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第9期追星现象怎么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见到⾃⼰喜爱的明星,疯狂“粉丝”不惜倾家荡产,甚⾄赔上了⽼⽗的性命仍⽆意悔改。
⼀起极端的追星事件在社会上激起了轩然⼤波。
对于校园追星现象,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理学专家指出,欣赏明星是可以的,但要明⽩⽣命的意义是什么,要学习明星⾝上的特质,⽽不是迷恋明星本⾝。
同时,还应该与偶像保持理性的距离,偶像并不是我们⽣命的全部。
(编辑:王秀真苏娅)
⽗母给我正确引导
校是追星族的集中地,初中时,班上许多⼈尤其是⼥孩⼦,⼏乎都有⾃⼰喜爱的明星,如果别⼈谈起某某明星⽽你⼀⽆所知时,别⼈便会⽤异样的眼光看着你。
为了与同学们打成⼀⽚,我也成了“追星族”中的⼀员,注意⼒渐渐从学习⽅⾯转移到追星上来。
⽗亲给的⽣活费⼤部分⽤来买明星的海报、歌碟,甚⾄逃课也要去看他们的演出,⽽且每天到校第⼀件事就是与同学们谈论⼀些歌星的最新情况。
不久⽗母便从班主任那⾥得知了我的变化,当时他们并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平⽓和地与我进⾏了⼀次交谈:追星可以,但要适度,不能荒废学业,也不能再乱花钱。
如果能达到上述要求,他们答应不禁⽌我追星。
之后,⽗亲⼜有意识地购买了⼀些⼈⽂书籍供我在课外阅读。
注意⼒重新转移到学习⽅⾯后,我的追星热情也淡下来了。
现在的我,与众多把影视明星视为偶像的同龄⼈相⽐,也许显得很不“时髦”,但想到那些因追星⽽丧失⼈⽣⽅向甚⾄导致家庭破裂的⼈,我觉得我应该感谢⽗母的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是他们让我⾛进了另⼀⽚天空,现在,我的⽣活过得充实⽽精彩。
湖南省怀化学院唐瑛
⽗母适当管管我们好
学⽣追星,有的是因为喜欢明星,也有的是因为⼼⾥空虚,寻求乐趣。
家长要看情况决定是否要管。
假如我们是利⽤课余时间看看电视⾥⾃⼰喜欢明星的表演,听听他们的歌,简单地收藏⼀些他们的画像和图⽚剪报等,没有影响⾃⼰正常的⽣活和学习,⽗母就没有必要限制得太多,否则很容易让⼈产⽣逆反⼼理;但如果我们因为追星⽽影响了学习,甚⾄达到了⾛⽕⼊魔的程度,⽗母就不能不管不问了。
因为我们毕竟年龄还⼩,阅历还浅,对许多事情还没办法正确把握。
如果我们的⾏为已经很荒谬了,⽗母却还是⼀味迁就,那就很危险了。
江西省吉⽔⼆中庄凡
追星要适度
作为中学⽣,我也追星。
我认为,追星能给我们紧张的学习⽣活带来快乐,空闲时欣赏⼀下偶像的歌曲或电影,是减压的好办法。
当然我也知道,过度追星不仅会浪费⼤量时间和⾦钱,还会影响⾃⼰的健康。
在如何理智追星这个问题上,家长的态度是⾮常重要的。
就像前⼀阵闹得沸沸扬扬的“追星悲剧”,其主要责任就在于家长。
家长作为成年⼈,应该具有正确的判断能⼒,不应该过于严管,更不应该跟孩⼦⼀起“发疯”。
我喜欢哈利·波特,也收集⼀些有关的书籍和电影,我的⽗母从不⼲涉,因为我并没有因此⽽影响学习。
能够做到合理安排学业和兴趣,拥有正常的⼼态,分得清主次,这才是最重要的。
⼴州市第⼋⼗学王⽂秀
追星的惨痛教训
我的同桌是个“追星狂⼈”,⾼⼆那年疯狂地迷恋上了潘玮柏。
每天下课后,她都会和⼏个要好的⼥⽣⼀起谈论潘玮柏,满⼝
的“潘帅”。
潘玮柏的专辑、海报等她决不放过,⽆论如何都要买到⼿。
但她家不是很富裕,如此追星产⽣了很⼤的经济压⼒,她怎么也没办法静下来读书,成绩⼀落千丈。
到了⾼三,她已经从以前的年级前⼗⼏名掉到了两百名开外,⽗母因此伤透了脑筋。
我真希望同桌能找回从前的⾃⼰,认真刻苦地学习,为实现⾃⼰的⼈⽣⽬标⽽努⼒。
江西省宜丰县宜丰中学⾼三欧阳苏骙
我的⼀点看法
我是⼤学⽣,也有⾃⼰的偶像,也希望有⼀天能够亲眼看到他,但这不会影响我的正常⽣活。
我只是有时候听听他的歌,看看有关他的新闻,学学他好的⼀⾯,⽐如他热⼼公益事业,经常帮助他⼈,在我消极的时候,他努⼒上进的精神能够激励我———⽽已。
我个⼈对于追星并不反对。
明星也是通过⾃⼰的努⼒和奋⽃成长起来的,这⼀点对我们是有启迪意义的。
只要把握好,追星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害的。
在追星的过程中,应该多学习明星⾝上的优秀品质,向着积极的⽅向发展。
但是,切不可因为追星⽽浪费⼤量的⾦钱、时间,耽误学业,追星过了头,就适得其反了。
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引导⾃⼰的⼦⼥,⽽不是视⽽不见,更不能站在⼦⼥的⽴场跟着孩⼦⼀起疯狂。
也有⼀些家长极⼒反对孩⼦追星,其实这也没有必要,限制得太严,反⽽容易激起孩⼦的逆反⼼理。
浙江师范⼤学⾦⽟华
不能太疯狂
我⾝边有不少追星族。
这些追星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喜欢收集⼀些明星的图⽚,有的藏在⽇记本中,有的夹在课本⾥,有的贴在宿舍门上,有的压在床铺底下,只要⼀有空就拿出来看。
我要说的是,正确的追星不应受到指责。
每个⼈⼼中都有⾃⼰崇拜的偶像,歌星、笑星、体育明星等常常成为我们的偶像,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中有偶像,就容易为了⼀定的⽬标⽽努⼒奋⽃。
好的偶像确实能给⼈以积极向上的⼒量,使⼈不断进步。
成功时,想象偶像会提醒⾃⼰不要骄傲,再接再厉;沮丧时,想象偶像会⿎励⾃⼰不要泄⽓,继续努⼒;徘徊时,想象偶像会告诉⾃⼰不要迷茫,迎难⽽上……
但是,追星不能太疯狂。
我曾听说过⼀个真实的故事:有个中学⽣,⼗分崇拜某⼥明星,⼏乎到了⾛⽕⼊魔的地步。
为了能见到她,跟她⼀起合个影,他竟不顾家⼈的反对,独⾃⼀⼈乘⽕车南下。
由于最后没有达到⽬的,这个中学⽣竟然卧轨⾃杀了。
前⼀阵炒得很热的“追星事件”更甚,不但倾家荡产,连⽗亲的性命都赔上了。
追星追到了这⼀步,真的就是⼀种病态了。
河北省易县易⽔中学宋赞
⽼师观点
正确对待孩⼦追星
⽢肃省成县城关中学贾彤
盲⽬的追星⾏为让孩⼦们浪费了⼤量的时间和⾦钱。
许多学⽣把收集明星资料、照⽚、唱⽚放在了⽣活中头等重要的位置,把卧室贴满了⾃⼰喜欢的明星海报,⽂具、书本、背包上都有偶像的⾝影,有的学⽣甚⾄把偶像图⽚贴在课桌上,连上课的时间都盯着看,根本不能专⼼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偶像崇拜,⼈之常情。
作为⽼师,我并不反对你们追星,关键是你们能不能把握好追星的“度”。
你们追星⼤都只注重明星的相貌、嗓⾳等⼀些浅层次的东西,对于他(她)为什么歌唱得好、为什么舞跳得好、为什么能从⼀个普通⼈变成明星这些深层的原因却不去考虑。
俗话说得好,台上⼀分钟,台下⼗年功。
每个明星都有⾃⼰的奋⽃史,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他们那种不畏挫折、昂扬向上的精神。
你们正在成长,在紧张的学习⽣活中,是偶像让你们眼前⼀亮。
你们正在学着按照⾃⼰的⽅法⾏事,正是这个过程让你们渐渐地成熟。
但是,毕竟你们还是孩⼦,在是⾮的判断上难免会出现偏差。
因⽽在⾃⼰独⽴思考的同时,也应该多听听⽼师和家长的意见,毕竟,成年⼈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全⾯和客观。
对待追星重在引导
我同事的孩⼦上初⼆时迷上了周杰伦,甚⾄还留了⼀个和周杰伦⼀样的发型。
过于专注这些,学习成绩⾃然下降。
可⽆论同事怎样严厉批评,孩⼦都当成⽿旁风。
⼀天晚上,同事⼀觉醒来,发现孩⼦屋⾥的灯还亮着。
她悄悄⾛进去,发现孩⼦戴着⽿机睡着了。
她摘下⽿机⼀听,她给孩⼦买来学英语的MP3⾥响着的却是周杰伦的歌。
同事说,当时她真想拉起孩⼦狠狠地教训他⼀顿。
可转念⼀想,也许正是以前的教训让他学会了“打掩护”。
同事⼀夜未眠,天亮时终于想到了对策。
第⼆天,孩⼦发现秘密泄露了,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可同事却显得对周杰伦很感兴趣,主动在家⾥放上了他的歌曲《蜗⽜》。
孩⼦被这⾸旋律清新、内容上进的歌曲感染了,不⾃觉地跟着哼了起来。
见此情景,同事不失时机地说:“喜欢⼀个明星,要看他的哪些⽅⾯更适合⾃⼰模仿,更适合⾃⼰学习。
”听了这话,孩⼦若有所思地垂下了头。
没过⼏天,孩⼦就去把头发剪短了,同事还从他的笔记本上看到了《蜗⽜》中的歌词:我要⼀步⼀步往上爬,⼩⼩的天有⼤⼤的梦想……
现在同事的孩⼦已经上了⾼⼀,不但成绩优异,各⽅⾯也都齐头并进。
看来家长对待孩⼦追星,要找准切⼊点进⾏引导,让他们⾃我认识,⾃我调整,从明星⾝上找到适合⾃⼰学习的闪光点。
⼭东省临沭县实验⼩学吴清凤
极端追星只是个别现象
看到关于疯狂追星事件的报道,我故意问正在读⾼中的⼥⼉有什么看法,她们班有没有类似的疯狂追星族。
⼥⼉听后不屑地说:“我才不会这样,我们班也没有这样的傻⽠‘粉丝’,⼜没⽑病,谁会这样啊?”我想,⼥⼉所说的应该是⽬前⼤多数孩⼦的真实状况。
平时,⼥⼉和⼤多数同龄孩⼦⼀样,喜欢看娱乐节⽬,喜欢看明星演唱会,喜欢听流⾏⾳乐。
前年,超级⼥声⽐赛还没结束,李宇春的“明星照”就被她买了回来。
平时⼀起看电视时,我经常跟她开玩笑说:“这期有没有你的‘呕吐对象’(玩笑话,即偶像
的意思)呀?”⼥⼉有时哈哈⼀笑说没有,有时则⼤⽅地说⾃⼰喜欢这个明星。
这时,我和丈夫就会问她:“他(她)哪⾥表现得好?讲讲你喜欢的理由给我们听听。
”讲得对,我们就⼀起分享;讲的理由不够充分,我们就和她⼀起分析评判。
这样,既给了⼥⼉充分的⾃由,也让她更进⼀步明⽩了该怎样追星,到底要追些什么。
其实,对于现在的孩⼦来说,追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事。
只要做家长的能够正确认识并引导好孩⼦的追星⾏为,就没有什么可担⼼的。
⽇常⽣活中,家长要多和孩⼦聊天,多倾听孩⼦对⾝边事物的看法,多帮孩⼦解答⼀些他们认识模糊的问题,这样,孩⼦就能够健康⽽愉快地成长了。
江西省⾦坪华侨⼦弟学校王晓鸣
观点集萃
明星展现在我们⾯前的⼀⾯是经过包装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
⾛下舞台,明星也是跟我们⼀样的普通⼈。
———佚名
我虽然⽆法拥有刘德华那出众的外貌和动听的歌喉,但我可以努⼒学习他那种⼏⼗年如⼀⽇的勤奋和敬业,如此坚持和努⼒下去,⼤家也会像对待刘德华⼀样对我竖起⼤拇指。
———北京市余亚斌
打开电视、翻看报纸,少不了关于明星的绯闻琐事。
媒体对明星的过分炒作在⼀定程度上影响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得⼀部分孩⼦因为追星⽽偏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
———⼭东省招远市李从尼
有时我也和⼥⼉⼀起看某些明星的“另⼀⾯”,让她知道明星是个多⾯体,有光彩照⼈的⼀⾯,也有黯淡甚⾄丑陋的⼀⾯。
渐渐地,孩⼦就学会了客观地看待明星。
———河北省清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