,又多重复,所以涉及的具体情事不多。
但仍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 女主人公倾心于男方;(2) 男方对她似有旧恩,但眼前已经变心;(3) 变心的原因是有“第三者”插足。
这里值得多说几句,诗中四次提到的“之子” (还有一次直呼“子”) ,与三次提到的“硕人”,今人译注已视为同一个人即男方,但郑笺不然。
它认为“之子”指幽王即男方,“硕人”指褒姒即“第三者”。
这种说法实际是切合诗意 (即男子喜新而弃旧) ,
大有意趣的。
今人合二而一,虽亦可通解,但诗意则较寡薄。
所以我们愿引申旧说,非为抱残守阙也。
(4) 女主人公已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的境地,既对“硕人”耿耿于怀,又痛恨“之子无良”。
就凭以上几点,我们已可将此诗作为申后的《长门赋》来读。
邹肇敏已经说过:“观于宫、于外、在梁、在林之咏,亦如后世之赋《长门》耳。
”(转引自《诗经原始》)这诗在写法上有一显著特点,就是全篇各章都是先兴比而后赋,而且八章兴语都不相重,与赋语的重复,形成对比,在诗经中实为仅见。
古之诗人常用束薪来喻二情的绸缪 (参《唐风·绸缪》) ,而“白茅纯束”(《召南·野有死麕》) 还是一种聘礼的包装。
所以此诗首章兴语“白华营兮,白茅束兮”,可以使人联想到诗中人与“之子”当初的结合,又反兴起“之子之远,俾我独兮”,而大有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
二章的兴语系由上章的菅、茅进一步发挥,说这些草儿还能受到白云的惠爱;反兴起女主人公的失爱失宠。
“天步艰难”似乎说得太严重了,但对于旧式女性,丈夫的变心就和变天一样事情严重。
“日居月诸,忽迭而微”(《邶风·柏舟》) 呀,不是有些天昏地暗么。
三章以“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兴起男方恩爱之转移。
“念彼硕人”什么呢?大概是“月明歌吹在昭阳”吧。
而自己呢,已是“玉颜不及寒鸦色”,只好长歌当哭了。
四章以桑薪烘堪,为无釜之炊;兴起新人故人的易位,女主人公被弃,措语最奇倔。
以致有人疑此二兴句“皆似里巷人之言,不类王侯语气” (崔述《丰镐考信录》) ,而陈子展先生驳道: “此不知古今帝王家之经济生活丰啬苦乐大有悬殊也” (《诗经直解》) ,补充之: 则又不知诗
歌创作固有别趣,故白居易《长恨歌》写宫室有孤灯挑尽、夕殿萤飞之语。
五章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兴而兼赋,大有昭阳歌吹之意,下即云“念子懆懆,视我迈迈”,即“得宠忧移失宠愁”。
女主人公犹恋旧恩,而男方已有新宠,故不谐如此。
六章以鹙鹤对举起兴,同属水鸟,性恶者反而在梁得鱼,性驯者反而在林受饥,兴起下二句“硕人”与“我”的势不两立。
七章用当时习语“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又见于《小雅·鸳鸯》) ,再用鸟类起兴,双栖多情的鸳鸯鸟,反兴起“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这两节使人想起《长门赋》中“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踌于枯杨。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妾人自悲”之感。
最后一章以乘石(古人垫脚登车的石头) 自喻,自伤卑微,以忧积成病作结。
如以两句为一单位,则全诗各章均由一句起兴,一句言情组成,大类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调式,使我们推测诗人当有意采用了当时民歌的格调。
这种体调使得诗歌的抒情叙事变得很空灵,很有意味,唱起来“洋洋平愈歌愈妙”。
它的精义不在情语,反在兴比之中,故发人深省,耐人玩味。
而这首诗的兴比,除少数采用了当时套句 (如“鸳鸯在梁”二句) ,多属新创,在诗经中没有类似兴句。
诗经多章用兴,每有重复;唯此诗八章无一重复兴语。
凡此,都可见此诗作者的才情。
诗中虽然有“我”、“之子”、“硕人”三个角色,但重在写情绪之纠葛,不着眼于事实的纠葛。
所以它与《长门赋》和后代宫词有所不同,尤能一网打尽天下因丈夫喜新厌旧、第三者介入而导致的弃妇悲剧,从而使读者可
以把它作为一首广义弃妇词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