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2第一章 人口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1.(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 地形和气候
B. 土壤和植被
C. 水文和农业
D. 历史和经济
【答案】A
【解析】(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地形和气候人们目前大多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的地区
故选A
【答案】B
【解析】(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多沙漠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所以人口多分布在山麓临近河流
故选B
2.(1)关于该村的说法正确的是()
2.(2)该村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人口不断增长
A.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B. 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该村
C. 性别比例失调
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答案】D
【解析】(1)读图可知该村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少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比例大说明该地人口迁移以人口迁出为主经济落后应位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由于经济落后收入低大量年轻劳动力迁出到发达地区就业受经济因素影响该地人口迁移率高 ABC错 D正确
故选D
【答案】B
【解析】(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村人口迁出比例大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当地劳动力短缺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①对由于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出当地就业压力小②错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③④对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导致该地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⑤错
故选B
3.(1)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旧城的危房改造②经济的快速发展③严格的户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
3.(2)“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 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3.(3)“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答案】C
【解析】
【答案】B
【解析】
4.(1)导致古城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4.(2)古城居民弃城外迁说明当地()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C
【解析】(1)读材料可知尼雅古城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荣城镇说明原先古城是宜居地区但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居民弃城外迁故尼雅古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恶化
故选C
【答案】A
【解析】(2)古城居民外迁是因为当地自然环境恶化环境承载力降低人口合理容量降低
故选A
5.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图图中表明()
A. 提高环境承载力需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 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C. 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D. 科技的进步使所需的耕地呈现下降趋势
【答案】D
【解析】世界耕地面积有限提高环境承载力不能仅靠扩大耕地面积 A错误
世界耕地面积减少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粮食总产量继续增加 B错误
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资源数量的影响另外还和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文化消费水平
有关 C错误 D正确
故选D
6.(1)影响上海市2月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6.(2)上海市2月份人口流动()
A. 文化习俗
B. 经济波动
C. 商务活动
D. 自然灾害
【答案】A
【解析】(1)读图可知上海市2月份前期流出人口多后期流入人口多主要是因为中
国农历春节在2月份务工人员返乡过年所以影响上海市2月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文化习俗 A正确经济波动、商务活动、自然灾害都不是该月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B、C、D错误
故选A
【答案】C
【解析】(2)上海市2月份因回乡过年导致流出人口多表明前往上海的务工人数众多
体现上海具有强大的经济活力 C正确
只要人口净流入量为正值上海市人口数量就会一直增加 22号以后人口净流入量依然
为正值所以22日人口数量并未达到最高峰 A错误
春节回乡过年导致短期的人口流动不会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B错误
据图可知前期人口流出多后期人口流入多总体来看人口流动量较大这会增加上海市
内部的交通压力 D错误
故选C
7.(1)资料显示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7.(2)资料中的国家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 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答案】A
【解析】(1)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具体表现为从发展中国
家向发达国家迁移发达国家主要在北半球东西半球都分布有发达国家内陆或沿海国都有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故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答案】D
【解析】(2)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原因迁出国主
要为发展中国家迁入国主要为发达国家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收入故D
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8.(1)据表可知()
8.(2)影响2010-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东北地区人口大量迁入
B. 中部地区人口总量最少
C. 西部地区人口增长最多
D. 东部地区人口分布最多
【答案】D
【解析】
【答案】B
【解析】
9.(1)“胡焕庸线”西北半壁的人口远少于东南半壁的主要原因是()
9.(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半壁人口迁往西北半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9.(3)当前为增加西北半壁的人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土地面积较小
B. 生态环境脆弱
C. 生育政策严格
D. 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B
【解析】(1)“胡焕庸线”西侧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气候较干旱生态脆弱自然条件差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自然条件好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答案】C
【解析】(2)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半壁人口迁往西北半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
故选C
【答案】D
【解析】(3)“胡焕庸线”西侧气候较为干旱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要增加该地区人口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大该地区的人口承载量
故选D
10.(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10.(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将男女人口分别进行累计求和可知女性人口大于男性故①错误现阶段我国人口迁移以自发迁移为主且多为经济因素所致故②正确分年龄段比较可知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故③正确题目中未给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故④错误
故选C
【答案】D
【解析】(2)从题中提供的选项看迁入人口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①错误外来人口的迁入必然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同时使当地劳动力增加促进经济发展②错误④正确在迁入人口中老人和小孩占一定的比例这会增加被抚养的人口③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据左图信息概括我国人口迁移方向的变化特征
11.(2)据右图信息我国2010年民工流入数量大于1000万人的省级行政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这些地区吸引大量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
11.(3)评价现阶段我国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
【答案】(1)1949~1986年期间人口主要流向东北、西北、青藏等地区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口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
【解析】(1)读图可知 1949~1986年期间人口主要流向东北、西北、青藏等地区 20
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口主要流向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2)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答出三个即可)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交通便捷出行方便社会保障制度较完整医疗、教育发达等
【解析】(2)我国2010年民工流入数量大于1000万人的省级行政区有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交通便捷出行方便社会保障制度较完整医疗、教育发达等
【答案】(3)有利影响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
不利影响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失劳动力不足易产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问题【解析】(3)现阶段我国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可分为“不利”和“有利”两方面作答
有利影响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
不利影响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失劳动力不足易产生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问题
青海、西藏可承载人口少的原因是()
12.(2)
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远超其过去预测的极限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 资源匮乏
B. 土地面积小
C. 生态脆弱
D. 气候干旱
【答案】C
【解析】青海、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土地等资源十分丰富 A

青海、西藏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 土地面积广大 B错
青藏高原具有高寒特征生态系统相对简单生态脆弱导致年生物量较少开发时容易破
坏环境这是青海、西藏可承载人口少的原因 C对
青海、西藏地区大多降水不多但许多地区因蒸发较弱冰川广布河湖众多水源条件优
越 D错
【答案】B
【解析】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载人口数量往往是以现有的资源水平和科技水平进
行的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科技水平高获得资源数量和种类不断提高导致可承
载人口数量远超其过去预测的极限
13.(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3.(2)当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
影响?
13.(3)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
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该工业区的推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4.(1)依据影响人口迁移的“推拉原理” 说明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14.(2)分析该村形成“空心化”的不利影响
14.(3)请你为该村摆脱“空心化”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村庄规划严重滞后、村内基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缺乏新建住宅大部分集
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土地利用“空心化”状况
城市与乡村在就业机会、收入等方面差异大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涌入城市并长期居住
在城市而留在农村的人口以老年人和少年儿童为主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状况
【解析】(1)“空心化”表现为房屋的闲置空心和人口的空心这与城乡间巨大的收入差
距导致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甚至入城落户有关也与旧村落落后的建筑样式及基础设施建
设较为落后有关
【答案】(2)村内闲置旧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内旧房大部分破旧不堪年久失修
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村内环境卫生的“脏、乱、差” 严重影响少数居住在村内部居民的
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村内废弃宅基地多年未用后代可能会因为旧宅地界模糊而引发纠
纷随着该村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该村养老、治安等问题严重由于村落面积扩大、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农村劳动力外迁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延缓了该村经济
的发展
【解析】(2)该村形成“空心化” 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旧房有安全隐患且旧房环境卫生影响村内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可能还会对后代造成财产分割纠纷大量青壮年人口外迁增加了该村的养老、治安、经济发展难度分散的村落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等
【答案】(3)广泛宣传“空心化”的不利影响提高村民思想认识在尊重民意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容村貌改造、道路交通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完整的村庄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制止违法乱建行为激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吸引劳动力回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优势和特征发展相关产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解析】(3)该村摆脱“空心化”必须把提高村民思想认识与村貌改造建设相衔接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健全宅基地审批制度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