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七绝诗词索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禹锡七绝诗词索引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解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描述了朱雀桥旁边长满野草和野花的景象,以及乌衣巷口夕阳西下的画面。
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曾经繁华之地如今的荒凉,寓言着人事的无常和历史的变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提到“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个显赫家族——王导和谢安的家族,他们曾居住在乌衣巷附近。
这里用“燕子”来比喻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们,如今他们的后代已经融入普通百姓之中。
这不仅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金陵五题·石头城
刘禹锡〔唐代〕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解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描述了南京周边群山依旧围绕着这座古城,而潮水拍打着废弃的城墙后又寂寞地退去。
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永恒不变来反衬人类文明的短暂和易逝,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过往辉煌的缅怀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里诗人通过月亮的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淮水东边的月亮还是过去的那个月亮,夜晚它依然会照耀在城墙上。
月亮作为永恒的象征,与废墟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自然界的持久不变与人类世界的瞬息万变。
望洞庭
刘禹锡〔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两句描绘了洞庭湖在秋夜中的美丽景色。
"湖光秋月两相和"意味着湖水与明亮的秋月交相辉映,营造
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潭面无风镜未磨"则形容湖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波纹,仿佛未经打磨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景色的描述,"遥望洞庭山水翠"说明诗人从远处眺望洞庭湖及其周围的山川,一片翠绿,充满生机。
"白银盘里一青螺"则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整个湖面比作一个银白色的盘子,而洞庭湖中的君山(或泛指其他小岛)则像是盘中的一颗青色的螺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独特的自然美景。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解析: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两句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形容黄河蜿蜒曲折,流经万里,河床充满了沙石。
"浪淘风簸自天涯"则描述了黄河的波涛汹涌,浪花翻滚,似乎是从天边而来,气势磅礴。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两句是诗人的浪漫想象,"如今直上银河去"表
达了诗人想象自己可以沿着黄河的水流逆流而上,直达银河。
"同到牵牛织女家"则是借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象自己能够到达牛郎织女所在的仙境,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杨柳青青,江水平静,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闻郎江上唱歌声"则增添了一份动感与活力,暗示着江边有位男子正在唱歌,歌声悠扬,给这宁静的场景增添了人情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两句使用了天气现象来比喻情感的变化无常。
"东边日出西边雨"描述了自然界的奇特现象,即一边是阳光灿烂,另一边却是阴雨连绵,这种对比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
"道是无晴却有晴"则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捉摸不定,虽然表面上看似无情,但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有着难以言表的情愫。
竹枝词二首·其二
刘禹锡〔唐代〕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解析: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这两句描绘了楚地巴山一带多雨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
"楚水巴山江雨多"说明这里的气候湿润多雨。
"巴人能唱本乡歌"则表现了当地人民擅长歌唱自己的民歌,体现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作为一个北方人,在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今朝北客思归去"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回入纥那披绿罗"则可能是指作者想象自己回到家乡,穿上家乡的服饰,这里“纥那”可能是代指家乡的某种特色,或者是象征性的表达,整体上表达了作者对于归家的渴望。
杨柳枝
刘禹锡〔唐代〕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解析;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这两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江水环绕着茂盛的柳树,而二十年前的旧板桥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个人记忆的久远。
这里通过自然景物与旧物的结合,勾起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与某位美人在桥上分别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至今未能得到对方消息的遗憾。
“曾与美人桥上别”说明两人曾经有过美好的相遇与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则透露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变得越来越难以割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