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讲稿案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场关于小学生法律知识的讲座,旨在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为大家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一、案例引入
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学生,一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阿姨焦急地寻找丢失的小狗。

小明心想,自己可以帮助阿姨找到小狗。

于是,小明跟随阿姨来到了附近的一处公园。

在公园里,小明和阿姨遇到了一个自称是狗主人的人。

这个人告诉小明和阿姨,他丢失的小狗就在公园里。

为了感谢小明和阿姨的帮助,这个人给了小明一些零食。

小明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就高兴地答应了。

然而,就在这时,小明发现这个人突然把狗牵走了。

小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去找阿姨。

阿姨告诉小明,这个人是骗子,专门利用小孩子的善良和单纯来骗钱。

二、法律知识讲解
1. 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于1991年通过,2007年进行了修订。

该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尊重、保障未
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

2.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1)家庭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尊重未成年人的人
格尊严,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2)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保护其身心健康,不得歧视、侮辱、体罚未成年人。

(3)社会保护:全社会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禁止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4)司法保护: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案例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被骗子利用,遭遇了财产损失。

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家庭保护:小明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小明的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2. 学校保护: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社会保护:社会各界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4. 司法保护:对于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司法机关应当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四、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谢谢
第2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一起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们班的小明。

小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收集各种糖果。

有一天,小明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些糖果,准备和同学们分享。

然而,就在他准备分发糖果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小插曲。

小明的同桌小红看到小明手中的糖果,眼睛一亮,忍不住问道:“小明,你的糖果是从哪里买的?能不能给我一些尝尝?”小明犹豫了一下,然后高兴地答应了。

他分给小红一些糖果,两人开心地吃起来。

可是,没过多久,小明的其他同学也纷纷围过来,要求小明也给他们一些糖果。

小明手上的糖果有限,他开始感到有些为难。

这时,小刚突然说:“小明,你的糖果是不是偷来的?不然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糖果?”小明一听,顿时愣住了,他觉得很委屈,因为他确实是从小卖部买的。

小刚的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关注,大家开始对小明的糖果来源产生了质疑。

小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决定去找小卖部的老板。

老板查看了小明的购买记录,证实了小明的糖果确实是合法购买的。

这时,小刚才意识到自己误会了小明。

这个故事中,小明面临的问题就是法律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保护我们的权益,规范我们的行为。

在这个故事中,小卖部老板的购买记录就是法律规定的证据。

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明通过购买记录证明了自己的糖果是合法的,这就体现了法律的作用。

其次,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在这个故事中,小刚认为小明的糖果是偷来的,这是对小明的名誉权的一种侵犯。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法律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侮辱、诽谤他人。

最后,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责任。

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在这个故事中,小刚因为误解小明,导致小明受到了不必要的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小刚应该向小明道歉,承担相应的责任。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2.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3. 侵权行为是不被法律允许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当我们犯错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纠正错误。

同学们,法律是我们生活的指南,我们要从小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法治的校园环境!
谢谢
第3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并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法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行为的道路,保护我们的权益,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更加安全和有保障。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小学生常见的案例,一起来学习法律知识吧。

案例一:小明的书包失窃
小明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小学生,他的书包里总是装满了书本和文具。

有一天,小明发现自己的书包不见了,里面的一些文具也不翼而飞。

小明非常着急,因为他知道这些文具都是爸爸妈妈给他准备的,而且还有很多重要的书本。

分析:
这个案例中,小明的书包和文具被偷,侵犯了他的财产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论:
如果小明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应该立即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并报警处理。

同时,小明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财物,比如将贵重物品放在书包的隐蔽处,不要随意借给他人。

案例二:小红的无故欺负
小红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但她总是无缘无故地欺负其他同学。

有一次,小红故意把小华的书撕坏,并嘲笑他。

小华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他很喜欢这本书。

分析:
这个案例中,小红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财产权和名誉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同时,小红的行为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生应当尊重师长,团结同学,遵守学校纪律。

结论:
如果小红的行为持续发生,小华可以向老师反映情况,请求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学校也会对小红的行为进行教育,帮助她改正错误。

案例三:小刚的不当行为
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过马路,但他并没有停下来帮助。

这时,一辆汽车快速驶来,差点撞到老奶奶。

小刚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后悔。

分析:
这个案例中,小刚没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没有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在道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妨碍交通安全。

结论:
小刚应该向老奶奶道歉,并学会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同时,这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总结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