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三生物 考前三个月 专题9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9年高三生物考前三个月专题9 人和动物生命
活动的调节
[直击考纲]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

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

考点26 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
1.判断下列有关反射和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
(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而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 ×)
(2)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
(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 ( √)
2.如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位点),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若在1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2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 √)
(2)若在2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在1处无膜电位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 √)
(3)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且在c中Ⅱ处发生的信号
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
(4)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但若组织液中Na +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 × )
(5)Ⅰ释放的乙酰胆碱经血液运输,导致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的Na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Ⅱ内,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 ( × )
(6)如图2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其中a ~c 段一直在发生Na +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 ( √ )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1)兴奋的产生
①静息电位⎩⎪⎨⎪⎧
膜电位:内负外正机理:K +外流 刺激
②动作电位⎩⎪⎨⎪⎧ 膜电位:内正外负机理:Na +内流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观察传导图示作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