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汇川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汇川区2010~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张红;杨佳奇;王宣宣;范奇元
【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市汇川区目前手足口病现状及流行特征,为该区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对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2010~2012年汇川区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3650例,2012年发病率(436.57/10万)最高,2011年发病率(170.82/10万,均P<0.05)最低.发病有明显季节性,5月份为高峰,2011年和2012年在11月份再现发病小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发病数的63.86%.发生重症89例,年均重症病例发生率24.38‰,2012年(30.5‰)和2011(33.4‰)年均高于2010年(4.3‰,均P<0.05).3年重症病例病原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5,P<0.01),2011年以EV71为主,2012年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遵义市汇川区手足口病发病有增长趋势,呈季节性波动,以散居儿童为主,2011年以EV71病毒株为主,2012年以其他肠道病毒株为主.
【期刊名称】《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6)003
【总页数】4页(P261-263,266)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遵义市汇川区
【作者】张红;杨佳奇;王宣宣;范奇元
【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贵州遵义563099;遵义市汇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遵义563000;遵义市汇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遵义5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3.7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以发热和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可出现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

全国其他地区有多篇关于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的报道,但未见遵义市汇川区
相关报道,为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本文对2010~2012年遵义市汇
川区现住人口HFMD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1.1 资料来源 2010~2012年遵义市汇川区现住人口HFMD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重症病例病原学检测资料来源于遵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

人口数据来自贵州省遵义市统计年鉴(2010~2012年)。

1.2 方法
1.2.1 统一诊断标准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的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
指南》(2010年版);重症病例咽或肛拭子(发病日期到诊断日期3 d内采集咽拭子,大于3 d采集肛拭子)采样由疾控中心人员完成并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采用Real-time PCR 进行核酸检测)。

1.2.2 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重症发生率=重症病例数/总发病人数×100%,用2检验和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差异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疫情特征 2010~2012年遵义汇川区共发生HFMD病例3650例,年平均发
病率为301.44/10万。

重症HFMD病例89例,年均重症病例发生率24.38‰,死亡病例2例,
2.1.1 时间分布 3年HFMD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19.44,P﹤0.001),2012年发病率最高(2=130.72,P﹤0.0167; 2=515.10,P﹤0.0167),2011年发病
率最低(2=95.75,P﹤0.0167,见表1)。

总的发病有明显季节性,4~7月为发病高峰,5月达最高峰;2011年和2012年在11月再现发病小高峰。

具体每月发病(见图1)。

2.1.2 地区分布全区3个街道办事处和6个乡镇均有发病。

3年均是大连路办事处、上海路办事处、高桥镇发病构成居前3位,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6.96%、30.14%、14.88%。

每年各地区发病情况(见表2)。

2.1.3 人群分布最小发病年龄为29 d,最大年龄为28岁。

0~3岁组发病占发病
总数的80.60%;4~7岁组第2位,占17.10%;8~10组居第3位,占2.16%,10岁以上占0.14%。

有少数成年人发病。

男女性别比为1.63∶1。

HFMD发病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63.86%,幼托儿童居次之,占31.42%,学生也有一定的发病,占4.55%。

2.2 重症、死亡病例分布男女性别比1.97∶1。

3年重症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1.58,P﹤0.01) , 2010年重症病例发生率最低(2=20.84, P﹤0.0167;
2=20.27, P﹤0.0167),2011年和2012年重症病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15,P=0.70,见表3)。

重症病例发病时间分别集中在5~7月和10~12月,分别占重症总数的39.33%
和42.70%。

主要分布在城区三个办事处,占总数的58.43%。

以散居儿童居多,
共72例,占重症总数的80.90%。

主要集中在1~2岁组,占重症HFMD病例总数的70.79%。

89例重症病例中,实验室确诊病例70例,临床诊断病例19例(即实验室检测病
原体为阴性)。

检出的主要病原体有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年各型病原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45,P﹤0.01)。

2011年重症病例检出病原体以
EV71为主,2012年重症病例检出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见表4)。

遵义市汇川区2010~2012年HFMD的年均发病率为301.44/10万,较其他地
区[2]报告发病率略高,该问题不容忽视。

本区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自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HFMD列为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以来,公众对HFMD的关注提高,意识加强,就诊率提高,且医生加强诊断报告;②结果显示,在2011年和2012年11月份,本地区HFMD出现一个发病小高峰,可能是我区2011年和2012年11月份温度较2010年上升所致,国外有研究曾报道[3],在
日本1周里平均温度每增加10℃ HFMD病例增加11.2%,相对湿度每增加1% HFMD病例将增加4.7%。

值得关注的是后2年重症病例疫情增高迅速,其原因可能是:①2011年我区进一步规范重症病例的报告和诊断标准有关;②主要流行病株发生改变,由原来的
EV71主要流行株逐渐转变为其它肠道病毒,可能是病原毒性程度改变而致重症病例发生率增加。

目前由于缺乏有效预防感染的疫苗,同时也无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来预防感染,结合本区该疾病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及策略对预防该疾病及控制该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首先疾控部门要制定一整套HFMD相关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建立并完善HFMD的监测系统 ,切实开展疫情调查和分析 ,掌握其流行
规律 ,预测其流行趋势,为防控HFMD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其次,针对我区HFMD发病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年龄组,城区散居儿童居多等特征,这就要求应
加强对城区散居儿童患者的追踪管理,以及对患儿和家长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
间多通风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形式要多样,如告家长书、海报、宣传栏、电视等,以教育家长少带儿童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传染源聚集地 ,以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 ,并且教育儿童做到预防HFMD的15字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4]。

要求医务人员发现重症病例应做到及时送往大医院治
疗,防止HFMD死亡病例的发生。

对于疾控部门应对辖区医疗机构及教育系统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的HFMD防控知识,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从而防治HFMD疫情。

针对我区重症病例发生率上升,重症病例病死率上升等特点,这就要求辖区医疗机构要加强对重症病例的积极救治,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识别重症病例的业务能力;同时在疾病流行期间要切实开展预检、分诊[5],按相关预检分诊要求分诊病人,做到“ 六分开” (挂号、
收费、候诊、化验、取药、厕所 ) ,并且全员强化培训[6],控制传染源,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减少交叉感染。

HFMD的防控是全社会的责任,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多部门共同协作,从而积极防治HFMD疫情。

【相关文献】
[1]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9.
[2]骆玲飞,王小光,刘继倩,等.2011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J].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77-2778.
[3]Onozuka D,Hashizume M.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incidence of hand, foot,and mouth disease in Japa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1,410(411):119-125.
[4]王利花,李军.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
419-421.
[5]陶海霞,吴雪英.基层医院手足口病的门诊预防与消毒隔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
18(11):1265.
[6]王鲜平,杨玉兰,曹力,等.大型综合医院手足口病防控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5):5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