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课程标准2022版考试真题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2022版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选题(共计76题,每题1分)
1.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A.体验
B.模仿
C.欣赏(正确答案)
D.练习
2.倡导多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A.正确(正确答案)
B.错误
4.文化自信是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
A.
对语文学习有信心B.认同自己的学习
C.认同中华文化(正确答案)
5.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A.常见(正确答案)
B.个性
C.独特
D.精妙
6.下列教师教学行为不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
版》要
求的是()。
A.教师让一年级的学生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
B.教师让五年级的学生回家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电影《长津湖》。
C.教师让六年级的学生自主阅读《闪闪的红星》,并举行阅读分享会。
D.教师让四年级的学生综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研讨,集体策划.设计参观考察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7.入学阶段学生在学习策略上要()。
A.制定简单的学习计划
B.都对(正确答案)
C.A和
8.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
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评价
B.学业质量(正确答案)
C.综合素养
D.核心素养
9.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紧紧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宗旨。
A.立德树人(正确答案)
B.立德育人
C.立德化人
D.立德润心
10.3—4 年级在学习和生活中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A.1600个左右
B.2500个左右(正确答案
)
C.3000个左右
11.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的要求,创造性地
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A.学业质量(正确答案)
B.学生素养
C.核心素养
D.学科发展
12.《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
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1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一2年级要(
)。
A.多认少写(正确答案)
B.少认多写
C.
多认多写
14.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
()。
A.管理者
B.评价者
C.督促者
D.引导者(正确答案)
15.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要求,在保持义务教育阶段九年9512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16.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
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17.能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第学段的要求
()。
A.第二学段
B.第四学段
C.第一学段(正确答案)
D.第三学段
18.()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基础。
A.语文素养(正确答案)
B.道德素养
C.文化素养
19.()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答案)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0.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业评价的关键( )。
A.作业特色
B.作业思维
C.作业过程
D.作业设计(正确答案)
21.语文课程应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
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A.对(正确答案)
B.错
22.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
A.拼音教学
B.识字与写字(正确答案)
C.自主阅读
D.学习习惯
23.课标的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立足于()。
A.学生本人
B.教师本人
C.课堂表现
D.课堂教学(正确答案)
24.第—学段要求学生()个左右会写。
A.1600
B.2000
C.2500
D.800(正确答案)
25.艺术课程的四个核心素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艺术学习的
全过程。
其中,审美感知是艺术节学的()。
A.必备技能
B.集中体现
C.基础(正确答案)
D.桥梁
26.7-9年级的学生能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
代文,每分钟不少于()字。
A.400
B.500(正确答案)
C.600
D.800
27.初中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
A.对
B.错(正确答案)
28.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正确答案)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29.一语文教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
带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经典篇目,该教师私下改动级
组教学安排,删减掉校园文化活动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请判断该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A.对
B.错(正确答案)
3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A.正确(正确答案)
B.错误
31.()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
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A.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B.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正确答案)
C.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D.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32.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好
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A.多做题,多读书
B.多做题,少读书
C.少做
题,少读书
D.少做题,多读书(正确答案)
33.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以下
哪--表述是有误的()。
A.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B.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学作品,提高审美品位
C.观察.感受自然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D.通过整体感知.理性思考.观察整合信息的方式(正确答案)
34.对学生古诗文的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
A.对
B.错(正确答案)
3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理念部分倡导课程评价的
过
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作用。
A.激励
B.导向(正确答案)
C.强化
D.正向
36.《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音乐学科标准中以美育人倡导优化课程内容,体现()发展趋势。
A.课程融合(正确答案) B.学科综合C.课程差异D.学科差异
37.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A.自主与合作
B.过程与方法(正确答案)
C.合作与探究
D.成绩与考分
38.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1600
B.2000
C.2500(正确答案)
D.800
39.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
A.1500
B.2000
C.2500
D.3000(正确答案)
40.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好读书,读好
书,读整本的书()。
A.多做题,多读书B.多做题,少读书C.少
做题,少读书
D.少做题,多读书(正确答案)
41.如果你是一位教四年级语文的老师,想依据小学语文课程学业质
量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小明进行学业质量评价,结合小明如下的表现,你认为小明亟需提高的一项是()。
A.小明能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常见的多音多义字,也能辨识部分多音字和形近字,写作时偶尔会出现几个错别字。
B.除了课内的课文和书目,小明还喜欢阅读课外的文学作品,会结合自己的看法评价书中的人物与情节。
C.小明上课时很少主动发言,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不够清晰和流畅。
(正确答案)
D.小明的作文里有部分语句写得不是很通顺,但他能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富含想象力。
42.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
每
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A.10(正确答案)
B.15
C.20
D.30
43.作业布置要总量适中.难度适宜()。
A.对(正确答案)
B.错
44.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双重性质()。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和人文性(正确答案)
45.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
常
用汉字()个左右。
A.1500
B.2000
C.2500
D.3000(正确答案)
46.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正确答案)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
的尖子生
4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不正确的是()。
A.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B.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C.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D.分享型学习任务群(正确答案)
48.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A.信息技术
B.思维品质
C.语言文字(正确答案)
D.核心素养
49.()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答案)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0.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A.多认少写(正确答案)
B.少认多写
C.
多认多写
51.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能力。
A.
主动识字B.主动识字的愿望
C.独立识字(正确答案)
D.独立识字和主动识字
52.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53.().坚持依标命题.坚持科学规范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
A.
坚持素养立意(正确答案)B.坚持育人导向
C.坚持核心素养
D.坚持语文学习任务群
54.小语新课标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要求会写。
A.1500
B.1600(正确答案)
C.1700
D.1800
55.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版有了一些新变化,主要体现
在()。
①完善了培养目标②优化了课程设置③加强了学段衔接④细化了实施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正确答案)
C.①③④
D.②③④
56.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是学生在新
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
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
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A.以人为本
B.立德树人
C.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答案)
57.5至6年级要求学生要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
字。
A.5
B.30
C.50
D.100(正确答案)
58.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
流.()。
A.文学与创作
B.文字与运用
C.梳理与探究(正确答案)
D.拓展与思辨
59.以下不属于教材编写建议的是()。
A.要系统规划和安排
B.应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
C.应注意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呈现
D.聚焦关键问题,推进校本教研(正确答案)
60.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A.正确(正确答案)
B.错误
61.()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语文课程主要主题与载体形式。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答案)
B.红色文化
C.共产主义文化
D.资本主义本文化
62.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总目标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信息意识.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发扬().遵守信息社会法律法规,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A.科学精神(正确答案)
B.创新精神
C.攻坚克
难精神D.自主精神
63.《标准》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设定了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内容,是针对()。
A.一,二年级(正确答案)
B.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64.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为主要维度。
A.
核心素养(正确答案)B.课程内容
C.跨学科学习
D.文化自信
65.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第()级为6年级
结
束时应到达的基本要求。
A.1,3
B.2,4
C.3,2(正确答案)
6.()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运算能力
B.量感
C.数感(正确答案)
67.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
68.第三学段中,阅读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如《可爱的中国》《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讲述自己感受到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 )。
A.对(正确答案)
B.错
69.写作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第三学段分别被称为()。
A.
说话和写话B.写话和作文
C.写话和习作(正确答案)
D.说话和习作
70.优化了课程设置,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将.信息
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A.美育
B.劳动(正确答案)
C.社会实践
D.作业设
计
71.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
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A.10(正确答案)
B.15
C.20
D.30
72.课标在第()学段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正确答案)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73.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这样一些课文,它们是《为人民服务》. 《黄继光》以及《枫桥夜泊》,那么,这些课文它们分别对应了哪些主题
()。
A.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答案)
74.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正确答案)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75.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
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
A.日记
B.学话
C.写话(正确答案)
D.练笔
76.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A.常见(正确答案)
B.个性
C.独特
D.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