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大纲版全国卷)WORD含答案真题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答案】A
【解析】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但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A正确;B、室温下,铁(或Al)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工业上常用铁罐车(铝罐车)运输浓硫酸(或浓硝酸),B错误;C、容量瓶的瓶体上只有刻度线而没有具体的刻度,C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酸性降低pH值偏大,碱性溶液的PH偏小,中性溶液的PH不变),测定结果不准确,D错误。
7.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2 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 N A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应用。
A、足量的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有
2I—+Cl2=I2+2Cl—和2Fe2++Cl2=2Fe3++2Cl—,所以lmol FeI2(1mol Fe2+和2mol I—)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A错误;B、2 L0.5 mol • L-1硫酸钾溶液中含溶质(K2SO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阴
离子SO42—的物质的量是2mol,B错误;C、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所以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是3mol,C错误;D、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都是CH2,则42 g混合气体含有3mol CH2,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D正确。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1和KI
【答案】B
【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SO2和Br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也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热的NaOH溶液虽然可以中和乙酸,但也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B错误;C、实验室制取乙烯实验中,由于电石和水的反应很剧烈,所以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C正确;D、AgNO3和KC1产生白色沉淀AgCl,AgNO3和KI产生黄色沉淀AgI,D正确。
9.右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
-Ni电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M+H2O+e-
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答案】C
【解析】镍氢电池中主要为KOH作电解液,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OH-= NiOOH+ H2O+e-,阴极反应:M+ H2O+e-=MH+ OH-,总反应为M+ Ni(OH)2=MH+ NiOOH;放电时,正极:NiOOH+H2O
+e-→Ni(OH)2+OH-,负极:MH+OH-→M+H2O+e-,总反应为MH+NiOOH=M+Ni(OH)2。
以上各式中M为金属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
A、放电时,正极:NiOOH+H2O+e-= Ni(OH)2+OH-,故A正确;
B、为了防止MH被氢离子氧化,镍氢电池中电解液为碱性溶液,主要为KOH作电解液,故B正确;
C、充电式,负极作阴极,阴极反应为M+H2O+e-=MH+OH-,故C错误;
D、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故D正确;
10.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答案】B
【解析】A、除去CO中混有的CO2,当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除去了CO2,再通过浓H2SO4,除去了气体中的水分子,A正确;B、除去NH4Cl中的Fe3+,当加入NaOH溶液时,被提纯的物质NH4Cl 也能与NaOH发生反应,我们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B错误;C、HCl易溶于水,而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所以可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然后再通过浓H2SO4对Cl2进行干燥,C正确;D、NaHCO3不稳定,加热时分解生成Na2CO3,所以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D正确。
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
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2MnO4-+5H2O2+6H+=2Mn2++5O2↑+8H2O
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溶液混合:Mg2++2OH-= Mg(OH)2↓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 PbO2+4H++SO42—
【答案】C
【解析】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A正确;B、酸性介质中KMnO4氧化H2O2是H2O2被KMnO4氧化生成氧气以及锰离子的过程,即2MnO4—+5H2O2+6H+═2Mn2++5O2↑+8H2O,B正确;C、假设MgCl2、Ba(OH)2和HC1的物质的量都是
1mol,则混合液中存在1molMg2+、2mol OH—和1molH+,所以发生的离子反应有:OH—+H+=H2O以及Mg2
++2OH-= Mg(OH)2↓,C错误;D、铅蓄电池总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H2O+2PbSO4;铅失电子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负极电极反应为:Pb+ SO42—-2e—
=PbSO4,正极电极反应为:PbSO4+2H2O-2e—=PbO2+ SO42—+4H+,D正确。
12.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遇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
该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答案】A
【解析】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8H8O3,则该物质中含有苯环,与FeCl3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醛基。
A、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且分子式为C8H8O3,A正确;B、.该分子中不含酚羟基,所以不能显色反应,不符合题意,B错误;C、该反应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符合题意,C错误;D、该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酚羟基,能发生显色反应和银镜反应,其分子式为C8H6O3,不符合题意,D错误。
13.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
()
()
c
c
-
-
C1
C1O
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
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放电
充电
A .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 c --C1C1O =11,则溶液中()()c c --
C1C1O =1
2
B . 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1
2
amol C .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的范围:
12amol ≤n e ≤5
6
amol D .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 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1
7
amol 【答案】D
【解析】A 、令n (ClO —)=1mol ,反应后()
()
c c -
-
C1C1O =11,则n (Cl —)=11mol ,电子转移守恒,5×n (ClO 3
—)+1×n (ClO —)=1×n (Cl —),即5×n (ClO 3—)+1×1mol=1×11mol ,解得n (ClO 3—)=2mol ,故溶液中
()()c c --C1C1O =1
2
,A 正确;B 、由Cl 原子守恒可知,2n (Cl 2)=n (KCl )+n (KClO )+n (KClO 3),由钾离
子守恒可知n (KCl )+n (KClO )+n (KClO 3)=n (KOH ),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
1
2
n (NaOH )= 1
2
amol ,B 正确;C 、氧化产物只有KClO 3时,转移电子最多,根据电子转移守恒5n (KCl )=n (KClO 3),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3)=n (KOH ),故n (KClO 3)=16n (KOH )=1
6
a mol ,转移电子最大
物质的量=16a mol ×5=5
6
a mol ,氧化产物只有KClO 时,转移电子最少,根据电子转移守恒n (KCl )=n (KClO ),
由钾离子守恒:n (KCl )+n (KClO )=n (KOH ),故n (KClO )=12n (KOH )= 1
2
a mol ,,转移电子最小
物质的量=12a mol×1=12a moll ,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 的范围:12amol ≤n e ≤5
6
amol ,C 正确;D 、
氧化产物只有KClO3时,其物质的量最大,由C 中计算可知:n 最大(KClO 3)=16n (KOH )=1
6
a mol ,D
错误。
第II 卷
27.(15分)
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
B 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
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A 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
(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其水溶液与F 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产物中加入少量KI,反应后加人CC14并振荡,有机层显色。
(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
a 含有A的二元离子化合物
b 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
c 化学组成为BDF2
d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
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c的电子式为;d的晶体类型是。
(4)由A和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
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沼气的主要成分)分子进入该空腔,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为。
【答案】(15分)
(1)第一周期ⅠA族2Cl—+2H2O2OH—+H2↑+Cl2↑(或2NaCl(熔融)2Na+Cl2↑)(每空2分)
(2)纯碱(或苏打)(1分)2Na2CO3+Cl2+H2O═NaCl+NaClO+2NaHCO3 (2分)紫(1分)
(3)NaH(1分)Na2O2和Na2C2 (2分)(1分)金属晶体(1分)
(4)氢(1分)正四面体(1分)
【解析】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则A为H;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则B为C或S,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BD2,则D为O,B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B为C;E+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则E为Na;A 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种强酸,则F为Cl;
(1)已知A为H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周期ⅠA族;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备氯气,其电解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H2↑+Cl2↑或者电解熔融的NaCl,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
(2)C、O、Na组成的一种盐中,Na的质量分数为43%,则为碳酸钠,其俗名为纯碱(或苏打);碳酸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Cl2+H2O═
NaCl+NaClO+2NaHCO3;次氯酸钠能与KI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后加入CCl4并震荡,有机层显紫色;
(3)这几种元素只有Na能与H形成离子化合物,则a的化学式为NaH;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二元离
Cl—C—Cl
子化合物,且原子数之比为1:1,则为Na2O2和Na2C2;已知COCl2结构式为,则其电子式为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为Na,Na属于金属晶体;
(4)H、C、O能形成H2O和CH4,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28.(15分)
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 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 3与气体X 2反应生成lmol AX 5,放出热量123.8 kJ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AX 3(g)+X 2(g)
AX 5(g)在容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AX 3和X 2均为0.2 mol 。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 v(AX 5)= 。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 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 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 c 。
③用p 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 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 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实验a 和c 的平衡转化率:αa 为 、αc 为 。
【答案】(15分)
(1)①AX 3(l )+X 2(g )=AX 5(s )△H= —123.8kJ •mol —1(2分) (2)0.1()1060v =
⨯5mol
AX L min
= 1.7×10—4mol/(L •min )
解:开始时n o =0.4mol ,总压强为160KPa ,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 ,则n 为,
1021600.4n =KPa KPa mol ,n =1020.4160⨯KPa
mol KPa
=0.30mol
AX 3(g )+X 2(g )
AX 5(g )
初始 (mol ) 0.20 0.20 0
平衡 (mol ) 0.20-x 0.20-x x
(0.20-x )+(0.20-x )+x=0.30,则x=0.10 0.1()1060v =
⨯5mol
AX L min
= 1.7×10—4mol/(L •min ) (3分)②bca (2分) 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
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2分);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2分);③α=2(1-
p
p )(2分);50%(1分);40%(1分)。
【解析】(1)因为AX 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AX 5的熔点为167℃,室温时,AX 3为液态,AX 5为固态,生成1mol AX 5,放出热量123.8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为:AX 3(l )+X 2(g )=AX 5(s )△H= —123.8kJ •mol —1,
(2)①起始时AX 3和X 2均为0.2mol ,即n o =0.4mol ,总压强为160KPa ,平衡时总压强为120KPa ,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n ,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
1021600.4n
=
KPa KPa mol
,n=0.30mol 。
AX 3(g )+X 2(g )AX 5(g )
初始 (mol ) 0.20 0.20 0
平衡 (mol ) 0.20-x 0.20-x x
(0.20-x )+(0.20-x )+x=0.30,则x=0.10 0.1()1060v =
⨯5mol
AX L min
= 1.7×10—4mol/(L •min )
②根据到abc 达平衡用时的多少可以比较出反应速率的大小为:b >c >a ;
③用p 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 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根据压强之比就等于物质的量
之比有:
0p p =0.4
n ,n =00.4p p
AX 3(g )+X 2
(g )AX 5(
g )
初始 (mol ) 0.20 0.20 0
平衡 (mol ) 0.20-x 0.20-x x
(0.20-x )+(0.20-x )+x=n ,则x= 0.40-n=0.4—0
0.4
p p
则α=
0.0.2
p p
04=2(1-
p p ) ∴αa =2(1-
0p p )=2(1—120160)×100%=50%; αc =2(1-
0p p )=2(1—140175
)×100%=40%。
29.(15 分)
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
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 ℃,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
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 ℃,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 ℃继续反应。
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
是。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
加人冷水的目的是。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
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
(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
【答案】(15分)
(1)先加水,再加浓硫酸(1分)
(2)滴加苯乙腈(1分)球形冷凝管(1分)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1分)
便于苯乙酸析出(2分)BCE(全选对2分)
(3)重结晶(1分)95%(1分)
(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混浊出现(2分)
(5)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2分)
【解析】(1)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所以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而沸腾造成液滴飞溅.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即先加水,再加浓硫酸);
(2)烧瓶内盛放的是70%硫酸溶液,仪器b是分液漏斗,所以分液漏斗的作用是向三口瓶中滴加苯乙腈,以便反应得以进行;仪器c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即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因为苯乙酸微溶于冷水,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冷水的目的就是便于苯乙酸结晶析出,然后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即可得到苯乙酸的粗产品。
(3)苯乙酸含有的杂质均可以溶于水,所以提纯苯乙酸的方法是:将苯乙酸粗产品加入到热水中(温度高于76.5 ℃)进行溶解,然后急剧的降温(该方法称为重结晶),使苯乙酸结晶析出,然后过滤即可。
由方程式可知,1mol理论上可以得到1mol,参加反应的苯乙腈的质
量是40 g,则n(苯乙腈)=
40
117
mol,即理论上生成苯乙酸的物质的量也是
40
117
mol,m(苯乙酸)=
40 117mol136/g mol
⨯=46.50g,所以苯乙酸的产率等于100%
.
⨯
44g
4650g
=95%;
(4)CuCl2• 2H2O和NaOH溶液反应。
除了得到Cu(OH)2沉淀,还有可溶性的NaCl生成,所以杂质除
去的标准是: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混浊出现;
(5)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所以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乙醇能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使反应能充分进行。
30.(15 分)
“心得安”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试剂b的结构简式为,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③的反应类型是。
(3)心得安的分子式为。
(4)试剂b可由丙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
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3的反应类型是。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5)芳香化合物D是1-萘酚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有两个官能团,能发生银镜反应,D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成E( C2H4O2) 和芳香化合物F (C8H6O4),E和F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均能放出CO2气体,F芳环上的一硝化产物只有一种。
D的结构简式为;
由F生成一硝化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产物的名称是。
【答案】(15分)
(1)NaOH(或Na2CO3)(1分)ClCH2CH=CH2(1分)氯原子、碳碳双键(2分)
(2)氧化反应(1分)
(3)C15H21O2N(1分)
(4)Cl 2 / 光照(1分)
(1分) 取代
反应(1分) (5)(2分)
(2分)
2—硝基—1,4—苯二甲酸(或硝基对苯二甲酸)(2分)
【解析】(1)反应①的转化关系为,可以看出是酚羟基发生了变化,所以加入的试剂a 可以是NaOH ,也可以是或Na 2CO 3;从转化关系 可以看出,反应②属于取代反应,所以b 的结构简式为ClCH 2CH=CH 2(含有的官能团是氯原子、碳碳双键);
(2)反应③是
,碳碳双键生成醚键,所以该反应属
于氧化反应; (3)根据心得安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是C 15H 21O 2N ;
(4)由丙烷(CH 3CH 2CH 3)三步合成ClCH 2CH=CH 2的流程图如下:
CH 3CH 2CH 32−−−→Cl 光照CH 3CHClCH 3/−−−−→NaOH 乙醇
加热 CH 2=CHCH 3−−−−→一定条件氯气 ClCH 2CH=CH 2 所以反应1的试剂是Cl 2、反应条件是光照;反应2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3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5)1-萘酚的结构简式为,分子式为C 10H 8O ,芳香化合物D 分子中有两个官能团,能发
生银镜反应,说明D 函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CHO ),并且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D +−−−−−
→4KMnO H () E( C 2H 4O 2) +芳香化合物F (C 8H 6O 4))。
E 和F 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均能放出CO 2气体,说明二者均具有酸性(含有官能团—COOH ),所以E 的结构简式是CH 3COOH ,又因为F 芳环上的一硝化产物只有一种,说明F 上的羧基的位置是对称关系,所以F 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一个—COOH 是醛基被氧化的到的,另一个是碳碳三键被氧化得到),则D 的结构简式为;F 的结构简
式为,F 发生硝化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得到的产物是
(2—硝基—1,4—苯二甲酸(或硝基对苯二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