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Biblioteka 梅尼埃病(Meniere)
• 历史: • 1861年法国医师Prosper Meniere首次提出,
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伴 听力下降和耳鸣的疾病,是一种内耳病。 • 1938年Hallpick和 Cairns发现此病的病理改 变为膜迷路积水. • 1972年美国耳鼻喉科学会确定由膜迷路积 水引起的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为梅尼 埃病(Meniere)。
5
眩晕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根据病变的性质及眩晕性质不同可分为: • 1.系统性眩晕:系由前庭系统病变所致。是眩
晕的主要原因 • ①周围性(真性)眩晕: • ②中枢性(假性)眩晕 • ③位置性眩晕 • 2.非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性疾
病引起.如:全身疾病性(贫血或血液病、心功能 不全、感染、中毒及神经功能失调等)眩晕,眼 病性眩晕.
1.眩晕易于头昏、头晕发生混肴。 2.眩晕可由多学科、多系统疾病引 起, 也可为脑出血、肿瘤等重病的临
床症状。
3
前庭系统的解剖学基础
• 三个半规管壶腹脊、橢圆囊和球囊—→内耳 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Ⅰ⊙)—→前庭神 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 尾端进入脑桥—→前庭神经核(上、下、内 侧、外侧)( Ⅱ ⊙) →各核发出纤维至小 脑(绒球及小结)、上部颈髓前角细胞, 参 与内侧纵束, 反射性调节眼球位置及颈肌活 动。
• 占耳源性眩晕的66%,以50岁左右发病最常 见
3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 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激
发的短暂阵发性眩晕, 持续数秒至30秒钟, 伴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 该眼震具有短暂性 和疲劳性。无耳鸣、听力障碍及其他神经 系统症状。重复该头位可重复出现眩晕。 • 本病是自限性疾病, 绝大多数可自愈。约占 所有眩晕病症的1/4
• 2、定位诊断:如耳性、前庭神经性或脑性眩 晕等。
• 3、定性诊断:如感染性、血管性、中毒性眩 晕等。要努力做到查清具体病因。
• 4.疾病性诊断:梅尼尔病、迷路炎、壶腹脊顶 结石病、耳卒中、听神经瘤、前庭神经元炎、 Wallenberg综合症等.
22
眩晕的病因分析
2000年法国DOUPET提供
壶腹脊顶结石 病
肿瘤,小脑脓肿等)和颞叶或枕叶肿瘤。 • 4.炎症性疾病:脑干脑炎、后颅凹蛛网膜炎、
急性小脑炎等。 • 5、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 6、其他: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遗传性
共济失调,颞叶癫痫,颅内压增高等。
11
颈性眩晕
• 多由颈椎增生或椎动脉病变等引起内耳迷 路或/和前庭神经核缺血所致, 除出现耳性或 /和前庭神经核性眩晕症状外, 常伴有颈椎增 生或脱位、椎动脉狭窄或缺如, 以及椎动脉 压迫试验阳性等临床症状。
• 2、止吐药:需要时可给予吗丁林或胃复安。 • 3.其他:对有焦虑、抑郁症状者先行心理治
疗,需要时可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进食 少者适量补液
26
二、间歇期的治疗
• 1、防止复发:避免激动、精神刺激、暴饮 暴食、水盐过量和忌烟酒,增强抗病能力, 减免复发。
• 2、加强致病危险因素的管理。 • 3.病因查找和治疗
8
中枢性眩晕
又称为假性眩晕,其表现特点: 眩晕程度较轻, 多呈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持续时间长 (数周至数月),眩晕与改变头位或体位 无关;眼震与眩晕程度不一致,多粗大、 持续;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多无耳鸣和 听力减退或不显著;可伴有平衡障碍,主 要为站立不稳或向一侧运动感。多伴有邻 近的颅神经、运动或/和感觉长束等脑实质 受损的症状与体征 。
19
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定位诊断: 应尽可能地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所 有临床现象,但应注意一些多病灶的病例
• 定性诊断: 感染性、血管性、外伤性、中毒 性、占位性、代谢障碍性、先天遗传性及 其他(变性、癫痫等)
20
眩晕的鉴别诊断
• 1、头昏:以持续性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 症,多伴有头重、头闷和其他神经症或慢性 躯体性疾病症状,劳累时加重。多由神经衰 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等所致。
• 3.自主神经症状:常见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肠蠕动亢进、便意频繁等,系因前 庭迷走神经反射功能亢进所致。
16
眩晕的伴发症状及其临床表现
• 3.自主神经症状:常见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肠蠕动亢进、便意频繁等,系因前 庭迷走神经反射功能亢进所致。
• 其反射弧为: 来自一侧半规管的神经兴奋→同 侧前庭内侧核→经双侧前庭延脑束→迷走神经 背核、疑核和孤束核→相应脏器。
12
附: 椎动脉压迫试验
•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向一侧缓慢而尽量大限 度地转头, 以促使转向侧的对侧环枢椎关节往 前下方向运动和导致该侧椎动脉的受压, 当对 侧椎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引起内耳迷路和脑干缺 血, 而出现眩晕和眼球震颤, 部分病人还可有视 力模糊和恶心、呕吐等不适, 少数病人甚至可 出现晕厥发作。是椎动脉压迫试验阳性。如脑 底动脉环侧支循环良好, 可呈阴性。为了排除 因转头动作对前庭迷路的直接刺激所引发的眩 晕发作, 最好让病人仰卧、四肢伸直和头部固 定不动, 向一侧缓慢而尽最大限度转动躯干和 13
别人帮助。
15
眩晕的伴发症状及其临床表现
• 1. 眼球震颤: 可呈水平型、垂直型或旋转型, 其方向依据其眼震的快相而定,一般向快相注 视时明显,向慢相注视时减轻或消失。水平型 眼震多见于耳性、前庭神经性和核性眩晕,持 续时间短;垂直型或旋转型眼震多见于脑性眩 晕,持续时间长。
• 2.倾倒: 系因眩晕和眼震导致病人对外物和自 身(向眼震快相侧)的倾倒性幻觉。病人闭目 站立或行走时躯干向眼震慢相侧倾倒
6
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
特点: 眩晕突然发生,程度剧烈,呈旋转或上下 左右摇晃感,持续时间短,病人能明确叙述眩 晕的性质和方向,与体位或头位变换有关;伴 明显平衡障碍(站立不稳或左右摇摆)。
眼震与眩晕程度一致,多呈小幅、水平性或水平 加旋转,绝无垂直眼震;
恶心、呕吐及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多明显; 常伴有病侧耳鸣、听力下降(重振试验阳性)、
• 眩晕: 多为无先兆突发性旋转性眩晕,患者 常感自身或周围事物沿一定的方向与平面 旋转或摇晃浮沉感。可因转头或睁眼症状 加重,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长者可达 数日甚至数周。
• 耳鸣,听力减退。发病前可有轻微耳胀满 感、耳鸣,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 自主神经症状: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 冷汗及血压下降等。
5535例成人 占34.3%
458例儿童 5%
脑干及小脑病变
7%
10.7%
梅尼尔病
6%
2.6%
前庭神经元炎
5%
13.3%
23
眩晕的常见疾病
•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2、后循环缺血(PCI) • 3、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 4、青少年良性眩晕 • 5.前庭神经元炎 和梅尼埃病
24
眩晕的治疗
14
眩晕的分级
• 根据眩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予以评定: • 0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 Ⅰ级:眩晕发作中或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
响; • Ⅱ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
全恢复; • Ⅲ级:眩晕过后日常生活能自理; • Ⅳ级: 眩晕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 Ⅴ级: 眩晕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
28
病因
• 1、耳蜗微循环障碍 • 可使膜迷路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内淋
巴液渗透压增高,致膜迷路积水。 • 2、可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
痉挛,迷路内淋巴液生成或吸收平衡失调, 迷路内淋巴积水和淋巴液压力增高。 • 3、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 • 4.膜迷路破裂
29
梅尼埃病(Meniere)临床表现
• 2、头晕:以间歇性或持续性头重脚轻和摇摆 不稳感为主症,多于行立起坐时加重。常见 有:眼性头晕、深感觉性头晕、小脑性头晕、 耳石性头晕等。
• 3.晕厥:系一过性脑缺血所致。病人常先有 头晕、胸闷、眼前发黑,随即意识不清倒地, 数秒至十数秒钟后多能自动清醒和康复。
21
眩晕临床诊断的类型
• 1、症状性诊断:尽量少用或不用。若不能肯 定起定位或定性诊断是一种极初步的临床诊断。 如:眩晕(?)或眩晕(定位?定性?)
31
BPPV的病因
• 病因不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 下列疾病
• 耳石病: 迷路老化 →椭圆囊变性→耳石脱落 沉积于半规管
• 动脉硬化致脑供血不足→内耳血供不良→囊 斑胶质变薄→耳石脱落沉积于半规管。
• 中耳乳突炎、病毒性迷路炎或梅尼埃病→细 胞碎片凝集或两侧前庭反应不对称。
9
中枢性眩晕的分类
• 前庭神经核性眩晕: 其眩晕和伴随症状与周围性眩晕 大致相似,但无听力改变和病侧耳鸣。
• 脑干性眩晕: 系由脑干内的传入径路(前庭小脑红核 丘脑束)病变所致。临床上较少见。眼震常呈垂直或 旋转性。
• 大脑性眩晕: 系由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病变所致。 常伴有邻近大脑受损症状与体征。常以癫痫先兆或癫 痫发作形式出现。
眩晕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
眩晕的概念 眩晕(VERTIGO):系因前庭神经系统病 变,引发人体的空间定向障碍和平衡 功能失调所致的一种运动性幻觉 ,而 不是一种错觉.常表现为突发性的感 觉自身和/或外界物体按一定的方向 旋转、浮沉、飘移或翻滚感.是当今
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之一.
2
眩晕诊断存在的问题: 容易误诊误治
非系统性眩晕
• 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性疾病引起。 • 特点: 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轻目眩、头
脑麻木或空虚,或脚步轻浮 、轻度站立不 稳,无眩晕感和眼震,大多无恶心、呕吐。 • 常见疾病: 眼部疾病(系视力障碍所致,睁 眼明显加重,闭眼后缓解或消失)、贫血 或血液病、心功能不全、感染及神经功能 失调等
17
查体和实验室检查
• 1、一般查体:注意有无强迫头位,耳部和乳 突有无病变迹象;对颅脑外伤的病人应注意创 伤的程度、位置、范围以及耳颞部有无出血、 骨折和脑脊液漏等。有无颈项强直和活动受限。
• 2.神经系统检查:有无脑神经、运动或感觉神 经束的受损等,脑膜刺激征等神经体征,眼底 检查,还应重点进行听力、眼震以及耳咽管、 半规管和耳石功能方面的检查。
4
眩晕的发病机制
当内耳迷路半规管、及其传入经路或 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受到病理或人 为的强烈刺激或两侧功能不平衡和不 协调, 且超出了机体自身的耐受力时即 可引发眩晕。男女老少均可患病, 持续 时间和程度各异, 多在过劳、激动、紧 张、失眠、烟酒过度或月经期等诱因 下犯病。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 也可表现为眩晕持续状态(连续发作 不止)
18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影象学检查: 颞骨岩部螺旋CT(对骨迷路的
检查效果较佳、内耳迷路的MRI及其水成像 (对膜迷路检查效果较佳)以及TCD和EBT (超高速电子束CT扫描,对心脏、颈部和 颅内动脉检查效果好) • 电生理: 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眼震电图、 中耳功能分析、声阻抗和脑电图 • 脑脊液检查
半规管功能检查异常和耳疾既往史,但无其他 颅神经或脑实质受损症状和体征。
7
周围性眩晕常见疾病或综合症
• 1、耳源性:盯聍或异物栓塞、急慢性中耳炎、 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迷路炎、美尼尔病、 晕动病、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等。
• 2.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损伤或中毒、听神经 瘤、小脑桥脑角肿瘤或颅底蛛网膜炎等。常伴 有同侧邻近第Ⅴ、Ⅶ、Ⅸ、Ⅹ脑神经受损症状 与体征,如出现听力障碍(耳蜗神经受损), 其听力重振试验呈阴性。
• 治疗原则:病因治疗是根本. • 一、急性期的治疗: • 1.一般治疗: • ⑴ 注意防止摔倒、跌伤; • ⑵安静休息,选择最舒适的体位,避免光
刺激; • ⑶低盐低脂饮食; • ⑷可低流量吸氧 • ⑸适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避免内耳迷25
二、对症治疗
• 1、抗眩晕:可选择敏使郎、眩晕停或西比 灵等;重症者可加用安定或非那根、苯巴 比妥等镇静剂,注意血压和药物剂量。
• 小脑性眩晕: 主要是由小脑绒球、小结叶病变所致。 其眩晕和伴随症状与耳性眩晕大致相似,无耳鸣和听 力障碍。常有同侧小脑实质受损症状与体征。
10
前庭中枢性眩晕的常见病因
• 1.后循环缺血:TIA.脑梗死、锁骨下动脉盗血 综合征,颈性眩晕等。
• 2.桥脑或小脑出血。 • 3.后颅凹占位性病变(如脑干、小脑及第四脑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