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国演义》读后交流课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读后交流课课堂实录
师:《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作者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
在这众多的英雄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
生自由答。
师:提起诸葛亮这个人物,大家两眼放光,有很多话要说。
那你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这个人物吗?
生:才华横溢、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知己知彼、胆大心细、深谋远虑。
师:你从哪些故事中体会到的?
生: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体现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看人很准。
生: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帮刘备打天下,张飞和关羽不服气,诸葛亮后来的做法改变了他们的看法,心服口服。
师:这三件事都跟火攻有关,分别是什么?
生: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师出示课件)
师:是的,诸葛亮初出茅庐做的这三件事充分展现了他不凡的才华。
令三员大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正是才华横溢。
也正是这三烧,人们总结出一句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师出示课件)
师:在火烧赤壁中,也有一句俗语你们知道吗?
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师出示课件)
师:在火烧赤壁中的万事俱备指什么?
生:指用苦肉计骗过曹操,准备好火攻的一切。
师:只欠东风呢?
生:那时正值秋冬季节,刮西北风,就差东风了。
是诸葛亮观天象,知道三天之后必有东风。
师:在苦肉计中的歇后语呢?
生: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师出示课件)
师:他的料事如神,知己知彼还表现在哪些事件中?
生:七擒孟获。
诸葛亮依自己对孟获的了解,七擒七纵,料事如神。
生:空城计中,诸葛亮依自己对司马懿的了解,用两千多兵马吓退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
师:是的,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这个故事。
我们一起打开这个故事。
师:小组同学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兵力少、无大将、人数相差悬殊、时间紧)
师: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知己知彼、胆大心细。
师:在空城计这一回,有两个歇后语,你知道吗?
生: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师出示)
师: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丢街亭,回去之后,也有一歇后语。
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师出示)
师: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可谓是如数家珍,诸葛亮的一生也是富有传奇的一生。
有人用一幅对联概括了他的一生。
出示: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
师:你能说一说“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分别指什么?
生答。
师:相信到这时,诸葛亮这个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我们在品味人物形象的时候,就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会,这样的人物才更形象,更全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品味的?出示:(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积累精彩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