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控制血糖、血压,同时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0.5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和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2组治疗前后UAER、β2-MG、hs-CRP、Hcy、FIB、TC与TG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并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脂,实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标签:肾康注射液;羟苯磺酸钙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009-02
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主要特点是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表现为微量清蛋白尿,蛋白尿本身又可以加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是促进DN发展为尿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
肾康注射液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通腑利湿的功效,研究证实具有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2]。
本研究通过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DN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符合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肾内科住院早期DN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水平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排除对试验药物过敏或出现已知不良反应者。
1.2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包括糖尿病教育、低盐低磷低蛋白及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3.9~6.7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7.2~10.0mmol/L。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羟苯磺酸钙0.5 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肾康注射液60ml溶于5%的葡萄糖250ml 静脉滴注,加入胰岛素4u,每日1次,连用14天为1疗程,间隔2周后再行下
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2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平均MAP、UAER、β2-MG,空腹检测HbA1c、TC、TG、Scr、FIB、hs-CRP和Hcy。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照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凝血常规检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N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尿微量清蛋白的升高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其升高提示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的损害,β2-MG则是反映肾小管损害的非常敏感的指标,hs-CRP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蛋白,Hcy水平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刺激血管平肌增殖,进而引起尿蛋白的增加。
本研究发现,单用羟苯磺酸钙治疗后UAER、尿β2-MG、hs-CRP、Hcy、FIB、TC与T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进一步证实了羟苯磺酸钙有改善血粘度,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而且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肾康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后指标的下降更显著,说明联合治疗能更好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及减轻的微炎症状态,实现了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闵锐,李玉秀.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 药品评价,2010,7(1):9-12.
[2] 张研,王清,姜晓丹,等.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5(33):2353-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