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含量足、饲养简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广泛淡水养殖。

但随着近两年养殖业快速发展,草鱼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治成为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草鱼养殖过程中各种常见病害的特点及发病诱因,介绍了如何在发病后快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草鱼健康生长,并提出了一系列健康养殖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最大程度提高草鱼养殖存活率,将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
1、出血病
出血病是草鱼最常见的疫病之一,死亡率极高,常发病于2龄以下的草鱼。

发病时草鱼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鱼体发黑、离群独游、充血和出血的症状。

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由呼肠弧病毒引发,出血病的常见病情是病毒性出血,不同类型病毒性出血的共性都是很难用药物完全治愈。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草鱼发病前采取预防措施,通过疫苗注射、定期投喂药物、水质管理和定期对鱼塘进行消毒等办法大大提高草鱼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的效果,在水质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要格外注意是否出现病变的情况。

业内认为水质不稳定会导致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大大降低草鱼的免疫力,最终出现诸如“桑尖瘟期”和“白露关”的病毒性出血疫病。

在预防时,要加强水质管理,在管理前期以调节水质为主要目的,在管理后期则根据实际水区情况加入藻类。

水质改良工作应该贯穿整个养殖期,尤其在养殖后期需要更加注重水质改良工作。

另外,投放饲料虽然降低了草鱼养殖的难度,但相较于野生草鱼,养殖草鱼会因此改变食性导致免疫力下降,如果饲料用量不合理,还会导致草鱼肝脏超负荷进而引发肝脏疾病。

如果病毒性出血病发病时还伴随其它病症,应首先治疗出血病,待完全康复后,再治疗其它疫病。

发病后,及时对水体进行消毒,并喂食草鱼氟苯尼考,在病情趋于稳定之后,用过硫酸氢压复合盐对水质进行改良。

在治疗过程中,不应采用刺激性药物,防止草鱼病情恶化。

2、水霉病
水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疫病,多发于水生鱼类,只要是受伤的鱼类都有可能感染,因此在各个品种的水生鱼类中都有它的身影。

草鱼一旦感染,就会在眼部、口腔等位置长出绵毛状物体,并伴有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的症状,直至因营养不良而饿死。

草鱼一旦出现机械损伤和寒冷冻伤的情况,都有可能感染水霉菌,进而发病。

应采取水池喷洒消毒、药物喷洒消毒、避免鱼受伤的措施进行防治。

3、肠炎病
病毒性肠炎的病原是气单胞菌,一旦鱼池里有一条鱼感染,会迅速感染养殖范围的所有鱼类,可见其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广。

草鱼一旦感染,会出现食欲减退甚至停止进食、移动速度缓慢、鱼体发黑的症状,挤压病鱼时还会出血的情况,一部分草鱼甚至会出现头部异常突起、腹部肿胀、肛门处有黄色粘液流出的病症,发现上述病症后,要冷静应对,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采取将饲料和大蒜粉均匀搅拌后喂食草鱼、定期用石灰清理池塘的措施杀灭气单胞菌,同时,要控制饲料的用量和质量,防止饲料变质。

4、白头白嘴病
白头白嘴病的病原是球菌属细菌,草鱼感染病菌后会出现鱼头和鱼嘴变成乳白色的情况,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鱼嘴会因过度肿胀而影响草鱼的呼吸和进食,还伴有移动速度缓慢、鱼体不断消瘦、喜欢在岸边停留。

该病致死率极高,一旦发病会有大量鱼在短期内死亡,可以用石灰水泼洒于鱼塘附近的方法治理患病鱼群。

5、细菌性疾病
草鱼细菌性疾病的病原是各类寄生虫,通常表现为各种肝胆综合征,进而引发大量鱼类死亡。

细菌性烂鳃病是细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这种病发病于各类水生动物,如青鱼和白鲢等。

一旦草鱼发病会出现食欲不振、离群独游、鳃盖骨内皮充血且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圆形不规则透明小窗样的症状,严重时草鱼会因呼吸困难而死亡,一旦草鱼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就容易感染。

这种病经常与出血病同时发生,这时要确定治疗方案,先治疗出血病再治疗细菌性疾病。

草鱼细菌性疾病综合征的发生常常是由其它细菌性疾病以及烂鳃共同作用引起的。

如果将烂鳃作为单独病因而忽略寄生虫的存在,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且容易因无法有效抑制发病而导致草鱼生病率在短时间内快速上
浅析无公害草鱼疫病防治与养殖技术
杜海香
102
--
升。

要想避免寄生虫的破坏,需要注意在草鱼运输过程中避免对鱼体造成损伤,因为寄生虫会感染破坏草鱼的鱼体组织进而引发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变化也容易引起草鱼的致死率上升。

草鱼患病时会食欲不振,这种情况下要遵循先杀虫、再灭菌的治疗原则,给草鱼内服抗生素,并选择合适的药物对寄生虫进行驱杀。

二、无公害草鱼养殖技术
1、水质管理
要想健康养殖无公害草鱼,需要一个卫生条件好的生存环境,水质是否清新和卫生直接影响到了草鱼能否健康生长。

每3天左右可以加入10厘米的新水保证水的活性,增加溶氧和浮游生物的增殖率,刺激草鱼的快速生长。

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定期换水,增加鱼塘内的含氧量,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草鱼的食欲,达到提高草鱼代谢能力、加强草鱼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的目的,大大降低疫病发生的概率。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草鱼的健康生长。

①利用光合作用对鱼塘进行消毒,防止因鱼类非正常代谢而产生的有害物质感染鱼群,使得鱼群大规模染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②在鱼塘中增加供氧设备,可以配备增氧机进行增氧,保持水质的新鲜度,保障鱼类的正常呼吸,同时,应当严禁任何废水排入鱼塘。

③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如鱼塘中的各项元素是否保持稳定。

④进行定期消毒工作,不仅要对鱼塘内部和投食区进行定期消杀,还要对投喂的饲料也进行消毒工作,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鱼塘周围的健康,可以每隔半月向鱼塘内泼洒20公斤左右的生石灰澄清水质,鱼塘中水的透明度最好保持在25到30厘米之间。

⑤严格控制饲料投喂量,过多或过少投喂都会影响草鱼的健康生长,在夏季时,还应当在投喂结束后捞出饲料残渣,防止产生病菌。

2、接种疫苗
鱼苗在购买后应当先用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杀死鱼苗体表存在的细菌后,再进行投放。

鱼苗的疫苗接种是为了提高鱼苗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可以给鱼苗注射已经消毒完成的三联疫苗,注射完成后可以先将鱼苗放在养殖箱中观察一段时间,确认鱼苗对疫苗吸收良好且无其他副作用后,再将鱼苗放入鱼塘中饲养,最大程度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

3、鱼苗选择
能否选择高质量的鱼苗,对后续的养殖工作至关重要。

在选择时,应当选用活力充足、大小均匀、健康状况良好的鱼苗,并且对鱼苗进行病毒性疫病监测,确保鱼苗不携带任何病菌。

如果养殖户具备自主孵化鱼苗的良好养殖条件,也可以通过自主孵化获得所需要的鱼苗,这种形式孵化的鱼苗质量一般都有所保障。

在养殖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不同物种混合放养的方式,促进有机物矿化的进一步转变,还可以通过提高养殖现场物种丰富程度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养殖的效率,促进水质向更高水平转化,保障鱼体的健康,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4、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一般分为夏花鱼苗培育和大规格鱼种培育两种,是指从水花鱼苗到夏花鱼种再到大规格鱼种的整个过程。

在进行夏花鱼苗培育时,首先将水花苗培育20天左右长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苗。

选用长方形的鱼苗培育池,提前规划好鱼池面积、池深及水深。

培育池的池底应放置壤土保证其排水的便利,在鱼苗投放前进行鱼池消毒工作。

每年4月上旬,池塘在30厘米左右的水位投入生石灰和漂白粉进行野杂鱼和病原体的消毒,在消毒完成10天之后再缓慢加入用60目网布过滤后的新水。

5月中上旬开始投放水花,时间太早或太晚都会因水温不合适而影响水花的成活率。

放养密度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因饵料不足、培育规格不够而发生车轮虫病,一般以每亩10万尾的密度最为适宜。

在5月中旬水温合适之后,进行培肥操作,即培养生物饵料。

施肥时在全池喷洒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生物制剂,调节水中各营养成分的比例,通过藻类的繁殖培育出浮游动物,保障鱼苗的营养供应。

在草鱼的水花培育期,水花下塘的隔天就可以投放豆浆,每天需要保持3到4次的频率。

豆浆的制作也有方法,先将原材料黄豆浸泡8个小时左右,再用磨浆机磨成豆浆,在鱼塘沿边泼洒豆浆。

泼洒豆浆有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培育浮游动物供鱼苗摄食。

豆浆的泼洒量应根据水色的深浅情况来判断,以30厘米的透明度为衡量指标,浓度高于指标则减少用量,浓度低时则可适当增加泼洒的用量和次数。

经过7天左右的培育后,水花进入乌仔培育期,这个阶段的水花已经长至1厘米左右,用发酵的菜饼进行下一阶段的培育。

菜饼需经过10天左右的浸泡和去毒发酵后,沿池边泼洒,每天3次左右,既可以保证草鱼乌仔的进食,又可以继续培育饵料动物。

在2个时期的过渡阶段,应该采用豆浆和菜饼混合使用的方法,逐渐减少豆浆的泼洒量直至菜饼完全替代豆浆。

菜饼的泼洒量的多少类似于豆浆的方法,都是根据水色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泼洒量。

当鱼苗长至2厘米左右时,就进入了分水培育期,这时已经可以明确辨别养殖鱼的品种,慢慢减少菜饼的泼洒量直至完全用粉料替代,粉料抛洒时应在上风处用投饵机投喂。

控制投喂的用量及范围,保证鱼苗都能吃到并且吃饱。

一周之后,鱼苗达到3厘米左右,进入成鱼养殖阶段。

选用大规格鱼种时,应选用大小均匀、肥满匀称的鱼苗。

鱼苗下塘20天左右以后,选择天气晴朗,在上午8点
103
--
左右将鱼围在网中,挑出其中的杂鱼,剩下的鱼放归原处。

隔天用同样的方法将鱼围在渔网之中,将网提起,其中的鱼全部倒入网箱之中,慢慢移动网箱使得顶部的水保持1到2个小时的晃动,随后将鱼放回池中。

这种拉网锻炼可以让夏花的体格更加强壮,大大增加后续的养殖成功率。

在草鱼达到夏花的规格后,一次性按照不同的品种分池投放鱼种,如草鱼夏花在每亩1万尾左右。

在鱼苗下塘之后,每天两次投喂粉状饲料以保证鱼塘内生物饵料充足,每次投喂在40分钟左右。

根据时间推移,逐渐减少日常投饵率,9月中旬以后保持3%左右的投饵率,如遇到特殊天气,视具体情况而定。

每20天需要对水质进行一次管理,留下约5/6的水,其余换为新水,以保持水质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和使用增氧机的方法净化水质。

5、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一般与其它鱼类混合养殖,根据养殖占比的不同分为草鱼主养和草鱼混养两种,主养草鱼时,草鱼与其它鱼类的比重要达到8比2,即草鱼占比80%,其他鱼类占比20%;混养草鱼时草鱼与其他鱼类的比重要接近3比7,即草鱼占比30%,其他鱼类占比70%左右,具体比例还可根据现实情况及时调整。

草鱼养殖模式不是一开始就确定下来的,而是根据池塘设施条件、池塘面积和养殖水平确定哪种养殖模式更符合自身需求。

成鱼养殖的池塘应当远离污染源,面积在20亩左右,池底光滑平坦且加入壤土作为底质,底泥10厘米左右,水深3米左右,每个池塘再配备一台叶轮机式增氧机以便进行换水和增氧。

由于草鱼本身就容易携带病毒,池塘内极易爆发各类传染病,因此要做好清污消毒的工作,保障草鱼的无毒性。

要定期进行清除杂鱼的措施,具体做法是在积水处于10厘米组左右的干塘情况下,将生石灰化浆泼洒至全池所有角落,或者用漂白粉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要做到全面消杀不留死角,彻底消灭顽固病菌。

池塘的水质要达到标准水平之上,酸碱值在7左右,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保持在每毫升18毫克左右。

在春季水温和秋季水温达到要求后,进行相应的春放和秋放。

根据放养密度的公式,即放养密度等于池塘单产除以商品规格,来确定具体放养密度。

同时根据草鱼主养或草鱼混养两种养殖方法,确定其它放养鱼类的种类和密度。

投喂时应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配合颗粒饲料和青饲料按比例混合的投喂方式。

其中,人工配合饲料每天2次,颗粒饲料投喂量约等于草鱼重量的3%,同时应保证饲料中的蛋白质能够满足草鱼生长的需求,青饲料的投喂量约等于草鱼体重的3成到5成。

判断停止喂食的条件是有7成的草鱼离开喂食台时就可以停止投喂了,这时草鱼已经达到了8分饱。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四定原则,即观察天气、水体情况、草鱼吃食情况和草鱼活动情况,适当调整投喂量,另外在一些极端天气情况下,如暴雨、寒流等应酌情减少投喂量。

6、成鱼捕捞
捕捞成鱼时,要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保证鱼塘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分批次定期捕捞成鱼,调整鱼塘内鱼类的数量,提升草鱼养殖的经济效益。

从5月份开始,轮捕三龄鱼,并且每隔1个月左右轮捕一次三龄鱼,在冬季捕鱼时视具体情况而定,不符合商品规格的草鱼要进行并塘越冬,保证其满足商品规格。

7、日常管理
除掌握草鱼养殖技术之外,还应加强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3次巡塘,选用早中晚即可,在极端天气下应当酌情增加巡塘次数,保证不出差池。

巡塘时应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观察水质情况,发现池内杂草和漂浮物及时捞出,时刻掌握鱼类的喂食和活动情况,提前了解天气状况,做好预案。

将养殖生产喂食记录在册,
定期抽查鱼类的生长情况和有无患病,每日都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最佳喂食量,做好疫病的预防措施。

要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增氧机在每天下午开机工作2小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在凌晨继续增氧,连续阴天的情况下需要及时增氧。

定期检查水质并加入新水,每次加入的量不宜过多,可以少量分多次加入,及时调控水质。

综上所述,草鱼养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解决草鱼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疫病问题,不仅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具有示范和引领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要通过水质管理、疫苗接种、养殖规划等各项措施,提高草鱼养殖水平,通过对各种发病病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对症下药的原则,及时解决各种疫病,保证草鱼高质量增产。

(作者单位:251910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镇人民政府)
1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