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生命观念 1.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 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 质和能量,B 项正确。
【真题例证·体验】
(2018·高考海南卷)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
同水层。下列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鲢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解析:选 D。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所以题图所示甲、乙、丙、丁四 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当乙的数量增加时,因乙是以甲为食,所 以甲由于天敌增加,数量就会相应下降;由于甲是以丙为食,甲是丙的天敌,丙的天敌 数量减少其数量就增加;又由于丁是以乙为食,乙的数量增加,导致丁因食物充足而数 量增加。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分析 科学思维
3.(2020·江苏南京六校联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ab 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C.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
[2015·海南卷,T23B]( × )
(4) 分 解 者 所 需 的 能 量 可 来 自 各 营 养 级 生 物 所 储 存 的 能 量
[2015·海南卷,T25B]( √ )
【长句特训·规范】 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鹰与鼬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此食物网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选 D。由题图可知,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 正确;鳜鱼的营养 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 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需 氧型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 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 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 错误。
【考法纵览·诊断】
(1)趋光性昆虫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2.(2020·山西孝义高三入学摸底)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丙、丁和戊所
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 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 2 和丙 2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甲、丁为双箭头关系,且乙、丙、甲均指向戊,由此推断甲 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戊为分解者,甲、乙、丙和戊 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 错误;分解者也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蚯蚓、蜣螂等,B 正 确;乙 1、丙 1 间也存在竞争关系,C 错误;大量的氟利昂会导致臭氧层的破坏,D 错 误。
[2018·全国卷Ⅲ,T6A]( √ )
(2)在某一生态系统的田螺、小球藻、大肠杆菌、草鱼等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
学能的是小球藻
[2016·海南卷,T21 改编]( √ )
(3)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
生态系统。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数量变化分析 科学思维
5.(2020·江苏盐城阜宁期中)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 6 条食物链
()
B.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但属于同一营养级
D.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解析:选 C。食物链的起点是草,终点是不被其他营养级捕食的生物,则该食物网中共 有 5 条食物链,故 A 项错误;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生物群落还应该 包括分解者,故 B 项错误;蝗虫和老鼠都位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故 C 项 正确;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只有老鼠,狼的食物来源有浣熊、鹿和老鼠,若老鼠全部死亡 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小,故 D 项错误。
2.(必修 3 P92 拓展题改编)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可否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 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获得更多产品?为什么? 答案:可以。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 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 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解析:选 C。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 A 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 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 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 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 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的迁入不 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 项错误。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0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生物
01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02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03
易错·盲点·清零
04
高效作业 知能提升
1.生态系统的概述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项
非生物的
目 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实
阳光、热能、水、 ___自__养________生 物,主要是绿色植
食物链为 B→D→A→C。
(2)根据重金属、DDT 等物质的浓度分析
下表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
生物体
ABC D E
有机汞浓度(mg·L-1) 0.05 7 0.51 68 0.39
有机汞在组成食物链的生物体内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汞浓度增加,
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
异养生物,主要
主要是营___腐__生________
例 空气、无机盐等
是动物
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物
生物群落中物 作
质和能量的根 用
本来源
将无机物转化为 有机物,并将能量 储存在有机物中
_加__速__生__态__系__统__ _的__物__质__循__环____
分解动、植物的 _遗__体__和__动__物____
而判断各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其食物链(网)如图。
(3)依据捕食关系曲线构建食物链(网) 分析曲线走势,先上升、先下降者为被捕食者,故上图中食物链为乙→丙→甲。
(4)依据提供的食物信息构建食物链(网) 如古树上有红蜘蛛、蚜虫、草蛉、七星瓢虫、麻雀、花喜鹊 6 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 草蛉、七星瓢虫捕食红蜘蛛、蚜虫;红蜘蛛、蚜虫以古树的各器官为食物;麻雀、花喜 鹊以红蜘蛛、蚜虫、草蛉为食。依据捕食关系由低营养级→高营养级直接绘图,可得到 如下食物网。
1.根据各类信息构建食物链(网)的方法 (1)根据各营养级的有机物总量或能量分析
营养级
A
B
C
D
Pg
15.9
870.7
1.9
141.0
图 1、图 2 中根据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可形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表格中
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根据能量多少和传递效率 10%~20%可以确定
3.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
低 高
热能
10%~20% 呼吸消耗
分解者
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___最__有__效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 _____最__有__益____的部分。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
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_的__排__遗__物______
地 位
生态系统的 ___基__石________
生态系统最活 跃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捕食
(2)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连一连]
(3)食物网
1.(必修 3 P88“旁栏思考题”改编)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 和植物呢?为什么? 答案: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 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也不是一个系统。
6.右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藻类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亦增加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选 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 应为第二营养级;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 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杀虫剂杀死 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
(4)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填“大于”“小 于”或“相当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5)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满足自己或同种个体对食物的需要。动物取食对象一般选取低 营养级生物,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 (2)捕食和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4)小于 (5)低营养级 生物所含的能量多;富集的有毒物质少
【真题例证·体验】 (2016·高考全国卷Ⅲ)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 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 (1)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相关生物都减少。 (2)“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其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 还要下降,直到趋于稳定。 (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举例如下:
若青蛙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蛇将减少,鹰过多捕食兔和食草鸟,从而导致兔、食 草鸟减少,因鹰不只捕食蛇一种生物,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的概念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食__物 ___链__和__食__物__网_____。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各种生物的__呼__吸__作__用_____ (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___有__机__物__中__的__化__学__能___→__热__能_________。
群落的空间结构
D.由于丁种群在 4 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
解析:选 D。甲、乙、丙、丁 4 个种群之间是捕食关系,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捕食 者后增加后减少,所以由这 4 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甲种群在该食物 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A 正确;ab 段乙种群数量减少、丙种群数量增多, 导致甲种群数量下降,B 正确;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 的空间结构,C 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