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初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09.10
(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第一部分选择题(1~20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B.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D.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干净的果汁C.冰水共存物 D.矿泉水
3.下列
由美国
《科
学》杂
志评出
的2008
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能使溶液紫红色褪去的是
A.SO2B.CO2C.N2D.O2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
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
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面。
“绿色化学”
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
毁”等内容。
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B
.开发太阳能、
学习参考资料
学习参考资料
氢能等新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中D.燃烧含硫煤的工厂把烟囱筑高
8.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
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9.对化学实验用剩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放回原瓶 B.倾倒在水槽中
C.倒在指定容器中 D.可带回家中自己使用10.某学生在称量时,误将药品与砝码对调位置放入托盘内,他读出的数值为10.4g,那么该固体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A.10.4g B.9.6g C.10g D.5.6g
11.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
车尾气引起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1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将药品装入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④③⑥⑤⑦ B.②①④③⑥⑦⑤
C.②①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⑦⑥⑤13.下列有关电解水的说法错误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氧气和氢气混和点燃生成为水D.水中加入硫酸是为增加导电性
14.如图所示,一只鸡蛋放在烧杯底部(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若向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其中能反复使鸡蛋浮起来又沉下去的是
A.酒精 B.植物油 C.食盐 D.盐酸
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
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
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
16.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量筒 B.烧杯C.集气瓶D.滴瓶
17.“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 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8.打开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C.木条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木条无明显变化
19.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学习参考资料
20.用微粒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微粒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C.10L的绿豆和10L红豆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20L,说明微粒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三、(本题包括6小题,共33分 )
21.(5分) 6月9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一致同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请回答:
(1)在物质分类中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制造化肥并还可以做保护气的是;上述“温室气
体”是指,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减
少温室气体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 22.(4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并用序号
..填空。
(1) 碳酸氢铵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热铜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种金属作“照明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
23.(7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 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加______________
(2)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将试管口略倾斜,加热
学习参考资料
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
(4) 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__mL的量筒,视线与液体凹
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若仰视量筒读数,实际体积与读数相比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4.(7分)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
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清洁的水。
(1) 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可用的试剂是,观察的现象是。
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2) 将浑浊的地下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
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
“化学”)。
(3)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
进行消毒。
(4) 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应大力提倡节
约用水,请你写出一种节水措施
25.(4分)A、B、C、D是四种常见的物质。
A是紫黑色晶体,将A加热时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试写出
(1) A、C的化学式A:______;C:_____
(2) 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 加热A产生气体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26.(6分)现有两组无标签的物质,试鉴别它们(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1) 氧气、空气、氮气
(2)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两种液体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
27.(7分) 如图所示,A瓶盛有澄清的石灰水,B瓶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杯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参考资料
学习参考资料
(1) A 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B 处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C 处出现的现象是 。
(2) 由B 、C 两处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
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
28. (4分)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观察下列图表,氧元素在人体、海水、空气、地壳4种
体系中,质量分数最高的为_________ (填体系的名称)。
⑵ 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
从①~⑥中选择序
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氧气的有_________________。
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 .空气中的氧
处于动态平衡;
c .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越高越好;
d .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29.(2分)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
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
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欲使其燃烧不产生
a b
F “灯花”现象,必须有足够的空气。
右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
实验装置。
小李
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
烟”的成分是蜡烛蒸
汽。
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
验证小李同学猜
想所用的方法
是;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
是。
30. (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 b _________ ;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_____________。
(3)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
常
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氨气极易溶于水。
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熟石灰加热氯化钙+氨
气+水。
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4)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气体应从
_________
(选填“a”或“b”)端导入。
(5) 下图是小阳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的主要步骤,实验的
第二步骤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_________。
学习参考资料
学习参考资料
(6) 右图M 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的体积,
其体积可用 来表示。
(7) 若用右图装置制取CO 2气体,在反应过
程
中,
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
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提示:固体放于有孔隔板上)
初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09.10
参考答案
一、
二、
21.(1)混合物 (2)氮气 78% 二氧化碳 答案合理即可,如开发新能源等
22.(1)碳酸氢铵−−→−加热
氨气+水+二氧化碳 (2)铜绿−−→−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3)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3) 23.(1)石棉网 (2)润湿 (3)向下 外焰 (4) 10 保持水平 偏大 24.(1)肥皂水 产生白色垢状物 (2)煮沸 (3)吸附 物理 (4)过滤
(5)答案合理即可,如用口杯接水刷牙、使用节水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等。
25.(1)KMnO 4 C
(2)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3)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6.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e .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学习参考资料
27.(1)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变红 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
(2) 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②不可燃③不助燃 密度比空气大
28.(1)海水 (2)①②④⑤; ③⑥ (3)b 29. 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 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状固体 30.(1)酒精灯 铁架台
(2) 过氧化氢氧气水二氧化锰
+−−−→− B 催化剂 (3)A D (4)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 a (5) a d (6)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 (7)U 型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