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二)花类药材 花类药材,多色,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湿 返潮发生霉变,久置空气中易变色,虫蛀,气味散 失;质地疏松的花还易“散瓣”。花类药材宜采用 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曝晒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 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等因富含糖分,易粘结、 泛油、霉变和虫蛀;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 变色,如橘皮易散失香气、变色;种子类药材含淀 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易酸败泛油、生虫
一、传统养护技术
(三)干燥养护法
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 杀死霉菌、害虫及虫卵,达到防虫、防霉,久储不 变质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曝晒、烘干、摊晾等
其中曝晒是利用太阳热能使得药材水分散发,利用 紫外线杀灭害虫、虫卵、霉菌。烘干法适合大多数 饮片。摊晾法是将药材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 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 性叶类、花类、果皮类等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四)全草类药材 全草类药材常呈绿色,储存期间受温湿度和日光等 影响,可发生变色。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紫苏、 藿香等,久储挥发油挥发,香气变淡而降低药效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五)树脂、干膏类药材 此类药材具有受热熔化、变软、粘结的特点,储存不 当时不仅会使外观变形,而且易黏附包装或发生流失 污染、生虫、发酵、变色等,药材如松香、乳香、没 药、苏合香、芦荟等
3.验收设备 验收应有必要的验收设备,包括白瓷盘、 剪刀、放大镜、冲筒、标本等
二、验收依据
1.国产中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 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药品标准、卫生 部部颁药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炮制 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等
2.进口药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 准》、《药品进口管理办法》(局令第4号)、《进 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2号)执行
药品储存与养护技术
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作者:张庆岭 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目录
第一节 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第二节 中药的储存保管 第三节 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 第四节 中药的养护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中药的分类储存管理技术 熟悉中药入库验收的内容、方法及中药养护技术 了解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 熟练掌握常见易变中药的现代储存养护技术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七)特殊中药储存
1.细贵中药材 这类药材如冬虫夏草、麝香、西红花等 价格较高,有的品种又易虫蛀霉变,所以应存放于专 用柜子和容器内,严格执行细贵药品储存保管制度, 注意防变质、防盗以保证安全储存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七)特殊中药储存
2.易燃中药材 易燃中药材多为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 如硫黄、樟脑、海金沙、干漆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 要求,储存在阴凉、安全的专用库房,并配有专职消 防安全员和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发生
重点难点
本章 重点
1.中药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内容、方法 2.中药的分类储存管理技术 3.中药养护的技术
本章 难点
1.中药的分类储存技术 2.中药养护技术
导学情景
武汉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药批发、物流 配送、零售连锁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2年1 月该公司从原产地购进大批价格低廉而质优的中药饮片 大黄。在遵循“先产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 则下,分批出库,但由于储存量过大以及仓库管理不当, 在2013年9月最后一批出库时,发现该批药材已经生虫变 质,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
一、传统养护技术
(二)除湿养护法 是利用通风、吸湿等方法来改变库房的湿度起到抑 制霉菌和害虫活动的作用。通风是利用空气自然风 或机械产生的风,把库房内潮湿的空气置换出来, 达到除湿目的。吸湿是利用自然吸湿物:生石灰、 木炭、草木灰、氯化钙、硅胶等,来降低库内空气 湿度,以保持仓库凉爽而干燥的环境。目前主要用 空调除湿吸潮
第三节 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
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 二、中成药的质量变异及原因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变异现象、原因及防治
中药材、中药饮片在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如果 管理不当,会出现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气变味、 风化、潮解、溶化、升华等变异现象,这些现象称为中 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变异现象。该变异现象不仅取决于药 材本身的性质,而且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去结晶水而风化,在湿热条件下又易潮解,故宜贮缸、 罐中,密闭,置阴凉处,防风化和潮解
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中成药的储存通常采用分类储存,即把储存地点划 分为若干区,每个区又划分为若干货位,依次编号,设 立货位卡,保证卡、货、账相符
1.丸剂 依据所使用辅料的不同可分为蜜丸、水丸、水蜜 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储存时按其特性应密闭, 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变、虫蛀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六)动物类药材 此类药材来源于不同的动物,主要为皮、肉、甲、 角和虫体等,如蛤蚧、刺猬皮、鳖甲、金钱白花蛇、 水牛角等,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储 存不当,极易虫蛀、发霉、泛油、酸败、异臭、脱 足断尾现象,导致药材品质降低。该类药材价格偏 高,一般以专柜、专库存放,少储勤进
(一)中药材、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霉变 2.虫蛀 3.变色 4.泛油 5.气味散失 6.风化 7.潮解溶化 8.粘连 9.升华
(二)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及防治原则
1.药材本身的性质
(1)药材含水量 (2)药材化学成分
2.外界环境因素
空 温湿 日 霉 虫 气 度度 光 菌 害
二、中成药的质量变异及原因
一、传统养护技术
(四)密封(包括密闭)养护法 该法是通过将饮片储于缸、坛、罐、瓶、箱等容器 而与外界隔离,以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其影响。适 用于易泛油、溢糖、发霉、虫蛀,吸潮后不宜曝晒、 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等
一、传统养护技术
(五)对抗同储养护法 是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储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 物品与药物同储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 泛油的一种养护方法。其优点简便易行,防霉驱虫 效果显著,且无污染无公害。但此法仅适用于少数 药物养护。如丹皮分别与泽泻、山药、白术、天花 粉、冬虫夏草等同储
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2.滴丸 指固体或液体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 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包装应 严密,一般采用玻璃瓶或者瓷瓶包装,亦可用铝塑复 合材料包装,除另有规定外,滴丸剂应密封储存,防 止受潮、发霉变质
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3.合剂(口服液) 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 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口服液系指合剂以单剂量包 装者。其性质怕热、怕光、易酸败、发酵,应密封, 置阴凉处贮藏,避热、避光、防冻,在贮藏期间允许 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如双黄连合剂、小青龙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四、验收内容和方法
(一)中药材的验收与方法
1.数量验收 2.外包装检查 (包装标识 品名、数量、产地、供货
单位、毛重、净量)等,并附有质量合格证 3.性状鉴定
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 法,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 断面特征、气味等
四、验收内容和方法
(一)中药材的验收与方法
(一)中成药常见的变异现象
1.酸败 是药物经日光照射或高温,产生发酸、酸败而 不能药用。因此此类成药要避光保存
2.挥发 是指在高温下中成药所含挥发油散失或走油。 因此此类药宜低温储存
3.浑浊沉淀 是液体成药的常见变质现象。中成药的液 体制剂,在低温条件下易发生沉淀
二、中成药的质量变异及原因
(二)影响中成药变异的外界因素
三、取样原则
3.取样方法 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体积大小在1cm以下 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包件至 少在2~3个不同部位各取样1份;包件大的应从10cm 以下的深处在不同部位分别抽取
4.取样量 一般中药材及饮片抽取100 ~ 500g,粉末状 的中药抽取25 ~ 50g,贵重药抽取5 ~ 10g。最终 抽取的供检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 即1/3供检用,1/3供复核用,1/3留样保存
3.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规定
二、验收依据
三、取样原则
1.抽取样品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 样是否一致
2.取样数量 对于5件以内要逐件取样验收;对5 ~ 99 件,随机抽验5件;对100 ~ 1000件的按5%随机取样 检验;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检验;贵重 药品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抽验
五、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六) 中药的拒收Fra bibliotek(一) 件数不符
(二) 包装异状
(五) 质量问题
(四) 细数不符
(三) 药品异状
损失
第二节 中药的储存保管
中药的储存保管
一、中药材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
(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个体多肥厚、质重、含水分较大, 且富含淀粉、糖等成份,易返潮霉变、虫蛀或变色、 糖化粘结。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 熏蒸等硬件设施。严格温、湿度管理,温度一般控 制在25℃以下,常检查货垛,防倾斜倒塌。室内多 通风,散潮
3.毒性、麻醉类中药
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加工炮制手段各异,规格复杂、 形状多样,储存保管较中药材难度增加。仓储工作者应 针对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一)切制类饮片
1.含淀粉较多的饮片,切片后要及时干燥,防虫蛀、霉 变,置通风阴凉干燥处
4.纯度与内在质量检查 5.毒、麻、贵细药材验收
四、验收内容和方法
(二)中药饮片的验收与方法
1.数量和外包装的验收 2.外观性状检查 3.纯度检查与内在质量验收 4.毒性饮片的验收
四、验收内容和方法
(三)中成药的验收内容 中成药依据法定质量标准、合同质量条款对品名、
质量、合格证、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注册商标、标签、 包装、规格、数量、生产厂名、厂址、说明书进行验收。 还需进行外观检查、内在质量(包括水分、重量差异、 装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崩解时限)等检查
一、传统养护技术
(一)清洁安全养护法 (二)除湿养护法 (三)干燥养护法 (四)密封(包括密闭)养护法 (五)对抗同储养护法 (六)冷藏养护法
一、传统养护技术
(一)清洁安全养护法 清洁卫生是中药材、饮片养护的基础,主要包括饮 片加工各个环节注意卫生、仓库及其周围环境保持 清洁、无尘,防止有害生物侵入(防虫、防鼠害), 做好库房安全工作
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切片后不易干燥,应密 封储存,置通风干燥处
3.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宜置 阴凉干燥处
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
(二)炮制类饮片
1.炒制类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通风干燥处 2.蒸煮饮片因水分较多,易受霉菌侵染,宜贮干燥容器
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3.矿物加工类饮片如芒硝、明矾等,在干燥空气中易失
1.包装容器 合理选择容器贮存中成药,不仅可以保护 中成药的完整和清洁,重要的是能防止微生物、虫害 等的侵蚀,保证药品质量
2.贮存时间 中成药贮存时间过长,易受潮湿、温度、 光线、空气等因素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最 终导致不能应用
第四节 中药养护技术
中药养护技术
一、传统养护技术 二、现代养护技术
中药饮片的验收
一、中药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
1.验收人员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的,应当 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应当在职在岗,还要进行岗前培 训和继续培训,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
2.验收场所 企业应当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光线 充足、清洁干燥、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场地
导学情景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是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 的手段,采用干燥、降氧等养护方法,采取防潮、防虫、 防鼠等措施,控制调节中药的储存条件,并对中药储存 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达到有效防止中药变质、确 保储存中药质量的目的
第一节 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中药入库前,必 须进行质量的验收,入库后,进行必要的储存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