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机械运动(解析版)-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三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三期)
专题01 机械运动
1、(2021·福建·T4)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朝辞白帝彩云间B.千里江陵一日还C.两岸猿声啼不住D.轻舟已过万重山
2、(2021·新疆·T6)我国“天和号”核心舱在环绕地球运行时,以“天和号”内部的冰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中静止的是()
A.天和号B.月球C.火星D.太阳
t 开始,物3、(2021·宁夏·T8)如图甲所示,物体受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运动。
从0
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
关于这个过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9s 内通过的路程是18m
C.1s t =时,若2N F =,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2N
D.从3s t =到6s t =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理由:______
4、(2021·青海·T19)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5、(2021·河北·T10)斧子的斧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斧柄下端紧套在斧柄上(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_____,这样斧头就会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斧柄下端撞击木墩时,以斧柄为参照物,斧头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请在图中画出斧头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____)
6、(2021·北京·T16)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______cm 。
7、(2021·海南·T13)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顺利对接,对接成功后,
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地面指挥中心通过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对二者进行远程控制。
8、(2021·吉林·T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0s内通过的路程是1000m,它的速度为______ m/s,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3000N,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9、(2021·吉林·T9)2021年5月15日,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探测器通过___________把火星影像图传回地球;如图所示,着陆器缓慢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着陆器是___________的。
10、(2021·青海·T16)2021年5月29日,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了自主交会对接。
对接后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______的。
飞船是通过______向地面传回信息的。
飞船在上升过程中,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能。
11、(2021·福建·T17)2021年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对接过程运用北斗系统完成远距离自主快速测定轨,其间信息的传递是依靠______实现的。
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结合体后一起运行,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是______的。
12、(2021·山西·T17)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
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
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13、(2021·新疆·T14)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1)大洋万米深处的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0 m/s 。
“奋斗者”号的画面是通过微细光缆传给海面上的保障船的,说明______波可以传递信息。
(2)为保障“奋斗者”号在水下平稳运行不易侧翻,应将密度较小的浮力材料安装在“奋斗者”号的______(填“顶”或“底” )部。
“奋斗者”号坐底时可视为悬浮状态,当抛掉其舱底外部质量为2t 、密度为8×103kg/m 3的压载铁后开始加速上升,此时“奋斗者”号受力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当海水的阻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奋斗者”号开始匀速上升,此时其受到的海水的阻力为______N (海水的密度取1×103kg/m 3)。
14、(2021·宁夏·T15)如图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某品牌纯电动公交车,其质量为41.210kg ,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4000cm 。
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s ,行驶路程是1.2km ,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2倍。
(g 取10N/kg )
(1)公交车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计算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公交车起步时,乘客会听到“车辆起步,抓好扶手”的温馨提示语。
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15、(2021·海南·T21)为了增强中学生体质,进一步加强防溺水教育,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游泳训练。
(
3kg/m3,g取10N/kg)求:
水=1.0×10
(1)小东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20m所用的时间为40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如图所示,小东手上佩戴的防溺水安全手环是水上救生设备,携带非常方便,手环里的安全气囊充气后的体积是1.7×10-2m3,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3)小东的质量为50kg,他站立在泳池岸上,双脚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500cm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4)小东在泳池岸上看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要浅,正如古诗所说“潭清疑水浅”,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其中原因。
16、(2021·广东·T16)(1)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内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2)蹄形磁体附近的导体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现将该导体竖直向上快速移动(沿图示箭头方向),电路中______(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产生;
(3)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示数如图所示,月底示数为941.4kW·h,若用电价格为0.7元/度,则小明家该月电费为______元;
(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______(多选,选填字母)
A.气泡遇冷收缩B.气泡遇热膨胀
C.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D.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17、(2021·广东·T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
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
(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点;
(2)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1、【答案】B
【解析】
A.“朝辞白帝彩云间”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千里江陵一日还”,既能知道路程也能确定时间,所以可以估计速度,故B符合题意;C.“两岸猿声啼不住”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C不符合题意;D.“轻舟已过万重山” 即不能知道路程也不能确定时间,所以没法估计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
天和号和“天和号”内部的冰箱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 “天和号”内部的冰箱为参照物,天和号是静止的,月球、火星和太阳与“天和号”内部的冰箱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 “天和号”内部的冰箱为参照物,月球、火星和太阳是运动的。
故选A 。
3、【答案】D 见解析
【解析】
[1] 对ABCD 分析如下:
A .由图乙可知,物体在0∼3s 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3∼6s 物体处于加速运动状态,6∼9s 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 错误;
B .若9s 内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9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s =vt =2m/s ⨯9s=18m
由A 分析可知,物体在9s 内通过的路程不是18m ,故B 错误;
C .当t =1s 时,F =2N ,由图乙可知,物体静止,静摩擦力等于拉力为2N ,故C 错误;
D .从3s t =到6s t =的过程中,物体受拉力和滑动摩擦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D 正确。
故描述正确的是D 。
[2]综合以上分析,D 选项正确,理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4、【答案】变速 13.5
【解析】
[1]分析图可知,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速度=
s v t ,所以整个过程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整个过
程小车做变速运动。
[2]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240m ==13.5m 460s
s v t =⨯ 5、【答案】斧头具有惯性 运动
【解析】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斧柄和斧头原来都是运动的,当斧柄下端撞击到木墩时,斧柄突然停止运动,由于斧头具有惯性,斧头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运动,这样斧头就会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2]斧柄下端撞击木墩时,以斧柄为参照物,斧头相对于斧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斧头是运动的。
[3]斧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作用点在斧头的重心,斧头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6、【答案】8.50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读数为8.50cm ,铅笔的长度为8.50cm 。
7、【答案】静止 电磁波
【解析】
[1]对接成功后,以天舟二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天舟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2]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指挥中心通过电磁波对二者进行远程控制。
8、【答案】20 6×104
【解析】
[1]汽车的运动速度
1000m =20m 50s
s v t =
=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43000N 20m 610W P Fv ==⨯=⨯
9、【答案】电磁波 运动
【解析】
[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传播,探测器使用的是电磁波。
[2]着陆器缓慢着陆火星的过程中,以火星表面为参照物,着陆器位置改变,是运动的。
10、【答案】静止 电磁波 内 机械
【解析】
[1]对接成功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运动,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飞船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回信息。
[3][4]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飞船上升,机械能增大,所以上升过程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
11、【答案】电磁波 静止
【解析】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我们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形成结合体后一起运行的过程中,它们之间没有位置上的改变,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12、【答案】错误以太原双塔为参照物,车在向西行驶
【解析】
[1][2]以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太原双塔为参照,小丽在靠近太原双塔,相对太原双塔向西运动,故判断车正在向西行驶,所以网友的判断是错误的。
13、【答案】振动大于光顶不平衡 1.75×104
【解析】
(1)[1]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大洋万米深处的声音同样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即大于340 m/s。
[3]“奋斗者”号的画面是通过微细光缆传给海面上的保障船的,光缆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即利用光波传递信息。
(2)[4]为保障“奋斗者”号在水下平稳运行不易侧翻,则需要降低重心,故应将密度较小的浮力材料安装在“奋斗者”号的顶部。
[5]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平衡状态,故加速上升时“奋斗者”号受力不平衡。
[6]当“奋斗者”号坐底时可视为悬浮状态,此时浮力等于重力,抛掉其外部的压载铁后,即“奋斗者”号质量减小2t,则重力减小
G减=mg=2000kg×10N/kg=2×104N
体积减小
V减=m
ρ=33
2000kg
810kg/m
⨯
=0.25m3
则“奋斗者”号减小的浮力
F 浮=ρ海g V 减=1×103kg/m 3×10N/kg×0.25m 3=2.5×103N
当海水的阻力增大到一定值时,“奋斗者”号开始匀速上升,则此时“奋斗者”号受力平衡,即减小的重力等于减小的浮力加上阻力,即
F 阻=
G 减-F 浮=2×104N -2.5×103N=1.75×104N
14、【答案】(1)43.2km/h ;(2)61.210Pa ⨯;
(3)车辆起步,由于人具有惯性,人保持静止状态,而车子已经往前运动,故人落后,即后倾,若没有抓稳扶好,易向后倾倒
【解析】
解(1)公交车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是
1.2km ==43.2km/h 100h 3600
s v t = (2)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642a 401.210kg 10N/kg =10010210P m
.F p S -⨯⨯==⨯⨯ (3)车辆起步,由于人具有惯性,人保持静止状态,而车子已经往前运动,故人落后,即后倾,若没有抓稳扶好,易向后倾倒。
答:(1)公交车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是43.2km/h ;
(2)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61.210Pa ⨯;
(3)车辆起步,由于人具有惯性,人保持静止状态,而车子已经往前运动,故人落后,即后倾,若没有抓稳扶好,易向后倾倒。
15、【答案】(1)0.5m/s ;(2)170N ;(3)410Pa ;(4)见解析
【解析】
解:(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
20m 0.5m/s 40s
s v t === (2)因为安全气囊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浮力为
F 浮=ρ水
gV 排=1.0×103kg/m 3×10N/kg ×1.7×10-2m 3=170N (3)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为
F =
G =mg =50kg ×10N/kg=500N
受力面积
S =500cm 2=5×10-2m 2
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4-22500N 10Pa 510m
F P S ===⨯ (4)因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向水中看去,会感觉水变浅了。
答:(1)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0.5m/s ;
(2)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70N ;
(3)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410Pa ;
(4)见解析。
16、【答案】2.70 左 38.6 无 140 乙 D
【解析】
(1)[1]由图可知,刻度值的分度值是0.1cm ,物体的长度是2.70cm 。
[2]由乙图可知,指针指在了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应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由丙图可知,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20g 10g 5g 3.6g 38.6g m =+++=
(2)[4]当导体棒向上移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3)[5]设小明家该月电费为n ,则
()941.4kW h -7741.4kW 140h 0./n =⋅⨯=⋅元度元
(4)[6][7]水沸腾前由于气泡上升时,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以气泡的体积逐渐减小,所以乙图是沸腾前的情景,气泡变小的原因是D 。
17、【答案】不能 反射能力强 68 51 60
【解析】
(1)[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 的声音,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
[2]根据文中,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
(2)[3]如图乙所示,若t 0=0.4s ,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
00.4s 340m/s 68m 22
t s vt v ===⨯= (3)[4][5]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 ,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110.6s 340m/s 102m 22
t s v ==⨯= 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 ,跑车遇到信号时,距离测速仪
220.3s 340m/s 51m 22
t s v
==⨯= 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 12102m 51m 51m s s s =-=-=
因此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跑车遇第一次信号,到测速仪接到信号,时间是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3s,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因此跑车再走0.4s,才发出第二次信号,到跑车与第二次信号相遇,时间要接收用时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车二次与信号相遇的间隔时间为
0.3s0.4s0.15s0.85s
t=++=
跑车速度为
51m
60m/s
0.85s
s
v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