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 覃远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覃远萍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方法。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参与调查研究128例围绝经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
方法,对比观察两组妇女干预一年后的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妇女健康教育一
年后,主观幸福感更高,为(147.94±11.55)分,其生活质量更优。
两组妇女各
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围绝经期的妇女给
予综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其幸福感。
【关键词】围绝经期的妇女健康教育妇女保健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369-02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是妇女从出现一些
与绝经相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症状开始,到绝经后1年内的时间。
通常围
绝经期多发生于45~55岁,绝经过渡期多为逐渐发生,历时大约4年时间。
在
围绝经期中,妇女的卵巢功能迅速减退,雌激素分泌逐渐下降,加之一系列社会
及心理压力,导致妇女身体与心理功能失调[1]。
据报道约1/3的围绝经期的妇女
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没有明显不适,平稳度过;约2/3的围绝经期
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雌素血症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其
临床症状表现为:月经絮乱、易热多汗、头晕、心率不齐、夜晚无法安然入睡、
急躁、容易激动发怒、情绪低落、性生活困难、排尿困难、骨质疏松等,严重影
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家庭造成巨大的影响[2]。
因此,对围绝经期
的妇女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对2012年10月~2013年8月参与调查研究128例围绝经期的妇女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参与调查研究128例围绝经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妇女64例,年龄在44~57岁,平均年龄(51.2±3.12)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12例,高
中30例,大专及以上22例。
对照组妇女64例,年龄在43~56岁,平均年龄(50.6±3.32)岁;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33例,大专及以上19例。
两组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均不显著,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具有可比行。
以上两组妇女均排除残疾、认识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肝
肾功能障碍等。
1.2方法
1.2.1一般健康教育对照组妇女采用一般教育方法,主要健康教育方式为口
头讲解,关于围绝经期的症状、缓解的方式等。
1.2.2综合健康教育⑴生理保健:合理营养,高钙饮食,必要时补钙剂增加
日晒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等;⑵心理指导:广
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广大妇女认识到绝经是妇女生命的必然现象,应自我调
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⑶药物干预: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雌激素,让其指
导用药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雌激素者应定
期随访。
⑷防治指导:积极防治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及多发病,各级医院应开展
相关的保健门诊,开通健康咨询热线,以每年1~2次体检的方式定期进行妇女
病普查和随访[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妇女健康教育后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其中主观幸福感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得分在105分一下为非常不幸福,得分在106~125分为比较不幸福,得分在126分以上为有点幸福,得分146分以上为比较幸福,得分在162以上为非常幸福。
生活质量量表使用GQOL-74量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妇女健康教育一年后,主观幸福感更高,为(147.94±11.55)分,其生活质量更优。
两组妇女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妇女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围绝经期是每个女性都要面对的一个生理过程,妇女围绝经期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如果忽视了保健工作,可能使这些变化向病理方向发展。
对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来说,由于生理机能的改变,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妇女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易出现头痛失眠、抑郁暴躁易怒、骨质疏松等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在面对家庭和社会时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的心理,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家庭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自我保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受到了社会以及妇女自身的广泛重视。
本文研究表明,对围绝经期的妇女给予综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智慧.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干预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295-296.
[2] 张朝桂.浅议围绝经期的妇女保健[J].医药前沿,2013,(6):352-353.
[3] 陈为群.浅谈围绝经期妇女保健[J].医药前沿,2014,(2):65-66.
[4]张宏英.围绝经期妇女保健[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
22(12):538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