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家用呼吸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需要家用呼吸机?
为什么需要家用呼吸机?家用呼吸机这个东东,从发明到现在总共也不过30多年,在欧美国家也才是80年代后才开始的。
最早的家用呼吸机主要是用来治疗鼾症(俗称:打呼噜)的,因为国外专家们发现打呼噜对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并且是隐蔽而长久的,所以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来治疗打呼噜,最早就是手术,但是手术后来经过大量验证只适合一部分的情况。
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打呼噜无法根治,只能分为良性与恶性的打呼噜。
对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就打呼噜过程中伴随有睡眠呼吸暂停,憋气的情况。
1980年6月,澳大利亚人,Colin Suilvan(沙利文)教授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通过一个正压通气的面罩,把气流吹向气道可以治疗打呼噜,这就是最早的呼吸机的雏形。
再后来,呼吸机在欧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欧美本就有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所以家用呼吸机这个产品在国外迅速的形成了几家行业巨头。
美国有伟康,澳洲有瑞思迈,德国有万曼。
中国进入2000年后,有了凯迪泰,借鉴了美国的一部分技术,成为了国内的领头羊。
家用呼吸机治疗鼾症(打呼噜)已经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共识,在美国每年有300余万人购买呼吸机,打呼噜的严重危害性得到了民众的普遍认可,再加上在美国购买呼吸机只需要医保卡即可,所以民众们认可度高,产业发展的良性。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外专家发现,家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在一些场合取代有创呼吸机,特别是在呼吸科领域的诸多疾病治疗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慢阻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一方面在临床上得到非常地普遍的应用,可以说大型的BiPAP双水平呼吸机成为一家三甲医院的标准配置,目前医院呼吸科已经广泛接受了临床上的无创双水平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家用双水平呼吸机的认识仍旧比较淡泊,对患者也缺乏有效的宣教。
国内实际上也有大量的学者专家对家用双水平呼吸机的治疗作过研究,结果也是比较正面和理想的。
出于种种原因,医院方面大多不重视家用双水平呼吸机的推广。
目前从市场来看,家用双水平呼吸机的售价也越来越易于接受,进口的也降至2万元左右,国产的在1万多了,可以说时机非常地好,可以让更多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早期,或者稳定期通过家用双水平呼吸机来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
降低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家用呼吸机针对了两大类人群,一类是鼾症患者,即打呼噜人群;一类就是早期或者稳定期的慢阻肺,慢呼衰,肺气肿,还有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
两大类人群的呼吸机种类略有不同,针对打呼噜的呼吸机我们通常用单水平全自动呼吸机就可以;而针对后者呼吸系统疾病的,要用带有ST功能的双水平呼吸机。
一些厂家还在这两大类中衍生出其它一些型号,总之目前家用呼吸机已经是一个成熟而完善的产品,需要的只是医护人员及商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了,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人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