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创新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创新分析
摘要:对一个建筑企业来说,如何在经济大发展的良好环境下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每一个建筑企业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为建筑企业应当强化质
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对提高建筑质量,坚持走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以此来推
动企业不断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赢得市场,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建筑施
工质量管理的意义进行来分析,并在此基础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策创新
1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我国在施工质量方面还未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得工
程质量事故经常出现,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威胁。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往往受到诸如设计、材料、设备、地质、工艺、技术以及管理等等多个环节的影响。
这些因素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对建筑工程
的质量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严重者就会酿成工程事故。
因此,在项目施工的过
程中严格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的特点
2.1影响因素多: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方案,操作手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2.2质量隐蔽性: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许多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被下道工序隐蔽,如混凝土浇筑后,钢筋的质量情况只能从相关的记录进行追溯,但
记录往往是不全面不直观的。
2.3不可逆转性: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某些工序的质量隐患,一旦被下道工序覆盖,往往无法进行纠正,只能通过打掉或拆除进行处理,虽然有些情况下可
以进行加固处理,但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往往就降低了。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施工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现象。
目前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施工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体制。
政府主
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建筑工程质量受
到严重影响。
3.2市场准入制度不严格
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可以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上进行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
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松,在建筑施工企业
中出现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
然会严重威胁建设工程质量。
3.3质量监督不到位
质量监督机构执法不力,监督处罚可操作性差。
检测手段落后,质量评定缺
乏权威性。
质监机构受财力、人力限制,工作难以深入到位。
质量监督人员专业
水平低,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方法
4.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企业在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编制方案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从而明确质量保证体系,各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真正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达到施工现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质量管理体系;其次,现场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工作制度,比如质量检查制度、质量奖罚制度、事故处理制度、质量验收制度等,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4.2提高施工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
从施工技术层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
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有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
4.3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4.3.1项目经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企业要选聘经验丰富,做事高效的施工项目经理。
4.3.2对于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而言,由于所有参加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在协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可见,施工人员是形成工程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就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优选和培训,从而保证他们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4.4加强建筑项目施工的现场管理
在进行建筑项目管理控制的时候,要从事前、事中、事后等进行控制,明确每个阶段质量控制的工作重点。
事前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开始工程施工之前,将整个工程的施工现场作为对象,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事中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的措施;事后质量控制,指的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所进行的准备验收材料、根据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的质量评定,质量检验等控制内容。
4.5确保建筑材料、设备质量
材料、设备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均会影响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选择通过国家许可认证、技术好、资金有保证的供应商。
目前建材市场产品质量鱼目混珠,对建筑材料、设备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取样送检制度。
5、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其既要注重自身的管理,也要注重与外界发生的关系而产生的管理。
半个世纪以来,施工组织这门学科,经历了曲折缓慢的发展过程,如今正引起工程界的广泛重视,今后的发展步伐将会加快,任重而道远,愿建筑施工同行共同努力,推动这门学科的进步,从而提高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谋求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姚荣燕,王爱华.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1786.
[2]何文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1877.
[3]蔡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6,(8):134-134.
[4]刘亚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对策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11):337.
[5]刘文龙.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对策创新[J].房地产导刊,2014,(21):34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