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2课悠扬民歌-六年级上册悠扬民歌小河淌水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悠扬民歌小河淌水教案课题:第二课悠扬民歌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感受西南少数民族音乐。
重点难点能记住乐曲《小河淌水》的主题旋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乐曲与声乐曲的不同感受。
教学方法:听赏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光盘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筒介云南民歌《小河消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1)教师筒单介绍歌曲.
⑵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旬。
由于单调高,注意保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以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一种表现形式在表达歌曲的意境、感情上更细腻、更丰富?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管弦乐版本的学生更加喜欢)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三、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教学反思:
一、亮点:
1、能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比较符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较好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特点.
2、能将欣赏课堂的常规练习与公开课教学进行有效接轨,公开课即是常态课,反应出学生平时学习的特点,教师平时教学的一般步骤、一般原则.
3、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能根据声乐学习的特点,采用较实效性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歌唱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上对学生歌唱认识的引导是比较成功的.
4、对歌曲的曲式分析教学很深入,有助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演绎好歌曲演唱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歌唱的情感”二、不足之处:
1、采用集体大课教学,无法对学生个体的歌唱问题进行纠正,因此学生个体的歌唱能力提高缓慢。
仍然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常常有齐唱如花,个别唱如草的感叹.
2、声乐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不佳,许多同学下课后根本没练习,连歌词都记不了,在学习的监管上要加强.
3、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让学生的个唱能力得到展现,不利于学生个性特征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激发。
今后在课堂上应让更多的学生起来范唱,正面的、反面的都可以。
这样能帮助大家树立声乐学习的正确认识,对声音的正确概念有比教明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