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练习(含解析)
7 回忆我的母亲
一、基础题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yuàn。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mù。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
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任劳任yuàn()和蔼()妯娌()和mù()
(2)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心地善良,虽然我家并不富有,但她还时时周济村子里的孤寡老人。
B.他为了供孩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现在不少私企老板挖空心思让工人做得多,拿得少,真是为富不仁。
D.他作为劳动职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二、提升题
3.(2023湖南雅礼实验中学月考)下面一段话选自某班《班级日志》,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今天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对班主任提出的“为什么要过生日”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②因为每一位同学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生活观念不尽相同的原因,因而过生日的缘由会产生差异。
③为了庆祝自己长大,为了感谢母亲,为了与朋友分享快乐……④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有多样的想法,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2022湖南邵东期末)仿照下面的句子,再以“母爱”开头写一个句子。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冰冷的冬季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天空即使蒙上年月的风尘也依然明澈澄净;答:
三、阅读题
(2023河南汝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我的母亲
邹韬奋
①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②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蒙眬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
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
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
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还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
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中,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
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
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作母爱。
③母亲喜欢看小说。
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
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讲的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④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有删减)
5.阅读本文,说说母亲的“可爱”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中可
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6.本文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一样,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第
④段画线句就是在记叙之后的议论句,说说这些议论性语句的作用。
答:
7.结合第③段,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
答:
8.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1)怨ǎi zhóu 睦(2)解释说明
解析(1)注意“睦”字的偏旁。
(2)破折号的一般作用:解释说明、表声音延长、表话题转换等。
文段中破折号后面的句子是对“母亲同情贫苦的人”的解释说明。
2.答案 D “任劳任怨”指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用在这里形容“不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劳动职员”,属于用错对象。
3.答案 B ②句句式杂糅,可去掉“的原因”,并把“因而”改为“所以”。
4.答案(示例)母爱是一棵大树,让你的世界即使遭受岁月的洗礼
也依然有所庇护。
解析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和修辞手法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
5.答案母亲的“可爱”是通过背“我”看花灯、讲小说、因为“我”挨打而流泪三件事体现出来的。
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慈爱、感情丰富、有同情心但有原则的性格特点。
解析通读全文,此题可以从第②—④段进行梳理概括。
由第②段的“我现在想来……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可概括出第一件事:母亲背“我”看花灯。
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宠爱。
由第③段的“母亲喜欢看小说……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可概括出第二件事:母亲爱读小说。
表现了母亲情感丰富的特点。
由第④段的“我自己呜咽着背……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可概括出第三件事:母亲因为“我”挨打而流泪。
体现了母亲既同情、心疼孩子,又能坚持原则、严格教育孩子的性格特点。
6.答案画线句很好地揭示了母亲既心疼自己的孩子,又希望他上进的心理,抒发了“我”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这些议论性语句能阐明文章主题,抒发感情,从而打动读者。
解析画线句的第一句是对前文母亲在“我”挨打时边流泪边说“打得好”这一情节的分析,母亲流泪是因为心疼孩子,说“打得好”是要教育孩子,想让孩子进步;“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理解与怀念之情,深化主题,升华主旨。
7.答案“忽而”是“忽然”的意思。
在这里两个“忽而”连用,生动地写出了妹仔听母亲讲小说时的表情变化,从侧面烘托出母亲是一个有较高文学素养、感情丰富、了解孩子心理、能对孩子们循循善诱的形象。
解析“忽而”意思是忽然,说明变化迅速,出乎意料。
在句中写出了妹仔听母亲讲小说时的表情变化,侧面表现出母亲讲小说时感染力强,情感丰富,能够带动妹仔的情绪。
8.答案照应标题,使全文结构完整;对母亲的形象进行总结;赞扬了母亲的可爱、能干,为母亲生在封建家庭感到惋惜;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解析分析段落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结构上,第⑤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段,收束全文,照应标题。
内容上,本段对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赞扬了母亲的可爱和能干,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另外也为母亲生于封建家庭而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