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轮双基复习 PPT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浙江省五市 高三复习研讨会
高三复习第二轮 《双基》复习策略
宁波市鄞州中学 汪纪苗 2010年4月衢州
第一轮复习按章节推进,扎实有序地复习 化学知识,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第二轮复习强调学科内综合,达到知识的 融会贯通。目的是重点知识深刻理解,难 点知识着力突破,考点知识精确把握。使 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掌握重要的化 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运用化学策略和化学 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A.CO
与
HbO2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O2 ) c(HbCO) c(CO) c(HbO2 )
B.人体吸入的 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O2 越少
C.当吸入的 CO 与 O2 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0.02 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 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9(6)
23(15)
27 (15) 10(6)12(6)
10(6) 51 108 47.22%
24(2) 51 77 66.23%
浙江
北京
山东
>20
>25
6
8(6)9(6) 12(6)
26(2)
6(6) 28(15)
7(6)10(6) 12(6)
28(2) 29(12)
10(4)11(4)
27(15)
溶液
化学反应与 8(6) 9(6)
能量
11(6)29(15)
12(6) 26(14)
7(6)12(6) 11(6)21(18)
28(14)
23(14)
12(6) 25(3)
基本 理论
物质结构周 期律
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
10(6)27(4) 13(6)
29(15) 13(6)
10(6)13(6)
19(14) 10(6)
(2)在(二)3条中增加“键线式的表示方法”,(二) 8条增加“物质质量”
(3)在(五)4条中修改为“了解盖斯定律”。
(二)3.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 和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
(二)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 物质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有关计算。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3)试题难度保持稳定,突出考查能力。
双基试题不偏不怪,题干叙述简洁、直接,突出 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难度多为中等,并保持 稳定,突出考查能力。
题号
难度
难度(含 0分)
26题 0.583
0.511
27题 28题 29题 IB15题 IB16题 0.5 0.512 0.591 0.668 0.64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
K
c(CO2 )3 c(CO)3
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
2009 天津
平衡常数的表达
式和判断平衡移 动的方向
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 O2 结合生成 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
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
,37 ℃时,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 K=220 。HbCO 的浓度达到 HbO2 浓度的 0.02 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基本 常用计量
>20
概念
溶液
化学反应与 7(6)8(6)
能量
28(15)基本 理论物质结源自周 期律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
29(15) 13(6)
电解质溶液 6(6)10(6)
分值
60
化学总分
108
所占比例 55.56%
全国2
福建
>20
10
7(6)
6(6)11(6) 13(6)
6(6)8(6) 11(6)24(4)
实 验 编 号
T/℃
NO初始 浓度/
mol•L-1
CO初 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
/ m2•g-1
I
280
1.20×10- 5.80×10
3
-3
82
II
124
III 350
124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 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
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 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 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 编号。(5分)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2)考查形式主要以学科内知识考查为主,各模 块的内容都有涉及,新增知识点成考试热点。
25题:侧重《化学1》《化学2》 26题:侧重《化学反应原理》 27题:侧重《实验化学》 28题:侧重《有机化学基础》
双基中新增内容中有:反应速率理论、活化能、 反应方向、熵变、焓变、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 衡。其中焓变、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是常考 内容,熵变偶有涉及。
2、未统计化学单科高考的试卷:上海、广东、海南。
结论:双基分值占化学卷总分的约50%,是 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基本概念中 的“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和“化学反应 与能量”是考查的热点,基本理论中三块 内容都是热点,并且这三个内容往往出现 在非选择题形式的大题。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比较平衡常数
2009 江苏
的大小
14.I2 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aq)+ I-(aq)
I3-(aq)。某 I2、KI 混合溶液中,I3
-的物质的量浓度 c(I3-)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C
A. 反应的 I2 (aq)+ I-(aq)
0.47 0.473 0.498 0.666 0.641
作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值得关注。
2009浙江27题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 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 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 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 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 计表中。
试题的题型保持相当的稳定性,高考题与样卷相似度高,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各个模块内容都 有涉及,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预测2010年高考卷仍具有相应的特点,为第二轮复习指正了方向。
二、研究2009年高考题
1、各省高考试题双基的比重分析,确定试题分布频度
题号(分值)
全国1
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及
理清形势
研究考情
研究生情
制定策略 有的放矢
考什么? 怎么考?
学什么? 怎么学?
教什么? 怎么教?
一、研究《2010考试说明》
1、比较2009年与2010年《考试说明》中双基部分,明确主 干知识和考点
(1)总体没大变,高考命题时遵循“各知识点的考查不 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 意见》(化学)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I3-(aq) 的⊿H>0
B.若温度为 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正 v逆
D.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 A 的 c(I2) 大
比较平衡常数 的大小
( 2009 浙 江 ) 10. 已 知 : 25°C 时 , Ksp[Mg(OH )2 ] 5.6110-12 ,
√
电化学
电化学(12)
电化学
√
离子浓度大小 - 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
信息题:沸点(9) 元素推断
难溶电解质Ksp(10)
元素推断题
综合推断题(26) 无机混合物推断(25)√
非选择 化学平衡 题 实验化学
化学平衡(27)
化学平衡(26)
√
化学实验(28)
化学实验(27)
√
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题(29) 有机推断题(28) √
②5分:准确画出3条线,I、II、III标示正确,并 三条线关系明确(变化趋势,III反应速率最快, 平衡常数最小,I的反应速率最慢,平衡时三条线 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I、II线相交,标明平衡 时平衡常数相等。)
3分:只正确画出其中的二条线,标示正确,变化 趋势正确,线的关系正确。
1分:只正确地画出了其中的1条线,变化趋势正 确。
25(14)
11(6) 28(17)
电解质溶液
12(6)
8(6)10(6)
11(6)
7(6)9(6)
10(6)
分值
55
53
44
70
52
化学总分
108
108
91
100
100
所占比例
50.93%
49.07% 48.35%
70.00% 52.00%
说明:1、只统计试卷中的必考部分。分值统计中不包括“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的分值, 但标有题号的分值计入分值。
9(6) 14(4)28(4)
10(6) 41 100
41.00%
11(6) 15(4)28(8)
45
42
108
84
41.67% 50.00%
1、各省高考试题双基的比重分析
题号(分值)
四川
重庆
宁夏
天津
安徽
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及 基本 常用计量
27(6) >25
>28
>25
19
>12
概念
(五)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
比较2009年与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样卷
2009样卷 STS 化学实验 离子共存
2009浙江高考卷 STS(7) 实验化学(13) -
2010样卷 STS 实验化学 离子方程式
2010高考卷 √ √
NA
NA(8)
-
选择题 有机题
有机题(11)
有机题
(1)坚持考查化学主干知识没变。试题几 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且有的内容是 常考不懈。
阿氏常数:7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8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电化学:13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7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溶液中平衡: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平衡常数”考点分析
2009 广东 7.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 TaS2 粉 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
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三是找,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 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 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教师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中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降低的要求不拔 高,删除的内容绝不讲,新增内容要注意,盲点 问题要扫清,把握主干知识,力求深刻理解,并 能实际应用,抓住重点带动其他。
0分:没画任何线或画出的线趋势不正确。
3.研究考点考查方式,理解题型,把握考点 的深广度。
一是做,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 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 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
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 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 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 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 TaI4 和 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2009上海
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 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 列反应:Fe2O3(s)+3CO(g) 2Fe(s)+3CO2(g)
2009年浙江省高考中考查了Ksp、化学平衡 常数、氢键、核磁共振谱等新增知识点。
( 2009 浙 江 ) 10. 已 知 : 25°C 时 , Ksp[Mg(OH )2 ] 5.6110-12 ,
Ksp[MgF2 ] 7.42 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5°C 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 B.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 . 25°C 时 , Mg(OH)2 固 体 在 20ml0.01 mol·L-1 氨 水 中 的 Ksp 比 在 20mL0.01mol·L-1NH4Cl 溶液中的 Ksp 小 D.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2 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
Ksp[MgF2 ] 7.42 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5°C 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 B.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 . 25°C 时 , Mg(OH)2 固 体 在 20ml0.01 mol·L-1 氨 水 中 的 Ksp 比 在 20mL0.01mol·L-1NH4Cl 溶液中的 Ksp 小 D.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2 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
高三复习第二轮 《双基》复习策略
宁波市鄞州中学 汪纪苗 2010年4月衢州
第一轮复习按章节推进,扎实有序地复习 化学知识,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第二轮复习强调学科内综合,达到知识的 融会贯通。目的是重点知识深刻理解,难 点知识着力突破,考点知识精确把握。使 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掌握重要的化 学学科思想和方法,运用化学策略和化学 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A.CO
与
HbO2
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O2 ) c(HbCO) c(CO) c(HbO2 )
B.人体吸入的 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O2 越少
C.当吸入的 CO 与 O2 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0.02 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 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9(6)
23(15)
27 (15) 10(6)12(6)
10(6) 51 108 47.22%
24(2) 51 77 66.23%
浙江
北京
山东
>20
>25
6
8(6)9(6) 12(6)
26(2)
6(6) 28(15)
7(6)10(6) 12(6)
28(2) 29(12)
10(4)11(4)
27(15)
溶液
化学反应与 8(6) 9(6)
能量
11(6)29(15)
12(6) 26(14)
7(6)12(6) 11(6)21(18)
28(14)
23(14)
12(6) 25(3)
基本 理论
物质结构周 期律
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
10(6)27(4) 13(6)
29(15) 13(6)
10(6)13(6)
19(14) 10(6)
(2)在(二)3条中增加“键线式的表示方法”,(二) 8条增加“物质质量”
(3)在(五)4条中修改为“了解盖斯定律”。
(二)3. 掌握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 和结构简式、键线式的表示方法。
(二)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 物质质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有关计算。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3)试题难度保持稳定,突出考查能力。
双基试题不偏不怪,题干叙述简洁、直接,突出 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难度多为中等,并保持 稳定,突出考查能力。
题号
难度
难度(含 0分)
26题 0.583
0.511
27题 28题 29题 IB15题 IB16题 0.5 0.512 0.591 0.668 0.64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
K
c(CO2 )3 c(CO)3
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
2009 天津
平衡常数的表达
式和判断平衡移 动的方向
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 O2 结合生成 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
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
,37 ℃时,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 K=220 。HbCO 的浓度达到 HbO2 浓度的 0.02 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基本 常用计量
>20
概念
溶液
化学反应与 7(6)8(6)
能量
28(15)基本 理论物质结源自周 期律反应速率和 化学平衡
29(15) 13(6)
电解质溶液 6(6)10(6)
分值
60
化学总分
108
所占比例 55.56%
全国2
福建
>20
10
7(6)
6(6)11(6) 13(6)
6(6)8(6) 11(6)24(4)
实 验 编 号
T/℃
NO初始 浓度/
mol•L-1
CO初 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 比表面积
/ m2•g-1
I
280
1.20×10- 5.80×10
3
-3
82
II
124
III 350
124
①请在上表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 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
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 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 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是实验 编号。(5分)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2)考查形式主要以学科内知识考查为主,各模 块的内容都有涉及,新增知识点成考试热点。
25题:侧重《化学1》《化学2》 26题:侧重《化学反应原理》 27题:侧重《实验化学》 28题:侧重《有机化学基础》
双基中新增内容中有:反应速率理论、活化能、 反应方向、熵变、焓变、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 衡。其中焓变、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是常考 内容,熵变偶有涉及。
2、未统计化学单科高考的试卷:上海、广东、海南。
结论:双基分值占化学卷总分的约50%,是 高考复习中的重中之重。其中基本概念中 的“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和“化学反应 与能量”是考查的热点,基本理论中三块 内容都是热点,并且这三个内容往往出现 在非选择题形式的大题。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2.高考试题内容分析
比较平衡常数
2009 江苏
的大小
14.I2 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 (aq)+ I-(aq)
I3-(aq)。某 I2、KI 混合溶液中,I3
-的物质的量浓度 c(I3-)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C
A. 反应的 I2 (aq)+ I-(aq)
0.47 0.473 0.498 0.666 0.641
作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值得关注。
2009浙江27题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 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 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 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 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 计表中。
试题的题型保持相当的稳定性,高考题与样卷相似度高,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各个模块内容都 有涉及,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预测2010年高考卷仍具有相应的特点,为第二轮复习指正了方向。
二、研究2009年高考题
1、各省高考试题双基的比重分析,确定试题分布频度
题号(分值)
全国1
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及
理清形势
研究考情
研究生情
制定策略 有的放矢
考什么? 怎么考?
学什么? 怎么学?
教什么? 怎么教?
一、研究《2010考试说明》
1、比较2009年与2010年《考试说明》中双基部分,明确主 干知识和考点
(1)总体没大变,高考命题时遵循“各知识点的考查不 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科教学指导 意见》(化学)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I3-(aq) 的⊿H>0
B.若温度为 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2,则 K1>K2
C.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 v正 v逆
D.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状态 A 的 c(I2) 大
比较平衡常数 的大小
( 2009 浙 江 ) 10. 已 知 : 25°C 时 , Ksp[Mg(OH )2 ] 5.6110-12 ,
√
电化学
电化学(12)
电化学
√
离子浓度大小 - 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
信息题:沸点(9) 元素推断
难溶电解质Ksp(10)
元素推断题
综合推断题(26) 无机混合物推断(25)√
非选择 化学平衡 题 实验化学
化学平衡(27)
化学平衡(26)
√
化学实验(28)
化学实验(27)
√
有机推断题
有机推断题(29) 有机推断题(28) √
②5分:准确画出3条线,I、II、III标示正确,并 三条线关系明确(变化趋势,III反应速率最快, 平衡常数最小,I的反应速率最慢,平衡时三条线 为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I、II线相交,标明平衡 时平衡常数相等。)
3分:只正确画出其中的二条线,标示正确,变化 趋势正确,线的关系正确。
1分:只正确地画出了其中的1条线,变化趋势正 确。
25(14)
11(6) 28(17)
电解质溶液
12(6)
8(6)10(6)
11(6)
7(6)9(6)
10(6)
分值
55
53
44
70
52
化学总分
108
108
91
100
100
所占比例
50.93%
49.07% 48.35%
70.00% 52.00%
说明:1、只统计试卷中的必考部分。分值统计中不包括“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的分值, 但标有题号的分值计入分值。
9(6) 14(4)28(4)
10(6) 41 100
41.00%
11(6) 15(4)28(8)
45
42
108
84
41.67% 50.00%
1、各省高考试题双基的比重分析
题号(分值)
四川
重庆
宁夏
天津
安徽
物质的组成、 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及 基本 常用计量
27(6) >25
>28
>25
19
>12
概念
(五)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盖斯定律。
比较2009年与2010年《考试说明》中的样卷
2009样卷 STS 化学实验 离子共存
2009浙江高考卷 STS(7) 实验化学(13) -
2010样卷 STS 实验化学 离子方程式
2010高考卷 √ √
NA
NA(8)
-
选择题 有机题
有机题(11)
有机题
(1)坚持考查化学主干知识没变。试题几 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且有的内容是 常考不懈。
阿氏常数:7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8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电化学:13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7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溶液中平衡:15份2009年高考卷考到
“化学平衡常数”考点分析
2009 广东 7.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 TaS2 粉 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
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
B.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三是找,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 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 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教师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中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降低的要求不拔 高,删除的内容绝不讲,新增内容要注意,盲点 问题要扫清,把握主干知识,力求深刻理解,并 能实际应用,抓住重点带动其他。
0分:没画任何线或画出的线趋势不正确。
3.研究考点考查方式,理解题型,把握考点 的深广度。
一是做,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 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 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
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 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 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
C.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 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 TaI4 和 S2 的浓度乘积成反比
2009上海
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 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 列反应:Fe2O3(s)+3CO(g) 2Fe(s)+3CO2(g)
2009年浙江省高考中考查了Ksp、化学平衡 常数、氢键、核磁共振谱等新增知识点。
( 2009 浙 江 ) 10. 已 知 : 25°C 时 , Ksp[Mg(OH )2 ] 5.6110-12 ,
Ksp[MgF2 ] 7.42 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5°C 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 B.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 . 25°C 时 , Mg(OH)2 固 体 在 20ml0.01 mol·L-1 氨 水 中 的 Ksp 比 在 20mL0.01mol·L-1NH4Cl 溶液中的 Ksp 小 D.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2 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
Ksp[MgF2 ] 7.42 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5°C 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大 B.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c(Mg2+)增大 C . 25°C 时 , Mg(OH)2 固 体 在 20ml0.01 mol·L-1 氨 水 中 的 Ksp 比 在 20mL0.01mol·L-1NH4Cl 溶液中的 Ksp 小 D.25°C 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2 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