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有啥说法?为什么成了男女之事的雅称?古人经验之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雨”有啥说法?为什么成了男女之事的雅称?古人经验之
谈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家喻户晓却又不明所以的概念,追根溯源都跟上古时候的自然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看似神秘莫测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都体现了上古时期人们心中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相互关系,其中以“天人合一”最为源远流长,人和宇宙万物及主客观世界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人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衍生了一系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概念,云雨便是其中之一。
战国时期的楚国名人宋玉就在其名篇《高唐赋》中讲了一个关于云雨的动人故事,后世文人据此引用经久不衰。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
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
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
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
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
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
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这个故事也就成了后世用“云雨”形容男女欢会的起点,诸如李白的“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都是引用宋玉提到的这则“巫山云雨”的典故,那么宋玉之前的云雨之事的概念又从何而来呢?这就得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说起了。
上古时候,人们看到女子的肚子能够孕育生命便将其视作土壤,而男子的精子也因此被视为土壤中的种子,二者交合正如“云雨”灌溉土地一样使种子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和生长。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季节与之对应,把少女萌发的儿女之思称为“怀春”,把男女之事称为“春风一度”,传统中动物发情的叫声也被称之为“叫春”。
他们还发现秋季是普遍收获的季节,而女子在这个季节分娩也被视为最佳时机。
他们还认为野外有天地之气是分娩的最佳场所,不仅能够让分娩更为顺利,土地也会因此变得更为肥沃。
值得一提的是,上古时候对野合并不排斥甚至还很提倡,同样因
为他们认为天地之气对人和土地都有益处,认为野合的地方谷物的收获会更为丰硕。
因此诞生了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比如黄帝诞生的传说就是“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伏羲的诞生也是如此——“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就连如今闻名世界的孔子也同样是其父母与尼山之上野合而生。
这一古老的习俗不仅在华夏民族中流传,周边的民族也不例外。
日本当今较为隆重的“丰年祭”或“丰田祭”中也能看到这些早期文明的身影,这种用来祈求五谷丰登的习俗被继承至今,然而这些仪式在许多地方却不单单体现了农业丰收的愿景。
许多地方的祭祀活动中还保留了许多与繁衍相关的情节,大山市的祭祀活动中就有许多盛装的新嫁娘,用婚姻象征与自然结合的繁衍寓意。
根据历史记载,过去还是以上古时期原始的全裸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官府禁止演化成现在的盛装或者半裸。
而小牧市则依旧维持该习俗最为古老的模样,祭祀活动的时候依旧抬着各种象征繁衍的器具游行,供人们抚摸亲吻,象征人与自然的共鸣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