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练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 (2021天津,1,5分)科学研究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意义深远,实验法、归纳法、演绎 法、类比法、理想实验法等对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十分重要。下列哪个成果是运用 理想实验法得到的 ( D )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发现“库仑定律” 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伽利略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基本应用
4. (2021海南,1,3分)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
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
来表示,正确的是 ( B )
A.kg·m·s-1
B.kg·m·s-2
C.Pa·m2
D.J·m-1
5. (2022江苏,1,4分)高铁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023届南通海安监测,8)木球和金属球通过细线连接,悬浮在装水的瓶中,如图所 示,让瓶子和水绕竖直轴匀速转动,则稳定时两球的位置可能是 ( B )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基本应用
3. (2024届盐城建湖高级中学学情检测,2)跳板跳水是我国的奥运强项,从运动员离 开跳板开始计时,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仅0~t2段为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则由图可知
9. (2022辽宁,7,4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长1 m的水平桌面一端以初速度v0沿中 线滑向另一端,经过1 s从另一端滑落。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g取10 m/s2。 下列v0、μ的取值可能正确的是 ( B )
A.v0=2.5 m/s C.μ=0.28
B.v0=1.5 m/s D.μ=0.25
A.4.0 N C.2.5 N
B.3.0 N D.1.5 N
5. (2022全国甲改编)如图,质量相等的两滑块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轻 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水平向 右的拉力F拉动P,使两滑块均做匀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该拉力,则从此刻开始到弹 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 ( D )
11. (2021浙江6月选考,19,9分)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 =1.0×103 kg的汽车以v1=36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 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 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 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B) A.0~t1段运动员做加速运动 B.0~t2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t3时刻运动员刚好接触水面 D.t3~t4段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4. (2024届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检测,10)一弹性小球从离地板不太高的地方自由释 放,与地板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设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 小球从释放至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 是 ( B)
答案 (1)2 m/s2 (2)4 m/s (3)2.7 m
模型一 连接体问题
1. (2023北京,6,3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相同物块用细线相连。两物块 质量均为1 kg,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 N。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右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的最大值为 ( C )
A. 5F
8m
B. 2F
5m
C. 3F
8m
D. 3F
10m
4. (2021海南,7,3分)如图,两物块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 一半。已知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P=0.5 kg、mQ=0.2 kg,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推力F的大小为 ( A )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μ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2μ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时刻Q的速度大小
模型二 传送带模型
6. (2021辽宁,13,11分)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如图所示, 以恒定速率v1=0.6 m/s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转轴间距L=3.95 m。工 作人员沿传送方向以速度v2=1.6 m/s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小 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8。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 0.8。求: (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t。 答案 (1)0.4 m/s2 (2)4.5 s
A.m甲<m乙 C.μ甲<μ乙
B.m甲=m乙 D.μ甲>μ乙
7. (2021全国甲,14,6分)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
处,上部架在横杆上。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
变。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
2. (2021浙江1月选考,4,3分)如图所示,电动遥控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面,当它在长
木板上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时,长木板保持静止,此时
( D)
A.小车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
B.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大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
D.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A.1 N C.4 N
B.2 N D.5 N
2. (2020江苏单科,5,3分)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
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
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C )
12. (2021浙江1月选考,19,9分)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滑块以v0=16 m/s的初速度 沿倾角θ=37°的斜面上滑,经t=2 s滑行到最高点。然后,滑块返回到出发点。已知 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滑块 (1)最大位移值x; (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从最高点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P 。 答案 (1)16 m (2)0.25 (3)67.9 W
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
最大加速度不超过 ( B )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8.0 m/s2
6. (2023全国甲改编)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甲、m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 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甲、乙两物 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与其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C )
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若θ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 ( D )
A.逐渐增大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 (2023全国乙,14,6分)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 O点。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 ( B ) 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 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10. (2021北京,13,3分)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 度测量仪”。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挂 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 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 cm刻度处。将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 方向的加速度。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3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 B.4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g C.5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2g D.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匀的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若路面宽L=6 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 m/s,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 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v2=54 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 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4 s 2.5×103 N (2)20 s (3)5 5 m/s
A.F
B.19F
C. F
D. F
20
19
20
3. (2022全国乙,15,6分)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 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 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3 L时,它们加速度的
5
大小均为 ( A )
A.F1=μ1m1g
B.F2=
m2
(m1 m1
m2
)
(μ2-μ1)g
C.μ2=
m1 m2 m2
μ1
D.在0~t2时间段物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
8. (2019江苏单科,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 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 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 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 答案 (1) 2μgL (2)3μg μg (3)2 2μgL
三年模拟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 (2023届盐城伍佑中学月考,2)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 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 (2023届南通部分学校模拟,7)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 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现用沿水平面的拉力 F分别作用于物体A、B、C,所得到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两线平 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2020浙江7月选考,2,3分)如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 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 ( B )
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C.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 D.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
13. (2022浙江6月选考,19,9分)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 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l1=4 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 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2 ,货物
9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取cos 24°=0.9,sin 24°=0.4)。 (1)求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加速度a1的大小; (2)求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 (3)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 m/s,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
模型三 滑块-木板模型 7. (2021全国乙改编)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 m2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b)所示,其中F1、F2分别为t1、t2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a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B )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基本应用
4. (2021海南,1,3分)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
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
来表示,正确的是 ( B )
A.kg·m·s-1
B.kg·m·s-2
C.Pa·m2
D.J·m-1
5. (2022江苏,1,4分)高铁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023届南通海安监测,8)木球和金属球通过细线连接,悬浮在装水的瓶中,如图所 示,让瓶子和水绕竖直轴匀速转动,则稳定时两球的位置可能是 ( B )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基本应用
3. (2024届盐城建湖高级中学学情检测,2)跳板跳水是我国的奥运强项,从运动员离 开跳板开始计时,其v-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仅0~t2段为直线,不计空气阻力,则由图可知
9. (2022辽宁,7,4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长1 m的水平桌面一端以初速度v0沿中 线滑向另一端,经过1 s从另一端滑落。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g取10 m/s2。 下列v0、μ的取值可能正确的是 ( B )
A.v0=2.5 m/s C.μ=0.28
B.v0=1.5 m/s D.μ=0.25
A.4.0 N C.2.5 N
B.3.0 N D.1.5 N
5. (2022全国甲改编)如图,质量相等的两滑块P、Q置于水平桌面上,二者用一轻 弹簧水平连接,两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用水平向 右的拉力F拉动P,使两滑块均做匀速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该拉力,则从此刻开始到弹 簧第一次恢复原长之前 ( D )
11. (2021浙江6月选考,19,9分)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m =1.0×103 kg的汽车以v1=36 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 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l=6 m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 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B) A.0~t1段运动员做加速运动 B.0~t2段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t3时刻运动员刚好接触水面 D.t3~t4段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4. (2024届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检测,10)一弹性小球从离地板不太高的地方自由释 放,与地板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设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 小球从释放至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正确的 是 ( B)
答案 (1)2 m/s2 (2)4 m/s (3)2.7 m
模型一 连接体问题
1. (2023北京,6,3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相同物块用细线相连。两物块 质量均为1 kg,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 N。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右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的最大值为 ( C )
A. 5F
8m
B. 2F
5m
C. 3F
8m
D. 3F
10m
4. (2021海南,7,3分)如图,两物块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 一半。已知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P=0.5 kg、mQ=0.2 kg,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推力F的大小为 ( A )
A.P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μg B.Q的加速度大小的最大值为2μg C.P的位移大小一定大于Q的位移大小 D.P的速度大小均不大于同一时刻Q的速度大小
模型二 传送带模型
6. (2021辽宁,13,11分)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如图所示, 以恒定速率v1=0.6 m/s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转轴间距L=3.95 m。工 作人员沿传送方向以速度v2=1.6 m/s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小 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8。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 0.8。求: (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t。 答案 (1)0.4 m/s2 (2)4.5 s
A.m甲<m乙 C.μ甲<μ乙
B.m甲=m乙 D.μ甲>μ乙
7. (2021全国甲,14,6分)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
处,上部架在横杆上。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
变。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
2. (2021浙江1月选考,4,3分)如图所示,电动遥控小车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面,当它在长
木板上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时,长木板保持静止,此时
( D)
A.小车只受重力、支持力作用
B.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C.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大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
D.木板对小车的作用力与小车对木板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A.1 N C.4 N
B.2 N D.5 N
2. (2020江苏单科,5,3分)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
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
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C )
12. (2021浙江1月选考,19,9分)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滑块以v0=16 m/s的初速度 沿倾角θ=37°的斜面上滑,经t=2 s滑行到最高点。然后,滑块返回到出发点。已知 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滑块 (1)最大位移值x; (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从最高点返回到出发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P 。 答案 (1)16 m (2)0.25 (3)67.9 W
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
最大加速度不超过 ( B )
A.2.0 m/s2
B.4.0 m/s2
C.6.0 m/s2
D.8.0 m/s2
6. (2023全国甲改编)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甲、m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 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甲和μ乙。甲、乙两物 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与其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C )
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若θ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 ( D )
A.逐渐增大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 (2023全国乙,14,6分)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 O点。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 ( B ) 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 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 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
10. (2021北京,13,3分)某同学使用轻弹簧、直尺、钢球等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 度测量仪”。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弹簧长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挂 钢球时,弹簧下端指针位于直尺20 cm刻度处;下端悬挂钢球,静止时指针位于直尺40 cm刻度处。将直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标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装置直接测量竖直 方向的加速度。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3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0.5g B.4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g C.50 cm刻度对应的加速度为2g D.各刻度对应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匀的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若路面宽L=6 m,小朋友行走的速度v0=0.5 m/s,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 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v2=54 km/h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s=20 m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 线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4 s 2.5×103 N (2)20 s (3)5 5 m/s
A.F
B.19F
C. F
D. F
20
19
20
3. (2022全国乙,15,6分)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 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 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3 L时,它们加速度的
5
大小均为 ( A )
A.F1=μ1m1g
B.F2=
m2
(m1 m1
m2
)
(μ2-μ1)g
C.μ2=
m1 m2 m2
μ1
D.在0~t2时间段物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
8. (2019江苏单科,15,16分)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左边 缘对齐。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先敲击A,A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 速度,在B上滑动距离L后停下。接着敲击B,B立即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A、B都向右 运动,左边缘再次对齐时恰好相对静止,此后两者一起运动至停下。最大静摩擦力等 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A; (2)在左边缘再次对齐的前、后,B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B、aB'; (3)B被敲击后获得的初速度大小vB。 答案 (1) 2μgL (2)3μg μg (3)2 2μgL
三年模拟
考点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1. (2023届盐城伍佑中学月考,2)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 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D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 (2023届南通部分学校模拟,7)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 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现用沿水平面的拉力 F分别作用于物体A、B、C,所得到的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两线平 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3. (2020浙江7月选考,2,3分)如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 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 ( B )
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C.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 D.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
13. (2022浙江6月选考,19,9分)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 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l1=4 m,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 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与滑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2 ,货物
9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取cos 24°=0.9,sin 24°=0.4)。 (1)求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加速度a1的大小; (2)求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的大小; (3)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 m/s,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
模型三 滑块-木板模型 7. (2021全国乙改编)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 m2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b)所示,其中F1、F2分别为t1、t2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a1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 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B )