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精品导学案(2012年最新、最优,名师编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品同步导学案
(“名师讲坛”走进作者、文学常识、生字难词、重点聚焦、难点突破、写作借鉴知识点串讲全揽括;“自主课堂”轻松把握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力阅兵”知识迁移,提升综合能力。
三大板块层层推进,助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
郑重声明
本系列资料系原创之作,版权归作者所有,现授权21世纪教育网运营,仅供21世纪教育网的用户下载。
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严禁任何个人、公司(或网站)对该系列资料进行转载或镜像。
其它网站转载该试题亦属盗版行为,本人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下载其他辑资料可以点击此链接/A/130/323/V46264.shtml
下载本作者的其他精品资料可以点击我的主页
3.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自主课堂
名师讲坛
走近作者
小思,原名卢玮銮,香港作家,祖籍广东番禺。
作品有《承教
小记》、《路上谈》、《不迁》等。
席慕蓉(1943一)台湾画家、诗人,原籍内蒙,主要作品有诗集
《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
命的滋味》等,生命、时光、乡愁是他作品的主题。
文学常识
这两篇文章都是散文,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先抑后扬,是一种写作技巧,“抑”指按下,贬低,“扬”指褒扬、抬高。
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从贬低处入笔,然后再褒扬,这样使文章情节多变,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
生字难词
收敛.( liǎn):收拢,合拢。
聒.
聒( gu ō gu ō):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恕.
(sh ù):宽容饶恕。
卑.
( b 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
(g 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生字分析
落
( lu ó)零落 ( l à)落下
壳
( k é)贝壳 ( qi ào)地壳
颤
(ch àn)颤动 (zh àn)寒颤
重点聚焦
《蝉》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的生活。
《贝壳》直入主题,作者由一枚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以及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要加倍珍惜生命,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难点突破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怎么有颜色,说说你的理解。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处,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
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聒( gu ō)聒聒 括( ku ó)括号
恕( sh ù)宽恕
怒( n ù)发怒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生命如流水,只有在它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暂的生命延长。
——西塞罗预习导学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抑.扬( ) 收liǎn( ) 颤.动( )
聒.聒( ) 短zàn( ) 宽shù( )
bēi( )微不gǒu( ) 痕.迹( )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 )
(2)宽容饶恕。
( )
(3)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 )
(4)形容办事认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
3.选词填空。
(1)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_________(收拢收敛)了。
(2)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___________ (过程历程经历)就是这样。
(3)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________(完结结束停止)了。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B.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
C.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D.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
5.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括号中写出来。
(1)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 )
(2)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 )
(3)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
6.整体感知。
这两篇短文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描写细致人微,笔调清新自然。
《蝉》先____后________,通过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隐喻了本文主题:不管生命_______,都要__________。
《贝壳》则直入主题,明确提出珍爱生命,就要认真做事,就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课堂
蝉
今年,蝉鸣得早。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
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的翅收敛了,
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
过日子的小东西。
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
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
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1
7.短文中哪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写蝉,写出了作者对它感情变化的过程,请你把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写在横线上。
心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9.文章开头说听了蝉声感到心烦,但后文却说震撼于蝉对生命的执着,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0.本文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请你谈谈读完本文后所得到的深刻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能力阅兵
知识迁移
12.(2010.三峡)下边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则药品广告,用字巧妙,颇有意味。
请你分别说说两个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药材.好,药才.好。
材: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无法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 B.扩大控制增加
C.控制增加扩大 D.控制扩大增加
14.(2010.荆州)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上门拜访(3260) 18.61%
●电话拜年(5353) 30.55%
●邮寄贺卡(1056) 6.03%
●手机短信(5084) 29.02%
●电子邮件(2184) 12.4 7%
●其他(583) 3.33%有效选票为17520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冬天的芭蕾(2010.天津)
韩静霆
是绿蒙蒙的春天了,我还是执拗地想着哈尔滨严冬的冰灯。
想起来,就仿佛又重新在那儿生活了一回似的,迷失在晶莹剔透的宫殿里了。
冬天也能燃烧呀,瞧着巧夺天工的冰灯,心不是热得像要化掉吗?在这儿,冰,与那个肃杀的“冷”字绝缘了。
冰灯是足以在凄凄厉厉的北风中温暖人们心灵的东西。
望着活灵活现的冰雕小鹿,怎能怀疑它没有热烘烘的心脏?观赏冰琢的梅花,也分明感受到暖融融的春风的消息。
描绘冰灯的美丽,语言显得多么乏力。
“雪骨冰姿”似乎是可以入诗的,在这里不过是句大实话。
世间又有什么东西能把冰灯比拟呢?水晶啦,白玉啦,全都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谁见过水晶砌成的九级玲珑塔?谁听说过白玉堆出的插云仙女峰?再说画它更是不易讨好。
你只能用背景反衬冰灯,它本身是无色的透明体。
可是,当月儿初上,冰灯就是凝固的月光了。
白天呢,它又抱住冬天懒洋洋的太阳,闪烁着扑朔迷离的光彩。
赶到天暖了,冰融了,窄瘦的松花江结束了凝固的冬眠,变丰满了,粼粼的波涛载着桃花瓣儿流向远方了,冰灯又如何呢?它曾经是从松花江来的,它是江水的精魂,可它融化之后,无声地滋润了泥土,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遗憾吗?
花树有春华秋实,硕果里藏着开花的回忆;人有青年暮年,白发时也能回顾曾经有过
的黄金年华。
冰灯却似乎只有青春,它来到世界上就美丽非凡。
仿佛它鼓足了劲儿,漂漂亮亮装点一下冬天就情愿化为乌有了似的,半点痕迹也不留。
可是冰灯的姿影,却能在人们的心里找到。
所以我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
生命原来也同寓言一样呢,不能用长短衡量价值,重要的是内容。
长寿的庸人,活着时已经在别人心里死掉;“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样的人却在人们的怀念中获得永生。
哦,说到人生,似乎扯远了。
那么,朋友,你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之后,并不能留住那乐声呀,但它永久地强化着你的灵魂;你看罢芭蕾舞剧《天鹅湖》,无法阻止帷幕下落,可它依然在陶冶你的情操;你见过月夜悄然迸放的昙花吧?它拼着生命的全部孕蓄,仅作一次短暂的辉煌表演,可你忘得掉吗?
啊,冰灯,冰灯!它就是一个冬天的芭蕾,一支回旋在脑海里的优美乐曲,一个记忆中永恒的通体透明的生命!
是的,是温润的春天了,可我还是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它给我的昭示是悠远的,假如能让我的生命全都换作青春,而寿命不得不缩减,我愿意。
(选自《花魂》,有改动)
15.文章第二自然段表现了冰灯的哪三个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说“冰灯的生命是永恒的”?冰灯又带给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为什么“执拗地”“时时”想着哈尔滨的冰灯?请从文章内容和写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参考答案及点拨
1.yì敛chàn guō暂恕卑苟 hén
2.(1)聒聒(2)宽恕(3)卑微(4)一丝不苟
3.(1)收敛
(2)历程(3)完结
4.B
5.(1)烦恼(2)轻视(3)钦佩
6.抑扬短暂还是长久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7.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8.宽恕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