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 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 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伸、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 ,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 辅助吸气。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三角肌
部位:肩部皮下,呈倒三角 形。
起点:锁骨外侧半、肩峰和 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 ,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 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 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 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 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 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 廓,助吸气。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菱形肌 部位:斜方肌深层。 起点:第6、7颈椎和第1~ 4胸椎棘突。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胸 段伸。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肱桡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上方 止点:桡骨茎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屈,并 使前臂内旋或外旋和保持正中位。 桡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及前臂筋膜。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 参与手关节外展、辅助肘关节屈和 前臂内旋。 尺侧腕屈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和尺 骨鹰嘴。 止点:豌豆骨、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屈、 参与桡腕关节内收和肘关节屈。
功能:近固定时,前部纤维 收缩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和 内旋;中部纤维收缩使肩关 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肩 关节伸、水平伸和外旋;整 体收缩,可使肩关节外展。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冈上肌 部位:肩胛骨冈上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外展。 冈下肌 部位:肩胛骨冈下窝内。 起点:肩胛骨冈下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外旋、内收和伸。 小圆肌 部位:冈下肌下方。 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外旋、内收和伸。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肱肌 部位:肱二头肌下半部分深 层。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分。 止点:尺骨粗隆和冠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 屈。远固定时,使上臂向前 臂靠拢。 喙肱肌 部位: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 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与三角肌粗隆相对应)。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屈、内收和外旋。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臀大肌
部位:骨盆后外侧,臀部皮 下。
起点:髂骨翼外面及骶、尾 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 束。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 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 可使髋关节外展,下部可使 髋关节内收。远固定时,一 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臀中肌和臀小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 肌和会阴肌。 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 肌和足肌。 头颈肌中,头肌可分为表情肌和咀 嚼肌;颈肌分浅、中、深三群,颈 浅肌群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胸锁乳突肌
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 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 止点:颞骨乳突。
(图3-4)。①平衡杠杆运动,支点在重点和力点之间,如寰枕关节进行的仰头 和低头运动。②省力杠杆运动,其重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如起步抬足跟时 踝关节的运动。③速度杠杆运动,其力点位于重点和支点之间,如举起重物时 肘关节的运动。
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 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具有收缩缓慢、持久、 不易疲劳等特点,心肌构成心壁,两者都不随人的意志收缩,故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 容易疲劳,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横纹状, 故又称横纹肌。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 屈和内旋,还可使髋关节伸 。远固定时,与股二头肌相 同。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胫骨前肌 部位:小腿前外侧浅层。 起点:胫骨体外侧的上2/ 3。 止点:内侧楔骨内和第1跖 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踝关节 伸(背屈)、内翻。远固定 时,使小腿在踝关节处伸, 维持足弓。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髂腰肌
部位:腰椎两侧和髂窝内, 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 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 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 屈和外旋。远固定时,一侧 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 侧收缩,使脊柱屈和骨盆前 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梨状肌 部位:骶骨前面、小骨盆后 壁。 起点:第2~5骶椎前侧面 。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 外展和外旋。远固定时,一 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 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屈、肘关节屈和外旋。远固 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肱三头肌 部位:上臂后面,有长头、外侧头 和内侧头三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 外侧头起自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 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 。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长 头还可使肩关节伸。远固定时,使 上臂在肘关节处伸。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肩胛下肌 部位:肩胛骨肩胛下窝内。 起点:肩胛下窝。 止点:肱骨小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内旋、内收。
大圆肌 部位:冈下肌、小圆肌下方 。 起点:肩胛骨下角背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内旋、内收和伸。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肱二头肌
部位:上臂前面浅层,有长 、短两头。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命名原则
肌肉的命名原则有多种,主要有:
①按形状,如斜方肌肉、三角肌肉;
②按位置,如冈上肌肉、冈下肌肉、胫骨 前肌肉、肋间肌肉等;
③按起止点,如胸锁乳突肌肉、胸骨舌骨 肌肉等;
④按位置和大小,胸大肌肉、胸小肌肉、 腰大肌肉等;
⑤按作用,如旋后肌肉、大收肌肉、屈肌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肘肌 部位: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 。 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 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肘关节伸并加 固肘关节。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 关节处伸。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前锯肌 部位:胸廓侧面浅层。 起点:上位8~9肋骨外侧 面。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 前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可使 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远固 定时。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大收肌 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 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2 /3及股骨内上髁。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 内收、伸和外旋。远固定时 ,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股二头肌
部位:大腿后外侧浅层,有 长、短两个头。
起点:长头起自坐骨结节, 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下 半部。 止点:腓骨头。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胸大肌 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 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 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 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 拢,提肋助吸气。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胸小肌 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前伸、下降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提肋助吸气。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和尺骨冠 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前臂内 旋,辅助肘关节屈。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尺侧腕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 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 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桡侧腕长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 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 关节伸。 桡侧腕短伸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 相同。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竖脊肌Biblioteka 部位:脊柱两侧,由棘肌、 最长肌和髂肋肌三部分组成 。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 、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颈、胸椎的棘突与横 突、颞骨乳突和肋角。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 ,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 缩,使头和脊柱伸。上固定 时,使骨盆前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背阔肌
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 皮下。
小腿三头肌
部位:小腿后部。包括浅层 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 。
起点:腓肠肌内、外侧头分 别起自股骨内、外上髁。比 目鱼肌起自胫骨和腓骨后上 部 止点:跟结节。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耻骨肌 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 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 倾。
长收肌和短收肌 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短收肌 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 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 ,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 和屈。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 倾。
股四头肌
部位:大腿前面,有四个头 。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 ;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 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 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 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合并成一条肌 腱,包绕髌骨,向下形成髌 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功能:近固定时,股直肌可 使髋关节屈,整体收缩使膝 关节伸。远固定时,使大腿 在膝关节处伸,维持人体直 立姿势。
功能:近固定时,使膝关节 屈和外旋,长头还可使髋关 节伸。远固定时,两侧收缩 ,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当 小腿伸直时,使骨盆后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半腱肌和半膜肌
部位:大腿后内侧,半膜肌 在半腱肌深层。半腱肌下半 为腱,半膜肌上半为腱膜。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半腱肌止于胫骨上端 内侧,半膜肌止于胫骨内侧 髁后面。
部位:髂骨翼外面,臀中肌 后部位于臀大肌深层,臀小 肌位于臀中肌深层。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 外展;前部使髋关节屈和内 旋。后部使髋关节伸和外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 盆向同侧倾;两侧前部肌纤 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 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 用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人体肌肉共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 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约有两千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 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五左右。
肌肉作用 肌肉收缩牵引骨骼而产生关节的运动,其作用犹如杠杆装置,有3种基本形式
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肌肉起止点及其作用
肌肉分类 骨骼肌 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
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这些肌肉通 常随意志收缩,意味着想要收缩它们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 (颤搐)或长期持续收缩(破伤风)。 红、白肌纤维 人体的骨骼肌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 收缩和拉伸,从而使我们进行日常行为活动。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 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维的四分之一。 平滑肌 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这种肌 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例如,胃和肠中的肌肉每天都 在执行任务,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察觉到。 心肌 只存在于心脏,它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坚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样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 样的力量来收缩。它只是一种颤搐肌肉并且不随意志收缩。心肌有固定的收缩规律从而产生心跳。正 常人的起搏细胞正常,心肌收缩规律一定,起搏细胞出现异常,心肌收缩规律会发生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