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析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体会。
方法选
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共4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4例。
对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模式的内容,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
理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干预组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心理状况评估
和病情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
在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起到了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效果,并且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听力障碍;心理分析;护理体会
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外界
刺激人体的感音神经。
在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系统性的听力康
复训练,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但是,由于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因各种原因,
难以接受完整的听力康复治疗,很容易在病情尚未治愈之前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
因此,有学者指出,心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也是重要的内容,随着现代
医学理念的不断完善,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案例也越来也多。
在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8例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探究此类
患者的心理特点并作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共4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4例,其中常规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
30~64岁;单耳聋17例,双耳聋7例;轻度耳聋9例,中度耳聋11例,重度耳聋4例。
干
预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28~62岁;单耳聋15例,双耳聋9例;轻度耳聋8例,中度
耳聋12例,重度耳聋4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诊断标准,并且除
此之外没有认知和表达能力上的障碍和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中,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模式
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2.1患者心理分析
恐惧、焦虑、抑郁、敏感和自卑等不良情绪是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有的患者还会在行为上出现偏差,例如食欲不振、心率不齐、失眠
以及血压升高等问题。
①紧张焦虑情绪。
由于患者病情突发导致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能力下降,并且担心临床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导致自身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②敏感情绪。
突发性
耳聋导致听力障碍让患者对外界信息接收的能力下降,因而对他人的行为会进行更多的揣测,容易产生敏感多疑的不良情绪。
③自卑。
患者因个体因素的不同,对疾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都会不同,而在出现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后,患者可能会在生活和工作上更依赖他人,
个人角色和生活状态发生转换时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
1.2.2心理护理要点
1.2护理人员应热心接待,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医疗设备、医师团队、相关制度要求以
及疾病处理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并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状况,同时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
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个人信息以及对疾病的认识。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实
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并且告知患者这些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其中,护理人员还应将健
康教育寓于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解决患者内心的疑虑,纠正患者对治疗的错误认知,让患者
了解接受系统性听力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3疗效评估标准患者听力改善情况评定如下。
痊愈: 0.25~4kHz各频率听力恢复正常水平;显效: 0.25~4kHz各频率听力恢复提高30dB以上;有效: 0.25~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
无效: 0.25~4kHz各频率听力平均听力改善不足 15 dB。
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 2表示,采用 t 检验;P<
0.05,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干预组在心理护理的干预下,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
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虽然医疗事业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但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临床治疗的知识普及工作尚未
完全到位,因此很多患者在面对疾病时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感。
由于患者心理特点同时也受到
个人情况所影响,而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都对其心理过程的变化产生
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满意的治疗效果的呈现。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对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
理模式的内容,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干预组患者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患者中的
应用起到了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效果,并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 2018(12);
[2] 孟琦,毛杰云.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4);
[3] 丁路红.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
杂志. 2018(35);
[4] 王月.突发性耳聋导致听力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