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的推断教案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的推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准确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提高解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考点解读一规律总结一拓展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文言实词的学习进一步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推断方法实战练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老师先提个问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你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找学生回答)
清刘淇《助字辨略》:“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

”想要读懂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是关键。

高考中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120个文言实词的不同含义,记忆量比较大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些推断实词的方法,那么就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了,所以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来研习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

二、考点扫描
(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18个省区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道选择题都是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考察, 子中加
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种模式,在 2015年,只有新课标卷
考察,其他省区都考察了这一考点。

(二) 分值比重:3分(选择题)此外,文言语句的翻译也考察有赋分意义的实词,如( 2015广东卷)翻
译题1、“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 (4分)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常见文言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分值远在 3分以上。

三、应对策略一一注意积累,学会推断 (一) 方法攻略
通假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 对称结构推断法 语法推断法 知识迁移法
语境推断法
(二) 初试身手
要求:各个小组首先做完所选择的题目,
1、通假推断法
(1) (2) (3) (4) (5)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自缢于庭树 ( ) 可以独飨白粲。

( )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
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5、 知识迁移法(成语或学过的知识) (1) (2) (3) (4)
(5) 挥手谢公卿(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今主上幼7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 互相考一考
要求:每组找一个自己组所探究的推断实词方法的句子, 写到黑板上,
然后指定别的小组的同学回答。

四、挑战咼考
(一: )用所学的方法试着推断下面的实词。

2013和2014两年中,全国
题干基本是“对下列句 1卷2没有设置文言实词的
然后探究你是怎样运用方法解答的问题。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张良出,要项伯( 崔家顾人刺我,
请以闻。

2、 字形推断法
(1) (2) (3) (4)
(5) 3、 对称结构推断法
(1) (2) (3)
(4)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
法推断法() (2)
(3)
(4)
(5)
范增数目项王
( 将军身披坚执锐—(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辍耕之垄上( 相如因持璧去卩立(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斯言虽小,可以喻大至是乃杜绝交游,馈溃秋毫无所受 奋力大
呼,得贼乃已( 6、 语境推断法 (1) (2) (3) (4) (5)
1、振巩昌、临洮饥民() (2013新课标卷1)
2、遂以此落其家() (2013天津卷)
3、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历游三亭中( ) (2013山东卷)
4、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2013江苏卷)
5、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2014江苏卷)
6、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 (2014安徽卷)
7、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 (2014重庆卷)
8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 (2014大纲卷)
9、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 (2014大纲卷)
10、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2014山东卷)
11、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2015广东卷)
(二)试着翻译下面的文言语段中的重要实词。

(2014天津卷)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徐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
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廩食以资乡里,又
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
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
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三)真枪实战(新课标卷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
不然必敗。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意亦亡他逃亡
B .拜尚书右丞授予官职
C •及废立檄至檄文
D.密谋匿之民间藏匿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咼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五、课下作业
翻译下面的文段,注意重点实词的翻译。

(新课标全国2卷)
大业六年,车架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石,并牛酒,令
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今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
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
之地。

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 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文言实词的推断(学案))
应对策略一一注意积累,学会推断
一、方法攻略
通假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推断法知识迁移法
语境推断法二、初试身手
要求:各个小组首先做完所选择的题目,然后探究你是怎样运用方法解答的问题。

1、通假推断法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4)张良出,要项伯()
(5)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
2、字形推断法
(1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
(2)自缢于庭树()
(3)可以独飨白粲。

()
(4)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
(5)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
插播小笑话
3、对称结构推断法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丄)
4、语法推断法
(1)范增数回王()
2)将军身披坚执」()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辍耕之垄上()
5、知识迁移法(成语或学过的知识)
(1)相如因持璧却立(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 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 (4)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 (5) 奋力大呼,得贼乃已丄
6、语境推断法
(1) (2) (3) (4)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 不然必敗。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 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 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 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 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坠于护龙河,填尸 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 返,傅属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 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 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 已,贝U 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日: “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
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 ”傅 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4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意亦亡他
逃亡
挥手谢公卿(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今主上幼7匕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三、 互相考一考
要求:每组找一个自己组所探究的推断实词方法的句子, 四、 挑战咼考
(一) 用所学的方法试着推断下面的实词。

1、
振巩昌、临洮饥民(

2、 遂以此落其家 (
3、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历游三亭中
4、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5、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6、 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 —
7、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8、 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9、 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10、 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写到黑板上, 然后指定别的小组的同学回答。

(2013新课标卷 (2013天津卷) (2013山东卷) (2013江苏卷) (2014江苏卷) (2014安徽卷) (2014重庆卷) (2014大纲卷) (2014大纲卷) 2014山东卷) 2015广东卷)
1) (二) 试着翻译下面的文言语段中的重要实词。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徐君
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
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
殣于道路,君岁减廩食以 资乡里,又
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 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 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 罹大祸,君营
救之为破家。

其教子以 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三) 真枪实战(2015新课标卷1) “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
B •拜尚书右丞授予官职
C •及废立檄至檄文
D.密谋匿之民间藏匿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咼祖、太宗、钦宗。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1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
五、课下作业
选做一篇文言文,有目的性的去咬文嚼字,理解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