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2017年国审水稻品种全知道
![2017年国审水稻品种全知道](https://img.taocdn.com/s3/m/60e3abf0a6c30c2258019eea.png)
2017 年国审水稻品种全知道2017 年国家鉴定了178 个水稻品种,水稻鉴定品种一年比一年多,谁能成为强势品种,我们刮目相待。
序号品种名称鉴定编号品种根源育种者 1 隆两优 534 国审稻20170001 隆科 638S×R53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2 旌 1 优华珍国审稻20170002 旌香1A ×华珍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3 天隆粳6号国审稻20170003 武育粳 3 号/淮稻8 号//徐稻 3 号天津天隆科技有限企业 4 通禾899 国审稻20170004 通35/菰//01-125/ 通禾830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5 蓉优33 国审稻20170005 蓉 18A ×红恢33 蒙自温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企业 6 旌优781 国审稻20170006 旌 7A ×德恢38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7 两优2877 国审稻20170007 28S×中种恢 2877 中国种子企业有限企业三亚分企业、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8 隆两优华占国审稻20170008隆科638S×华占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中国水稻研究所9 和两优 713 国审稻 20170009 和 620S×R713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企业10 望两优华占国审稻20170010 望 S×华占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 11 晶两优 1125 国审稻 20170011 晶 4155S× R1125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文山州农业科学院12 旌优华珍国审稻20170012旌3A×华珍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企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13 深两优 5814 国审稻 20170013 Y58S×丙 4114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14 花优 357 国审稻 20170014 花香 A ×绵恢 357 垦丰长江种业科技有限企业、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15 C 两优 0861 国审稻 20170015 C815S×R0861 江西先农种业有限企业16 中佳早 18 国审稻20170016 中早 39/中嘉早 32 江西科源种业有限企业、中国水稻研究所17 陵两优7713 国审稻20170017 湘陵750S×H71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8 陵两优179 国审稻 20170018 湘陵 628S×中 09-179 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19 湘两优 143 国审稻 20170019 广湘24S× P143 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企业、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20 徽两优 1813 国审稻 20170020 1892S× R1813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江西广博种业有限企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1 荃优 153 国审稻 20170021 荃 9311A×中恢 153 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2 隆两优 1212 国审稻 20170022 隆科 638S× R121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企业23 望两优 6 号国审稻20170023 望 S×望恢 006 长沙市岳麓区希望农业研究所24 创两优 70122 国审稻 20170024 创 5S× R70122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 25 深两优 8010 国审稻 20170025 深08S× R1010 安徽赛诺种业有限企业26 Y 两优 9826 国审稻20170026 Y58S×信丰 9826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27 B 两优6628 国审稻 20170027 B621S ×R628 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企业 28 翔两优 1168 国审稻 20170028 翔 1S× R168 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 29 望两优 5511 国审稻 20170029 望 S×望恢 5511 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企业30 Y 两优 800 国审稻20170030 Y58S×R800 创世纪种业有限企业、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企业31 创两优3206 国审稻20170031 创 5S×AC320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32C两优0861 国审稻20170032 C815S× R0861 江西先农种业有限企业33 丰两优648 国审稻20170033 丰 6S× R248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企业34 荆两优266 国审稻20170034 荆 118S× R266 四川国垠天府种业有限责任企业35 Y 两优957 国审稻20170035 Y58S×创恢 957 创世纪种业有限企业、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企业36 和两优 713 国审稻 20170036 和620S× R713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企业 37 创两优 276 国审稻20170037 创 5S× 02276 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企业 38 未两优 1 号国审稻 20170038 安徽将来种业有限企业 W105S ×长恢 1 号 39 荃优 3745 国审稻 20170039 荃 9311A×D3745 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福建超大企业有限企业、安徽荃银超大种业有限企业 40 两优 566 国审稻 20170040 1892S× R566 江西金信种业有限企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41 晶两优1468 国审稻 20170041 晶 4155S× R1468 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企业 42 两优 516 国审稻 20170042 科 1S×R5516 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企业43 两优 825 国审稻 20170043Y8-2S × R025 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企业、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企业 44 隆两优 836 国审稻 20170044 隆科 638S×R336 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企业45 荃优 1393 国审稻20170045 荃 9311A ×盐恢 1393 盐城明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46 Y 两优372 国审稻20170046 Y58S×R372 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企业47 宿两优918 国审稻20170047 2018S× R918 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研所48 两优391 国审稻20170048 5393S×R19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49 两优 148 国审稻 20170049 Z316S ×R248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企业 50 两优二三丝苗国审稻20170050 234S×五山丝苗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51 荃优298 国审稻20170051 荃 9311A ×ZR298 江西先农种业有限企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52 Y 两优17 国审稻20170052 Y58S× XR17 安徽袁粮水稻家产有限企业 53 湘两优 900 国审稻 20170053 广湘 24S× R900 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企业、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54 吉两优3885 国审稻20170054 吉 S× R3885 湖南恒大种业高科技有限企业55 广两优730 国审稻20170055 广占63-4S ×信丰730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56 两优631 国审稻20170056 5308S× 6P0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57 隆优3206 国审稻20170057 隆香634A × AC3206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58 炳优 270 国审稻 20170058 炳 1A ×华恢270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企业、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59五优 61 国审稻 20170059 五丰 A ×R61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60 早丰优 33 国审稻 20170060 早丰 A ×E33-1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61 锦两优华占国审稻20170061 锦 4128S×华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中国水稻研究所 62 吉优 258 国审稻 20170062 吉丰 A×R258 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63 嘉优中科 6 号国审稻 20170063 嘉 66A ×中科 6 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64 嘉禾优 7245 国审稻 20170064 嘉禾212A ×中恢 7245 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65 甬优 7850 国审稻20170065 A78 ×F9250 宁波市种子有限企业 66 荃粳优 1 号国审稻 20170066 荃粳 1A ×荃广恢 1 号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 67 泸优 2816 国审稻 20170067 泸 98A ×雅恢2816 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企业、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68 冈 8 优 638 国审稻 20170068 冈 48A ×蜀恢 638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企业69 陵优3060 国审稻20170069 陵 30A ×涪恢 060 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 70 谷优 168 国审稻20170070 谷丰 A ×六恢 168 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企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71皖垦粳 3 号国审稻 20170071 徐稻 3 号 /武运粳 19 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企业、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72 连粳16 号国审稻 20170072 连粳 5 号 /07 中粳预 16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企业73 津粳优2018 国审稻20170073 津 20A×津恢18 号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企业74 新科稻31 国审稻 20170074 郑稻 18 号 /新稻 18 号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75 金粳 698 国审稻 20170075 津稻 9618/津稻 263 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76 鑫稻 538 国审稻 20170076 津稻 263/连粳 7 号//新稻 18 号中国种子企业有限企业 77 镇稻 21 号国审稻20170077 镇稻 99/大粮 203 江苏丘陵地域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丰源种业有限企业78 京粳 2号国审稻20170078 武稻 2701/垦稻 2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79 精髓 2 号国审稻 20170079 临稻 12 号 /临稻 4 号郯城县种苗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80 中科 804 国审稻 20170080 吉粳 88/南方长粒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结合研究中心81 隆粳101 鉴定编号:国审稻20170081 通 9574/抚粳 4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企业82 荃优华占国审稻20176001荃9311A ×华占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北荃银高科种业有限企业83 隆两优黄莉占国审稻20176002 隆科 638S×黄莉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84 简两优534国审稻 20176003 简 S( 3158S)× R53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 85 晶两优 534 国审稻 20176004 晶 4155S×R534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 86 H 两优 1 号国审稻 20176005H738S× R1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有限企业 87 陵两优 1377 国审稻 20176006 湘陵 628S×R1377 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 88 隆两优 1377 国审稻 20176007 隆科 638S× R1377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89 隆 8 优华占国审稻 20176008 隆 8A(绿超 4080A )×华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 90 隆两优 1206 国审稻 20176009 隆科638S× R1206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 91 隆两优 1988 国审稻 20176010 隆科 638S× R1988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92 川谷优 2041 国审稻 20176011 川谷 A/ 博恢 2041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企业、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企业93 冈 8 优517国审稻 20176012 冈 48A/ 博恢 517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企业、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企业94 川谷优 600 国审稻 20176013 川谷 A/ 蜀恢 600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企业、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95 川 6优 713 国审稻 20176014 川 106A/ 博恢 713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企业、四川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企业 96 蓉 7 优 528 国审稻 20176015 蓉 7A ×望恢 528 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四川正兴种业有限企业97 Y 两优 1998 国审稻 20176016 Y58S×新恢 1998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98 望两优 312 国审稻20176017 望 S×望恢 312 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99 望两优 091 国审稻 20176018 望 S×望恢 091 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00 内 6 优 1116 国审稻 20176019内香 6A × R1116 中国种子企业有限企业、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101 泸优 11092 国审稻 20176020 泸 98A ×德恢1092(曾用名:泸恢11092)中国种子企业有限企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102 隆两优 1125 国审稻20176021 隆科 638S×R1125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03 隆两优 149 国审稻20176022 隆科 638S×R149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104 隆晶优1199 国审稻20176023 隆晶4302A ×R1199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企业 105 隆两优 1813 国审稻 20176024 隆科 638S×R1813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106 隆两优3188 国审稻20176025 隆科638S×R3188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企业、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企业107 梦两优黄莉占国审稻20176026梦S(M4001S )×黄莉占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南隆平种业有限企业、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企业 108 荣优 0861 国审稻 20176027 荣丰 A ×R0861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09 创两优华占国审稻20176028 创 5S×华占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10 创两优 0861 国审稻 20176029 创 5S× R0861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 111 荃优 0861 国审稻 20176030 荃9311A × R0861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112 千乡优 616 国审稻20176031 千乡 654A ×内恢 3416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13 泰优 647 国审稻 20176032 泰 106A ×泰恢2547 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企业114 天两优 3000 国审稻20176033 天安 S×奥 R3000 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15 云两优 5455 国审稻 20176034 云峰 S×奥 R5455 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企业116 华两优 1511 国审稻 20176035 华 1015S× 9311 湖北省种子企业有限企业、华中农业大学117 和两优 627 国审稻 20176036 和 620S× R5627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企业、广东和丰种业科技有限企业118 荃优123 国审稻20176037 荃 9311A× R123 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企业、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119 徽两优丝苗国审稻 20176038 1892S×五山丝苗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20 荃优 3301 国审稻 20176039 荃 9311A×闽恢 3301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21 荃优 527 国审稻 20176040 荃 9311A ×蜀恢527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安徽荃银科技种业有限企业122 荃两优丝苗国审稻20176041 荃 211S×五山丝苗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23 赣优735 国审稻20176042 赣 73A ×苏恢 5 号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企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24 荃9优063 国审稻20176043 荃香 9A ×苏恢 063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企业125 Y 两优 8517 国审稻 20176044 Y58A/ 博恢 517 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元博冠生物育种有限责任企业等。
上海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实践与成效
![上海市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实践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9af1b37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17.png)
新园等国家级种业创新园。
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和《浙江省现代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园建设纳入重要任务之一,浙江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一批现代种业创新园,着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到2025年建成省级现代种业创新园5个。
目前,浙江省部分种业强县(市、区)正积极布局谋划,整合种业要素,探索创新园建设和管理模式,加快种业振兴。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种业创新园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浙江省农作物现代种业创新园的建设思路,为下一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各省开展现代种业创新园建设和推动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浙江省种业创新园建设现状创新园建设和培育时间较长,一般分为3个阶段:要素聚集阶段、快速成长阶段、高端塑造阶段[2]。
浙江省在建或初步建成的5个农作物种业创新园基本上都处于第1阶段。
5个农作物种业创新园分别为秀洲现代种业创新园、鹿城现代种业创新园、宁波现代种业创新园、黄岩蜜橘种业创新园、黄岩西甜瓜种业创新园。
从创新园涵盖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以下3种:农业综合型创新园、农作物综合型创新园、单一作物专业型创新园。
农业综合型创新园 创新园内既有农作物种业,又包含畜禽或水产种业,如秀洲现代种业创新园涵盖粮油、果蔬、禽类和渔业;鹿城现代种业创新园内包含水稻、蔬菜种子种苗以及禽类育种。
这种模式与国家级种业创新园——四川邛崃市天府现代种业园类似,主要构建以农作物种业为基础,畜禽、水产等种业为突破的“大种业”格局,全力建设成中国西南种业中心、西南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种业价值链示范区[3]。
农作物综合型创新园 创新园内只有农作物种业,如宁波现代种业创新园以水稻和蔬菜育种创新和示范推广为主。
这种模式与国家级种业创新园——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类似,只针对农作物,搭建集科技研发、双创孵化、博览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大功能平台[4]。
单一作物专业型创新园 创新园建设围绕单一作物,以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示范推广为主线。
各种农作物实验
![各种农作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752833710661ed9ad51f37b.png)
实验一水稻杂交育种程序参观一目的要求了解水稻育种的程序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
二材料和用具本院水稻育种科研试验田全部材料,笔记本,铅笔。
三内容说明水稻育种方法很多,主要参观杂交育种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种植水稻育种原始材料的地段叫原始材料圃,主要是种植国内外搜集来的原始材料。
每年不断地引入新种持,丰富基因库。
通过系统观察、细致研究,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具有单一的或综合的优良性状的亲本。
种植的方法按类型(高杆矮杆、粳稻、灿稻)种植。
每份种20-30株,重点材料应每年种植,严防机械混杂,严格保纯,一般材料一室内贮藏能保持其发芽力的情况下,每年分批轮流种植。
每年从原始材料圃选出若干材料作亲本的种于新本圃。
亲本圃应根据需要分期播种调节花期,加大行距,便于操作。
(二)选种圃种植杂种后代的地段为选种辅圃1.杂交一代(F1)(1)F1的播种:由于杂交所得种子数量少,加之又是米粒,故杂交种子发芽不好,易腐烂。
所以杂交种子最好播在塘瓷盘中育苗,然后载于试验田。
每一组合栽成一区,一般F1种10-20株左右,复合杂交则F1应有100株以上。
在每一个杂交种附近应种亲本和对照品种,均有单本植。
(2)观察记载:记载各重要性状,特殊性状以及有无及杂种优势。
(3)去假杂种:在生长期中,着重去假杂种,去杂假种根据父本的指示性状进行。
(4)收获脱粒:一般按组合分虽收获脱粒,但如假杂种的真伪尚不能准确鉴定时,要分株收获脱粒。
2.杂交二代(F2)(1)F2的种植规模:由于F2是变异范围最大的一代,一般每个组合种植2000-10000株,以组合为单位种植。
行长5尺,行距8-10寸。
种植行数依组合要求总株数而定。
每20或50行加入两个亲本或对照品种。
种扦一行作为比较的标淮,一律采用单本植。
(2)观察记载:F2的分离现象是必然存在的,如某一组合没有出现分离现象则可能是假杂种应淘汰。
对株型,生育期,穗部性状,抗病性等重要性状的分离进行描述和评价,作为组合取舍和个体选择的依据。
水稻考种技术实验报告(3篇)
![水稻考种技术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cc4a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0.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水稻考种技术,了解水稻的品种特性,为水稻育种、栽培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观察水稻的生长状态、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等,对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XXX农场水稻试验田2. 实验品种:XXX水稻品种(共10个)3. 实验工具:测量尺、天平、剪刀、记录本、水稻考种分析软件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1)对实验品种进行编号,记录品种名称、播种时间、移栽时间等基本信息。
(2)设置重复,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过程(1)观察水稻的生长状态,记录植株高度、叶色、分蘖数、抗病性等指标。
(2)测量水稻的形态指标,包括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等。
(3)调查产量构成因素,包括每穗粒数、实粒数、空瘪粒、结实率等。
(4)利用水稻考种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实验结果分析(1)对每个品种的生长状态、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2)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筛选出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品种。
四、实验结果1. 生长状态(1)品种A:植株生长旺盛,分蘖数适中,抗病性较好。
(2)品种B:植株生长较弱,分蘖数较多,抗病性较差。
(3)品种C:植株生长适中,分蘖数适中,抗病性较好。
2. 形态指标(1)株高:品种A、C的株高较高,品种B的株高较低。
(2)穗长:品种A、C的穗长较长,品种B的穗长较短。
(3)穗粒数:品种A、C的穗粒数较多,品种B的穗粒数较少。
(4)穗粒重:品种A、C的穗粒重较高,品种B的穗粒重较低。
(5)千粒重:品种A、C的千粒重较高,品种B的千粒重较低。
3. 产量构成因素(1)每穗粒数:品种A、C的每穗粒数较多,品种B的每穗粒数较少。
(2)实粒数:品种A、C的实粒数较多,品种B的实粒数较少。
(3)空瘪粒:品种A、C的空瘪粒较少,品种B的空瘪粒较多。
(4)结实率:品种A、C的结实率较高,品种B的结实率较低。
五、实验结论1. 品种A、C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品质,适合大面积推广。
2017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总结
![2017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b38df7284ac850ad0242cf.png)
2017年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技术总结作者:王玉勇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8期一、项目“三区”划分基本情况1.技术攻关区。
建设面积:160亩;建设地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内容:杂交中籼稻新品种对比筛选试验、开展主导品种展示、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示范、水稻机械穴直播技术示范、开展杂交中稻机插秧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
2.核心示范区。
建设面积:3.0万亩;建设地点:全县30个乡镇,每个乡镇建设一个核心区,每个核心区面积1000亩,其中在**乡、***乡、**镇建立稻虾共养双千田;建设内容:全部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将前茬作物收割时粉碎均匀抛撒一次完成,然后深翻;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全部采用工厂化育秧,统一品种、统一机插、统一技术要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我县地力特点,增施钾肥,减少磷肥;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加大生物农药应用技术、运用太阳能杀虫灯和放毒·蜂杀虫卡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主要做到移栽时基本苗定量、施肥定量、管水定量等措施,做到精准栽培。
3.辐射推广区。
建设面积:160万亩,占全县水稻生产面积80%;建设地点:覆盖全县30个乡镇;建设内容:通过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基地建设、培训、专家指导和产业化推动并举,促进技术成果在项目区的传递和转化,实现大面积粮食增产增收。
资金资助物联网系统建设:建4mX5m数字化显示大屏,在全县30个乡镇按每乡镇选1个点,安装摄像头、传感器,搭建农业物联网络,采集实时影像、共享实时数据;同时建设农机GPS定位及接入农事服务平台、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气象监测预警分析系统、农业可视化系统、远程视频培训系统、病虫害情监测系统。
二、主要做法1.强化组织领导。
根据农业部方案,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5人领导组,同时成立了栽培、土肥、植保等专家技术指导组,做到部门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调,积极配合。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9b3b3c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8.png)
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评估新品种的优良性能和适应性,从而为水稻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以下是关于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的一些介绍。
一、试验设计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1.对比品种的选择合理。
应该选取与试验品种具有相似生态条件、栽培时期、丰收时间和相同施肥条件的品种进行对比,以保证在对比过程中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尽可能相同,而对比品种的差别主要受试验品种的影响。
2.试验区的设置应该相同。
地形、土壤、肥力、水分和病虫害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试验时应尽量保持试验区域的同质性。
3.施肥、灌溉和管理要法一致。
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对试验品种与对比品种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管理等措施基本一致,以便于对比结果的更为准确。
4.试验时间要相同。
由于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速度和时间不同,为了更好的对比不同品种,可以分别不同品种在相同时间进行对比观察。
二、试验内容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观察、产量和品质的测定等。
1.生长发育观察试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的生长状况、株高、叶片色泽、叶面积、叶片质量等指标来进行对比,以评估新品种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与对比品种的差别。
2.产量测定产量是衡量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通过实测亩产量、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应注意的是,选择目前种植面积较广的品种作为对比品种,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试验品种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3.品质检测水稻品质是指其食用特性和加工适用性,通常包括米粒的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加工品质等指标。
品质的好坏可以影响水稻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也是选择水稻品种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是从试验数据中发现品种的特点和不足,以便进行选择和育种改良。
“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及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及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5808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a.png)
上海农业科技廖玲玲,等:“早香粳]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及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2021⑶:43-44•粮油作物•“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及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廖玲玲1曹婷2瞿洁1王红梅1潘玲1(1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201411;2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499)摘要:“早香粳1号”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佳等优点,适宜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植。
为促进“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其在上海市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适期播栽、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总结了该品种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关键词:国庆稻;早香粳1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上海中图分类号:S511“国庆稻”是对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于9月上中旬收割、国庆节前上市的优质水稻的统称⑴,而奉贤区是上海市的农业生产大区,多年来一直开展“国庆稻”新品种(系)的筛选试验门引。
“早香粳1号”是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新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编号:苏审稻20190023)⑷,奉贤区于2015年引进该品种并进行试种。
经多年生产实践,该品种表现出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佳等优点,适宜在上海市作“国庆稻”种札为促进“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现笔者拟在总结其在上海市种植表现的基础上,总结该品种作“国庆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参考借鉴。
1“早香粳1号”在上海市的种植表现1.1熟期早“早香粳1号”于2015年参加奉贤区早熟品种比较试验,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4d;2016年在崇明、松江、青浦、奉贤4个试验点试种,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8・5d;2017年在崇明试验点试种,成熟期比对照“松早香1号”提早4 d(5月7日播种,6月9日移栽,8月1日始穗,8月4日齐穗,9月14日成熟)。
水稻不同品种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
![水稻不同品种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03da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0.png)
水稻不同品种安全性种植试验分析摘要:水稻品种安全种植试验是选择一批适合在某地区种植与生长的安全水稻新品种,也能够能客观反映出某地区种植的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适宜性,帮助农技推广部确定适合在当地生长的优质的水稻品种,从而能够对不同的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产量特点进行了解,为下一年推广水稻新品种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水稻;不同品种;安全性;种植试验前言:某地区的一个主要粮食作物就是水稻,每一年稳定的的种植面积约4.4万km2,多年来,水稻种植一直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随着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水稻品种繁多、杂乱,一些品种由于抗性、生态适应性等因素进而出现严重的减产,这样会让农民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想要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产性等性能进行更好鉴定,避免在本市引进水稻新品种的风险,减少由于品种应用不适当造成水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进而选择与本地区相适合的优质的水稻品种。
1试验设计挑选一块地势平坦的试验田,有独立的水系,并且有齐全的排灌设施,有优良的抗旱排涝条件。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等含量分别是0.129%,2.02%,212ppm,9.2ppm。
前一茬种植的是小麦,中等肥力,地力较为均匀,有相同的生产条件,全部品种都是随机进行排列的。
地块面积266.67m2,水稻秧苗人工栽插,为了方便操作及观察,试验采用南北向,各个品种间有70-80cm的间隔,一共有20个试验品种,其中有3个粳稻、有17个杂交水稻。
2栽培管理2.1确保秸秆全量还田想要更好的保证播种的质量,且整齐出苗,当收获小麦后,对小麦秸秆进行及时且迅速处理,第一步是组织人力,将比较集中的麦草撒开。
第二步,使用大型拖拉机进行两次旋耕,将所有麦草都掩埋好,以此更好的确保麦草可以均匀还田。
2.2抢茬播种合理密植想要确保试验品种的水稻高产稳产,播种一定要在适期内进行,此次试验人工栽插6/9,育秧5/8,杂交稻9700-10000万穴/667m2,粳稻18500-20000株/667m2,31天秧龄。
水稻早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水稻早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bc02304fb307e87101f6962b.png)
3 4・
耕 作 与 栽 培
21 0 0年
第 4期
水稻 早 熟 品种 筛选 试 验初 报
李 刚 ,顾玉龙 … …— 倪秀红 … , ,顾春军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中心 ,上海 2 10 ;2 1 0 1 3 ,南汇 区种植业技术 推广 中心 )
摘 要 :为 了筛 选 出高产 优 质 的早 熟 水 稻 品 种 , 究 了 南粳 研
表 3 经 济 性 状 考 查
育苗期进行秧苗 素质考 查 , 移栽后 调查基 本苗 , 定点 考 查水稻苗数 、 株高、 叶龄 、 绿叶数等 , 做好生育期记 载 ; 熟 并 成
期调 查有效穗 , 每品种取植 株 2 , 内考 查每穗粒 数 、 O株 室 千 粒重 ;0月 3 1 0日各小区单独收割、 脱粒 , 实产 。 测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秧 苗素 质 调 查 分 析 .
收 稿 日期 :0 00-0 2 1-41
第一作者: 李
刚 (9 0)男 , 1 8一 , 农艺师 , 从事水稻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 转第3 下 3页)
21 0 0年
第4 期
耕作 与栽 培
・ 3・ 3
23 抗 病 性 .
广种植 。
高、 基部 最窄且带蘖少 , 粳 4 3 扬 0 8基部最 宽 , 主茎带 蘖多 , 秧 苗素质较好 , 其他 品种 问差异较小 。
表 1 秧 苗 素 质调 查
关 键 词 :水 稻 ;早 熟 ;品 种 筛 选
.
水稻是 上 海 市 最 主 要 的粮 食 作 物 , 植 面 积 稳 定 在 种
为 19 3 d左 右 。
1 材料 与 方 法
国审优质水稻品种中香黄占的选育
![国审优质水稻品种中香黄占的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a119b71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3.png)
2024年第4期育繁制种124海种植M 2,田间选择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早熟株;连续种植至M 5选到稳定早熟株系,在上海市郊多点小面积试种,并定名为申粳1221。
2013-2015年开展鉴定试验,2016年参加上海市水稻品种中粳组区域试验,2017年续试并同步开展生产试验,2017年冬季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特征特性2.1 主要农艺性状 申粳1221为特早熟粳稻品种,全生育期137d 左右,株高85~90cm ,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叶片微内卷上举,抗倒性强,适合作直播稻栽培,穗型大,平均每穗总粒数140粒左右,穗长16cm左右,耐高温,结实率92%左右,有效穗数330万/hm 2 左右,千粒重24g 左右,后期熟相好,灌浆速度快,秆青籽黄,综合抗性好,田间未见条纹叶枯病、稻瘟病发生。
2.2 米质检测表现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2016年、2017年参加上海市水稻品种中粳组区域试验的品种进行统一抽样,送至中国水稻所进行稻米品质检测,申粳1221在2016年米质达到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等,2017年达到三等(表1)。
根据品种试验中稻米品质判定取检测最优值的原则,申粳1221米质定为二等。
表1 申粳1221米质检测结果参试时间品种名称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mm )直链淀粉(%)蛋白质(%)综合判断2016年申粳122185.576.073.917 2.617614.310.6二等松早香1号(CK )81.471.764.946 5.837310.89.5普通2017年申粳122183.173.770.632 4.817614.39.6三等松早香1号(CK )82.472.861.1457.328411.010.9普通3 产量表现3.1.1 鉴定试验 2013-2015年在崇明区上实园区和金山区上海秀水种子公司基地开展鉴定试验,选用早熟晚粳品种早玉香粳(沪农品审水稻2012第005号)做对照(表2)。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引进及应用初探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引进及应用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e662f18cc7931b765ce152d.png)
21— 02 3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引进及应用初探
沈 才标 ( 上海 市浦 东新 区农机 技 术推 广站 2 10 ) 王 驾清 0 30 ( 海市 浦 东新 区农 业服 务 中・N 浦站 ) 上 2
孙 祖高 ( 上海 市浦 东新 区农 业服 务 中心航 头站 ) 陶建 国 ( 上海 市浦 东新 区农 业服 务 中心祝桥 站 )
秀。各处理间差异最显著的是苗数的消长变化 ,个处理的基 3 本苗分别为 1 . 万、6 1 68 . 万和 4 8 . 万株 / 6 ,高峰苗分 6 7 m 别为 6 . 36万、3 . 万和 2 . 71 9 9万株 / 6 ' 6 7 m- ,平均单株分蘖
48 .
l . 54
l . 68
6 1 .
‘
98 .
l . 14 I . 12 3 4 5. 3 6 7. 3 5 7. 6 3 4. 6 2 6. 6 . 84 7 . 86
叶 龄
O
0
22 .
23 .
48 .
l . 68 6 1 .
4. 8
O
24 . 80 .
数分别为 2 8 . 和 6 3 , . 、5 1 . 个 人工直播尽管 苗数 多但 分蘖最 弱, 秧苗素质也最差。2 种机直播 比较 , 机条播 比机穴播 的总
苗数多但单株分蘖少 , 明穴直 播的长势旺盛 。N9 1 说 月 6日, 3 个处理 的有效成苗数分别为 3 . 万 、 69万和2 . 万株 / 06 2. 71
而使 水 稻 基 部 粗 壮 、坚 韧 、抗 倒 伏 能 力 增 强 。 3 3 群 体 协 调 , 合 产 物 累 积 速 度 快 . 光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ae8d5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3.png)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摘要】本研究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对比各品种的再生能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指标。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在再生能力和抗逆性上存在差异,其中某些品种表现出色。
产量和品质比较发现,部分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在本研究对水稻再生育种提出一些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水稻品种选育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对水稻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品种、再生稻、比较试验、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再生能力、抗逆性、产量、品质、育种、启示、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而水稻的遗传育种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水稻的自交亲和制度和复杂的遗传背景,传统育种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利用再生技术进行水稻育种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再生技术是指通过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的方式,使植物细胞重新分化成整株植物。
再生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遗传变异率,加速品种选育进程,还可以帮助繁育难以实现传统杂交育种的物种。
目前,有关水稻品种的再生育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不同水稻品种再生能力和抗逆性的比较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分析各品种的再生能力和抗逆性,为水稻再生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这对于推动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探究它们的再生能力和抗逆性差异,为水稻再生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能力和再生频率,找出再生潜力较大的优良品种;2.比较各品种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再生能力和表现,揭示其抗逆性差异;3.分析各品种再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品质指标,为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对水稻品种进行再生育种比较,可以为培育抗逆性更强、产量品质更优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满足我国和全球的粮食需求,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f9168f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1.png)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水稻育种方法存在着效率低下、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通过再生稻技术培育新品种成为了提高水稻育种效率和速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再生稻是利用离体培养技术,通过细胞再生和遗传变异来获得新的水稻品种。
目前,已经有不少水稻品种经过再生稻技术改良取得了成功,表现出了抗逆性强、生长快等优点。
不同水稻品种对再生稻技术的适应性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比较。
本研究选取了23个常见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旨在评价这些品种在再生稻技术方面的优劣,为选育更具抗逆性和高产性的水稻品种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更多选择,推动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评估它们在再生水稻方面的表现,为选择适合再生水稻生产的品种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1.比较不同水稻品种在再生水稻过程中的再生率和再生质量,探讨其差异性及影响因素;2.分析各品种在再生水稻的适应性表现,了解其适应不同环境和生长条件的能力;3.评价各品种的产量表现,寻找具有高产潜力的再生水稻品种;4.为种植户和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再生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优化再生水稻生产提供具体的品种选择建议,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水稻生长周期长、易受逆境环境影响以及传统育种方法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水稻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开展再生水稻品种的研究和比较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全面评估这些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选择适合特定种植区域的再生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品种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的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0%己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效果初探
![30%己唑·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效果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771f02c15022aaea998f0fc9.png)
年8 月 5日 ( 水稻生 长拔节 期 ) 第1 次施药 ,8 月2 3日第 2 次
用药。
1 . 3 调 查 、记 录 和 测 量 方 法
东新 区水稻 自然 观测圃 ( 未防治任何病虫害 )中水稻纹枯病
C K- 为空 白对 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 T o 为药剂处理区施药
前病情指 数 ,P Tt 为药剂处理 区施药后病情 指数。 试验数据用新复极 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各处理之极差 ( DMRT)法 , 按p = 0 . 0 5
和0 . 0 1 标准进行 显著性检验。
学 依据 ,特进行本试验 ,现将 相关试验情况报道 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 1 试 验 概 况
最低 温度 2 5 . 4 ℃,平均湿度 8 9 %, 日极 大风速 7 . 1 m/ s ; 第 2次用 药当天 ( 8 月2 3日)多云 ,最高温度 3 4 . 7 ℃、最
低温度 2 7 . 9 ℃,平均湿度 6 8 %,日极大风速 7 . 5 m/ s 。 1 . 3 . 2 调 查方法和分级标准 每小 区采用5 点取样 法 , 每 点调 查相连 5 丛, 共2 5 丛。根 据水稻 叶鞘和叶片为害症状程度分级 。 分级方法 ( 以叶片为单位 ) : 0 级 ,无病斑;1 级 ,第 4 张
试 验对象为 水稻纹枯病 ( T h a n a t e p h o r u s c u c u me r i s ( F r a n k) Do n k . ) 。供试 水稻品种为 “ 花优1 4 ” 。试验设 在浦 东新 区张江镇沔北村进行 , 试验 大 田长 4 0 I T I 、宽 2 0 m,田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30f03ca32d7375a417801e.png)
耍塑 丝 22 茎 蘖 动 态 .
54 / 1
!
67 / 1
! !
5 . 2
:
62 / 2
78 / 1
! 1
! 23 抗 性 .
丝
丝
! ! !
!1
本 试 验 各品 种 基本 苗控 制 在 125万 根/ mz分 蘖期 茎 1. h , 蘖 苗变幅 在 2 4 3 9万 根/ m2其 中 宁粳 2号 、 稻 9号 的 9 ̄ 6 h , 盐
广陵 香粳 、 粳 2 2 8 南粳 4 、 粳 1号 ( K) 扬 03 、 4宁 C 。
1 . 试 验 设 计 2
小 区面 积 1 .m 重复 3次 , 33 , 随机 区组 排列 。
13 试 验 地 点 .
试 验 设在 黄 桥 何 汉 7组 , 前茬 小 麦 , 质砂 壤 , 势平 土 地 坦 , 力 中等 , 涝方 便 。 肥 排
陵 香粳 、 扬粳 2 2 8 在 1 0 3 , 0月 1 6曰左右成 熟 , 生 育期 16 全 5~
5 . k / m2氧 化 钾 5 .5 g h 。 62 g h 、 5 6 k /m 2
氮 肥基 茎 蘖肥 与穗 肥 比 为 64 各 处理 小 区 大 田共 防 病 治 虫 :, 1次 ( 0 肥料 运 筹情 况见 表 2 。 )
2 试 验 结 果
17 ; 熟 期最 迟 的品 种是 镇稻 8号 , 1 5d成 在 0月 2 1日成 熟 , 全 生 育期 为 1 1 , 6 d 其他 品 种生 育 期在 1 8 10 5  ̄ 6 d左 右 ( 表 3 。 见 )
表 3 生 育期 记载
名 称
分
31%五氟·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31%五氟·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f765c08ee009581b6bd9eb82.png)
试验设在上海市浦东新 区惠南镇 海沈村进行 , 2~3叶期 施药 1次 ,使 用新 加坡 利农 背 负式手 动 喷 前茬 作 物为 小麦 ,小 区耕作 方 式为 深耕 ,灌溉 条件 雾器 (采 用扇 形喷 头 ,喷 孔直径 0.7 mm),采用 茎
较好 ,小区间排灌独立。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pH 叶喷雾法 均 匀喷雾 ,每 667 ITI 药液 用量 为 40 kg。 7.8,有机 质含量 中等 ,土壤肥 力 中等 。2017年 6月 1.5 施 药期 间天 气情 况
胺 OF 70、 100、 130、200 mL四个 剂量 处理 对水 表 2 31%五氟 ·丙草胺可分散油悬 浮剂 对水稻直播 田杂
算 ;各 处 理 区之 间药 效差 异性 比较 ,采用邓 肯 氏新 l 30、200 mL四个 剂 量 处理 ,与对 照 药剂 每 667
复极差 (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 ,按 IY=0.05 m 用 300 g/L丙 草 胺 EC l O0 mL相 比 , 防效
和 0.01标 准进 行 显著性 检 验 。 2 结 果 与分析
l1日每 667 m 施复 合肥 40 kg,6月 26日每 667 m
施 药当天 (6月 16日)天气 多云 ,平均温度为 23.2
施 尿 素 15 kg,6月 16日 (施 药 当天 )人 工 除草 1次 , ℃ ,最 高 温度为 26.9 ℃ ,最 低 温度为 17.8 ℃ ,相
试验 前后 均 未用 过其 它 除草剂 , 田间管理 同常规 。 对 湿度 为 64%。药 后 10 d平均 温度 为 24.1 oC,平
[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异型 莎草 (Cyperus difformis L.)、耳 叶水 苋(Ammannia
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8号”与“秀水134”试种比较试验简报
![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8号”与“秀水134”试种比较试验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75e5d5dccfc789eb162dc8d9.png)
穴(2个取样点)植株,室内考查株高、穗长、每穗 粒数、千粒重并计算理论产量。水稻成熟后测定实产。
师大18号” 3年中每年均高于“秀水134”,尤其是 2017年,差异较大;分藥率2个品种各年份间差异
2结果与分析
都较大,2016、2017年“上师大18号”都显著高于
2. 1生育期
“秀水134”,2018年“上师大18号”略低于“秀水
针对部分茶农对茶园机械化生产的认识和认知 不足,相关部门要扩大宣传,加大对机修、机采、中 耕、施肥、灌溉、植保等机械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 用,缓解劳动力紧缺矛盾,提高菜农种茶效益。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6)
的科技创新基地内进行。试验田前茬均为冬季深翻 休闲田,田块土壤为青紫泥,土壤肥力中等。水稻
参试水稻品种为“秀水134”和“上师大18号”, 两个品种均为常规稻。 1. 2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接第22页)
3宜兴市茶园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 1 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加快适合农机作业的标准茶园建设,农艺配合 农机,对已投产茶园进行适度的宜机性改造;对换 代、新建茶园进行合理的机械化规划,采用规范化、 标准化种植农艺,促进茶园机械的应用普及。 3. 2加快茶园机械推广
(下转第92页)
-39 -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6)
处理T5。在“青香软粳”产量构成因素中,不同 氮肥运筹对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较大,其中 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均随着后期穗 肥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由此表明,适当提高穗肥 施用比例能促进“青香软粳”的穗分化,有利于形 成大穗。不同氮肥运筹对千粒重也有一定的影响, 千粒重随着后期穗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 说明适当提高穗肥施用比例可使“青香软粳”的籽 粒更加饱满。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2216490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6b.png)
上海农业科技李逸龙,等: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2021(3):33-34,36•粮油作物•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李逸龙1张珍1王依明1石晓旭I吴晓峰$(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201201;2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集体资产管理事务中心,上海201201)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特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中熟晚粳品种“贤城美谷2号”和“青香软526”的实际产量和稻米口感表现均较好,综合表现优秀,值得在浦东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群体;产量;浦东新区中图分类号:S511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改良其产量和品质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⑴,而上海市一直走在推广水稻新优品种的前列。
在此背景下,为筛选岀适宜上海市浦东地区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同时进一步满足市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笔者进行了9个优质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旨在为浦东新区寻找更多更好的优质水稻品种,从而助推浦东新区水稻产业有序步入优质化、品牌化道路⑵。
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浦东新区丿11沙新镇新浜村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绿肥,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有机质含量为2.3g/kg,水解氮含量为124.5mg/kg,有效磷含量为7.7mg/kg,速效钾含量为213.5 mg/kg,pH为8.2。
1.2试验水稻品种供试的9个优质水稻品种均为中熟晚粳稻,分别为“闵优127”“闵粳366”“青香软526”“金农粳4号”“光明粳5号”“南粳46”“贤城美谷2号”“松 1018”“嘉87”,其中,仅“闵优127”为杂交稻,其他品种均为常规稻。
试验以“南粳46”为对照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设9个试验组,每组内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同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每处理区面积为2000 m2,各处理区间间隔0.3m o收稿日期:202101271.4试验方法1.4.1用种量和机插密度前茬绿肥均采用秸秆全量还田。
优质粳稻银香38在赣北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初探
![优质粳稻银香38在赣北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2a0ed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d.png)
试验研究2021.5魁W l优质粳稻银香38在赣北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初探刘中来&谢国强&李坤&欧阳照2曹国军&潘世文&(1.九江农业科学院江西九江332000;2.彭泽县种子管理局江西彭泽332700)摘要:为鉴定优质粳稻银香38在赣北地区种植的可行性,研究和分析了银香38粳稻品种在赣北地区种植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外观米质和抗性#结果表明,银香38在赣北地区种植,其丰产性一般,生育期较长,但在全生育期要及时控药、控肥、搁田,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稻飞虱等病X 害;后期遇极端恶劣天气表现抗倒伏能力强,对后茬油菜的适时播种无影响。
该品种适宜在赣北地区作一季稻种植。
关键词:银香38;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赣北地区银香38是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用软玉1号与武运粳19号杂交育成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于2017年通过上海市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2017018)。
经检测银香38的米质整精米率72.5%,垩白粒率23%,垩白度2.8%,胶稠度88mm,直链淀粉含量8.2%,千粒重27.5g,食味佳,获第三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同时以其产量高、抗倒性好等综合优势深受农民、种稻米业的%是国的稻区,是传统的粕稻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水稻主产省之一叫伴随着饮食:的市、农业水的,的稻产粳米的量,以限粳稻的[2-3]o年“粳”的,,、、稻种度等,市深农业性,要水稻产,高主要农产品的品,优化产业,丰富品种类型-农业种了由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银香38水稻新品种,为鉴定银香38在赣北种的可行性问,江农业银香38的种性,品种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其构成、外观米质和抗性等调查计%现将相关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于2020年在九江市柴桑区马回岭镇九江农业基%中等肥力水,地力均匀,茬作物菜%水稻品种银香38,由上海光明种业有限公司%1.2试验设计银香38采用人工大田栽插种植,不设重复,大田栽插面积为1333.4m2,每亩栽插密度为1.68万穴左右,行距为24.0cm、株距为16.5cm,每丛3~4苗,每亩基本苗数为7万苗左右。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探究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6119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e.png)
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探究作者:宗焕青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07期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政策,是农村经济收入的基础。
一直以来,农业的稳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农业技术和我国的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社会各界应当重视农业技术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探究。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7-0019-01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1 水稻推广的现状如今,我国的水稻种植发展还是有一些缺陷,就是缺乏对水稻品种的良好筛选。
目前我国一些农业人员对于科学技术这一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在实际生产中依然使用传统的农耕方式,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非常广泛,政府不能够全面推广水稻新品种,这可能会忽视一部分地区的农业,导致当地的农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落后。
而且落后地区的发展很难再追上那些发展好的地区,也就很难将科学技术引入那些落后的地区,就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尤其是水稻推广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而是简单地挪用其他地区的试验数据和结果,所以难以在当地引起良好的反响,从这方面分析不难发现,水稻品种的推广工作必然要从新品种的试验上入手[1]。
2 水稻新品种在试验上的问题2.1 地理环境和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较落后的农村,很多农民没有充足的经济能力来管理农业的发展,而那些想去进行农业管理的人们却不能够进行很好的工作,导致这些落后地区一直处于落后的情况。
尤其是在水稻新品种的试验问题上,虽然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水稻品种,但是因为一些农村经济落后,难以组织有效的人力、物力进行系统的水稻新品种试验,从而导致水稻种植难以发展[2]。
2.2 技术人员方面技术人员这一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就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的水稻品种试验中,因为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从而导致作出的水稻品种试验缺乏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探李逸龙顾春军王治雄张珍王依明(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条件下种植的水稻新品种,特于2017年在浦东新区新浜基地进行了 19个水稻品种的品比试验。
结果表明,早熟中粳组品种中,“光明香粳1号”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综合性状优良;迟熟晚粳组品种中,“秋优23”和“申优415”实际产量高、综合表现突出,这3个品种可在 浦东新区进一步示范种植。
关键词:水稻;品种比较试验;机插秧;农艺性状;产量;浦东新区上海农业科技_____________李逸龙,等: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水稻品种比较试g 金初探_____________2019⑵:48 49, 55•粮油作物•中图分类号:S -3近年来,政府部门对审定水稻的品种特性和抗 性要求越来越高[1],且对已审定水稻品种的机械化程 度也有较高的需求。
水稻机插栽培在节约秧田面积、 减少人力、提局工作效率、控制秩苗群体等方面具 有显著优势[2],可有效实现水稻生产的专业化、机械 化、规模化,并能节约成本、增加效益[3]。
在此背景 下,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新区新生态条件下种 植的水稻新品种,特在浦东新区新浜基地进行19个 水稻品种的品比试验,旨在进一步了解各水稻品种 的适应性和稳产性,为这些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 提供依据⑷。
1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概况试验设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新浜村浦东 新区农业示范园内进行,试验田地势平坦,地力均 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绿肥。
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含量2.3 g /k g 、全氮含量124.5 g /k g 、有效磷 含量7.7 mg /k g 、速效钾含量213.5 mg /k g、pH 8.2,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试验选取19个水稻品种,其中早熟中粳品种8 个,分别为“松早香1号”“常奉早粳”“光明香粳1 号”“嘉农粳3号”“沪早香软1号”“松早香2号”“沪 早香粳9号”“丙10-544”;迟熟晚粳品种11个,分 别为“松1018” “沪旱61” “光明粳3号” “秀水1402” “青香软粳”“沪粳137” “南粳46” “金香软2号”“秋 优23” “申优415” “申优26”。
1. 2 试验设计试验分早熟中粳组和迟熟晚粳组两组分别进行收稿日期:2018-11 一07比较试验,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同组内各处 理随机区组排列,不设重复,每处理区面积81 m 2, 每处理区间隔0.3 m 。
1. 3 试验方法 1.3.1用种和机插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绿肥,均釆用秸秆全量还田。
早熟中粳组各品种均于5月6日播种,用种量为30kg /hm 2,行株距为30 cm x 14 cm ;迟熟晚粳组 各品种均于5月7日播种,用种量为60 kg /hm 2,行 株距为 30 cm x 16 cm 。
1.3.2肥料运筹早熟中粳组,本田施有机肥7.5 t /hm 2,基肥施 复合肥(15—15—15) 450 kg /hm 2+碳铵225 kg /hm 2, 活棵肥施尿素150 k g /hm 2,分蘖肥施尿素187.5kg /hm 2,穗肥施复合肥(20-12-16) 97.5 kg /hm 2 +钾肥45 kg /hm 2。
迟熟晚粳组,本田施商品有机肥7.5 t /hm 2,基月巴施缓释月巴(30-6-6) 600 kg /hm 2, 活棵肥施尿素150 kg /hm 2,分蘖肥施复合肥(20- 12-16) 195 kg /hm 2,穗肥施复合肥(15—15—15)187.5 kg /hm 2〇 1.3.3病虫草害防治早熟中粳组和迟熟晚粳组的病虫草害防治措施 一致,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
2结果与分析2. 1 生育期及抗性2017年夏,上海地区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天气,对 于早熟中粳水稻品种,其成熟期连续遭遇35 °C 及以 上高温,全生育期总体较往年稍短,对生长发育有 一定抑制作用;对于迟熟晚粳品种,其孕穗期也处 在连续高温中,并在收获期遇频繁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品种倒伏严重,其中,“南粳46”和“光明粳3 号”倒伏率较高,抗倒伏能力较弱,而“沪旱61” “秀 水1402”“秋优23”“申优415”未见明显倒伏,抗 倒伏能力较强。
见表1。
表1各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抗性比较类型名称始穗期/成熟期/全生育纹枯病病倒伏(月-日)(月-日)期/d情指数情况早熟松早香1号8-29-151320.24无中粳常奉早粳7-289 131300.02无光明香粳1号8-29-15132 1.30无嘉农粳3号8-89 19138 2.81无沪早香软1号8-29-151320.51无松早香2号8-19-15132 1.91无沪早香粳9号8-29—151320.78无丙 10-5448-59-17134 2.46无迟熟松 10189-710-23169倒伏20%晚粳沪旱618-2510—21167无光明粳3号8-2110-17164倒伏60%秀水14028-2110—17164—无青香软粳8-2410-21167倒伏40%沪粳1378-2310-21167倒伏5%南粳468-2810-22168—倒伏50%金香软2号8-2210 20166倒伏10%秋优2 38-3110-31176无申优4158 3110 30175无申优269 210 30175倒伏30% 2. 2群体生长动态对于早熟中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有效穗数 在388.65万〜506.70万穗/hm2,其中“松早香1号”的有效穗数最少,仅为388.65万穗/hm2。
受 持续高温等气候的影响,部分品种的分蘖率和成穗 率较往年显著降低,其中,“松早香1号”的分蘗率 仅为302.2%,“沪早香软1号”的成穗率最低,仅为 74.79%,均为早熟中粳品种组中最低。
表2各参试品种群体生长动态比较基本苗高峰苗分蘖率/%有效穗成穗率/%类型名称数/(万数/(万数/(万苗/1皿2)苗 /hm2)穗 /hm2)早熟松早香1号120.75485.70302.2388.6580.02中粳常奉早粳113.40543.30379.1424.9578.22光明香粳1号106.65550.05415.8460.5083.72嘉农粳3号116.70483.30314.1403.3583.46沪早香软1号111.45577.20417.9431.7074.79松早香2号96.60480.00396.9398.4083.00沪早香粳9号77.10517.20570.8422.8581.76M10-544133.35626.70370.0506.7080.85迟熟松 101869.45540.00677.5373.2069.11晚粳沪旱6180.55577.20616.6400.0569.31光明粳3号77.85586.20653.0411.1570.14秀水1402100.05589.50489.2355.0560.23青香软粳124.95601.65381.5377.8562.80沪粳13769.45566.70716.0318.9056.27南粳46122.25625.05411.3373.9559.83金香软2号83.40583.35599.5352.8060.48秋优2 374.55476.55539.2262.8055.15申优41548.90413.40745.4284.5568.83申优2664.65564.60773.3268.5047.56对于迟熟晚粳品种组,受天气的影响更大,各参 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在262.80万〜411.15万穗/hm2,其中,“申优26”“秋优23”“申优415”的有效穗数 均低于300万穗/hm2,受高温胁迫严重。
除“光明 粳3号”外,其余品种的成穗率均低于70%,较往年 明显下降,且“申优26”的成穗率仅为47.56%,受 高温胁迫影响最大。
见表2。
2. 3穗粒结构及产量对于早熟中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 在6 695.55〜8 313.60 kg/hm2,受持续高温影 响,各品种产量相较于往年均有600〜750 kg/hm2的减产,其中“松早香1号”实际产量最少,仅为 6 695.55 kg/hm2,“光明香粳1号”产量最高,为 8 313.60 kg/hm2,表现较好。
对于迟熟晚粳品种组,各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 在9 167.40〜10 578.45 kg/hm2,与往年相比,产量稍有下降,其中,“秋优23”穗型大、每穗实粒 数为163.90粒、没有倒伏,实际产量最高,达 10 578.45 kg/hm2,综合表现突出;“申优415”产 量表现也较好,实际平量为10 357.20 kg/hm2。
见 表3。
表3各参试品种穗粒结构及产量比较每穗总每穗实结实千粒重/g理论产实际产类型名称粒数/粒数/率/m:/(k g/量/(k g/粒粒%hm2)hm2)早熟松早香1号93.6481.9187.4724.887920.456695.55中粳常奉早粳96.9485.6288.3223.988724.908273.85光明香粳1号84.2176.4290.7525.909114.608313.60嘉农粳3号86.5080.0792.5726.988713.507699.50沪早香软1号95.4384.8188.8723.588633.257438.05松早香2号95.7087.7991.7324.558586.457170.00沪早香粳9号91.8284.8092.3524.698853.307430.25丙 10—54483.4275.4190.4023.428948.858089.95迟熟松1018109.8098.8089.9827.7310224.609393.15晚粳沪旱61108.7595.5087.8226.2010 009.659167.40光明粳3号109.00100.0091.7426.6510957.209 903.00秀水1402127.22110.4286.7925.8110118.709414.00青香软粳107.17100.6493.9126.8410 206.459561.00沪粳137139.33123.6388.7325.199931.359741.00南粳46105.8098.1092.7226.519725.109390.60金香软2号125.00119.0095.2024.3410218.759469.50秋优2 3186.80163.9087.7426.8011543.5510578.45申优415159.20147.2092.4626.4011057.8510357.20申优26154.50144.5093.5326.9010 436.709682.653结论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参试的早熟中粳品种,由于 其生长中后期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对各品种的产量 均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其中,“松早香1号”受 影响最大,其分蘖率和最终产量都受到了明显抑制,(下转第55页)年12月获杭州市种子站组织的杭州市“十大好味稻”品鉴评比活动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