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五中、龙海市五中等四校高考考前提分物理仿真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五中、龙海市五中等四校高考考前提分物理仿真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爱因斯坦在1900年首次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物理学
B .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C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玻尔的原子理论能够解释氦原子的光谱
2、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 ,波长为λ。
若在x = 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波在2T t =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 A . B .
C .
D .
3、下列关于运动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足球的运动轨迹是旋转的香蕉球时,要研究足球的运动足球可以看做质点
B .2018年苏炳添在男子100m 中跑出的亚洲纪录是一个时刻
C .4100m ⨯接力赛中的100m 都是指位移
D .运动员100m 短跑用时10s ,则其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定不小于22m/s
4、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其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在刚开始的
很短时间内,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罐内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 .火罐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C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D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5、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半径都远小于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相距为L 的M 、N 两恒星绕共同的圆心O 做圆周运动,M 、N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周期均为T 。
若另有间距也为L 的双星P 、Q ,P 、Q 的质量分别为2m 1、2m 2,则( )
A .P 、Q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 1∶m 2
B .P 、Q 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m 2∶m 1
C .P 、Q 2T
D .P 与M 的运动速率相等
6、分别用频率为ν和2ν的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某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真空中光速为c ,电子电量为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频率为2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较多
B .用频率为14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甲、乙两种单色光照射该金属,对应光电流的遏止电压相同
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14
h ν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的平行导轨MN 、HG 左端接一阻值为2
R 的电阻0R (导轨电阻不计),两轨道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电阻也为2
R 的金属杆,垂直两导轨放在轨道上。
现让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分别以速度v 1、v 2由图中位置1匀速运动到位置2,两次运动过程中杆与导轨接触良好,若两次运动的速度之比为1:2,则在这两次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0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1:U2=1:2
B.回路中产生的总热量之比Q1:Q2=1:4
C.外力的功率之比P1:P2=1:2
D.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1:q2=1:1
8、如图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内存在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1B和匀强电场E,1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平板S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狭缝到达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
平板S右方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2B,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B.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
C.速度选择器的1P极板带负电D.在2B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q
m
越小
9、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P是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电荷量为q、质量为m、相同速率的离子从P点沿不同方向同时射入磁场。
其中有两个离子先后从磁场边界上的Q点(图中未画出)射出,两离子在磁场边缘的出射方向间的夹角为60 ,P点与Q点的距离等于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3 6 R
B.离子的速率为3
3 qBR m
C.两个离子从Q点射出的时间差为2
3
m qB
D.各种方向的离子在磁场边缘的出射点与P点的最大距离为23 3
R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固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E.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物体下落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
9.80m/s,照片中的数字是竖直放置的刻度尺的读数,单位是厘米。
利用上述信息可以求出:物体下落至B点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实验中物体由B点下落至C点,动能的增加量约为重力势能减少量的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2.(12分)小汽车正在走进我们的家庭,一辆汽车性能的优劣,其油耗标准非常重要,而影响汽车油耗标准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在行进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人们发现汽车在高速行驶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f(也称风阻)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汽车行驶速度v。
某研究人员在汽车风洞实验室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下表所列数据:
①由上述数据可得汽车风阻f与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及汽车行驶速度v的关系式为f=_______(要求用k表示比例系数);
②由上述数据得出k的大小和单位是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基本单位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汽缸开口向右、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汽缸内用活塞(横截面积为S)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将活塞和地面上的重物(质量为m)连接.开始时汽缸内外压强相同,均为大气压p0(mg<p0S),轻绳处在伸直状态,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0,体积为V.现使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降低,最终使得气体体积减半,求:
(1)重物刚离开地面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T1;
(2)气体体积减半时的温度T2;
(3)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气体状态变化的整个过程并标注相关点的坐标值.
E ,同时存在着水平方向的14.(16分)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53N/C
匀强磁场,其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B=0.5 T.有一带正电的小球,质量m=1×10–6 kg,电荷量q=1×10–6
C,正以速度v在图示的竖直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P点时撤掉磁场(不考虑磁场消失引起的电磁感应现象),取g=10 m/s1.求:
(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
(1)从撤掉磁场到小球再次穿过P点所在的这条电场线经历的时间t.
15.(12分)如图光滑水平导轨AB的左端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右端前放一个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弹簧不粘连,B点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刚好平齐接触,传送带的长度BC的长为L=6m,沿逆时针方向以恒定速度v=1m/s匀速转动.CD为光滑的水平轨道,C点与传送带的右端刚好平齐接触,DE是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DE与CD相切于D点.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取g=10m/s1.
E;
(1)若释放弹簧,物块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刚好能到达C点,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p
(1)若释放弹簧,物块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能够通过C点,并经过圆弧轨道DE,从其最高点E飞出,最终落在CD上距D点的距离为x=1.1m处(CD长大于1.1m),求物块通过E点时受到的压力大小;
(3)满足(1)条件时,求物块通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能.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A.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故A错误;
B .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则入射光子的数目越多,所以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故B 正确;
C .根据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C 错误;
D .玻尔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很好地解释了氢光谱,但不能够解释氦原子的光谱,故D 错误。
故选B 。
2、A
【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知,在 x =0处质点在2
T t =时刻处于平衡位置,且要向下振动,又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可判断出选项A 是正确的,BCD 错误;
故选A .
3、D
【解析】
A .若足球的运动轨迹是旋转的香蕉球时,要研究足球的运动足球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做质点,选项A 错误;
B .2018年苏炳添在男子100m 中跑出的亚洲纪录是一个时间间隔,选项B 错误;
C .4100m ⨯接力赛中有弯道,则其中的100m 不都是指位移,选项C 错误;
D .运动员100m 短跑用时10s ,若整个过程中一直加速,则加速度
222221002m/s 10
s a t ⨯=== 因运动员在100m 短跑中先加速后匀速,则其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定不小于22m/s ,选项D 正确;
故选D 。
4、C
【解析】
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内部气体体积不变,由于火罐导热性良好,所以火罐内气体温度迅速降低,根据pV C T
=可知,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火罐“吸”在皮肤上,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5、C
【解析】
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运动的角速度相等,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M 、N 有
G 122
m m L =m 1·r 122π()T G
122m m L =m 2·r 222π()T 对P 、Q 有 G 12222m m L ⋅=2m 1·r ′122π()T
G
12222m m L ⋅=2m 2·r ′222π()T 其中
r 1+r 2=L ,r ′1+r ′2=L
联立解得
T ′=
2T 由
2m 1r ′1=2m 2r ′2
可知
r ′1∶r ′2=m 2∶m 1
则可知
r 1=r ′1
结合v =2r T
π可知P 与M 的运动速率不相等,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6、B
【解析】
A .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光的强度有关,由于光的强度关系未知,故A 错误;
BD .光子能量分别为
1=E h ν和2=2E h ν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km 0E h W ν=-,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联立解得
01=2
W h ν 用频率为4
ν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 正确,D 错误; C .两种光的频率不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由动能定理可知,题目对应的遏止电压是不同的,故C 错误。
故选B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AD
【解析】
A .两种情况下杆产生的电动势分别为
11E BLv =、22E BLv =
回路中的总电阻为R 。
故回路中两次的电流分别为
11BLv I R =、2
2BLv I R =
故电流之比为
112212
I v I v == 根据欧姆定律,R 0两端的电压之比
112212
U I U I == 故A 正确;
B .两次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121212
21L
t v v L t v v === 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2111222212
Q I Rt Q I Rt == 故B 错误;
C .由于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外力的功率等于回路中的功率,故
21122214
P I R P I R == 故C 错误。
D .两种情况下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则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 I t t t R R
∆Φ∆Φ=∆=∆=∆⋅ 故通过电阻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 1:q 2=1:1
故D 正确。
故选AD 。
8、AD
【解析】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选项A 正确;
B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向下偏转,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根据左手定则知,该束粒子带正电,选项B 错误;
C .在平行极板间,根据左手定则知,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上,则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知电场强度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速度选择器的1P 极板带正电,选项C 错误;
D .进入2B 磁场中的粒子速度是一定的,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
v qvB m r
= 得
mv r qB
= 知r 越大,比荷
q m 越小,选项D 正确。
故选AD 。
9、BCD
【解析】
从Q 点能射出两个离子,则离子圆周运动半径r 小于磁场区域圆半径R ,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PQO ∆为等边三角形。
A .由几何关系得
2
R PM =
又有 sin 60PM r ︒
= 解两式得
33
r R =① 选项A 错误;
B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有
2
mv qvB r
=② 解①②式得
3qBR v = 选项B 正确;
C .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2m T qB
π= 两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13
T t = 223T t = 则从磁场射出的时间差为
23m t qB
π∆=
选项C 正确;
D .各种方向的离子从磁场中的出射点与P 点的最大距离为
2r = 选项D 正确;
故选BCD.
10、BDE
【解析】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具体表现,选项A 错误;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选项B 正确;
C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是要引起其他的变化,选项C 错误;
D .固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选项D 正确;
E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E 正确。
故选BDE 。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1.16 95~97均正确
【解析】
[1]根据公式可得
2 1.16m/s 2B t AB BC v v v T
+===
≈ [2]同理可得
2 1.5375m/s 2C t BC CD v v v T
+===
= 物体有B 到C 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
22k 1()2
C B E m v v ∆=-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p E mg h mg BC ∆=∆=⋅
动能的增加量约为重力势能减少量的
k p
100%97%E E ∆⨯=∆
12、2kSv 30.26N s m -⋅⋅
【解析】
(1)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车风阻f 与汽车正面投影面积S 及汽车行驶速度v 的关系,再综合得出f 与S 、
v 的关系式; (2)在表格中任取一组数据,代入f 的表达式,得出k 的大小和单位。
【详解】
①[1]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当S 不变时,研究表格中某一行中的各个数据,得出f 与v 2成正比;
当v 不变时,研究表格中某一列中的各个数据,找出f 与S 成正比;
综上可得:
2=f kSv ;
②[2]把表格中的一组数据(如f =206 N ,S =2.0 m 2,v =20 m/s )代入上式,得出:
3=0.26N s m k -⋅⋅。
【点睛】
此题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量与几个量的关系,这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10(1)mg T T PoS =- (2)202(1)mg T T PoS =- (3)
【解析】
试题分析:①p 1=p 0,20mg p p S
=- 容过程:1201p p T T =解得:0100
mg p S T T p ⎛⎫- ⎪⎝⎭= ②等压过程:12
2V
V T T =
02002mg p S T T p -=
③如图所示
考点:考查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4、(1)10 m/s ,与电场方向夹角为60°
(1)3.5 s 【解析】
(1)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力如图,
其所受的三个力在同一平面内,合力为零,则有:2222Bqv q E m g =
+ 带入数据解得:v 20m /s =,
速度v 的方向与电场E 的方向之间的夹角满足: tan θqE mg
=, 解得:tan θ3=θ60=︒;
(1)撤去磁场后,由于电场力垂直于竖直方向,它对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没有影响,以P 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y v vsin θ=,
若使小球再次穿过P 点所在的电场线,仅需小球的竖直方向的分位移为零,则有:2102
y v t gt -
= 联立解得:t 3s =
15、(1)p 12J E =(1)N =11.5N (3)Q =16J
【解析】
(1)由动量定理知:2102
mgL mv μ-=-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2p 12
E mv = 解得:p 12J E =
(1)由平抛运动知:竖直方向:2122
y R gt == 水平方向:E x v t = 在E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2E v N mg m R
+= 解得:N =11.5N
(3)从D 到E ,由动能定理知:2211222D E mg R mv mv -⋅=- 解得:5m /s D v =
从B 到D ,由动能定理知221122D B mv mg v L m μ--= 解得:7m /s B v = 对物块2
B D v v L t += 解得:t =1s ;
621m 8m s L vt ∆=+=+⨯=相对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mgL Q s μ=⋅∆相对 解得:Q =1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