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潘桂凤审题人:廖明彩 2010—9—25
一、选择题(25×2=50分)
1、“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
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
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
“陛下”称为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2、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宋史》卷一《太祖纪》对陈桥兵变有如下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
次陈桥驿……有以黄衣加太祖(即赵匡胤——引者注)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以下能体现文中“黄衣”功能的是()
A.“衣,依也” B.“衣,隐也”
C.“衣,所以表贵贱也” D.“衣,身之章(障)也”
4、《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地方机构长官为蒙古人和汉人,且掌握实权
C.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元代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5、清朝末年,清廷派遣五大臣出使西洋考察政治。
五大臣在考察报告中提到德国时说:“德国以威定霸……立国之意,专注重练兵。
故国民皆有尚武之精神,即无不以服从为主义。
……其人民习俗,亦觉有勤俭质朴之风,……盖其长处,在朝无妨民之政,而国体自尊;人有独立之心,而进步甚猛。
”材料反映五大臣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态度是()A.否定,国民享有参政权利、“有独立之心”,不利于加强专制统治
B.否定,让国民尚武、“无不以服从为主义”,有违中国传统礼教
C.赞赏,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传统且成为强国,这是清王朝向往的
D.赞赏,德国用武力实现了国家统一和富强,并在一战中取得主动
6.2009年是圆明园建园302周年。
1951年,周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
”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7.20世纪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过一副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此联应写于()
A.太平天国运动时 B.义和团运动时 C.新文化运动时 D.五四运动时8.下列太平天国的诸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9.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30日报道: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今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
下列对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D.他们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0.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①④
1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下列哪对关系制定的()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
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13.近几年来,中国在外交舞台上非常活跃。
比如在朝鲜六方会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组织了“中非论坛”、在俄罗斯等国开展“中国年”活动。
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澳大利亚并出席APEC会议、中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已于10月初部署。
以上事实不能反映()
A.新时期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B.新时期我国开展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C.新时期中国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D.我国外交僵局开始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14、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
15、《十二铜表法》中,设有“获得物占有权法”,其一是“占有时效为两年,其他一切物品则为一年”,其二是“不愿意确定丈夫对自己有支配权的妇女,每年应离开其家三夜,因而中断占有的一年时效。
”下列各项对材料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了物品所有者对物品的占有权 B.强调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独立自主地位C.突出了物品的所有权及归属的理念 D.是奴隶制度在意识、观念上的表现
16、“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
”材料中的法律是指()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17、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
A.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 B.违背了《权利法案》规定
C.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
18、“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19、2009年5月20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6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政
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
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
这表明()
A.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C.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20、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这种情况最终并没有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A.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B.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人民不断斗争的结果
21、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
22.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
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想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界认同
23.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它()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24.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
”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25.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省,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一直处于联合国托管下。
科索沃占人口多数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要求独立,但塞尔维亚方面坚决反对。
在由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三方代表组成的“三驾马车”斡旋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代表今年就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举行了多轮谈判,但没有取得成果。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2007年12月8日说,美国在科索沃问题上的立场是通过谈判解决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的主要障碍。
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B.国际社会已就民族自决原则达成共识
C.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矛盾不可调和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
——《东华录》(清)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
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被奴役状态时……人们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材料三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议会内
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英)《权利法案》(1689年)
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
(4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带来的不同影响。
(6分)
(4)从治理国家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和中国共产党在联合国中取得席位,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加………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1950年美国人的演说材料二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度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问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是什么?(1分)在当时中国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1分)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活动?(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1分)其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同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3分)
(3)请结合(1)(2)两问题,谈谈在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我国该怎样做?(3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
到l951年l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l25亿美元。
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
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
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材料三 l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
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点却互相矛盾。
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
(8分)
(2)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6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