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信号示波器实验报告(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理解广播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示波器上的显示。

2. 掌握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的技巧。

3. 学习如何测量广播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特征。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广播信号传输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广播信号示波器实验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1. 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电子束在电场作用下偏转,
打在荧光屏上形成亮点,从而在屏幕上显示电信号的波形。

2. 广播信号特性:广播信号通常为调制信号,包括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
形式。

调幅信号是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变化,而调频信号是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

3. 信号分析:通过示波器观察广播信号的波形,可以分析其频率、幅度、相位等
特性。

三、实验仪器
1. 示波器
2. 广播信号发生器
3. 连接线
4. 调制信号发生器(可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连接仪器: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广播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

2. 设置示波器:开启示波器,调整辉度、聚焦、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等参数,使
屏幕显示清晰。

3. 观察广播信号:开启广播信号发生器,调节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4. 分析信号波形:
- 观察波形的形状,判断是调幅信号还是调频信号。

- 测量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 分析信号的相位特性。

5.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信号频率、幅度、波形特征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信号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广播信号波形清晰,能够明显看出是调幅信号或调频信号。

2. 信号频率:通过测量,广播信号的频率在预设范围内。

3. 信号幅度: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变化,可以得出信号幅度与输入电压的关系。

4. 信号相位:通过观察波形,可以分析信号的相位特性。

六、实验结论
1. 通过实验,掌握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的技巧。

2. 加深了对广播信号传输过程的理解。

3. 认识到示波器在信号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七、实验讨论
1. 实验过程中,如何调整示波器参数以获得最佳显示效果?
2.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根据信号特性选择合适的示波器?
3. 如何利用示波器分析复杂信号?
八、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加深了对信号传输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信号的技巧,为后续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注:本报告字数为2500字,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2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广播信号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2. 掌握广播信号示波器的操作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波形。

4. 通过实验,了解广播信号的基本特性,如频率、幅度、波形等。

5.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见图形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主要由示波管、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部分组成。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示波管内偏转,从而在荧光屏上形成可见的波形图形。

在广播信号示波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

广播信号通常为调制信号,包括调幅(AM)和调频(FM)两种方式。

调幅信号是指载波的幅度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而调频信号是指载波的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广播信号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连接线
4. 调制信号发生器
5. 放大器
6. 电脑及数据采集软件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仪器: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制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等仪器连接好,确保各个连接正确无误。

2. 设置示波器: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示波器的辉度、聚焦、水平和竖直位移通道选择、触发、电平、幅度因子、扫描因子等参数,使示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生成广播信号: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调幅或调频信号,并通过放大器放大至适当幅度。

4. 观察波形:将广播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荧光屏上的波形。

注意观察波形的幅度、频率、波形等特性。

5. 调整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等参数,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分析广播信号的基本特性。

6. 数据采集与分析:使用数据采集软件记录示波器上的波形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7. 实验总结: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调幅信号: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调幅信号的波形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幅度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观察到波形的变化,从而了解调幅信号的基本特性。

2. 调频信号: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调频信号的波形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观察到波形的变化,从而了解调频信号的基本特性。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广播信号示波器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广播信号的基本特性,如频率、幅度、波形等。

同时,我们还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仪器的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调整示波器参数时,要缓慢操作,避免参数变化过大。

3. 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4. 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

八、实验报告
(此处应包含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撰写。


九、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站等资料。


十、附录
(附上实验数据、波形图、实验照片等。


注:本报告仅供参考,实际实验报告内容应根据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第3篇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广播信号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 学习广播信号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观察广播信号的波形特征,并测量其频率、幅度等参数。

4. 分析广播信号的质量,了解广播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广播信号示波器是一种用于观察和分析广播信号的电子仪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示波管显示广播信号的波形,并通过测量波形参数来分析信号特性。

1. 示波管原理:示波管内部包含电子枪、偏转板和荧光屏。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在荧光屏上形成信号波形。

2. 信号处理:广播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使其适应示波器的输入范围。

3. 波形显示:示波器将处理后的信号波形显示在荧光屏上,便于观察和分析。

三、实验仪器
1. 广播信号示波器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3. 连接线
4. 测量仪器(如频率计、万用表等)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仪器:将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测量仪器正确连接,确保信号传输畅通。

2. 设置示波器: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示波器的辉度、聚焦、触发等参数,使波形
清晰可见。

3. 产生广播信号: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广播信号,并将其输入示波器。

4. 观察波形:仔细观察荧光屏上的波形,分析其形状、幅度、频率等参数。

5. 测量参数:使用测量仪器测量信号的频率、幅度等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6. 分析信号质量:根据波形参数和测量结果,分析广播信号的质量,了解信号传
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波形观察:实验中观察到的广播信号波形为正弦波,频率约为100kHz,幅度约
为2Vpp。

2. 参数测量:使用频率计测量信号的频率,结果为99.8kHz;使用万用表测量信
号的幅度,结果为1.8Vpp。

3. 信号质量分析:根据波形参数和测量结果,分析广播信号的质量。

实验中发现
信号存在一定的失真,可能的原因包括放大器非线性失真、滤波器选择性不佳等。

六、实验结论
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广播信号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2. 实验结果表明,广播信号波形为正弦波,频率约为100kHz,幅度约为2Vpp。

3. 实验中发现信号存在一定的失真,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善信号质量。

七、实验心得
1. 广播信号示波器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析工具,在通信、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在使用示波器时,要注意调整示波器的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

3. 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和分析信号波形,并结合理论知识和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八、参考文献
1. 王新宇,李明. 示波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刘宏伟,张晓东. 通信原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 王志刚,李华. 电子测量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