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管理创新 云南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年云南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
![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年云南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95b40ce64afe04a1b171de06.png)
在 展观 为指 导 ,全 面 贯 彻 落实十 六届 五 中全会 批科 技水平 高 、 国 内外具 有竞 争力 的企 业和
。
自主创新在 全 省经济社 会发 展 中的支撑 和 省委 七届 七 次全 委 会精 神 ,深 入 实施 科 教 品牌 ,
兴 滇 、 才 强省 和 可持 续发 展 战 略 , 真 落实 和 引领作 用 明显增 强。 人 认
维普资讯
云科管 l 南技理 特 载
一
的建 立 ; 分发 挥财 政科 充 是抓 好全 国 、全 省科 学大 会精 神 的贯 彻 落 化 科技 投 融资体 系”
增 实; 二是 努力 营造 自主创 新 的 良好 环境 ; 三是 技 投入 的引导作用 , 强政府投入调 动全社会
培养引进 50名省 0 贡献的科技人员的住房问题 , 省政府 已经将解 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决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 员的住房问题列为 1 级 中青年 学术技术 带头人和技术创 新人才 ; 0 有 件实事之一, 并安排 了5 0 0万元的专项资金, 条件的州( 要开展 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 0 市)
“ 一五” 南省科技 工作 的主要 目 十 云 标是 :
00年 科 技局 ( ) 、 县 ( 、 ) 技 局 长 共 4 0 到 2 1 , 自主创 新 总体 水平 达 到全 国 中等 处 长 各 市 区 科 0 进入 西部先进 行 列。 自主创 新环境和基 余 人参加 了会议 。在 滇工作 的两院院 士周俊 、 水平 , 全 黄润乾 、 孙汉董 、 苏君红 、 陈景、 戴永年应邀 出 础条件 明显改善 ,创新人 才 队伍 不 断壮大 , 社会科 技投入 大 幅增加 , 本 建立 符合社会 主 基 席 了会议 。
产 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行 动 、 快高新技 术产业 源开发 , 加 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培养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538bb7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云政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2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社会格局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强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历史性地将科技创新摆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指明了科技创新方向,明确了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十四五”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2020年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7fd844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9.png)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3.04.14•【字号】云财规〔2023〕7号•【施行日期】2023.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其他规定正文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的通知云财规〔2023〕7号各州(市)财政局、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的通知》(云办发〔2021〕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的通知》(云政办发〔2021〕70号)等文件精神,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制定了《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4月14日云南省省级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三章申请使用及兑付第四章支持措施第五章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的通知》(云办发〔2021〕36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的通知》(云政办发〔2021〕7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科技创新券(以下简称创新券),是指利用省级财政科技资金设立和发放,支持科技型企业向科技服务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的一种电子凭证。
创新券资金包括兑付资金和补助资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bd2f210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f.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4.01•【字号】云政发[2014]13号•【施行日期】2014.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云政发〔2014〕13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省人民政府决定对2013年度在我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授予李德铢研究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授予“基因组多样性与亚洲人群的演化”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授予“生物系统的噪声和时间延迟效应研究”等5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WRKY基因调控植物抗逆境性状建成的分子机制研究”等9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逃逸电子行为的实验研究”等9项成果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授予“高效低成本钢铁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锌湿法加压冶金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3项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高效、卫生、优质普洱茶加工工艺”等6项成果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授予“光损伤性皮肤病防治体系的创建及应用”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授予“优质超级稻新品种‘楚粳28号’的选育及应用”等6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典型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5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羊肚菌仿生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等114项成果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不断取得新成果,创造新业绩。
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目标,按照“翻两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的要求,以科教兴滇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0〕6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0〕6号](https://img.taocdn.com/s3/m/ef0d3e0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c.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0〕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就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云南省“双创”升级版提出以下意见:一、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升级(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加快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深入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设,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
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落实国家关于企业简易注销的要求。
积极推广“区域评估”,由政府组织力量对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进行统一评估。
(二)打造公平市场环境。
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型监管方式。
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推动云南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云南)及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和应用。
(三)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国家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优化用地结构,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用于创新创业,安排一定比例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企业按照“双创”有关政策利用自有土地、厂房、仓库转型升级,落实使用土地过渡期的有关政策。
(四)加大政府采购支持。
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双创”服务平台的采购力度,充分运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采购。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3403f80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70.png)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27•【字号】云发[2005]16号•【施行日期】2005.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云发[2005]16号2005年9月27日)根据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和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需求,为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竞争力提升,构建和谐社会,为全省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强自主创新是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提升我省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面对经济竞争的国际化和新一轮国内市场的竞争,由于观念滞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人才匮乏。
这些云南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支撑。
加强自主创新,必须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突出对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作用,突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努力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加强自主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从现在到2020年,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
提高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提高云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b8bd661eb91a37f0115c01.png)
Ke r s c p ct r id p n e ti n v t n;s i e h p o r s e e ;s i h n c n mi d v lp n d y wo d : a a i f n e e d n n o ai yo o c —t c r ge s lv l w t i g e o o c e eo me tmo e;s san be c u ti a l
de e o v lpme t o n em e s r n ;c u t r a u e
党 的十七大从 新时 期国家 振兴 的战 略全 局 出发 ,提 出
问题 。 自主创新 工作 领 导小 组 办公 室 负 责研 究提 出云 南 省
要把 提高 自主创新 能 力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作 为 国家 发 展战 年 度和 中长期 自主 创新 与 产业 发 展 的 重点领 域 ,通 报 和 交 略 的核 心和提 高综合 国力 的 关键 。作 为 经 济 、社 会 、科技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143 文 献 标 识码 :A
Hale Waihona Puke Co n e m e s r s a e s e o I p o e t ef—Re o a i n Ca b lt n Yun a u t r a u e nd M a ur s t m r v he S l — n v to pa ii i y nn
加快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加快大型科技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828984df360cba1aa911da06.png)
式 发 展 。 由 于 历 史 的 原 因 , 省 科 技 基 础 条 件 平 台 建 我 设 明 显 落 后 于 中 部 和 沿 海 地 区 , 0 4年 我 省 科 技 综 2 0
。
服务 于全社会科技进 步与创新 的基础性支撑 体系 , 也是促进 全
-
合排名为 2 6位 , 至 落 后 于 邻 近 的 贵 州 。科 技 滞 后 严 甚
技 仪 器 设 备 的 使 用 效 率 。推 进 科 技 基 础 条 件 的 共 建 共
享 , 助于 改 善科 技 资 源 闲置 、 技 资 源 配 置 不合 理 有 科 和 低2 平 重 复建 设 的状 况 , 大 限度 地 提 高科 技 资源 . k 最
于 全 社 会 科 技 进 步 与 创 新 的 基 础 , 撑 体 系 。建 立 和 陛支 完 善 科 技 基 础 条 件 平 台 , 利 于 促 进 全 社 会 科 技 资 源 有 离效 配置 和综 合利 用 , 是 科技 创 新体 系建 设 的重 要 也
产 业 结 构 从 劳 动 和 资 本 密 集 型 向 知 识 和 技 术 密 集 型 转 化 方面发 挥 积极 作 用。 ( ) 合 共 事 科 技 仪 器 设 备 资 源 , 利 于 不 断 深 四 整 有
、
实现 科技 仪器 设备 资源 共 享是 增 强科 技创 新
能 力 的 重 要 基 础 科 技仪 器 设 备 资 源 是 从 事 科 学 研 究 和 技 术 创 新 的基础 , 开 发利 用水 平 , 接 关 系科 学 技 术 的水 平 其 直 和 自主 创 新 的 全 局 。 加 快 科 技 基 础 条 件 平 台 建 设 , 提 高 科 技 仪 器 设 备 的 开 放 、 享 是 实 施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和 共
云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加强省属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云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加强省属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d1979f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png)
云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加强省属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5.18•【字号】云国资规划[2007]163号•【施行日期】2007.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云南省国资委关于印发《加强省属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加强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云国资规划〔2007〕163号)各省属企业: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省属企业锐意改革,大胆探索,不断理顺体制、激活机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进入“十一五”后,省属企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不少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科技水平低下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如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省属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为巩固已取得的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省属企业并带动全省国有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省国资委决定,抓住当前和今后几年的有利时机,全面加强省属企业的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工作。
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工作,关系到我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优化,关系到全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省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十一五”规划的目标。
因此,各省属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工作。
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企业为实施主体,工作中,要坚持管理和科技进步的科学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模式、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和规范各项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坚持以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为标准,确定管理和科技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任务,努力缩小差距,赶超先进,把企业塑造为管理一流、科技领先、有带动和示范效应的优势企业群体;坚持把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与深化改革、整合重组等工作有机结合,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使企业的管理和科技水平与参与市场竞争和加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与构建和谐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c7ed03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0.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25•【字号】云政办发〔2022〕19号•【施行日期】2022.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指导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各高等学校:《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3月25日云南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帮助解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关键问题,加快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强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设。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多方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支持高校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推进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和示范基地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提升计划。
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创业导师培训基地。
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校外导师专项人才计划,探索实施驻校企业家制度。
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名师工作室”,推进创新创业前沿性研究和实践应用。
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推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工作与教学、科研业绩等同,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允许高校创新创业教师从事多点教学并获得合法收入。
在“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对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教师予以优先支持。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5ce067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8.png)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2.03.09•【字号】云科规〔2022〕2号•【施行日期】202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科技合作正文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云科规〔2022〕2号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云科合发〔2021〕1号),规范国际联合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云南省科技厅制定了《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3月9日云南省国际联合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联合创新平台建设,规范运行管理,根据《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际联合创新平台是指云南省内的创新主体与国外合作运行管理,有效汇集国内外优势资源开展联合研究的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平台,分为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发中心。
第三条联合实验室是指瞄准国际前沿科学,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国外联合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平台。
以特定研究方向或主流研究方向为基础,与单一国家(地区)合作的称为双边共建联合实验室;以多领域交叉研究为基础,与国际组织(协会)或多个国家(地区)合作的称为多边共建联合实验室。
联合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一)承担国际前沿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探索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出创新思路、申报国际专利、制定国际标准,持续产出原始创新成果。
(二)对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创新需求,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解决共性科学问题,推动学科发展和技术革新,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组织或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开放共享场地、仪器、设施、设备等创新资源,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际科技影响力。
基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为例
![基于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以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构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604a2f2f705cc17552709e7.png)
领先国内外先进技术的科技成果及产品亮相昆 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着力点 ,有效地提升全省 自主
其 中作为建设创 新型云南行动计划 8 大工程 之一的 创 新 能力 ,增 强 了科 技 发 展 后 劲 ,促 进 了 区域创 新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体系建设 ,其 中:公益性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强调公
业重大技术改造 、节能减排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 区域 自主创新 能力 的关 键性 力量之・。
新 、创 新 型企 业 培 育 、创 新 平 台建 设 、高层 次 科 技 1 云南省 科技创 新平 台建 设简 述
人才培引 、公 民科 学素质提升等8 大工程 ,科 技支
按照 “ 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 国家”
0 综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得 到 不 断 提 升 ,建 成 了 1 l 1 个省工程技术 ( 研究 )
自主 创 新能 力 是 国家 竞 争 力 的核 心 ,是 社 会 经 中心 和 省 重 点 实 验 室 ,2 3 7 家 省 企 业 技 术 中 心 ,成 济 发 展 的原 动 力 ,也 是 提 升 区 域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关 为 战略性新 兴产业 、高新 技术 产业 发展 的先导 力 键 。科 技 创 新 是 实现 自主 创新 的根 本 途径 。 自2 0 0 8 量 ,促 进 了相 关 产业 技 术 进 步 和产 业 升 级 ,提 升 了 年 中 共 云 南 省 委 、省 人 民政 府 启 动 实 施 建 设 创 新 全 省 自主创 新 能力 和水平 。 云南省 高校 作为 云南 省科 型云南行 动计划 ( 2 0 0 8 —2 0 1 2 年 )以来 ,不 断 加 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整合各类科技创新
云南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研究
![云南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0f41f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0.png)
云南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研究近年来,云南省高校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政策,依托自身优势,高校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为推动云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协同创新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云南高校发挥了聚集人才、集聚资源的重要作用。
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紧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例如,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十万亩花生产业园区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研发等多种方式,推动花生产业的科技创新,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加强科研合作云南高校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加强科研合作,创造更多创新成果。
云南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合作开展“星际质量”研究项目,利用云南优越的天文观测条件,推动天文学领域重大科研成果;云南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联合开展“氟环丙酸酯材料”研究项目,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云南高校还注重人才培养,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打下坚实人才基础。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课程设置、组织科技实践和实习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端人才。
同时,高校还积极引进全球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推动成果转化云南高校注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例如,云南大学联合企业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量材料,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推广了“海苔类”新技术,带动了当地的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
五、优化科技服务云南高校还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科技咨询和服务。
例如,云南农业大学开设“科育星”科技服务计划,积极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咨询和培训服务,促进当地农业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云南高校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果丰硕。
未来,高校还应加强与产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拓展科技创新领域,助推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推进管理创新云南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推进管理创新云南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f67510f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推进管理创新云南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李文莲;杨宇【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年(卷),期】2014(027)006【总页数】5页(P9-13)【作者】李文莲;杨宇【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开革开放30 多年来,云南大学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国家及云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健全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在管理上推行创新,一批科技项目、科技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1 主要成绩1.1 获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层次科研项目1.1.1 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2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定位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科学发展前沿,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承担“973”计划项目体现了单位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2003年云南大学以何大明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申请的“973”计划项目“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获批准立项,资助经费2200 万元,云南省地方财政匹配1800 万元,是云南省获得的首个“973”项目。
2012年以张克勤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申请的“973”计划项目“农作物重要病原线虫生物防控的基础研究”获批准立项,资助经费3800 万元,成为我国线虫生防领域首个“973”项目。
1.1.2 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2 项2009年段昌群教授主持的“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系统方案及工程示范”获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总经费4122 万元,成为云南省高校中首个主持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单位。
2011年“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获得“十二五”滚动支持,总经费8172万元,是西部地区连续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少数高校之一。
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812481c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9.png)
加强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李文莲【摘要】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和企业关键技术等而建立的协同创新体.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高校推进协同创新面临诸多困难.对此,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引导和管理、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和平台、培养领军人物等,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年(卷),期】2014(027)006【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困难和对策【作者】李文莲【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40 导言当今世界,创新水平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 协同创新的涵义协同创新是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大选择,推进协同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协同创新”是指若干个相互独立的主体,围绕共同目标,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分享机制,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形成深层互动、互补、互助、互融的创新活力模式,明显提升创新能力。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下,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基于共同的目标,针对创新活动的需要建立协同创新体,打破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充分释放人才、资本、知识、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38e8fc6edb6f1aff001ffd.png)
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有关管理规定,为支持我校研究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育人氛围,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特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为规范资助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项目重点支持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开展具有较强学术价值的探索性研究。
第二条项目评审和管理秉承“质量为先、创新为本、内涵为重"的原则,坚持“择优资助、严格管理、注重效益”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申报管理第三条项目选题可根据校内专家学者和校外单位提供的选题指南进行申报也可以采取自主选题方式进行申报。
第四条研究生科研课题资助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凡获准立项作品,均可获得“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人文社科类一般项目资助金额为3000元,理工类一般项目资助金额为4000元;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资助金额为6000元,理工类重点项目资助金额为10000元。
鼓励学院、研究院(所)以一定比例予以配套。
第五条申报对象和条件(一)我校在校全日制非毕业年级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进行申报。
(二)申报者应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前期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已获得省级或省级以上相关基金资助的项目原则上不予资助.(三)每个申报项目必须有相关学科领域内至少一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或相当于副教授的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并给出推荐意见。
(四)课题负责人一个年度只能参加一个项目的申报.第六条申报工作流程(一)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在立项申报前向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广泛征集选题,形成当年选题指南,并及时发布通知公告。
(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向学校推荐具有学科特色和研究价值的选题;并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本单位研究生进行课题申报,完成项目申报指导、初审工作,择优向学校推荐。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曲靖市第十三次(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曲靖市第十三次(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d41cfab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0.png)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曲靖市第十三次(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曲靖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2.10.21
•【字号】曲政发〔2022〕49号
•【施行日期】2022.10.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
正文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曲靖市第十三次(2021年度)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推动曲靖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
根据《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经评审,市人民政府决定授予《加快推进新时代云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劳动教育的咨询报告》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授予《乡村主流意识形态培育与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研究》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人民币国际化的空间结构演化研究》等10项成果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授予《基于云南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28项成果曲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刻苦钻研的精
神,不断推出有价值、有影响的社科成果,为推动曲靖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曲靖市第十三次(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名单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币 斗 技强国梦 l 云 2 0 南 1 4 科 技 管 理 f i - 第6 期
-
别为 : 张力教授 ( 理 论 天体 物 理 ,经 费 1 0 0万 元 ) 、 升水体 总体质量 、保证生态安全等方面为 国内外大 张 洪彬 教 授 ( 基 于 天 然 产 物 的 生物 活性 分 子 设 计 与 型水 体 砷 污 染 治 理 作 出 了示 范 ,提 供 了先 进 的 技 术 合成 ,经 费 2 0 0万 元 ) 、唐年 胜 教授 ( 生物 医学 数 据 和实 践 经 验 ,除砷 新 技 术 和工 程 应 用 总 体 处 于 国际
柳清菊 : 高性 能 复合 无 机 抗 菌 材 料 ( 2 o 0 2 — 孙 佩石 : 新 型催 化一 生 物法 同时脱 除 烟气 中
柳 清菊 : X X 红 外 敏 感 器 热 绝 缘 薄 膜 及 热 释 电 传 感器 研 制 ( 2 0 0 8 -2 0 1 1 ,8 6 3 计 划 重 大项 目 ) 国家 杰 出青 年 科 学 基 金 旨在 促 进 青 年 科 学 技 术
2 0 0 3年云南大学 以何 大明教授为首席科 学家 申 2 0 0 5) 请的 “ 9 7 3 ”计划项 目 “ 纵 向岭谷 区生态系统变化及
元 ,云南 省 地 方 财 政 匹 配 1 8 0 0万 元 ,是 云 南 省 获
得 的首 个 “ 9 7 3 ”项 目。
西 南 跨境 生 态安 全 ”获 批准 立项 ,资助 经 费 2 2 0 0万 S O : 和 N O 的 菌种 、工 艺 与 装置 研 究 ( 2 0 0 7年 )
1主 要成 绩
万元 ,是西部地 区连续承担 国家重大科技 专项 的少
数 高校 之一 。 1 . 1 _ 3获 得 国家 “ 8 6 3 ”计 划 项 目 4项
பைடு நூலகம்
1 . 1获得 一批 有 重要 影 响 的 高层 次科 研 项 目 1 . 1 . 1 获 得 国家 “ 9 7 3 ”计 划 项 目 2项
“ 8 6 3 ”计 划是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项 高技术发
8 6 3 ”计 划 项 目 4项 , 国家 重 点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计 划 ( 9 7 3计 划 )项 目 , 展 计 划 。 云南 大 学 先 后 主 持 “ 定 位 于 面 向 国家 重 大需 求 ,立 足 国 际科 学发 展 前 沿 , 分别 为 : 解 决 中 国 经济 社 会 发 展 和 科技 自身 发 展 中 的重 大 科 能力 和 水平 。 马 岚 :乙肝 、艾 滋 病病 毒 检 测 用 纳 米 晶 免 疫试 学 问题 ,承 担 “ 9 7 3 ”计 划 项 目体 现 了单 位 基 础研 究 纸 ( 2 0 0 4 -2 0 0 5 )
的统 计 推 断 ,经费 1 4 0万元 ) 。 1 . 1 . 5获得 国家 科 技支 撑 计划 1 项
领 先 水平 。 1 . 1 . 7国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资 助不 断 创新 高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在 推 动 云 南 大 学 自然 科 学 基
术带头人 。目前 全省高校 中获得 资助 的国家杰 出青 年科学基金仅有 3 项 ,均 由云南 大学教授获得 ,分
1 . 1 . 2 获得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水专项 ) 2 项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2 0 作 者简介 : 李文莲 ( 1 9 7 1 一 ) ,助理研 究员,云南 大学 科技 处从事科 研管理工作 。 杨 宇( 1 9 6 7 一) ,二级教授 ,云南大学科 技处处 长。
2 0 0 9年 段 昌群 教 授 主持 的 “ 滇 池 流 域 面 源 污染
院和 省委 、 省 政府 及 上 级有 关 部 门领 导 下 , 坚持 “ 自 调 查 与 系统 方 案 及 工 程 示 范 ” 获 国家水 体 污染 控 制 主创 新 、重 点 跨 越 、支 撑 发展 、引 领 未来 ” 的指 导 与 治 理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立 项 ,总 经 费 4 1 2 2万 元 ,成 方 针 ,实 施 建 设 创 新 型 云 南行 动 计 划 ,紧 紧 围绕 国 为 云南 省 高 校 中首 个 主 持 国家 水 体 污 染 控 制 与 治理 0 1 1年 “ 滇 池 流 域农 田 家及云南经济重点发展领域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 科 技 重 大 专项 任务 的单 位 。2 健 全 完 善 科 研 管 理 制 度 ,努 力 营造 科 研 氛 围 ,在 管 面 源 污染 综 合 控 制 与 水 源 涵 养 林 保 护 关键 技术 及 工 获得 “ 十二 五 ”滚动 支持 , 总经 费 8 1 7 2 理 上 推 行 创 新 ,一 批 科 技 项 目、科 技 成 果 产 生 了重 程 示 范项 目” 要 影 响 ,基 础 研究 原 始 创新 能 力 大 幅提 升 。
2 0 1 2年 以 张 克 勤 教 授 为 首 席 科 学 家 申 请 的 1 . 1 . 4获 得 国家杰 出青 年科 学基 金 3 项 “ 9 7 3 ”计 划 项 目 “ 农 作 物 重要 病 原 线 虫 生 物 防控 的 为 我 国线 虫 生 防领 域首 个 “ 9 7 3 ”项 目。 基 础 研 究 ” 获 批 准 立 项 ,资 助 经 费 3 8 0 0万 元 ,成 人 才 的成 长 ,造 就 批 进 人 世 界 科 技 前 沿 的优 秀 学
雯型
2 014 . f i - = -
第 6 期 _ 理 _ l 币 J I r 斗 l 技 J 人 匕 强 国 萝 . 一
推进管理 创新 云 南 大 学科 技 创 新 能 力全 面提 升
李文莲 ,杨 字
( 云南大学 。云 南 昆明 6 5 0 0 9 1)
开 革 开放 3 0多年 来 , 云 南 大 学 在党 中央 、 国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